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都市小说 > 激荡1981 > 第九十三章讲话
  
  次日,孙京生就开始了工作。
  让陈祥海把养殖场的几个员工叫到一起,开了个简单的小会议,跟他们了解了一下养殖场的具体细节情况。
  要说细节,陈川肯定不如这些人了解的多。
  陈川毕竟不像他们,天天在养殖场待着。
  陈川只是叮嘱父亲,孙京生的工作就不用特意安排了,如果他有什么意见,只要影响不大,就照办。
  要是对养殖影响太大了,就跟他说,他来决定要不要听孙京生的建议。
  就算拒绝,陈川去说也会更好一些。
  陈川则要忙着去县里,因为他接到消息,县里要他去报告,主要就是报告一下养殖情况,估计是要把他树做养殖模范了。
  农历润四月十六。
  公历六月七日。
  桃江县举办了1978年以来第一次个体户模范评选。
  这个评选在一些比较激进的地方已经开始有几年了。
  刚开始1978年到1980年,主要放开的根本就不是个体户,这三年个人做生意照样是投机倒把,用官方的话来说,抓这种人就叫“打办”,打办行动天天都有。
  一直到1980年下半年部分地区才算放开了个体户,允许个体户经营。
  1978到1980年放开的其实是国营厂,当时根本就没考虑放开个体户,后来因为个体户多了、知青返乡就业解决不了,才放开一部分。
  一开始的方向,是想让国营厂进行市场化经营,自负亏盈,个体户作为一个补充。
  简单来说就是,确实要市场化,但主要经营还是国营厂和单位来完成,个体户只是作为一个补充,干点国营厂不愿意干的小活。
  但这个口子一放开,全国个体户就跟疯了似的,很多人都越过了规定,现在的陈川就是。
  等到后来回头一看,原本寄予厚望的国营厂不咋滴,打杂做补充的个体户发展挺好,个体户才在1984年正式得到了承认。
  整个1978年到九十年代,很多东西不是由上而下,都是由下而上的。
  翻译过来就是,1978年到九十年代,很多的发展方向不是上面计划好的,而是下面的人胆大,做了很多越线的事,还把事做出了不错的成果,按照这个方法干下去,能发展好,干脆就承认他们是对的,按照他们的办法来。
  大部分对个体户评模范是1981年开始的,还上了报纸,在这之前也没几个地方敢随便评,评了就是立场不对。
  就算现在,依然有很多顽固派不赞成。
  陈川到地方的时候,发现来的有十几个人,都是个体户。
  县里的重要领导也都来了。
  等人全到齐后,重要领导发言表示,肯定了他们的发展,最后说道:“你们十几个人,是我们县里的模范、标兵,个个都是万元户呀!”
  “大家要过好日子,就得有钱。”
  “你们现在有钱了,那也不能忘了乡亲们,要懂得奉贤,要懂得感恩。”
  “有机会就把你们的经验拿出来说说,教教大家。”
  “下面每个人十分钟时间,说说你们的感想和经验。”
  一阵热烈掌声后,第一个人站起来讲话。
  边上有记者,跟着拍照。
  这些明天都是要上新闻的,记者有市里的也有县里。
  如今县里主要还是广播,所以县里的记者主要就是记录。
  这次的大会规模并不大,就跟个会议差不多,所有参与的人也并不多,县里的想法也很简单,这表彰大会、树榜样、立标兵先小规模搞搞,宣传看看反应,要是反应好,明年可以搞大,反应不好,这规模小,问题也不大,明年就不弄了。
  大家的讲话其实都大同小异,感谢国家,夸现在时代好,然后在自我谦虚几句。
  陈川也做了草稿,大部分也差不多,感谢和赞扬还是要有的,这是态度问题。
  但关于经验和看法,陈川则敢说很多。
  “经验我说不出来多少,现在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摸索出来的经验也未必就对。”
  “我以前不怎么看报纸,看也是看国际新闻,方便跟同学、同时吹牛聊天。”
  “但个体户后,只要我们县能订购到的报纸,我都订了,我更喜欢看民生、看国内发展、看国际经济。”
  “这可能是管中窥豹,了解不全面,但有些东西给我感触颇深。”
  “一些发达国家,他们有公司、集团,发展规模非常大,几千、几万甚至十几万员工的公司、集团,他们是怎么管理的?”
  “说实话,我们这十几个人,手下没多少人,一点点管理手段,其实也是非常原始的。”
  “如果让我们去隔壁县开一个店,这个店怎么管?我们就抓瞎了。”
  “通讯不方便,隔壁县的店里如果出事了,我们知道消息至少也是半天以后,甚至一天以后。”
  “我们根本管不了,我以前觉得这是通讯不发达、交通不发达的原因,这些日子,我看古代商业发展,他们的交通和通讯更不发达,但依然可以跨地区管理。”
  “我们现在是缺管理的,我们不懂管理。”
  “要是我们能跟西方国家学一学,或许……”
  这话多少有点激进了,所有人都一脸震惊看着陈川。
  “陈川!”一个立刻叫停了陈川的讲话:“你想说什么?”
  陈川也有点紧张,他知道自己说这些可能会太激进,县里要是看他不顺眼,养殖场和饼干店都别想干了。
  但这些日子,陈川跟郑威聊了很多,大概知道县里的态度,所以他才敢试试。
  陈川深吸一口气,说道:“我觉得我们现在还不够开放,我在报纸上看到,沿海很多地区都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市场。”
  “还有就是武汉的汉正街,聚集了大量小商品,价格便宜,品类繁多,很多外省人都去那进货,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也创造了无数财富神话。”
  “粤省很多华侨回来跟老乡合作,来料加工,因为我们工价便宜。”
  “还有深圳的东湖丽苑,全国第一个商品小楼,79年就开始建了,现在虽然还没有建好,应该快了。”
  “蛇口工业区,也是79年就开始建了,很多国外的企业来投资。”
  “我偶然得到一份深圳的报纸,里面有一篇文章,记者采访了一些在外企内工作的工作人员和管理层。”
  “其中有个基层管理人员就说过,外国人建的工厂管理制度明显要大大优于个体户甚至国营企业。”
  “管理制度先进了,带来的是生产效率和损耗降低。”
  “如果我们要发展的个体经济,我们就应该更大胆一些,要不然怎么跟沿海地区比,怎么跟汉正街比?”
  “汉正街把批发叫做批量销售,很多地方已经走得很前面了。”
  “我们要发展,也不能落后呀。”
  “我说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