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内,有一个火炕,火炕很暖和,厨房袅袅炊烟,倪长武端了一大碗热水。
  
  “姑娘,来喝点儿热水。”
  
  碗很破,缺了两个角,红白花纹,上面有一个巨大的牡丹花,土里土气。
  
  唐豆豆有些嫌弃。
  
  大爷微笑道:“碗有点儿破,但碗是干净的,都烫过了。”
  
  刚刚大爷烧热水时,在唐豆豆面前,用热水烫了几遍碗,小屋不大,只有30平米左右,却收拾的非常干净。
  
  加上大爷的笑容很温暖。
  
  唐豆豆放下了戒心。
  
  喝了大半碗,身子瞬间暖和了。
  
  大爷道:“姑娘,把你的羽绒服脱了,我给你擦擦。”
  
  “干了就不好洗了。”
  
  唐豆豆有一些难为情:“不用了……回去洗吧。”
  
  大爷慈祥的微笑:“不碍事儿,趁着泥没干,现在好擦,快脱了吧。”
  
  唐豆豆扭扭捏捏的把衣服脱了下来,大爷用一条白色的毛巾沾上热水,把羽绒服上面的泥土擦干净,又把羽绒服铺在热炕头上。
  
  “一会儿就干了。”
  
  唐豆豆尴尬的道了一声儿谢:“谢谢大爷。”
  
  “是我应该谢谢你。”
  
  大爷用热水烫了一下白毛巾,讲话的功夫又低头给唐豆豆擦鞋子。
  
  这一举动,让唐豆豆感觉非常不适。
  
  “我自己来。”
  
  把毛巾抢了过来,飞快的把鞋上的泥土擦干净了。
  
  等待羽绒服干的时候,唐豆豆与大爷闲聊了两句,得知大爷是一位守山人,从28岁开始在当巡山人,今年60岁了。
  
  足足做了32年的守山人。
  
  “一个人在山上这么多年不孤单吗?”
  
  大爷笑了:“刚开始孤单,后来就习惯了。”
  
  唐豆豆:“那您的妻子和孩子呢?”
  
  大爷:“他们住在山下,我一个星期下去一趟,他们有时候也上山来看我。”
  
  唐豆豆:“您没想下山找份工作,和家人在一起吗?”
  
  大爷点了个烟袋,吧嗒了一口,幽幽地道:“想过啊,咋没想过,我跟县里提了好几次,刚开始来巡山的时候,县里也答应就做十年。”
  
  “二十年前,我去县里工作了三个月。”
  
  “三个月也没找到接班人。”
  
  “我就又回来了。”
  
  唐豆豆:“您不回来,县里也不能强迫你吧?”
  
  大爷笑了:“那倒是,但咱不能干那事儿啊。”
  
  唐豆豆:“有什么不能干的,你走你的,没人管就没人管呗,反正总会有办法的。”
  
  大爷摇摇头:“姑娘,你这话不对,如果人人都这样想,这个世界就乱了,比如我这座山,我不管就没人管了,万一有一天起了一场大火,出了什么事儿,这座山就没了。”
  
  “山没了,山下的村子就没了。”
  
  “村没了,村里的人就没了家,一群人流离失所。”
  
  唐豆豆:“村子没了就去大城市呗,大城市不是更好?”
  
  大爷摇头:“大城市好是好,但那不是家,我们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这个村子就是我的家,将来我孙子长大了,可能会定居在大城市,但提起家乡的时候,这里就是他的家。”
  
  “提起他爷爷的时候,他就能想起这片山。”
  
  “人这一辈子挺漫长的,能走很多路,但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
  
  “心中有根,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大爷的话,令唐豆豆陷入了沉思中。
  
  根?
  
  什么是根?
  
  坐了半个小时,羽绒服干了,唐豆豆穿上衣服走了。
  
  下山的时候,在大爷的强烈要求下,给唐豆豆拿了一些特产,是一些山货,并亲自送唐豆豆下山,直到车子开出去很远很远,大爷还站在山脚下,目光望着她。
  
  
  
  倒车镜中,老大爷身子越来越小,已经看不清楚他的影子,但唐豆豆却仿佛看到了他的目光,慈祥,温柔,淡然,坚不可摧。
  
  ……
  
  第二家是同村的一户奶奶。
  
  唐豆豆送去时,奶奶刚煮好饭,拉着她一定要留下吃饭,唐豆豆拗不过只能留下了。
  
  “姑娘,来吃饭。”
  
  一个菜,两个馒头。
  
  奶奶把菜推到她的面前,自己则吃着馒头不停地对唐豆豆道。
  
  “吃菜吃菜。”
  
  “多吃点儿。”
  
  唐豆豆又把菜推给了奶奶:“奶奶,你吃吧,我不饿。”
  
  奶奶再一次把菜推过来:“你吃你吃。”
  
  “我真不饿……”唐豆豆又推了回去。
  
  “你吃你吃。”
  
  “我不饿……”
  
  两人像拉锯一样,推来推去,最终唐豆豆败下阵来,望着那盘菜,又看了看家徒四壁的屋子,唐豆豆弱弱的问了一句。
  
  “奶奶你有家人吗?”
  
  奶奶摇头:“没有。”
  
  唐豆豆又问:“您没有孩子吗?”
  
  奶奶叹气:“孩子都死了,全家都剩下我一个人了。”
  
  唐豆豆问不出口了。
  
  沉默了几分钟,唐豆豆夹了一块五花肉放在奶奶碗里。
  
  奶奶吃了一口,脸上露出了美好的神色:“真香啊,还是肉好吃。”
  
  看奶奶的表情,唐豆豆愣了一下。
  
  “奶奶很久没吃肉了吗?”
  
  奶奶点头:“有七八个月了,这个肉是村里给我过年的,肉真香。”
  
  唐豆豆的脸刷的通红,赶忙把盘子又推了回去。
  
  “奶奶您吃吧。”
  
  奶奶微笑着摇头:“我不吃,你是客人。”
  
  唐豆豆无语了:“我是什么客人啊,我就是来给您送药的,您都这个条件了,就别跟我客气了,我平时有很多好吃的呢。”
  
  奶奶摇摇头。
  
  “你平时吃什么我不管,但你来了我家,你就是客人,我必须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你。”
  
  唐豆豆的头顶缓缓打了一个:?
  
  “人在贫穷的时候,首先不是应该管好自己吗?”
  
  奶奶愣了一下,脱口而出:“我不穷。”
  
  唐豆豆:……
  
  送她走的时候,奶奶拉着她的手,语重心长的道。
  
  “姑娘你下次过来,奶奶给你多煮几个菜。”
  
  唐豆豆弱弱的道:“我来了,好吃的都被我吃光了,奶奶你就吃不饱了,你不介意吗?”
  
  奶奶在一次笑了:“你是客人,从小我妈就教过我,待人接物要有礼貌,客人到了我家,我怎么会介意?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姑娘你想来就多来几次。”
  
  “奶奶高兴。”
  
  唐豆豆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
  
  奶奶家的破屋子很破,奶奶身上的衣服很旧,但她的笑容很纯粹,她不停地挥手,对唐豆豆说道。
  
  “奶奶能吃饱,能穿暖,就不穷。”
  
  “只有心穷的人才是真正的穷。”
  
  “奶奶的心很幸福。”
  
  脑海中回荡著奶奶的话,唐豆豆前往第三户人家。
  
  这位患者叫李珍珍。
  
  为了寻找这位患者,她从天亮找到了黄昏。
  
  最终。
  
  在大山中一个农户的指点下,找到了一片养殖场。
  
  她到达养殖场的时候,看到了一位大姐正在追赶羊群,大姐走路一瘸一拐的,手中拿着鞭子,口中不停的吼著,羊群在她的指挥下,顺利进入了羊圈。
  
  唐豆豆走过去对大姐询问。
  
  “你好,请问李珍珍住在这里吗?”
  
  大姐扭头上下打量她一眼,冷冷的丢下一句:“我就是李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