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三国之大贤良师 > 第231章一篇告示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节过后,大汉百姓逐渐进入忙碌状态。
  
  一篇告示,也贴满大汉诸多城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冀州常山书院定于二月初二正式开学,将招募学子三千,除束脩全免外,亦免费提供食宿及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品。”
  
  “因教习先生不够,现于大汉招聘教习先生百人,食宿全包,薪俸丰厚。欢迎饱学之士于常山面谈。”
  
  告示写得平平无奇,无任何华丽词藻。
  
  却一下子吸引了无数人驻足。
  
  识字的为显示自己与众不同,摇头晃脑的读给不识字的大多数人听。
  
  不识字的听得疑问连连,寻人再三确认。
  
  正因为通篇告示无任何晦涩言语,令人一听就懂,所以听得大部分人不敢置信。
  
  招聘先生与他们无关,但招募学子,还免费提供食宿及学习用品,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读书的重要性,无论走卒贩夫还是山野村妇,没有不知道的。
  
  但有几人读得起?
  
  这什么常山书院居然不仅不收钱,还给学子提供吃的住的,还提供那昂贵得要命的文房四宝。
  
  天下有如此好事?
  
  一时间,常山书院的事引得大汉百姓热议纷纷。
  
  有羡慕冀州百姓的,有说冀州牧是文曲星下凡教化众人的,也有不信告示所言说常山学院就是骗人去常山的......
  
  至于真正的有学识之人,看问题的角度却有所不同。
  
  颖川。
  
  荀爽将太守陈信引进书房。
  
  荀家与陈家同为颖川诗书世家。
  
  荀爽之父荀淑与陈信之父陈寔同为颍川四长之一。
  
  只不过荀爽这一代却甩开陈信这代一大截,荀爽八兄弟个赛个的有才,被称为“荀氏八龙”。
  
  陈家六子虽然也不差,却只有陈纪及陈谌能与荀家八兄弟比肩。
  
  另有陈纪之子陈群亦聪慧过人,与荀爽之侄荀彧交好。
  
  陈信为陈纪五弟,出任颖川太守。
  
  荀爽见陈信手中握着一卷东西,似乎是纸之类的,问道:“陈兄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陈信将手中的一卷东西递了过去:“这是甄家商号派人送过去的,拜托我安排人在城中张贴,我想先拿来给兄长看一看。”
  
  荀爽接过那卷东西,果然是一卷纸。
  
  且一上手,便知道这是上好的纸。
  
  将纸展开,第一行大字便令他大为震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好句!
  
  短短八字,将教育的重要性写得言简意赅。
  
  荀爽下意识的以为这是围绕这八个字而展开的一篇经论,赶紧往下看。
  
  不料刚看完一句,顿时傻了眼。
  
  这是......啥?
  
  常山书院的开学通知?
  
  谁拿这么好的纸写这么无聊的东西?
  
  暴殄天物,不怕遭雷劈?
  
  强忍着骂人的冲动,将整篇告示看完,却又陷入沉思。
  
  对什么招聘教习先生,荀爽是嗤之以鼻的。
  
  天下饱学之士,要么是各世家之人,不缺钱。
  
  更不会跑到常山去帮人家教学子
  将自家孩子培养成才,方是王道。
  
  要么醉心学问,隐居一地著书立说,无闲情理会这些功利之事。
  
  想必常山书院能招聘到的人,多是些学识有限,却生活拮据的半罐子。
  
  令荀爽惊讶的反倒是招收三千学子那一句。
  
  荀爽为颖川书院的主事人,对书院各项开支门清。
  
  虽然颖川书院为几大家所开设的私学,但也对外招收学子。
  
  只不过对外招收的学子照样是要按规矩交束脩,自已承担食宿及笔墨纸砚等费用的。
  
  凭几大家族的家底并不是出不起,但若全部免费,只怕天下想读书之人都会涌到颖川......嗯,人多了也确实是出不起。
  
  可这常山书院,直接免了学子任何费用,还免了学习用品费用,就有些令人震惊了。
  
  若是真的,只怕日后会有更多想求学之人涌至常山。
  
  到时还会免费用?
  
  那将是多大一笔开支?
  
  陈信喝完一杯茶,见荀爽依旧沉默,忍不住问道:“慈明兄如何看这一篇东西?”
  
  荀爽回过神来,笑了笑:“我才看完第一篇,这或许是常山急缺人才,造的一种势吧。”
  
  陈信轻摇了摇头,道:“那慈明兄且先看看后几张纸再说。”
  
  “好。”
  
  荀爽将第一张纸挪开,看向第二张纸。
  
  却见写的是一模一样的告示。
  
  再看第三张,还是一模一样。
  
  后几张亦是如此。
  
  将几张纸放在案几上,正准备说写这东西的人太过无聊,且浪费纸张。
  
  却突然间又想到什么,捏住两张纸仔细比对。
  
  没错,很不对劲。
  
  一模一样!
  
  几张纸的字,完全一模一样!
  
  这不可能!
  
  无论谁写字,也不可能写出完全一模一样的两个字。
  
  何况几张纸上的每个字,都是完全一样的!
  
  “这......”荀爽又愣住了。
  
  陈信道:“慈明兄可能发现了不对劲之处,我亦是偶然将纸重叠在一起,才发现问题。我特意去问过甄家,这篇告示他们会在大汉百余郡县张贴,给我就送了五十张过来,且所有告示的字都是一样的。”
  
  百余郡县?
  
  岂不是好几百张纸?
  
  对了,这种纸也有很大的问题!
  
  荀爽又捏了捏纸,忍不住提笔在空白处写了几个字。
  
  书写流畅,墨迹不散。
  
  “好纸呀!”
  
  陈信道:“确实是好纸,至少我活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好的纸。”
  
  “嗯,此纸一刀估计不下五万金,只是冀州用这么好的纸来写这种告示,未免太浪费了些。他们到底为何?”
  
  “我也想不通其中关节,只是觉得这纸和字都有问题。”
  
  荀爽突然扫到案几边的印章,道:“他们不会是雕刻了一套模板,将这字印出来的吧?”
  
  陈信眼前一亮:“倒真有可能,要不也解释不通!”
  
  荀爽突然哈哈一笑:“好办法!将字雕刻在板上,刷上墨再印出来,真是奇思妙想!只是用来印这种东西,真的太浪费了!”
  
  两人正谈着话,门外走进来一个人,对两人行了一礼:“见过叔父,见过陈家叔父!”
  
  荀爽看着来人,面露笑容:“文若似乎行色匆忙,可是有何事?”
  
  “叔父,城中开了一家书店,专门卖书和纸张。他们卖的东西,太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