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汉末之益州崛起录 > 第2章汉中有消息了
  
  
  这些人中,除了董承,他是太皇太后董氏族侄,算是外戚出身,其余皆为名士儒臣。
  能跟着刘协逃亡,忠心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要说能力,也就士孙端、皇甫嵩,朱儁还有贾诩这四个超过郡府官吏。
  卫将军董承一心只顾着抱天子刘协大腿,等于他的侍卫队长,其余啥事不懂啥事不管。
  种辑和王子服是董承亲信,不过从两人私下里决定跟皇帝逃跑却不告知上司董承这点来看,这两货脑子也算不上多灵。
  跟着上司好些年,却看不出上司想法,这样的人,智力、能力当然有限。
  至于说两位议郎吴硕和赵彦,位置不高,目前还在刘协身边,与侍中伏完一起作为刘协熟悉政务的顾问,看不出有何能力。
  太中大夫来敏就是一喷子,贾成不知道这货哪来那么大怨气,逮谁喷谁。要不是这货来历不凡,父祖几代人都在朝中任高官,与老师士孙端向有来往,与叔父贾诩也走的很近。
  就凭他还没搞明白郡府运作模式,就开口指责贾成擅改官制,竟敢效法暴秦设立二十等爵位军功制。还在刘协入城第二日就洋洋洒洒写了上千字奏章弹劾贾成,弄的贾成狼狈不堪。
  贾成恨不得找人把他套上麻袋痛揍一顿,问问你嘴巴为何这么贱。
  好在刘协还算明白事理,当着大伙的面驳回来敏奏章,还说:“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如今你我君臣地不过百里,口不足七万,君美效法商公设立耕战之策,难道朕不如秦孝公,还要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吗?”
  当即请贾成细细解说左冯翊郡府各项新规,并让侍中伏完详细记录下来,以天子和朝廷的名义重新颁布,以为制度。
  刘协的这一做法,让贾成非常感动。他看得出来,许多左冯翊制定的新规,刘协并不是非常认同,或许以后还有可能损害皇权。
  但因为实行起来行之有效,可以充分调动所有人力物力,刘协还是痛快的取出玉玺,为他背书。
  从这件事以后,尚书仆射士孙端主动提出,朝廷郡府悉为一体,凡盩厔城大小军事政务,皆由贾成一言以决。若有征战之事,方提交朝廷决议。
  随即行骠骑将军朱儁和太常皇甫嵩也以年老体弱,不堪军务为由,只在朝中参谋军机,并不直接插手贾成部下实际军事。
  贾成倒也没有顺水推舟,把郡府所有事务都抓在手里,不许天子和朝臣插手。
  他和叔父贾诩商议许久,在贾诩的指导下给天子刘协上了一道奏章,希望天子亲政,主导这个小小军事集团的所有军事政务。
  他作为天子的臣下,绝不敢另立山头,使得君臣出现嫌隙。若一开始不立好规矩,将来他贾成说不得又会成为新的权臣。
  即便贾成不愿做权臣,那他贾成的继任者有没有野心就很难说了。
  贾成的奏章送进去,刘协留中不发,既没有拿出来与群臣讨论,也没有驳回。只是每次贾成在这个不到二十人的小朝廷汇报事务的时候,刘协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讨论,做决定也果断了许多。
  其后几个月里,刘协迅速成长起来,他不但更加努力的参与到各项事务中去,不断的出城查看民情,询问乡民耕种情况。
  他还在清晨和傍晚与贾成一起跑步锻炼身体,跟着侍卫们练习武艺,向两位老将请教兵书战略。
  即便在所谓的朝堂上,他也总是面带笑容,耐心听取一项项繁琐的政务。有难下决断的时候,他也不会随意拍板,总是反复与大臣们讨论,找出最佳方案。
  这应该是他十三年的生涯里最快乐的时候吧,贾成有时候总会不由自主的冒出这个念头。
  “贾司隶,陛下有请。”内侍黄门汪安来到贾成公务房,躬身相请。
  不错,上个月天子刘协以贾成外臣身份参与朝政不符为由,又因他救驾有功,下诏册封贾成司隶校尉,受辅国将军。
  其中司隶校尉类同州牧,但因为是京师地方最高长官,可以参与朝政。
  辅国将军是军职,就是授予他征战的权力。
  “汪公,不知陛下何事相召?”
  贾成放下手中笔,揉揉手腕,笑着问道。没办法,现在都是用竹木简记事,需要用专门刀笔书写,比柔软的毛笔累多了。
  嗯,后世刀笔吏就是从这延伸出来的名词。
  “奴婢只是黄门阉奴,怎敢当贾司隶称一公字,折煞奴婢了。”汪安惶恐下拜,推辞道。
  自从当初袁氏兄弟攻进洛阳皇宫,把宦官斩杀一空以后,宦官们的地位就一落千丈。等到了长安,连刘协都几乎被软禁在宫中,有些朝不保夕的意思,他们这些伺候皇帝的阉人日子更加不好过了。
  也就汪安这几个宦官忠厚老实,怜惜天子年幼,挖空心思给天子张罗吃食,嘘寒问暖。不然的话,来长安的路上一路颠簸,风吹日晒的,才九岁的刘协说不定早就染上风寒一命呜呼了。
  所以这回刘协策划离开长安,没选其他人,就带着他们这几个一直忠心耿耿守在身边的宦官。
  但就因为汪安这些人是宦官,有着惨痛经历的士孙端等人先天就站在对立面,对他们没有好感,动不动训斥一番。
  来敏更是吹胡子瞪眼,一个不开心,当着天子刘协的面都敢大嘴巴子,大脚丫子甩过去。可见这些人活的实在卑微。
  贾成倒是对汪安这些人没啥偏见,大家都是为皇帝干活,工种不同而已。不能因为人家少一个零件,或者人家前同事作孽,你就对老实人一百个看不上,非打即骂的。
  “什么当得起当不起的,都是陛下的臣子,内外不同而已。对了,陛下到底何事相召?”
  “哦,老奴差点忘了。”汪安伸袖擦了一下眼角,“陛下没说什么,只是奴婢听董将军说了一嘴,说是派去汉中的传诏使者回来了。”
  “什么?杨伯功回来了?”贾成神情一振,拍手笑道:“好啊!哈哈!汪公,咱们很快就能离开盩厔,去汉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