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听雨本来准备跟吴珊约在咖啡厅见面。
  这样的场所也更适合采访,可吴珊小心翼翼地向她提出了一个请求,能不能将见面地点改在燕大。
  孟听雨欣然应允。
  作为单亲妈妈,吴珊对女儿的教育十分上心。孟听雨也就没将这次定义为采访性质的见面,为了让这对母女俩能有个比较好的体验,她还特意向室友们取经,制定了一个很详细的游玩计划。
  尽管她能够想象到单亲妈妈带着六岁孩子生活一定会很辛苦,但见到吴珊时,孟听雨还是很惊讶。
  资料上显示吴珊是二十三岁这一年毕业,现在毕业十年,明明实际年龄也不过三十三岁,但她本人看起来很沧桑,像是四十多岁。
  孟听雨见时间还早,先领着她们来了燕大学堂。
  对燕大,她本来就足够熟悉,又为了能让吴珊母女玩得开心,她做足了功课。这一路上,她也挖掘出了自己另一个技能——导游技能,她讲述的关于学堂背后的历史故事,小朋友听得津津有味,连吴珊也很认真地在听,偶尔也会提出一两个问题来。
  这一路上,吴珊也向她讲述了她的故事。
  吴珊跟男友通过了异地恋的考验,毕业后在燕市重聚,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选择结婚共同创建了小家庭。
  丈夫工作很努力,除了主职工作以外,所有空闲的时间都用来兼职,小两口希望能在孩子上学之前买一套房子。
  最后,他们也做到了,在孩子快上幼儿园时,他们终于靠自己的能力买了一套小两居。
  就在生活越来越好,他们对未来也越来越期盼时,丈夫在一次意外中身亡。
  “其实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他没走,他就在家里。”吴珊平静地讲述着,目光注视着在前方蹦蹦跳跳的女儿,“我也想不通,明明早上还在跟我商量出去旅游的人,怎么到了晚上就躺在太平间。”
  孟听雨安静地听着。
  “很多念头都有过。后来想想,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她看向孟听雨,坦然一笑,“他不过是比我先走了而已,我们总有一天会再见的。”
  吴珊并没有愁眉苦脸。
  的确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迹,她也没有掩饰独自一人带着孩子的沧桑跟辛劳。
  可她在说起那些都可以被人们称之为苦难的事情时,她没有抱怨,也没有压抑,只有坦然从容。
  孟听雨已经决定了,吴珊不仅仅是她的第一个采访对象,还将是第一个出现在《毕业十年》专栏里的人。
  校园很大,但小朋友精力旺盛,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
  吴珊当孟听雨是老友一般,将她毕业的十年生活娓娓道来。在征求过吴珊的意见后,孟听雨也会开录音笔,但她保证过,在稿子出来后,她一定会先给吴珊看过后再交上去,绝不会透露任何吴珊不想对外人提起的隐私。
  很快地就到了饭点。
  孟听雨带着吴珊母女来了食堂,小家伙的眼睛圆溜溜的,四处张望,在她身上,也可以看到吴珊的另一面,倘若吴珊整日颓丧,那她的女儿也一定会受到影响。
  可小姑娘性格外向又活泼,还非常的勇敢。
  ……徐朝宗在看到孟听雨时,下意识地就朝着她走过来,心里还在想,今天运气可真好。
  他这个人眼里一向装不下旁人,此时此刻也只看到了孟听雨,都没注意到她旁边有一对母女,径直过来后,第一句话就是问她:“还没吃吧?想吃什么我去买。”
  孟听雨轻咳一声,没搭理他,而是客气地问吴珊,“珊姐,你跟桐桐想吃什么?”
  经过她这一提醒,徐朝宗才注意到这张桌子前还有别人。
  他低头,跟扎着麻花辫的小姑娘对视。
  小姑娘也不怕生人,直直地盯着徐朝宗。
  徐朝宗:“……”
  他不认识这对母女,他努力回忆了一下,孟听雨家里好像也没这样的亲戚,那这两位是谁呢?
  经历过那些事情后,孟听雨跟徐朝宗的关系比起之前已经缓和了许多。
  最大的进步在于徐朝宗已经不用再按照之前的频率给她打电话、发短信。
  他开始随心所欲。
  当然,他的十条消息里,孟听雨可能就只会回一条,但这一条都足够他反复回味了。
  “珊姐,这是徐朝宗,也是燕大的学生。”
  “徐朝宗,这是珊姐跟她的女儿桐桐,珊姐是我们蒋老师的同学。”
  孟听雨给他们做着简单的介绍,她也没跟徐朝宗提吴珊是她的采访对象,主要还是怕吴珊会不自在。
  徐朝宗对吴珊礼貌颔首,算是打了招呼。
  见女儿还在盯着徐朝宗看,吴珊无奈地说道:“桐桐,妈妈有没有跟你说过,这样一直盯着别人看,有点儿不太礼貌呢。你应该叫哥哥。”
  桐桐收回视线,疑惑又委屈地说,“我就是觉得这个哥哥好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吴珊有些不好意思地跟孟听雨还有徐朝宗解释,“她就喜欢看长得好的人,谁长得好她就喜欢谁。”
  的确,桐桐今天一上午都特别黏着孟听雨。
  非要牵着孟听雨的手,连妈妈都退居二线。
  “是真的很眼熟嘛!”桐桐忽闪着大眼睛问徐朝宗,“哥哥,你有没有见过我?”
  徐朝宗……当然是没有见过。
  其实不管是孟听雨还是徐朝宗,两个人都没有太多跟小朋友打交道的经验。
  现在有个长得跟福娃一样的小女孩叽叽喳喳的事情时,她没有抱怨,也没有压抑,只有坦然从容。
  孟听雨已经决定了,吴珊不仅仅是她的第一个采访对象,还将是第一个出现在《毕业十年》专栏里的人。
  校园很大,但小朋友精力旺盛,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
  吴珊当孟听雨是老友一般,将她毕业的十年生活娓娓道来。在征求过吴珊的意见后,孟听雨也会开录音笔,但她保证过,在稿子出来后,她一定会先给吴珊看过后再交上去,绝不会透露任何吴珊不想对外人提起的隐私。
  很快地就到了饭点。
  孟听雨带着吴珊母女来了食堂,小家伙的眼睛圆溜溜的,四处张望,在她身上,也可以看到吴珊的另一面,倘若吴珊整日颓丧,那她的女儿也一定会受到影响。
  可小姑娘性格外向又活泼,还非常的勇敢。
  ……,这一看二看三看,竟然也觉得他有些眼熟,好像的确是在哪里见过。
  “要不要吃话梅排骨?”徐朝宗问孟听雨,“你看现在这个点吃饭的人也太多了,你一个人排队肯定来不及,我去给你们拿几个菜。”
  他说是这样说,还没等孟听雨回复,他就自顾自地补充一句“就这样说定了,我去买话梅排骨,小孩子喜欢甜口的,我再买个糖醋里脊跟红烧肉”后转身往点菜窗口走去。
  孟听雨:“?”
  他压根就没给她反应并且回答的时间。
  吴珊本来也觉得自己是被女儿影响了,正准备收回视线时,徐朝宗转身往那边大步走去,她盯着他的背影,一幕场景突然钻入到了她的脑海中。
  终于想起来是在哪里见过了。
  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应该就是那一次了。
  “桐桐的记性其实挺好的。”吴珊含笑对孟听雨说,“感觉我刚才犯了一个错误,不该急着否定孩子,也许她说的就是真的呢。”
  孟听雨愣住,惊讶地问,“你们真的见过吗?”
  可她很了解徐朝宗。
  徐朝宗这个人记性也很不错,看他的反应明明是对吴珊母女很陌生,根本不像是接触过的样子。
  他对她们没有半点印象。
  吴珊点头,“确实见过,不过我本来都忘记了,如果不是桐桐一直说眼熟,我也想不起来。桐桐很聪明,很多东西教她一次她就学会了。”
  说完后,吴珊又主动跟女儿道歉,顺带着引导她记起来,“桐桐,我们跟这个哥哥的确见过一次,你再想想,要不要妈妈给你一个提示?”
  “要!”
  孟听雨的好奇心也被勾了起来。
  徐朝宗跟她们见过,那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景呢?
  她也凑了过去,跟桐桐脑袋挨着脑袋,都一脸好奇地看着吴珊。
  “下雨天。”吴珊微笑着,探出手点了点桐桐的鼻子,“重要提示是下雨天。其实桐桐,我们这是在作弊,不过裁判跟考官是听雨姐姐。”
  孟听雨赶忙举手,“考官跟裁判宣布,可以求助场外帮助。”
  桐桐喜不自胜地捂嘴偷笑。
  想了一会儿,还是没有头绪,苦恼地连连摇头。
  她毕竟年纪还小,能依稀记得见过徐朝宗,已经是个意外了,哪里还能想起在何时何地见过。
  “珊姐,不如你再给一个提示。”孟听雨说,“再来一个重量级的提示。我相信桐桐肯定能想起来的!”
  吴珊失笑,“好吧好吧,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提示,桐桐,你听好,是计程车。”
  桐桐看来对计程车还是有印象的,眼睛一亮,将小手举得高高的,脆生生地回道:“妈妈,我想起来了!是那个好人哥哥对不对!”
  孟听雨还是头一次听到有人将“好人”这个词用在徐朝宗身上,不禁一怔。
  吴珊欣慰不已,摸了摸女儿的头,丝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桐桐真棒,居然只给了两个提示就想起来了。”
  她又看向孟听雨,笑着解释道:“其实就是去年的事,去年不是下了一场大暴雨吗?那天我带着桐桐在外面,地铁站进不去,公交车也迟迟不来,桐桐那时候身体也不太好,我就抱着她在路边打车,好不容易看到了一辆计程车,有个男生在我们前面拦下来了,我没办法,厚着脸皮问他,如果顺路的话就拼车。”
  “可惜不顺路,我也不好意思让他把车让给我,那个天气,谁没有一点急事呢?”
  吴珊又语气感慨地说,“我本来以为要抱着桐桐走回去了,没想到这个男生主动把车让给了我们。就连司机都说,我跟桐桐碰到了好人。”
  孟听雨一阵恍惚。
  那个暴雨天,她还记得徐朝宗给她发了消息,提醒她不要外出。
  知道她在社里时,又一直问她有没有回学校。
  明明他要她不要出去,他自己怎么反而出去了?
  她还记得第二天他来找她时,整个人就像是生了病一般虚弱。
  徐朝宗买好了菜,托着餐盘朝她们这边步伐沉稳地走来。
  孟听雨意有所感,抬眸看了过去,隔着人群与他对视。
  那个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