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陛下请上朝 > 第65章:东一个西一个
  “我很认真啊。”李易挤眉弄眼道:“你没看到我搞出了那多事来?我没在玩。”
  
  “信你才有鬼了。”王漓白他一眼,劝戒道:“虽然我不知道你有什倚仗,但是凡事不认真对待,日后出现后悔莫及之事,就晚了。”
  
  “是。娘子真好。竟如此为我着想。”
  
  李易轻佻的勾起她的小脸,嘿嘿笑道:“难道你不知道我在谋你的江山?你还来教我,可真是个昏君。”
  
  王漓笑了:“就你,也好意思说别人是昏君?要不是你手下能人倍出。你那大唐早亡了。”
  
  说到这,她很郁闷的说道:“凭什啊,如此多的人才都跑到你那去了。难道大干就不值得他们效命?”
  
  她这话说得十分幽怨,李易暗暗偷笑:真要说实话,你得更有郁闷。这些人给你,你也用不了啊。就你手下那群大臣。能把权力分出去?能愿意把工匠当人看?
  
  “其实这事,你也不用太妄自菲薄。”李易安慰道:“说了你可能不信。这些人才是我亲自培养的。所以……”
  
  “哈哈……”一听此言,王漓就失态的大笑起来,越笑越乐不可支,最后笑得扑在他怀连眼泪都笑出来了。
  
  “不好意思,你突然来这一句。实在让我崩不住。”
  
  李易不满:“这话就这好笑?”
  
  “它不是好笑,是很好笑。”王漓调笑道:“一个连诗都只会抄的人。说什培育出精通百家的各色人才。夫君,你就要点脸吧。”
  
  “岂有此理。说实话还没人信了?”
  
  “你说呢?”王漓正了正脸色:“不说笑了。干与唐合并之事,夫君当真要自至开始?”
  
  “当然。”李易点头:“南边伪干必败无疑。北边辽人一除。天下就该一统了。若不是有你,南北终有一战。如今能和平解决最好。如果不行。我不介意打过来。”
  
  “你这人!”王漓抬手轻截他的额头:“我好歹是大干皇帝,当着我的面说要灭我的国家。你就不能给我留点脸面。难道,我大干真打不过你那小小的大唐?”
  
  。李易心鄙视:你大干连伪干都未必打得过。灭你,跟捏死只蚂蚁差得了多少?
  
  心不以为然,李易脸上却一本正经说道:“娘子说的极是。要不是有娘子在。天下统一之争,必然陷入长久纷争。为夫替天下人,谢过娘子。”
  
  李易松开她,正儿八经躬身行了一礼。
  
  王漓自然知道她话中的水分,但是嘛,她是女人。可不就是要哄著的吗?
  
  眼见男人很识相,她心满意足。
  
  “罢了,看在你如此恭敬的份上。朕从了你,也不是不行。不过……”王漓狡黠一笑:“刚才你说了,若是我想当大唐女皇,也可?”
  
  李易二话不说,立马点头:“当然。”
  
  竟然一点不犹豫?
  
  他的作派把王漓整不会了,难道现在皇位已经那不值钱了吗?
  
  她哪能懂,有人冲前面给他干活,李易还不得乐死。给你个女皇当,你就能飞上天了?
  
  嘿嘿,太年轻。
  
  王漓不懂他为什如此,但很受用。
  
  “罢了,皇帝还是给你当吧。天下人看我一个女人坐在上面,背地不知道怎骂呢?再者说,你那些跟着你造反的人也不会答应。何必多生事端。不过,怎说服大干朝堂,就是你的事了。”
  
  李易点头:“此事容易,左右不过是一手大刀,一手利益。”
  
  他再次将女帝拥入怀中,笑眯眯道:“放着女皇不做,偏要做皇后。昏君……”
  
  “哼。我当昏君还不是你害的。我怎就看上了你这样的人?”王漓没好气道:“我真是瞎了。”
  
  李易得意洋洋,女帝为什会这样,他早有猜测。任你再高贵强大,桃花运下还不是得做我跨下之臣。
  
  他正得意,又听到王漓幽幽说道:“你让我当皇后,萧姐姐那边怎办?”
  
  “怎办?”李易奇怪的看了她一眼:“东宫一个皇后,西宫一个皇后。不是很正常?”
  
  王漓被噎了一下:“你可真是个大聪明。”
  
  两人腻歪半天,很快定下了将来的天下格局变动。
  
  王漓叫来众将,下令依李易之言:打出大唐旗帜向中都招降。
  
  命令一出,全军哗然,士兵们议论纷纷。
  
  大部分人无所谓,甚至说有点激动。他们都听说过大唐的政策对当兵的极好。
  
  分田不纳税啊。几千年没有过的好事,竟然发生了!
  
  如果不是现在还是大干军人的身份,他们都想欢呼大唐万岁了。
  
  但也有人很是愤然,认为女帝是在卖国。这部分人大多家大业大。大唐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还有一部分人在计算著得失,看怎在将来的变局中获得更大的好处。对他们来说,不管是干还是唐,谁统治,有什区别?
  
  一时之间,书信纷飞。对此,李易听之任之,让大干北边各方势力早有心理准备也是他的打算。
  
  管你有什阴谋,他手中刀利,又有神通。不想死,尽管来玩!
  
  另一边,随着命令开始执行。辽人中都大乱。
  
  干军安排了许多士卒不间断的大声宣传他们的招降政策,还往城中射了许多宣传单。
  
  一时之间,整个中都开始紧张起来。
  
  需知道,在中都,什人最多:一是各色奴隶,二是汉人。辽人贵族相对极少。
  
  大唐的招降政策打在了贵人们的七寸之上。
  
  他们心惊胆战,生怕下面的贱民造反。
  
  就在这种氛围之下,意外又发生了。
  
  一天夜突然发生地震,城墙塌了一大段,整个都城彻底暴露在了干人的刀锋之下。
  
  辽帝与百官争论许久,还是没敢下定决心出城与大干决战。
  
  之前两次大战诡异的失利,令他们心生忌惮。许多人想逃,但没人敢开口。包括辽帝在内,没人想打,至少不想现在打。
  
  而逃,是种懦夫的行为。在辽人眼中,它跟自断前途没区别。他们鄙视这种行为。
  
  直到城墙塌了,逃亡的声音才断断续续的出现。
  
  但更多的辽人接受不了。不战而逃,在他们的历史中从没出现过。要逃也打上一仗再逃吧。搞不好,干人还是原来那个样子。一打就软呢?
  
  一时之间,辽国朝堂上,是战是逃两种声音你来我往,争吵不断。
  
  而城外的敌人也没有趁着城墙塌掉打进来。
  
  他们诡异的按兵不动,怎看都不正常。吃过大亏的辽人更加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