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汉末之益州崛起录 > 第131章丞相贾成
  
  
  “尔等这是做什么?贾君美平定凉州乃是汉室之幸,朕自然要按律封赏,何必为了些许争论喊打喊杀?
  传诏,司空贾成平定凉州,斩马腾、逐韩遂,北击羌胡,灭匈奴铁骑八万,拓土万里。拜丞相,增彭阳、泾阳两县为其食邑,其爵世袭罔替。另荫二子为列侯。
  御史大夫来敏、少府孔融、卫将军董承、长水校尉种辑、侍中丁冲,君前失仪,妄言封公,着贬官三级以为效用。”
  刘协木然的下达诏令,强忍心中不忿。
  也不等接下来还要讨论如何出兵抵御袁绍,起身拂袖而去。
  看着刘协离去的背影,贾成心中一阵唏嘘。
  皇帝虽然已经成年,可他还是没有一丝长进,处事依然那么急躁,甚至可以说表现的已经完全与自己决裂了。
  以往,他总是幻想着,只要自己帮助刘协平定天下,再设置好完善的官场体制,将来自己完全放权,回家做一个富家翁。
  以史书上记载的刘协忠厚秉性,或许还能君臣相得,让贾氏成为汉室功勋之族,长久富贵下去。
  可现在看来,自己是过于幼稚了。
  这几年,看到刘协渐渐长大成年,他也会在大朝会上给予皇帝一些决议权力,作为两人和解的信号。
  可惜皇帝却得寸进尺,一旦稍有自幼,便拉拢反对势力,时时刻刻不忘给自己挖坑,在作死的边缘不停跳档。
  这些小手脚真以为自己不知道吗?
  难道鲍出的安国营是吃素的?
  不客气的说,你们这些人每天在干什么,吃了几碗饭,上了几回茅房都一清二楚,就这样你们还想和我斗?
  要不是天下未定,人心还不完全在我手里,让你们这些人多活一天都是浪费粮食。
  怪不得历史上一心匡扶汉室的老曹最后都要说出自己当为周文王的话来。
  就刘协这种作死的行为,谁都不敢将大权还给他,以免将来不得善终。
  把感慨放在一边,新鲜出炉的大汉丞相贾成趁着朝会未散,当场决定北征凉州的将士回各自驻地修生养息。
  命荡虏将军段煨暂代卫将军之职,率部回京守卫京城郑都。
  命征虏将军张飞为前部先锋,率原京城卫戍部队五千人先行出发,增援盩厔守将黄忠。
  调巴西郡、广汉、蜀郡三郡郡兵三万人进京作为中军,贾成将亲自率领这支部队前往盩厔正面战场,迎战袁绍。
  东面,令前将军徐晃率巴郡、江阳、犍为汉蛮郡兵三万,加上其部两万北上,经上庸,进逼蓝田。
  加上黄忠、魏延麾下两万军兵,贾成再次动用十万以上的部队与袁绍军作战。
  得益于贾成这些年来的励精图治,益州在籍总人口超过八百万,其中青壮男子超过两百万。
  这些男子平常在家中或务农或进入工坊做事,但根据大汉最新律法,凡十五至四十岁男子,每年必须参加合计一个月的军训,以备战事需要。
  所以在极限的情况下,贾成能在短时间抽出百万大军出征作战。
  只不过贾成采用精兵强将的军事思想,整个益州常备兵员也就十万出头。
  但这些人与其他势力不一样,都是职业兵种,除了战事训练,并不用作他途。
  平定凉州,贾成就动用大部分常备军,甚至还留了五万给甘宁和关羽。
  剩下的京畿卫戍部队五千,黄忠部一万五千,徐晃部两万,这些常备军都将参与此次作战。
  至于巴西、广汉等地的六万郡兵,其训练程度要比常备军更低一级。他们主要的职责是维持地方治安,平定贼匪流寇,军饷俸禄也是地方支出。
  不过这些年益州各地经济发展非常快,地方财政充裕的很,郡兵训练并不比常备军差多少。
  毕竟二十等爵位制可不是放在那里让人看看的,实打实的可以让一个普通人跻身贵族。
  军功才是最快获得爵位唯一途径,以如今天下形势,十万常备军哪够平定天下的,迟早还是要用到各地郡兵。
  若是平常训练不够强度,将来一旦用到郡兵作战,你战斗力不行,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获取军功,一步步封爵压在你头上。
  要知道先前平定凉州,汉中、武都、阴平等地的郡兵大部分都得了军功,封爵的更是不计其数。
  不说别的,只要获得第四等不更之爵,便能免除永业田赋税,见官不拜。
  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等于一步跨上了低等贵族等级,每年光税都起码能免一缗多,永业田更是能多给一百亩。
  五口之家光守着家中田地便能吃用不愁。
  算起来要得到不更之爵,也不过取八个首级,或者一匹战马而已,对于这些常年训练的职业士兵,其实真的简单的很。
  就算马腾韩遂名气那么大,手下号称天下战斗力排名前三的骑兵,不也被汉中、武都、阴平这几个郡的郡兵打的落花流水,获得不更以上爵位的更是接近万人。
  这把其他郡的将士刺激的嗷嗷叫,唯一的情绪就是羡慕嫉妒恨,暗恨自己不在那几个郡落籍当兵,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
  现在听说袁绍号称八十万大军进犯益州,可把他们开心的直流口水。
  八十万啊,这得多少首级啊!
  娘嘞!咱可赶上这波了,等咱回来,咱家就发了。
  根本不用动员,新鲜出炉的丞相府调兵令一到,各郡都尉早就准备好随军物资,麻溜的带兵出发了,速度快的连兔子都撵不上。
  别说汉人百姓,南中各地南蛮部族更加积极。
  这些部族在朝廷新政的实施下,开发矿产,种植甘蔗、药材等都发了大财。不过发财之余还是需要缴纳各种赋税,虽然他们不敢违反税制,按律交税,但看着一箱箱金银铜钱交出去,心疼是肯定的。
  即便依靠交税也能获得爵位,但算算要到第九等的五大夫才能免田税以外的商贸交易税,而且不能累计到子孙身上,他们就觉得无力吐槽。
  但是军功就不一样了,族中子弟运气好的话,还是很有可能一场战役直接获封五大夫。
  到那时候就爽了,一辈子都不用交税了,那得多少钱啊,脱了鞋袜,手指脚趾加起来都算不清楚。
  即便下一代不能袭爵,可这几十年都是赚的,这笔买卖不干才是傻缺。
  于是光南中地区,就以乡勇的形式在各地官府聚集起了三万多蛮兵。
  这些蛮兵自备装备,连军饷军粮都统统不要,唯一的要求就是能随军出战,并且承认他们的军功。
  贾成又投入繁重的战前准备工作中去了。
  这一个多月来,他一面要接见陆续到来的巴西、广汉、蜀郡三郡将领,协调物资,视察部队训练情况,根据他们的战力分配作战任务。
  另一面就是组织盛大仪式迎接北征大军回京,同时还要搞一个献俘仪式,向汉中百姓展示战果,激励大汉百姓的民心。
  马腾、韩遂降兵,加上匈奴人俘虏,北征凉州战俘人数就有七八万,完好无损的战马十万匹,牛羊无数。
  并且还要在郊外设立巨大京观,用敌人数万首级震慑天下。
  在这期间,他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偶像赵云赵子龙。
  “末将赵云,拜见丞相!”
  看见推金山倒玉柱,向自己大礼拜见的英武中年帅哥,贾成心中一阵恍惚。
  随即大笑着上前搀扶:“听说子龙仅十几个乡人便全歼百余匈奴单于亲卫,生擒复株累。今日一见,果然英武不凡。大汉有此良将何愁天下不定!”
  赵云谦逊的一笑:“末将只是恰逢其会偶得敌酋,如何能与云长、翼德献策伏击匈奴,阵斩敌将相比,更不能比段忠明将军、戴文叔将军临机决断指挥若定,先后数战平定羌胡之功。”
  贾成拍拍赵云肩头:“忠明、文叔一部主将,用兵不拘一格,北定羌胡;云长、翼德见机献策,自然是朝廷不可多得的良将。子龙未投我军之前,便能以区区十几个乡人立下生擒胡酋之功,足可见子龙武艺不凡,天佑我大汉。”
  贾成越说越开心,赵云曾经是公孙瓒手下最精锐的骑兵白马义从的一曲军侯,跟着公孙瓒与乌桓等草原部族征战多年,有丰富的骑兵作战经验。
  而且他先后跟着公孙瓒与刘备与袁绍军作战,对袁绍军行军布阵,乃至作战方式颇为熟悉。
  有他在自己身边,不但随时可以参谋军事查漏补缺,单独派出去领兵战斗也是一把好手。
  当然了,作为骑兵将领,段煨作为名将之后,指挥部队的能力更加全面。
  但是贾成要亲自率军迎战袁绍,家中必须有放心的重将坐镇。
  段煨本就是叔父贾诩好友,这次北征凉州立下大功,他年龄不小了,戎马倥偬一辈子,回朝担任卫将军护卫京师,一来可以辅助贾诩,二来也是酬其功劳,授予高位颐养天年。
  原卫将军董承这段时间过于活跃,他女儿董贵妃深受天子刘协宠爱,还给刘协生了个儿子,与皇后伏寿所生二子一同封王。
  皇后伏寿之父伏完因为当初杨松叛乱,诸子皆死于叛军之手,伏完心灰意冷辞去辅国将军之职,只领了个中散大夫之职虚度残年,再也不上朝议事。
  伏寿也深受打击,在宫中郁郁寡欢,听说已经身染重病,命不久矣。
  董贵妃实际上已经成了后宫之主,刘协对她所生的儿子也很是宠爱,有立为太子之意。
  董承便日益骄横,上蹿下跳联络同党对付贾成,为他外孙将来继位铺平道路。
  御史大夫来敏就是其同党之一,上次大朝,此人便进言给贾成封公、赐九锡、裂土封国,就是给贾成挖坑下套。
  他们却忘了,没有军队支持,没有绝对的实力,怎么可能与贾成扳手腕。
  贾成以退为进,轻易便化解了他们的计谋,还顺手逼的刘协不得不下诏将他们贬官。
  董承这个卫将军自然也做不下去,只好让出来给贾成这一系的人担任。
  虽然贾成没有撕破脸皮,还是让董承担任北军执金吾,领卫戍部队一半兵马。
  不过如今卫将军下属南北军皆为段煨带出去平定羌胡的嫡系部队,董承名虽执金吾,分了他一半部众,却根本指挥不动手下部队,跟架空没啥区别。
  贾成其实对朝中这些魑魅魍魉很是厌烦,这些人就像苍蝇一样老是想搞事情,而且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他有时候甚至想派人鼓动他们索性把事情搞大,他就能将这些政敌一网打尽。
  理智却告诉他不能这么做,身为大汉实际上的权臣,无论到任何时候,都会有政敌存在。
  即便杀了董承、来敏这些人,还会有张承、王承、李敏、赵敏跳出来与自己为敌。
  就算没人,刘协也会暗戳戳的找人与自己作对。
  反而这些人已经跳到明面上,他应付起来就简单的多。
  要是杀了这些人,造成的政治影响力实在太大,对自己的声望也会有很大损害。
  留着这些人,天下人就会觉得丞相贾成气量宏大,反衬出对汉室忠诚不二,其实对他更有利。
  反正时间还长着呢,有老狐狸叔父贾诩坐镇京城,论勾心斗角,这帮人给贾诩提鞋都不够格,自然会慢慢玩死他们。
  贾成只要不犯浑,给老狐狸留下足够的人手,就不必管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
  好在盛大的献俘仪式上,刘协没有出幺蛾子。
  不像当初盩厔守城大胜,他演出了亲临军营,为将士们劳军,然后顺手夺了贾成军权的那套把戏。
  真要那样做的话,就只会逼得贾成彻底撕破脸皮,将刘协软禁起来,他刘协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估计刘协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当初贾成身在成都,还没有如今那么高的威望。
  军中士卒又是以长安洛阳两地人为主,刘协那几年在百姓心中多以少年仁君的形象着称,就算老狐狸贾诩也愿意真心奉他为主。
  所以当初刘协夺兵权而亲政,并没有多少反对的声音。
  即便贾成回来,也是默许此事。
  可随后刘协做的事太操蛋了,让贾成感到深深的失望。
  再让刘协这么搞下去,汉中小朝廷没有未来的。
  为了大汉社稷,更是为了贾成自己的性命着想。贾成只好出手拨乱反正,让天子刘协靠边站了。
  这些事,刘协心里一清二楚,大好时机已然失去,现在就不能轻举妄动。
  再要是在献俘仪式上搞这些把戏,徒惹人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