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明末大寨主 > 第1054章豪气广告
  蒸汽机所引发的工业化,所带来最为重要的变革是什么,是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黄家花费了大代价定制的用来生产瓷器的设备,所带来的就是极大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在雇佣同等工人的情况下,他们生产的瓷器数量提高了十倍不止!
  
  因为以前每一个瓷器,都是需要工匠一个一个去制作,但是现在,大部分工序在蒸汽机的带动下,机器自己就能够进行,除了一部分比较特殊的工序还需要工匠手工处理外,大部分工序都是可以实现机械自动生产或者辅助生产。
  
  虽然机器生产出来的瓷器质量上不如手艺精湛的老师傅,甚至可以说得上是质量低劣,而且千篇一律,同一个款式的瓷器,那都是一模一样的,一点艺术感也没有。
  
  但是生产效率却是大大提高,成本的大幅度降低,这也就让黄家可以主攻瓷器的中低端市场。
  
  当黄家的机制瓷器,以传统瓷器三分之一不到的价格杀入市场后,瞬间就是引爆了国内的瓷器行业的变革,黄家的瓷器虽然质量不咋地,和传统手工生产的高质量瓷器相比,根本没法比,但是胜在便宜啊!
  
  而便宜就是代表着竞争力啊,毕竟普通人日常生活使用的瓷器,其实要求没那么高,最重要的还是便宜!
  
  在中低端瓷器市场上的大杀四方,崇祯九年,让黄家成为大乾崛起后的又一个因为杀入工业而爆发的家族!
  
  当时黄思怡也是在科举连接两次落选后,心灰意冷开始主持家族生意了。
  
  反正他们黄家以前也不算是什么百年豪门,书香门第,以前只是广东三水的一个普通地主家族而已,有着不少,但是也绝对算不上多的田地,有着一个瓷窑而已,往上数三代,没有任黄一个官员。
  
  黄思怡自己也不是什么读书种子,科举不成的时候,他也是和他老爹,他爷爷一样,开始积攒家业,然后培养后代读书了,对于放弃科举接管家业经商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他和孙威不一样,孙家在九江,但是全府里头都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名望士绅家族,书香门第,代代有人为官,他老爹也是前明致仕官员,孙威身为孙家的嫡系子弟,这科举不成自然是会受到极大的压力,指指点点是免不了的。
  
  然而黄思怡却是不会这样,因为他们黄家本来就没有什么名望可言,和名望士绅,书香门第这几个字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如今他的长子倒是学习成绩不错,在上海县小学这家汇集了众多士绅子弟,少年天才的小学里,都还能勉强杀入中等行列,这对于一个没有多少家族底蕴的孩子来说,其实很不容易。
  
  上海特设县的县小学的老师对他说过,只要自家那小子继续保持这种势头,以后考入松江府中学也是极有可能的事。
  
  这可是松江府中学,哪怕是在全国范围内,竞争的惨烈度,丝毫不亚于承天府中学以及金陵中学,苏州府中学,在全国的范围内都是排的上前五的。
  
  以后再报考一省预科学校的机会也是有的。
  
  如果以后他的儿子能够读出来,通过科举杀入官场的话,他们黄家才算是勉强脱离了乡下土财主或者是商业暴发富的层次。
  
  再经过几代,并且代代都有比较出色的读书人,哪怕是不是每一代都有人入仕为官,但也勉强算是士绅家族了,倘若代代有人为官,多一些中层官员,并且持续百年以上的话,百年后,他们黄家也能够成为世人眼中的书香门第了。
  
  就和如今的松江府同知赵进家族一样。
  
  虽然赵进的赵家,如今长房只有他和膝下几个儿子,虽然说赵进在士绅阶层甚至在官场的名望都不怎么样,但是谁也不能否认,陈家,才是当代典型的书香门第,官宦世家,百年豪族!
  
  说起金陵赵家,偌大的江南谁人不知啊,随便一个有些见识的人都能够知道,这是个数百年来都是代代有人为官,最近二十年里,更是一门四进士的豪族!
  
  至于现在的黄家自然是和名望士绅,书香门第没啥关系的,放弃科举经商,不会有什么舆论压力。
  
  对于未来,黄思怡是充满了希望的,他自己读书天赋一般,但是他有个聪明好学的儿子啊!
  
  提高社会地位的重担,只能是交给自家儿子了,但是让家人生活的更加富足,并且未来给儿子们一个更好的求学乃至从仕之路,这赚钱的重担就是落在了他身上了。
  
  要知道,如今大乾在吏治上是非常严格的,反贪腐相当的严厉,无数的督察院御史们,一门心思想要抓住贪官然后升官发财,所以在大乾里当官,贪腐受贿的风险非常大。
  
  而且赵进的崛起,可以说也是给了很多有着升官的官员们一个良好的榜样!
  
  赵进有钱,根本就不稀罕贪污受贿的那点蝇头小利,所以他可以毫无负担的在官场中一门心思为了政绩而努力。
  
  你可以指责赵进其他什么问题,但是唯独不能指控他贪污受贿。
  
  黄思怡虽然很不齿赵进的为人,觉得这个人兼职就是读书人群体,士绅阶层里的毒瘤,但是却也是不得不佩服,人家这官当的,那是让别人一点把柄都抓不到。
  
  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以后入仕以后,也能够和赵进那样,根本就不用为了金钱而发愁,可以毫无负担的为官,一心博取政绩。
  
  他也希望自家的儿子可以对那些指控他贪污受贿的人说:钱,我们黄家有的是,犯不着去贪污!
  
  不为钱当官,这是他对自家儿子的期望!
  
  那么为什么而当官,自然是为了地位!
  
  在数千年历史里,华夏的官本位思想都是非常的浓厚,在大乾王朝也同样不例外,人们心目中最体面,社会地位最高的,永远都是官员。
  
  一个士绅家族想要屹立百年不到并且持续保持繁荣昌盛,没有嫡系子弟入仕为官,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
  
  为家族博取社会地位,那是他儿子的事,而他自己嘛,则是要为自家儿子解决后顾之忧!
  
  而现在看来,其实黄思怡已经是初步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自从数年前他以家族嫡长子,同时也是黄家百年来第一个举人的身份,力争家族的瓷器生意迈入机械生产的时代以来,他们黄家的财富就是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
  
  虽然说黄家崛起没多久,就有其他瓷器商人迅速跟进,也是购入机器设备建立新型的机制瓷器工厂,但是凭借着先发优势,黄家的瓷器生意还是做的相当不错。
  
  这些年,他们黄家的黄氏瓷器公司,已经是成为了两广地区最大的中低端瓷器供应商,当然了,即便是最大的中低端瓷器供应商,但实际占据的市场份额也不大,因为瓷器的生产商实在是太多了,小小一个广州府里头,就有大小瓷器工厂、作坊上百家。
  
  谁让广州是大乾王朝对南洋乃至对欧洲贸易的最重要通商港口呢,海外市场对瓷器的需求几乎是无止境的,所以从事瓷器行业的人自然也是非常多。
  
  可惜的是,黄家生产的机制瓷器,主要是集中在中低端,而且主打的还是廉价的低端市场,连中端市场的竞争力都不是很大,所以出口贸易这事和黄家瓷器公司没啥关系。
  
  人家海外贸易公司,花费重资组织货物和船队前往海外,自然是需要带上竞争力大,同时也是高附加值的货物,即便不是高端瓷器,最差也得是中端瓷器,要不然的话,卖不出超高价来,对这些海外贸易公司而言就是亏大了。
  
  去年,黄家瓷器公司在黄思怡的领导下,不再满足于两广市场,开始杀入国内其他地区的瓷器市场,和国内众多的瓷器公司乃至传统的瓷器手工作坊进行厮杀,可惜他们主要主要做的是低端的瓷器,以前的工厂都是在广州,加上运输成本后,在两广以及邻近的江西南部,福建南部等地区还算是有点竞争力。
  
  但是距离一远,运输成本一上来后,这价格就是拼不过其他人了。
  
  毕竟这几年过去了,黄家虽然吃了第一只螃蟹,但是大家都不傻,其他的瓷器商人也都是迅速跟进采用机械生产了。
  
  大家的生产成本都降低了,虽然说黄家的技术更好一些,经验黄家丰富一些,生产成本稍微少了那么一点,但是你运输成本上来了,价格上自然就没什么竞争力了。
  
  所以,黄思怡才会跑到上海来,不单单是要成立分公司,还要在上海设立分厂,抵消运输成本上的劣势,然后再以他们黄家多年来的机械生产瓷器所积累的丰厚经验,继续拉低价格,彻底撬开江南这个超级大市场!
  
  黄思怡是抱着野心来的,而且到上海开设分公司以及分厂,关系着超过二十万两银子的战略投资,自然是非常谨慎,密切关注着上海的商业市场,同时也是重点关注着大乾的政策走向。
  
  表面上看,商律改版这种事对他而言似乎没有什么直接影响,但是商律所影响的将会是所有工商业的大环境,他身为一个大商人,自然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不过看过之后,也是看不出来什么东西,因为大乾周刊上只是披露第三版商律即将正式施行的消息,然后说的都是一些场面话,并没有太多细节上的东西,而细节上的东西,往往会是后续的一系列专项法律的变动。
  
  虽然没有看出来什么细节上的东西,但是黄思怡依旧可以感觉到,这个第三版商律颁发之后,恐怕会对国内的工商业发展造成进一步的刺激,以在法律层面上彻底推动工业化进程。
  
  随后,他一边走进附近大楼,慢慢走上三楼,那是他的分公司所在,上楼梯的时候,他也是翻看了很多页的周刊,不过大多东西他其实并不感兴趣,很多都是只看了个标题就略过了。
  
  反而是到了周刊府版面的时候,他是放缓了一目十行的阅读频率,略微仔细的看了起来,对于他们这些在上海打拼的商人而言,其实看州府版面,比看的省道版面乃至全国版面都要多。
  
  因为州府版面一般说的都是本地的事务,比如本地的官员变动,政策,还有更加重要的是,州府版面一般会有相当多的商业信息。
  
  往往里头的一个豆腐块大小的商业广告,就是隐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但是,今天的松江府版面却是有些奇怪,前面几页的官方报道信息掠过不替,而后来的商业版面上,第一页出现的竟然是一整版的广告!
  
  一看到这个广告,他就是好奇了,靠,到底是哪家公司这么大手笔,竟然用一整个版面做广告。
  
  要知道他刚跑到上海,准备开拓江南市场的时候,为了招募合作伙伴,渠道商以及为了给自家的产品大广告,也只是花钱打了个四分之一版的广告而已,而就这,也是花掉了他几千两银子呢!
  
  没办法,松江府的州府版面的商业广告价格就是这么贵,乃至全天下最为昂贵的州府广告了。
  
  这个价钱,如果是放在其他州府的版面上,那都可以包下好几页的版面了。
  
  然而,如今竟然有人大手笔的直接包下一整个版面!
  
  这等手笔,即便是在黄思怡看起来,那也是相当大的,上一次看见整版广告是什么时候了?黄思怡依稀记得是年初的时候兴乾公司打的洗发粉广告!
  
  但兴乾公司,那可是王室资产科全资企业,正儿八经的王产,国内数一数二的日用化工类产品的大企业,主要从事肥皂,香皂,香水,洗发粉、胭脂等洗护类产品!
  
  他们早就开始从事肥皂以及香皂的生产和销售了,还引入了香水这种舶来品,也有生产传统的胭脂等等。
  
  而年初的时候,他们推出的洗发粉,可谓是轰动了全国,这可是国内第一款专门用来洗头发,倒入水中融化后用来洗头发,并且还有着花香味,和以往的肥皂,香皂对比,大大减轻了对头发的损害,对头皮的刺激。
  
  而且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直接分成了好几个档次的产品,除了高端略微贵一些外,中低端的价格都很亲民,一看就知道,这是准备面向全国有所女人进行销售的产品,有钱的买贵的,没钱的买便宜的,除了贫寒之家外,普通人家都用得起。
  
  据传这玩意上市之后,部分商铺的面前,破天荒的出现排队,嗯,排队的自然都是一些大男人,都是被家里的女人赶着过来第一时间抢购洗发粉的苦逼男人!
  
  甚至都有人说,目前全国女性至少有八千万人,哪怕只在一个女人身上赚一两银子,那都至少是八千万两银子的大生意!
  
  当然了,这也只是假设而已,因为这玩意兴乾公司没有专利权,这东西的专利权和很多产品一样,专利权都是在王室理工学院的手中。
  
  但是王室理工学院对这一些应用比较广泛,同时也不需要进行严格技术封锁的产品,其专利授权是比较宽松的,基本上只要给钱那么就授予专利权,当然了,基础专利授权出去了,具体生产以及后续改进什么的,人家王室理工学院就不管了,看各大厂商的本事进行竞争。
  
  洗发粉这种几乎可以说是划时代的,而且市场潜力极大,几乎每个女人都想要拥有的产品,兴华公司作为第一家获得专利授权,并第一时间推出产品的公司,花费大价钱打一整个版面的广告,那很正常。
  
  但是今天,又有人花费大价钱打广告
  黄思怡来了兴趣,仔细的看了起来!
  
  首先入眼的一行大字:地位的象征,尊贵的体现!
  
  第二行大字的字数少一些:仕女牌镜子,让你变得更美!
  
  看到镜子这两个字,黄思怡都是觉得打这广告的九江玻璃公司的主事人脑子秀逗了,就一破镜子还用得着打广告?而且还说什么地位的象征,尊贵的体现。
  
  扯几把单,这都什么年代了,还以为是前明那会呢,一个巴掌大的镜子都能够卖出少则几两数十两,高则甚至能够卖出上百两银子来。
  
  那个时候,是因为还没有国产的镜子,镜子都是那些西洋蛮夷从欧洲运过来的,价格奇高无比。
  
  但是现在嘛,这镜子早就已经是变成了普通商品,便宜的几钱银子就能够买到,即便是略微大一些的台式镜,也就几十两银子而已。
  
  就这几十两银子,还想要体现尊贵?地位?
  
  这九江玻璃公司,他也是听过,国内五大玻璃公司嘛,黄思怡也算是大商人了,虽然不是同行,但是九江玻璃公司毕竟是国内仅有的五家玻璃厂商,这听过九江玻璃公司很正常,但是据他所知,这公司做的应该是精密玻璃器皿啊,自家的工厂的实验室里,就有不少九江玻璃公司生产的试验用的各种玻璃器材,烧杯,试管之类的。
  
  至于镜子,听说一直都是在江西那边买,反正在上海乃至整个江南一带,那都是看不见九江玻璃公司的镜子的。
  
  什么时候开始,这公司也开始抢占江南市场了!
  
  看来这九江玻璃公司,倒是和自家的黄氏瓷器公司一样,不满足于原来的市场,一心是想要杀入江南这个国内最大的市场了。
  
  只是,他们选择的方向好像有点不对啊,做玻璃产业嘛,精密玻璃可以搞,建筑玻璃的市场也很大,镜子就更不用说了,玻璃制品的主力产品。
  
  但是搞高端镜子?
  
  这有点傻啊!
  
  再细看,说是九江玻璃公司准备在三天后,在贸易区最大的拍卖行里委托举行拍卖,拍卖的乃是仕女牌弯月限量款的穿衣镜,并且号称这款穿衣镜乃是迄今为止,质量最高端的镜子,体现高科技的同时,也是用了最为昂贵的封装材料,最资深,手艺最为精湛的老匠人进行封装,如此才打造出来了全国最高端的穿衣镜!
  
  而且弯月限量款,只生产一面,卖家不用担心出现第二面同样的镜子!
  
  这是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