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 第94章袁应泰收编蒙古难民
  大量吸纳蒙古难民,显然不利于后勤和安全。
  
  周敦吉深知熊廷弼在的时候,多次强调建奴不擅于攻城。
  
  总结开原、铁岭的失守,发现要么是明军出城浪战,被建奴追杀入城,要么是被内奸纵火破坏导致守军大乱
  不浪战、防奸细、先守城、后反击,让建奴一年没有取得战果。
  
  如果考虑收编难民,也是让他们到远离前线的地方。
  
  “是因为袁经略他们早有计划,想要收蒙古人为军,任谁劝阻也不太可能阻止他吧……”
  
  周敦吉对王宏宇有什么说什么。
  
  这下王宏宇把历史上的情况全都对上了。
  
  蒙古大量难民涌入,袁应泰一改熊廷弼谨慎的策略,直接收编数万蒙古人为军,看起来大规模壮大了军力。
  
  张铨、童仲揆等力劝,袁应泰无动于衷,与贺世贤一起把他们编入最紧要的沈阳、辽阳守军之中。
  
  此时还没发生,但周敦吉却已猜到袁应泰会这样了,熊廷弼跟袁应泰在这方面的分歧他很清楚。
  
  他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这是熊廷弼经略走之前给我留下札记的一部分。里面写着对蒙古的策略,处处提及不可倚靠只能为有限援助。
  
  其原因就是在于,我大明之强军乃是根本,蒙古援军最多作为补充。”
  
  随着大哥眼神递向自己,王宏宇接道:“正是如此,团结他人其实不是所谓团结,而是以我方的势力和发展方向,让被团结一方无法拒绝。否则,这个团结就是虚的。”
  
  “不错,熊经略正是此意。”
  
  周敦吉看着手中的札记,又看了看王宏宇,意味深长地笑了一下。
  
  “这几日我翻读札记,学得已经差不多了,后面时机合适会交给你的。你且继续训练方阵,说服袁经略的事,我会和童仲揆、张铨大人等一起努力。”
  
  “前番打仗可以,这次劝说阻拦难民却不宜如此。”
  
  “虽然很难,但我是参将,还有其他文武一起,说什么也要说服他。”
  
  周敦吉心知袁应泰与熊廷弼在这方面分歧巨大,大伙很难劝说阻止他,但职责所在必须去劝说。
  
  王宏宇却为他倒了一杯热茶,递给大哥说道:“此事大哥万万不可独自承担压力,也绝非仅由咱们南军将领和张铨巡按去劝说。”
  
  “哦?还是去说服蓟辽军,或者拉上更多三边的将领吗?”
  
  “非也!上一次我们这么做,这回袁经略必然先跟主要将领安排好扩军的好处,所以是拉不过来的。”
  
  “啧~”
  
  周敦吉很是惊讶,自己三弟早已想到这步了,可一想三弟是谁啊,也就不觉得多奇怪了。
  
  “三弟有什么计划?”
  
  “此事暂不急,先做些准备即可。大禹治水变阻挡为疏导,这次有袁经略,应对蒙古难民挡是挡不住的,却可以搞事情~”
  
  周敦吉听了眼中一亮,表情也好似忽然变得很期待的样子,对着王宏宇道:“暂时不急?那很好,那我可要给你最严格最艰难的特训了~”
  
  “等一下?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做什么准备,以及后续如何搞事吗?”王宏宇对大哥的反应真有些意外。
  
  “既然三弟有准备和搞事情的想法,大哥就不用担心了。可是大哥也要尽快给三弟特训,让你变得更强了!”
  
  ……
  
  “这是一件好事,说明蒙古人痛恨建奴,而对我大明抱有感情。”
  
  袁应泰听闻十几万蒙古难民南下,一点也不担心。
  
  他胸有成竹地对面前几位武将道:“本经略最擅于后勤,十几万难民可分布于沈阳、辽阳、广宁、锦州和宁远这五地,耕战一体还能运输物资,完全可以安排好他们。
  
  十几万人可以编练四万夷丁,沈阳贺总兵处增兵一万五,各位麾下增加一万五,其余一万分守各地,如此前线达到十三万人,辽阳、沈阳就有九万,优势在我~”
  
  “经略英明!”职责是携守沈阳的几名将领兴高采烈地答道。
  
  其中一人略微迟疑,好像想说什么又不好说出口。
  
  “孙游击,在本经略面前不得遮遮掩掩。”
  
  这名游击叫孙庆,是辽东本地将领,之前跟随贺世贤驻守沈阳。
  
  孙庆鼓足勇气问道:“张铨巡按与前任熊经略曾严明我等不得私自扩军,而且他们专门往沈阳增加来自三边与京营的客兵,不得填补辽东本地兵。如今这蒙古兵更是犯了他们的忌讳。”
  
  “荒谬!”
  
  袁应泰气得直摇头,驳斥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熊廷弼不信任辽人,这是把辽人推向建奴。只要本经略在此,就绝不会把辽人、蒙古人拒之门外,甚至推给建奴!”
  
  “可是张巡按……”
  
  袁应泰打断道:
  
  “本经略早写好了给兵部与皇上的奏章:如今草原被建奴祸害,难民都因为建奴而且流离失所,这些义勇兵马正好配合我军杀建奴夺回家园……朝廷众正盈朝,必有群贤支持,张巡按那边无须担心。”
  
  “经略英明!”
  
  袁应泰看了看面前的三位武将,他们是祖大寿、柯汝栋和孙庆,三人都是辽东本地人,官职都不算高。
  
  这回收编大量蒙古兵,正好补充到贺世贤与他们三人军中,如此辽东、蒙古本地军必能崛起,让辽人、蒙古人看到朝廷是非常重视他们的。
  
  安排三人回到沈阳,与贺世贤通告此事,袁应泰就着手准备接纳十几万蒙古难民,将其中精锐编练成军。
  
  巡按张铨听说后,当然全力劝阻。
  
  军中也有姜弼、童仲揆等劝阻,认为此举不利于军中安稳,会走漏重要军情。
  
  袁应泰起初说考虑一下,等到朝中赵南星、杨涟等全力支持,正式回复他的奏章,同意这个计划以后,袁应泰立刻腰杆硬了起来,谁劝阻都无济于事。
  
  新任辽东巡抚薛国用,也抵达辽东,他刚从朝中调来,当然支持朝廷的方针。辽东三大文官,经略和巡抚都同意,官职最小的巡按根本拗不过。
  
  袁应泰直接做成了此事。
  
  蒙古难民大量入城,明军吸纳其中精锐,数量暴增4万。
  
  一切都看似朝着袁应泰,以及努尔哈赤的意料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