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汉末之益州崛起录 > 第89章曹操要谋出路(下)
  
  
  曹操略一思索,也长叹道:“是啊,这几年颍川、河南打成一片白地,故都洛阳千里无人烟。兖州粮草匮乏,屯田所需尚不足备,如何能千里用兵?”
  说来说去都是一场空,没有钱粮啥也干不了,大伙眉头紧皱却相顾无言。
  说起来也可怜,兖州一共五郡三国,但是北面的济北国在袁绍手里,泰山郡因为黄巾军余孽盘踞,太守臧霸与孙观、尹礼等人拥兵驻屯于开阳,自成一股独立势力。名义上在兖州境内,其实最早听命于徐州陶谦,最近更是谁也不听,闭关自守观望形势。
  真正控制在曹操手里的,只有东郡、济阴郡、山阳郡、任城郡,以及东平国和陈留国这两个王国。
  陈留与颍川接壤,当初黄巾起事便深受其害,多年战乱,早已没有当年中原大郡繁荣气象。张邈起兵反对曹操,更是在陈留坚守一年有余,直至粮草断绝人相食,才被曹操攻破雍丘,兵败被杀。
  山阳郡又因为吕布在濮阳战败,据守此地多日,看情景不对便干起了老本行,把此地劫掠一空逃奔徐州。所以山阳郡被吕布匪兵破坏的也比较严重。
  其余三个郡只是相对完整,但最近几年大旱,民生经济破坏的相当严重。
  好在曹操治政经验丰富,在东郡时就大力压制不良豪右,打击囤积居奇,有一定积蓄。百姓们对曹操也比较拥护,陈宫等人叛乱时各地百姓参加叛军的并不多。
  战乱之后,曹操及时采纳枣祗、韩浩的屯田之策,把兖州被叛军、黄巾余孽祸害不轻的老百姓们妥善安置起来。
  即便如此,兖州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屯田所需都大大不足,哪里有余力出兵关中。
  郭嘉突然说道:“主公,据北方探子回报,袁本初大将麯义与刘幽州旧部鲜于辅联军十万,大败公孙伯圭,乘胜进逼易京。此战过后公孙伯圭已显颓势,此后两军或有反复,但袁本初攻取幽州已不久矣。在下以为主公不能困守兖州,坐以待毙。”
  曹操苦笑:“此事谁人不知,连文若都无良策,奉孝就不用再提了。”
  郭嘉摇头道:“嘉有一策,若主公用之,可供出兵之资。”
  “哦?”曹操大喜,“奉孝说说有何良策?”
  郭嘉却并没有急着提出来他的计策,反而拱手对曹操道:“在下之策有伤天和,恐怕主公要承担些骂名。”
  郭嘉的话一出,在场众人有些不明所以,谋士们纷纷皱起眉头思索起来,荀彧、荀攸更是目露惊疑之色看着郭嘉。程昱倒是想到了什么,但他似乎不以为意的暗暗点了点头并不说话。
  武将们却不在乎伤不伤天和,闻言有些兴奋的盯着郭嘉。对他们来说,只要能打出一条生路,不至于窝在兖州等死,承担点骂名算什么。
  曹洪大声嚷嚷道:“奉孝,要怎么做你直说好了,承担骂名的事某来做。”
  郭嘉却笑而不答,眼睛直直的看着曹操。
  曹操这时有些回过味来,似乎感觉到了郭嘉话中的严重性。不过他没有犹豫,断然道:“奉孝但请明言。”
  郭嘉这时也没有了往日的嬉笑之色,肃容拱手道:“在下听闻董卓当初迁都长安时,曾令吕布尽发北邙山诸陵以供军资。兖州天下之中,数百年豪富,可谓藏金无数......”
  “奉孝慎言!”荀彧终于忍不住大声喝止,“我大汉以孝治天下,董卓发皇陵,犯不赦之罪,已然受诛。主公若采用此策,虽不发皇陵,然涉及兖州数百上千家名族豪右,辱其先人。若其事发,主公如何能立足于世?你太不晓事了,还不出去!”
  郭嘉和荀彧同为颍川人,他比荀彧小十余岁,算是荀彧的晚辈。
  作为谦谦君子,颍川士人的领袖,还是郭嘉的推荐人,骤然听到郭嘉提出来的这个盗墓敛财的阴损之计,荀彧哪里忍得住心中怒气,立刻把郭嘉赶了出去。
  大汉以孝治天下,朝廷取才的标准就是孝廉。在没有做过官,不知道廉洁与否的情况下,取士的标准就只有孝这一条途径。
  为了体现自己的孝,从而通过考核进入官场,所以很多想当官的人就拼命作秀。
  作秀的内容就是孝,特别是父母的葬礼,成了作秀的主要场合。
  于是乎厚葬成风,一些中等自家平时都节衣缩食,也要在父母的葬礼上大办一场。
  因为这时候围观的人很多,一旦传开了,说某人很孝顺,把家里的宝贝都给父母陪葬了。就有可能被举孝廉的官员知道,也就有可能被推荐去做官。
  所以换而言之,汉墓随葬品最多,演变到后来,天下几乎有一半的财富都被葬在地下。
  而兖州作为天下最中心,也是最富裕的州,其葬在地下的财富可想而知绝少不了。
  但是你不要忘了,举孝廉做官的几乎都出于厚葬之家。也就是说兖州籍官员家中都有厚葬之墓,你曹操要是把这些墓盗了,其他不说,兖州籍官员可就都成了他的生死大仇人。
  父母祖宗的墓被人盗了,你还要在人手底下效忠,你还要不要脸,要不要名声了?
  这些兖州籍官员门生故吏,故交好友遍布天下,传了出去到时候谁还会愿意效忠曹操,为曹操做事?
  所以荀彧才会勃然大怒,不等主公曹操表态便将郭嘉赶出去。这种事不仅不能做,连提都不能提。
  郭嘉或许也知道自己出的是馊主意,见荀彧发怒,低着头一声不响的走了。
  到了这个场面,众人也觉得气氛不对,便纷纷告辞离去,一场军议不欢而散。
  只是郭嘉的话像一枚钉子一样牢牢钉在曹操心中。
  当夜,曹操在卧室之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三更时分,曹操似乎下了决心,暗中使人叫来郭嘉和曹洪两人密议良久。
  第二日,曹操便以各郡匪患未平为由,令曹洪率本部三千人巡视各郡扫平匪患。
  荀彧正与荀攸在府中手谈,闻知此事,把棋子一扔,叹道:“曹公终非正人。”
  荀攸却微微一笑,劝道:“叔父何必忧虑,成王败寇,自有后人评说。曹公坚韧不拔,不肯束手就擒,不正是我们投奔他的缘由吗?”
  荀彧摆手:“但愿曹公能搏出一条生路,否则你我叔侄就跟着一起承担这万古骂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