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从长平之战开始 > 第710章秦军大动惊邯郸
  明媚的秋光中,羽林卫指挥使孙崮,风风火火地来到了议政殿外。
  尽管秋老虎已经远去,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但手持着一卷帛书站在檐下阴影中的孙崮,依旧是满头的大汗。
  见状,宦者令也是当即便向赵括通报了孙崮的到来。
  未几,孙崮便被带到了赵括的面前。
  “见过我王。”微微躬身,孙崮随即见礼道。
  “可有急事?”赵括也没顾及身边的平原君与吕不韦等人,径直便向孙崮问道。
  “秦国各地传来讯息,言说秦军有大规模之调动。”孙崮赶忙呈上手中帛书。
  “哦?”赵括一听,心中也是一凛。
  果然,秦军还是行动了吗,在赵国发展的势头正盛的时候。
  这当然是最坏的时候,按照赵括和平原君的预算,按照现在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只要再过哪怕三年,秦国就将彻底不再是赵国的对手。
  而现在的赵国,虽然经过了两年的发展,国力已经彻底地复苏,但到底还只是复苏而已,并没有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
  这也就意味着,如今的赵国与秦国之间,国力与战力,依然不过是伯仲之间。
  如果说赵国还有一点点的优势,那可能就是在战将的多寡以及重骑兵的身上了。
  因此,可以说,秦国此时的行动,的确是选择了一个极佳的时间点。
  不过对此,赵括倒也并不意外,毕竟以秦国之能,若是不能抓到这最后的机会那才奇怪了呢!
  拿过了帛书,赵括很快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条陈已经被孙崮梳理过,但因为情报来源实在太多,即便是筛选整理过后,看起来依旧有些费劲。
  但有一点,几乎瞬间就被赵括确定了:秦国整个国家都动了起来。
  这也就预示着,秦国是恐怕是要准备决战了。
  那么剩下的问题便是:秦国要在何时何地,与自己展开决战了。
  将帛书递给下手的李牧,示意其传阅起来,赵括随即又命宦者令把舆图抬来。
  很快,帛书在几名重臣的手中倒换了个遍,而硕大的舆图也被几名宦者合力给抬入了殿内。
  当下,赵括也是领着众人便来到了舆图的面前。
  “把秦军调动的大致情况,结合舆图,与寡人说一下吧。”赵括随即对孙崮说道。
  “是。”孙崮立即领命道。
  随即,走到舆图面前,孙崮开始了他的汇报:“据查,秦关中雍城、咸阳、栎阳等地大军悉数集结,总兵力至少十万上下,大部向蜀中集结,少部向函谷关开进;
  同时,蜀中为数不多之秦军、并鄢郢之地的秦军也悉数集结,向秦之陈郡进发。
  预计在月末,陈郡之秦军将达到二十万上下。
  另外,函谷关方向上,河西、河东所属兵力也开始集结,结合关中大军,月末,函谷关中兵力,当在十万以上。”
  “三十万?”平原君不由得感叹道。
  “恐怕不止。”孙崮连忙解释道:“这只是我军斥候明面所见,加以推测之数,秦军此战所动用之兵力,恐怕还要在三十万之上。”
  闻言,赵括心中略略一动,却是并未表态,只是微微点头示意孙崮继续。
  深吸了一口气,孙崮也是接着说道:“另外,关中、河东、河西、蜀中、鄢郢各地民夫征用,更在百万以下。以此推断,秦军恐怕乃是动用了全国之力,其主战兵力,或不下四十万之众。”
  “四十万!”
  这回连一旁的吕不韦也不由得感叹了起来。
  甚至,就连田单和李牧这样的武将,也是皱起了眉头。
  无他,如今赵国的总兵力也还不到四十万大军。
  “田单,李牧,你们怎么看?”赵括随即看向自己右手边的两名大将,问道。
  田单与李牧相视一眼,随即田单点点头,率先拱手答道:“微臣以为,四十万大军这个数字,应该是可信的,甚至,秦军得总兵力还在四十万之上。即便不到,我军也必须按照四十万这个数字去准备。”
  “因此。”田单咽了口口水,继续说道:“微臣建议,立即启动紧急预案,令所有战兵归建,开入战区,所有屯田兵放下农活,展开集训,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李牧呢?”赵括没有急着决断,而是看向了一旁的李牧。
  “田单将军所言甚是。”李牧也不矫情,当即答道:“不过,微臣以为,或许还需进行征兵,以应不时之需。”
  “主力战兵加之屯田兵,应该已经超过四十万大军了吧?”一旁的平原君有些疑惑地问道。
  “的确已经超过。”李牧立即答道:“确切地说,我军如今主战之兵力,在三十二万上下,而屯田兵也在十二万上下,总兵力当在四十四万上下。
  只是,一来,这屯田兵战力到底不如主战之兵,虽多出累万,战力却未必有秦军四十万大军之强;
  二来,我军不可能将所有大军全都集中到与秦作战,多出的几万大军尚不足以预防可能出击之魏、齐两军的。
  三来,秦国大军也未必只有四十万大军,若是等战兵不足之时,再行征兵,恐怕根本来不及。”
  赵括当然知道,平原君这是担心征兵会影响来年的经济建设,也更怕如长平一战一般,一拖就是数年,这数十万大军将好不容易建设起来的国家给拖垮了。
  只是,这样患得患失的心态,显然是不适用于如今的情况的。
  对面已经在掀桌子了,自己还在担心盘子的留存问题,那就是在犯罪。
  当即,赵括便打断了平原君的话语,道:“第一,从情报来看,秦国已经是全国动员,这样大规模的调动,不可能作假,作假也只会让秦国更加被动。因此,这一场战争已经可以看成是赵秦之间的决战了。
  第二,如今我国于秦国,实力仅在伯仲之间,谁能坚持最后一刻钟,谁就将获得胜利。因此,既然是决战,那我赵国就必须抱定不惜一切代价的信念去打,绝不能有丝毫的侥幸心理。”
  “是。”
  有了赵括的一锤定音,众人也是纷纷应诺。
  “好。”赵括也点点头,随即说道:“先说军事问题,李牧说说你的看法。”
  显然,到了这个关键的时候,赵括最为信任的还是李牧这个历史上以一己之力顶住了秦军十数载的狠人。
  “是。”李牧也不废话,当即再度答应道。
  “此战,最重要的就是要顶住秦军第一波的突然进攻,不被秦军一举而击溃并占领重要节点,便是第一阶段的生日。
  而后,待秦军主力全部出现,我军准备好的援军便可加入其中,并与秦军进入对攻阶段。
  以我国如今之国力,只要能够拖住秦军,即便是打持久战也是不怕的。”李牧看着舆图,侃侃而谈道。
  “若是有第三方的势力加入,该如何处置?”赵括随即问道。
  “转攻为守,放弃战略相持,转而坚守坚城壁垒,放弃突出部,进而诱敌深入,缩短我军补给线,拉长敌军补给线,再寻机切断之。”李牧也随即答道。
  “田单、孙崮,你们认为呢?”赵括随即又看向了另外两人。
  “可行。”田单点点头,道:“最重要的还是找到秦军的爆发点,因为我军是后手,吃亏再所难免,但必须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另外,外交途径上,要尽量避免第三方势力的加入,同时要考虑楚国,是否在关键时候能给予秦军一击。”
  “外交方面的问题,我们等会儿再议。”不待平原君答话,赵括便摆了摆手说道。
  “是。”平原君等人也立即答应道。
  “微臣暂时只想到了这两点的补充。”田单随即也答道。
  随即,赵括又看向了一旁的孙崮。
  “微臣也以为李牧将军之策可行。”孙崮点头道:“我部羽林卫一定尽力查找秦军主攻方向,不过,还需要时间。”
  “不怕。”赵括点点头,道:“秦军能进攻的方向无非就两、三个而已。第一是进攻上党,空仓领防线;第二则是周王畿之地;第三,也是秦军最有可能的方向,颍川前线。”
  “秦军如此大规模的进攻,攻击空仓领防线不太可能,山间也根本容不下如此大规模秦军的展开。”田单随即接着分析道。
  “进攻周王畿也是有可能的,此处几乎是我军腰眼所在,只要此处一得手,便可将我军颍川前线十万大军与我本土分开,进而分而歼之。”李牧也继续分析道。
  “从秦军的兵力调动来看,极有可能是以主力继续吸引住我军颍川前线之兵力,再以一股兵力,截断洛城。从而困死我颍川之军。”赵括伸出手在舆图上开始摹画了起来,随即停在了洛城之上,道:“洛城!”
  “我王,是否令廉颇将军率军撤回洛城?”田单随即建议道。
  “颍川郡大半领土未战而丢?”赵括微微皱眉,道:“这断然不行。”
  “可是?”田单还要再劝,却又被赵括冷冷打断。
  “这不仅仅是半郡的领土问题,更是士气的问题,若是未战先退,这仗也就不用打了。”赵括冷冷地说道。
  “是。”闻言的田单也是轻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