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汉末之益州崛起录 > 第8章左冯翊功曹史
  院子里安静了下来,贾成坐在摇椅上,看着地上四分五裂的院门发呆。
  来到这个时代好几个月了,很幸运成了老狐狸贾诩的侄儿,史书上记载贾氏一门在这个乱世中安然无恙的存活到晋朝,说明自己的性命大概率是保得住的。
  但是蔡文姬的到来让他有了一丝不安。要知道史书上记载蔡文姬可是被匈奴掳走的,并且在塞外生活了好些年,还生了两个儿子。
  蔡文姬一个弱女子,在这个年代根本不可能走的出长安城。那么很有可能要么她被乱兵带出长安城,并且在路上被匈奴人掳走,要么匈奴人这段时间曾经入侵过长安城。
  这个地方实在太凶险了,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人实际上就是底层军官出身的兵头,毫无政治眼光可言。
  贾成不是个熟读历史的人,但三国历史实在太有名了,有名到后世随便一个人都能把这段历史说的头头是道。他当然知道过些时日这些人之间就会爆发内战,短短数年时间,樊稠被杀,李傕、郭汜因为一个异常狗血的原因反目成仇,一个控制皇帝,一个掌握百官,两军打的不可开交。
  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死了。张济败走南阳,被乱箭射死,最后侄儿张绣在贾诩劝说下投降曹操。
  长安城在这场战争中毁于一旦,甚至发生了人相食的惨剧。
  贾成不知道叔叔贾诩是怎么投靠的张济,或许因为两家是同乡,也或许贾诩是想脱离长安城这个风暴中心吧。
  当然了,按照历史发展,贾氏叔侄以张济、张绣为跳板投靠曹操是最安全可靠的一条路。但作为后世和平社会的人来说,眼睁睁看着长安城几十万活生生的平民百姓在几年内被战火、饥荒甚至瘟疫消灭的干干净净,他的内心是痛苦和煎熬的。
  可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除了插科打诨,胡搅蛮缠要求老狐狸想办法以外,自己真的一点头绪都没有。
  论武力,凭着年轻力壮的身体对付一两个小兵还可以,面对张绣他连拔刀的勇气都没有,何况李傕、郭汜等西凉猛将,更不要说将来会陆续出现的张飞、关羽、赵云、孙策等一堆天下名将。
  论智谋,糊弄糊弄肌肉男张绣也没问题。这土包子居然看不出蔡文姬背后所能带来的文士集团力量,轻易放弃了这个奇货,还妄想成为名扬天下的英雄。难怪以后被人耍的团团转,曹丕一句话就把他逼的自刎而死。
  但是他绝对做不到让西凉诸将放下屠刀,不再屠戮长安百姓。甚至他叔父老狐狸贾诩也做不到,只能随着张济远走南阳,对长安城惨剧视而不见。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贾成黯然长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小子,读了几本太学书籍,怎地变成如此伤风悲秋了?啧啧,酸,真酸。”随着话音,老狐狸贾诩迈步走了进来。
  贾成噌的一声跳了起来,凑上去仔细打量着老狐狸的脸色,却看不出贾诩丝毫神情变化,忍不住问道:“老头,搞定了没有?”
  贾诩嫌弃的推开侄儿的脸:“蔡氏麻烦解决了,老夫腹中饥饿,还不与我拿些饭食来。”
  贾成撇撇嘴:“老头你出面,蔡娘子自然无事。我是问城中百姓之事。”
  贾诩一瞪眼:“自然是解决了一部分,你先别啰嗦,等老夫进了饭食再与你详说。”
  贾成嘟囔着正要去厨房取饭食,就见吱呀一声,蔡文姬和两个侍女端着饭菜出来,放在石桌上道:“文和先生辛苦,妾身厨艺不精,请先生莫要嫌弃。”
  贾诩老怀大悦,指着贾成道:“瞧瞧,大户人家出来的就是不一样,哪像你这浑小子,想吃口饭都要受你腌臜气。”
  “嘿,我这小暴脾气,老头,少说废话赶紧吃,不然以后小爷不伺候了。”
  “一边读你那几本破书去,就会念几句酸诗,一点用都没有。”贾诩表示现在有了蔡文姬,看不上小混蛋了,慢条斯理的吃起了饭。
  看着叔侄两个斗嘴,蔡文姬噗嗤一笑,柔声说道:“小郎诗文忧国忧民,隐有大家之风,岂是酸诗可比。”
  贾成闻言洋洋得意:“看见没,蔡娘子都说我诗做的好,老头,你也是饱读诗书的,做的出这样诗文吗?”
  贾诩不理他,自顾就着菜肴吃饭,吃完后抽出手巾抹抹嘴,对蔡文姬道:“蔡娘子可别让这浑小子骗了,他打小就不爱读书,老夫不信从太学里找了几本书看就能写出这样诗文。指不定太学里找来哪个名家写的片言只语在这里显摆呢。”
  嗬,不愧是老狐狸,猜的八九不离十,知道绝非我能写出来的。不过这不是先贤写的,前面几句是几百年后唐朝杜甫写的《兵车行》,后面几句是过几年曹操《蒿里行》的句子。贾成心中暗赞老狐狸判断极准。
  不过他也不怕戳穿,杜甫中不可能穿越时空职责自己剽窃。曹操还没反袁,自然也没有做这首诗,原作者不反对就是自己的。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再说了,边上还有一大美女杵着呢,贾成怎么可能认怂。
  “老头,小爷我现在开窍了行不行?你说我剽窃名家诗文,那你说说,我剽了谁?窃了谁?蔡娘子,你也是读过很多书的,你给评评理,听过这几句诗吗?”
  “咦,这倒也是,”贾诩想了半天,见蔡文姬也在摇头,便没好气道:“算你作的好了吧,看把你能的。”
  “哎,这才对了嘛,孔夫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爷现在读书乐之,自然能写出好诗句来。”
  “就你歪理多。”贾诩见自家侄儿振振有词,倒也没有深究,反而莫名感到欣慰,笑骂一句道:“老夫先去见了羽林中郎将张济,说服他带一部分长安百姓前往弘农屯兵。然后又去见了李稚然,原本他想要老夫担任尚书仆射,老夫拒绝了,自请迁左冯翊,也带一部分百姓出城屯田,这样应该可以缓解城中缺粮问题。”
  “老头,好事啊!”贾成惊喜道,“只要分出去十几万百姓,城里不缺粮了,将来也能少死不少人。”
  “你先别顾着高兴,”贾诩摇头道,“李稚然不会轻易放老夫出城的,就算去了,也不会待多久,还是要回长安的。他是怕老夫走了,就没人对付的了朝中那些公卿百官。所以老夫向李稚然推荐你担任左冯翊功曹史,秩六百石,你不是想给百姓找条活路吗,那就去左冯翊帮老夫管理农桑事务,好好干别出岔子。”
  贾成心一沉,感觉肩头沉甸甸有点害怕:“老,老头,我怕干不好。”
  “哼,你不是一直嚷嚷着怪当初老夫为了活命给西凉军定策攻进长安,祸害了长安百姓吗?如今老夫出手给他们找活路,你就怂了,不敢挑担子了?阿成,转过年你十八了,也该出去历练历练了,别老是躲在老夫身边不干正事。”
  贾成咬咬牙:“成,老头,冲你这句话,小爷豁出去了,不就带一帮人种地嘛,谁不会啊!”
  “那今日早些休息,明日一早随老夫进宫面见天子。”
  “见小皇帝干嘛?”
  “废话,官员外任,不得向天子陛辞啊。”
  “哦,知道了,老头。”
  “都当官了还叫我老头?”
  “诺,叔父大人。”
  “这才像样子嘛。”
  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