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大学站出来为那个抓鬼的站台了?
  这是什么画风?!
  如非这是自己真正的信徒群,方船根本理都不会理,直接不可能就怼回去打假了。
  但他清楚这些人对自己的信任程度,说白了哪怕有个别的背叛了,也不可能这么多人跟着一起说。
  在回了一个‘稍安勿躁’的信息后,他便又坐在了电脑面前再次打开了自己的战场。
  找到西交大学的官微后,看着他们置顶的新消息,还特莫真的!
  “哥德巴赫猜想被我国学者证明!提前锁定明年菲尔兹奖!让我们恭喜这位易大师,大师之名当之无愧!”
  虽然这微博粉丝不多,完全无法与方船相比,但方船却清楚知道这其中的分量。
  国内的985大学底蕴通常都是超过其国际排名的。
  虽然现在洋墨水的海龟还比较吃香,但慢慢的招人的单位发现了这些被送到国外镀金回来的海龟质量,很多还真不如自家的985好用。
  方船学术界怼过很多人,但所有被怼的,就算是某些高校的教授也只会个人回应他,学校机构从未亲自下场。
  这次可以说让方船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
  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下一届菲尔兹奖?
  不要开玩笑了!
  你们特莫疯了吧?
  掌握官微的人被收买了?
  这是方船想到的最大可能。
  总之比这条消息带来的信息可能性要更大!
  再加上之前一拳打在棉花上那种难受感,这让方船一下恶向胆边生,直接又坐在了电脑面前开始洋洋洒洒的输出。
  “作为国内知名高校,官宣是否要更稳重点?直接锁定菲尔兹奖?直接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证明?有得到国际上的认可吗?”
  本来西交大学的官宣也才刚刚开始发酵,毕竟关注高校微博的人并不多,才刚开始出现初步的转发和评论。
  这边方船亲自下场后瞬间直接点炸。
  什么?
  高校机构官宣了?
  不过这话的确是说的太满了吧?
  首先冲杀出来的就是方船的‘信徒’。
  “菲尔兹奖可是数学界的诺贝尔!”
  “菲尔兹奖是你们发的?可笑!”
  “说话太满了。”
  “别到时候又说被盗号了!”
  “这就是国内一流大学?果然差距太大了!”
  得益于方船的科普,他的粉丝已经知道菲尔兹奖是个什么,所以不断的开始抨击西交大学的自大。
  可面对这种抨击,通常不会正面回复的机构,这一次却是选择了最快速度的硬刚了回去。
  大量西交大学数学系的教授、副教授都开通了微博各自说明了情况和验算的过程。
  很多人都还上传了验算的稿纸。
  “在刚刚得到消息的时候我们也是不相信的,但数学不会骗人。”
  “经过我们数学系十六位老师的通宵验算,可以自豪的向大家宣布,哥德巴赫猜想被我们国人完成了证明!”
  “为什么我们敢斩钉截铁的说下一届菲尔兹奖得主就是他?因为如果菲尔兹奖愿意来打我们的脸,我们欢迎至极!”
  “我们也看到了原帖,被秒拒,这的确就是学术歧视!”
  “我们的同胞,我们能够完成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同胞,能够获得菲尔兹奖的同胞在提交自己学术成果的时候却是连看都没看就被退回,这不是学术歧视是什么?!”
  “丢脸?的确丢脸,但丢的是整个《科学》期刊,乃至于被把持的整个西方学术界的脸。”
  “这是为国争光!”
  六位教授,十位副教授分别微博站台,学校官微力挺。
  这突如其来的阵仗直接就把方船打懵了。
  此时,他心底才隐约浮现了不妙的感觉。
  不是吧,不是真的完成了证明吧?
  可他真的看不懂啊!
  只是对于方船而言,嘴硬和双标是他一贯的特色,当下便是继续回复硬怼
  “这只是你们的片面之词,根本没获得国际上的认可,这是无效的。”
  随后他又编辑了一条,引用了王易之前那条被他打在棉花上的话
  “你们看看他说的话啊!宣扬封建迷信,他说他抓鬼好不好?”
  只是很快,朱标这位较为年轻的副教授就单独圈了方船一下
  “看这位易大师年纪也不大,网络上年轻人吹吹牛看把你急的,他说他抓鬼我相信,那一定也是利用了数学的方法科学抓鬼。”
  随后又有一位老教授发文
  “我已经致电了很多本专业的教授,现在还不能确定这位的身份,不过他工作地点填写的确是空白,有可能不是在职人员。”
  就在这里愈演愈烈,一切都在对方船压倒性不利的时候。
  忽然间一位搬运工发出了一张截图。
  一张来自于大洋彼岸的截图,属于大洋彼岸正在深夜的官宣截图。
  宾夕法尼亚大学文理学院数学系的几位教授初步通过验证,某特上那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已通过验算。
  现广邀同行一起进行确认。
  另外他们也官宣了一段话
  “不管哥德巴赫猜想是否通过了证明,格式、排版如此干净简洁的论文,就真的无法通过初审吗?仅仅是因为看到了对方名字暴露了族裔?学术界的种族歧视是真的存在的。”
  仅仅就是几分钟之后,《科学》期刊官方正式发出了公开道歉信,对易大师个人的公开道歉!
  从时间上来看,很可能宾夕法尼亚大学还是提前通知了一声。
  让他们有点心理准备。
  这种事第一时间道歉才是降低损失的最佳选择。
  而且可以想象,因为牵扯到了政治正确问题,这风暴只能说才刚刚开始。
  现在只能尽可能提前及时止损。
  直到这时候,完成了一段底层结构搭建的王易,才抽出了时间上微博扫了一眼。
  同时看到了某特和微博的热闹后,他便是在微博上再次圈了方船一下,并将自己邮箱中单独收到的《科学》期刊道歉信截图也贴了出来。
  “方船先生,这算不算你要的国际认可?不算也没关系,我可以等,相信很快会有更多的声音。”
  发完这个后面还有一句
  “ps:数学抓鬼,科学抓鬼,大家要相信我的实力,有相关问题可以留言,还有事,先下了,瑞思拜~”
  ————
  两更完毕……
  其实正常来说验算过程应该更严谨,不会这么快的,已经算是靠着‘助攻’提前加快了速度~
  比如最近传闻的那个猜想证明,不管结果如何都需要各方面花不少的时间来确认的,文中能这么快出结果和‘正确’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