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 第257章本地十八富户
  王宏宇写的《生产论》序言,要让士农工商兵都能看懂,
  
  而且第一关就要让朱由校和魏忠贤看得明白。
  
  这次要发表的《生产论》序言,实际上阐述了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掀起了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浪潮。
  
  《生产论》是用普通人日常用语写得,这样能看懂的人就大大增加,也加快了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步伐。
  
  王宏宇的一个举动就会起到双重作用,这是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革命。
  
  当然,会遭到保守文人士族、官僚的强烈反对。
  
  甚至会集体向天启皇帝上书,要求严惩王宏宇这个始作俑者。
  
  不过受益者毕竟是大多数人,随着王宏宇白话小说不断面世,白话文会逐渐取代文言文,最后文言文只能变成研究历史、考古的一门文学科目。
  
  王宏宇在写给天启与魏忠贤的信中,把《生产论》白话文面世的好处讲的很清楚,让他们做好接受文人、特别是东林党攻击的准备。
  
  不过这样的白话文,正适合魏忠贤这样初懂文墨的人阅读
  成千上万初懂文墨的人逐步拥有话语权,整个大明农、工、商、兵会掀起通过小说、报刊、杂质、科普小册子学习文化与技术的热潮。
  
  所以写成日常用语的形式,也就是白话文,只要认识少量的字就能把意思想出来,结合前后几句话,就能把不认识的字认出来,下次再遇到这个字就想起来那句话,这个字不用他人教就学会了。
  
  他对于之乎者也很厌烦,还有竖着从右向左、竖排写毛笔字,确实有一点阅读难度。
  
  普及简体字就逐渐提上日程了。
  
  王宏宇已经列出了大部大写字与简化字的对照表,只是他的文字水平实在有限,无论是大写字还是简化字都是中级水平。
  
  他要收集资料和人才,估计短期内很难办到。也不知道努尔哈赤是如何发明女真文字的,想必绝对有一套班子,他再聪明也不会一个人能完成的。
  
  这就需要现在争取一个好的基础。
  
  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哪一项都不能差。
  
  目前浑河军3000人,建设军屯3000人,总数其实不多,最大的瓶颈就是粮食。
  
  往大了说,还是经济限制了兵马的数量。
  
  王宏宇当然要加速发展,除了靠襄阳等地供给、从市集采购,以后用红薯作为补充,还要有更多的方式搞到粮食,从而支撑起他的采矿、手工业投资、存续和发展。
  
  南洋大米滞销,此时的运输能力不足以运到太远的地方,但是王宏宇可以发展过去啊~
  
  云贵川搞定以后,还要在广西、海南做大港口。
  
  这就是他下一步战略目标。
  
  红薯到位以前,虽然没有办法招募更多的屯民,工坊数量和种类不能一下子摊太大,但可以先抓几个重点做。
  
  京城已有钟表、煤炭、施工队和情报站。
  
  保定布局了书坊和文化产业。
  
  开封则是种植草药和大蒜,以及芝麻、大蒜的酱料产业。
  
  襄阳各地布置了情报站和采购分销的商铺。
  
  郧阳工矿资源最好,又有3000建设军屯,目前直接开采石煤、铁矿和绿松石等,初步开了冶炼作坊。还专门搞水路为主的交通运输。
  
  这些是郧县以外的,围绕人口有3万多人的郧县,还需要更多符合本地资源的产业。
  
  竹子和木材,这些只是原材料,赚不了多少钱,还占了一部分堵河、汉水的运输运力。
  
  从搞产业的角度,可以用本地便宜的原材料。
  
  从物流角度,减少竹木直接外运,可以为运送更高价值的产品腾出船只运力。
  
  家具厂呼之欲出~
  
  将郧阳优质的竹木,直接在郧县加工为家具,近则运到襄阳、武昌赚钱,远可以贩卖到河南、湖南,甚至顺流而下卖到江南赚大钱。
  
  搞家具不用自己闷头慢慢积累,还可以直接跟本地有一定财产的大户直接合作。
  
  把他们全都绑在自己战车之上。
  
  王宏宇带着王徵、李铁柱、周兆安,召集郧县家资较富的十八户聚集议事。
  
  这十八户是郧阳自成化年间发展到今天,一百多年时间,本地最有资源的一拨人。
  
  地最多的一户有800亩地,周边同族合计也有近千亩。搞山林的也都最多是千亩。这种体量在其他地方不过普通地主,但在郧阳这是最大的了。
  
  还有长期经商的,有长期往外卖竹木的、有从外面长期买粮卖到各县的、有长期开采绿松石的。
  
  还有几户是家中几百亩地,刚好能供得起家中子弟长期读书的。有的族中有人在外当官,有的在本地或附近区域做吏。
  
  一共加起来18个真正富户。
  
  王宏宇来这一个多月,对他们一直比较礼遇。
  
  此时一说有生意搞,他们也对王宏宇信任,就来一起洽谈。
  
  王宏宇召集他们在书坊旁的院子里就坐,而不是闭塞的室内,是专门营造比较宽松明亮的交流氛围。
  
  “相信大家伙都知道郧阳物产丰富,但是好开发的不值钱,值钱的不好开发。所以我们今天共聚一堂,借着有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好机会,要谈一谈一起做生意的事”
  
  王宏宇开门见山,点名召集大家的原因。
  
  既然是赚钱,那肯定是好事,但也没那么容易做成。
  
  王宏宇又陈述难点,用一个多月的亲眼所见举例,陈述粮食不够、人力有限和交通不便的客观困难。
  
  然后陈述自己在水运、陆路方面的计划,要让郧阳交通更方便、运输量更大。
  
  听了这些举措,坐在前排的一个人有些激动。
  
  王宏宇示意他但讲无妨。
  
  此人站了起来,只见其人颇高,双臂有许多伤痕,手上满是老茧,衣着虽然是丝绸但有些不合身,虽然是个中年员外,却一看就知道是亲自劳作的。
  
  郧阳的人没人不知道他。
  
  郧县杨员外。
  
  是郧阳做竹子生意做的最好的,家里晚辈都能到郧山书院去读书呢,还有人当了郧西的仓吏。
  
  如果有王将军支持,以后再上一个台阶也说不定。
  
  所以,要给王宏宇站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