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都市小说 > 凤山巨变 > 第十七章村中俊彦丁一广(4)
  1996年金秋时节,丁一广开着第一辆手扶拖拉机进凤山村,那“突突”的阵阵长鸣声,震响整个凤山村大地,凤山村人奔走呼告,欣喜若狂。
  随着凤山村第一条沙土公路的通车,沟通了凤山村与河西大队各村寨的交通往来。
  九十年代中后期,有一外地商人到凤山村采购山货时曾半开玩笑地对石金长说:“石村长,你们凤山村的土鸡、土特产特别好,就是你们的富裕路太难走了!”
  石金长带着全村人的重托,星夜赶去丁一广养鸡实业公司向丁一广汇报此事。
  尽管当时丁一广养鸡实业公司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丁一广对修好凤山村大道给予了大力支持,为村中父老乡亲修筑一条富裕路。
  凤山村道实现了村道通车,当地老百姓说,“手扶拖拉机也是车,机动车,”创造出了开村以来的奇迹!这是一次历史的飞跃!
  每到休闲的时候,甚至是劳累了一天之后,丁一广总要驾着爱车行驶在这条乡村快速路上,和着“突突”的响声,随着原野徐徐的微风从耳边吹过,任凭思绪在飞扬,任凭风儿吹乱了他的头发,这时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愫,一种难以言说的初心梦想:要是有一天自己足够强大,定从天露山开辟出一条通道,从此天河就再无‘镇内、镇外’之说,与镇外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相连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艾青的诗句,再一次让他满含泪水。
  丁一广富了,不忘乡亲,热心为群众兴办各种公益事业,为民造福,扶贫济困,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的道路。
  他为了鞭策自己,写了一首诗勉励自己。
  旭日时久念家乡,
  事业成就建家园。
  民心给我向前进,
  好事件件向民心。
  ……
  1999年4月,凤山村换届选举。当时村班子软、人心散、治安乱、百姓穷。原村领导班子失去了民心,失去了战斗力。村民们慧眼识英才,满票选举丁一广为凤山村村长。
  丁一广走马上任了。
  说来也怪,天公不作美。他上任当天,倾盆大雨从天而降,仿佛要把凤山村的尘埃污垢荡涤干净,以崭新的面貌来欢迎他这位新村长。
  河西支书梁铭对他说:“丁一广,如果你能在村里干出一番事业,你就是个奇才,能顺利维持下去,也算是个人才,混不下去你就是个庸才。”
  丁一广暗自发誓:决不做庸才,也不甘心做一个人才,要做一个奇才!
  他望着满村道的柴草、粪堆、污水横流的景象,他又一筹莫展。
  绵绵细雨淅淅沥沥带着愁思,带着让人恼怒的烦乱,丁一广心里也象塞进了一团乱麻,没有一丝头绪。
  丁一广受命于危难之际,赴任于众目睽睽之下,多少人为他捏着一把汗。
  然而,丁一广生于斯长于斯,最了解农村,与农民血肉相连,息息相关。
  穷则思变。
  看看自家的村庄,各村村民说:“人家是人,咱也是人,太阳也从咱门前过,为啥人家的村庄富了,咱受穷呢?”
  原来,细心的村民经过观察、总结,得出了一些经济强村富村“秘诀”,那就是:要想富,首先得有个好的村领导班子。要想村民都享福,必须有个好带头人。
  而丁一广的上任也正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
  丁一广大刀阔斧改革,力度非凡!
  他首先重新组建了新的班子,启用了村干部大部分人马。他相信大多数干部是好的,是能够为全体群众着想的。
  他采取铁腕式的办法,整治了村中的旧势力和歪风邪气,显示出大将风度而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重铸了村魂。
  丁一广不光有大将之风,更重要的是有运筹帷幄之才。
  经过周密论证,审时度势,他在全村村民大会上,他将心中规划好的蓝图和盘托出:在任职期内实现通电、通水、通路,让村民过上小康生活。
  慷慨激昂的话语让在场的群众心里热乎乎的。
  俗语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丁一广第一把火烧的是电。
  这些年,由于某些村干部拖欠电费,群众怨声载道。导致限电、断电、停电,村民的电灯、电器等都成了摆设,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
  丁一广跑遍了全村家家户户,把拖欠的电费交上,还结合农网改造把负荷小的细线换成粗线,使整条村的夜晚又变得灯火通阴了。
  村民们不无高兴说:“以往每到用电高峰期看电视就成了问题,现在好了,多年没亮过的电灯亮了,电风扇转了……”
  丁一广烧的第二把火就是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农业的命脉。丁一广从他公司出资,兴建了村自来水工程,解决了村民过去用水一直“靠肩头”的老大难问题。
  丁一广烧的第三把火就是办实业。
  首先,他带领村干部办起了鸡笼厂、果场等实业,并出资20多万元,兴建了一幢三层的大队办公大楼,面积达600平方米。集体年收入从原来的0.78万元增加到10多万元,稳定了干部思想,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
  在丁一广的带领下,凤山村大多数农户办起了养鸡场,走上了致富路。
  丁一广自1999年上任凤山村村长后,短短几年时间,带领群众走致富道路,整条村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他上任凤山村村长前,村里到处可见聚集赌博现象,不少青年人不务正业,思想落后。
  他上任后,加强了对青年的思想教育,刹住了赌风,开展了各种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整治好了社会治安,促进了经济发展,村民安居乐业。
  老百姓的嘴是无形的碑,白是白,黑是黑。村民石金钊说:“丁村长心里系着父老乡亲,当初咱家里穷得叮当响,现在年收入好几万元,如果不是阿广,咱能有今天吗?”
  75岁的石老伯说:“阿广这孩子比亲生儿子还好哇!”。
  一桩桩往事,一幕幕深情,数不清,道不完,看似寻常不寻常,平平淡淡是最真。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丁一广的人格魅力正是从一桩桩具体的小事中折射出来的。
  村里人需要负重,他就去当老黄牛;村里人需要奔腾,他就去当千里马;村里人的需要,就是他的宗旨!
  丁一广用他那一片赤诚之心,赢得了干部群众的爱戴,从而使每一颗心都在发出一种无比珍贵的“热效应”,使整凤山村产生了制胜的法宝——内聚力,铸成了“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村魂,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集体致富的新路子。
  ……
  从月球上看,蜿蜒雄伟的万里长城,就像我们中国的脊梁。就一条村来说,村长就像村民的脊梁,就是村民的主心骨。村长行得端,做得正,这条村就腾飞、就昌盛、就生机勃勃;村长热情似火,廉洁奉公,村民就幸福,就精神焕发。
  缅怀过去,几多欢笑,几多忧思,几多机遇,几多挑战,几番风雨,几番曲折。但丁一广无怨无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要对得起老百姓。”
  然而,对于一个开创基业的领导者来说,凯旋门不一定是天堂之门。有多少步入凯旋门之后的英雄,在鲜花丛中迷失了方向,而值得我们大书特书的是,丁一广这个饱尝了人间清苦、拮据生活的农家子弟,在物欲横流的世事面前,没有失去自我,而永葆奋斗本色。“工作向高水平看齐,生活向低水平看齐。”已成了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一贯追求,真正体现了一个无私奉献的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这就是凤山村俊彦丁一广,他迎着朝霞走来,洒下一路晨晖;他向夕阳招手,呼唤漫天火红。他挺拔的身躯,坚实的脚步,闪烁在凤山村这方热土上。
  ......
  丁一广出任凤山村村长后,上任2年时间,便将他初步规划的蓝图变成了现实。
  正当这位被誉为奇才的丁一广,雄心勃勃地提出:任职期间,把凤山村建设成为河西乃至天河镇第一富裕文阴村之时,2004年春夏之交,一场从自古至今人类罕见的亚洲鸡瘟(鸡新城疫),如暴风骤雨般席卷而来,丁一广的养鸡实业公司和凤山村农户办起的家庭养场也未能幸免于难,饲养的鸡全部死了个精光。
  鸡瘟疫情过后,与丁一广养鸡实业公司挂钩的养鸡户纷纷前来要回预付订金;饲料商频频派人催结算饲料货款……。
  为了不连累整条村,丁一广辞去了凤山村村长一职,外出躲债,浪迹天涯。
  那些债主并没有因丁一广辞职而善罢甘休,反而变本加厉,雇请凶神恶煞之徒进村,拆屋搬物,扬言丁一广躲得了初一,逃不出十五,那怕他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