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从长平之战开始 > 第665章急转直下的战况
  当然了,也不是说秦赵之间什么区别都没有了。
  虽然挡在两军面前的都只是一座都城而已,但不同的是,蓟城已经彻彻底底地成为了一座孤城,而陈都的身后,还有这广袤的领土以及大量的兵源。
  当然,这到底是赵军的优势,还是秦军的优势,却也真的说不好。
  若是楚王豁出性命死保陈都,那陈都背后广袤的土地,那就意味着源源不断的援军,优势自然在赵;
  可若是楚王稍稍有些动摇,那陈都背后的土地,就会是楚国的后路,无可避免地会造成楚军死守陈都的信念不足,优势自然在秦。
  而从过往楚国的情况来看,后者的概率显然要远高于前者。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从新蔡到陈都,秦军还要清扫几座城池,确保自己后方粮道的安全。也就在秦军清扫的过程中,赵国朝堂也终于得知了秦军即将进逼陈都的消息。
  应该说,赵括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懵圈、不可置信的。
  这才短短十来天没有关注秦军的动态,秦军就给自己带来了这么个劲爆的消息?到底不愧是秦国啊,总能在最不经意的时候,给人最大的惊喜。
  但很快,赵括便从震惊中回过神。
  既然情况已经是如此,最要紧的是如何应对。
  值得庆幸的是,赵国的羽林卫倒也算是给力,传递回来的除了秦军已经拿下曾城和新蔡之外,也将秦军的战斗过程基本调查清楚了。同时附上的,还有秦军如今的兵力情况。
  对于曾城的失陷过程,赵括倒并不算感兴趣。五年的时间,自己都可以锤炼出一支秘密部队,秦军再训练出一支锐士,显然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但,关于新蔡的被破,赵括却是看得眼前一亮。
  倒不是声南击北的战术有多么的漂亮,赵括所关注的,是那群身着绿色衣甲的韩军!
  是的,韩军!
  从情报中来看,韩之国少说也出动了近三万的部队,这个数字,已经是韩之国如今手里大部分的兵力了。
  换言之,如今的韩之国境内必然是十分的空虚。
  若是此时,我赵军可以顺势南下,一举动攻入新郑?
  就算是秦国把楚国的陈都真的拿下了,二换一的情况下,赵国也绝对不亏啊!
  危机危机,危险中往往都带着机遇。赵括算是彻底地明白了这个道理。
  不过,想要完成这个设想,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韩军是否在完成进攻之后,回返了新郑的问题。
  要是赵括或是秦王,甚至是楚王,在明知自己国内兵力空虚,随时可能遭到他国袭扰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答应借兵给秦国,即便是迫于无奈答应了秦国借兵也不会派出倾国之兵,更是会在赢得胜利后的第一时间便将部队全员召回。
  若是如此,赵军自然是没有机会的。
  可,那是韩王啊!
  见小利而亡义之人。这点,在洛城之战中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而且,将倾国之兵交给秦国,本身也说明了他的贪婪与愚蠢,极大的可能,这只韩军还在秦军的大营之中。
  目的就是为了在楚国的身上分下一杯羹。
  只是,韩王显然还没有清醒:分秦国的一杯羹,迟早秦国得从你身上咬下一块肉来作补偿。
  贪心,终究会害了你啊!
  不过,战者,还需未虑胜先虑败也。
  若是韩军已然回返韩国,那么自己进攻韩国很大概率上会陷入两线作战的泥沼。
  小胡子已经用他的生命告诫过世人:两线作战不可取,除非一边
  是高卢鸡。
  没有韩军的韩之国自然是高卢鸡,可有了军队的韩之国呢?
  可是,不进攻韩之国,那么摆在赵国面前的就只剩下一条路了——跟秦国拼时间!看是赵国先拿下燕国的蓟城还是秦国先拿下楚国的陈都。
  最好的结果,自然是赵军先行拿下了蓟城,随即二十余万大军南下,会同上党之军威慑秦国,迫使秦国退回新蔡,进而以赵国的小胜结束今年的战斗。
  其次的结果,便是赵秦相继拿下蓟城和楚国,双方兵马在周地两侧互陈,随即鸣金收兵,各回各家,战争以赵国的小输而结束。
  最坏的结果,便是秦军先于赵国拿下陈都,并且立即调兵北上,赵国被迫卷入周王畿的大战,进而造成两线作战。最终的结果以秦国占领大部周地的大胜而结束。
  这最后一种的结果,当然是赵括所最不能接受的情况。
  自然,赵括最先要避免的,就是这种情况。
  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最直接的办法,自然是催促北地大军尽快结束战斗。可这样一来,不可避免的,将会造成损失的加剧。
  而且,蓟城,毕竟是燕国经营了百年的都城,城高壑深自不必说;相反,陈都作为楚国的国都,才不过短短数十载而已,加之楚军还有后路可以撤退,其坚守的决心未必会比燕国更加坚决。
  可以说,不管从哪方面来看,想要在秦军拿下陈都之前拿下蓟城,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看来想要解决问题,还是只能从韩之国上下功夫。
  赵括在舆图面前不断地踟躇着,因为身边的大将都被撒了出去,自己甚至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这感觉着实不是太好。
  轻叹了口气,赵括继续开始盘算起手里的筹码来。
  目前手里头能动用的,除了上党李牧所部的五万大军,也就是邯郸城的两万大军了。
  七万大军,入侵韩之国,若是韩国大军未曾回返,自然是手到擒来,可若是韩军已经回返了呢?
  似乎,也还有一定的胜算?
  而且,若是自己亲自出马,韩军在心理上一定会有所忌惮,极有可能,会向秦军索要援军。
  秦军的做法无非两种情况:
  一是以至多五万左右大军增援韩军,如此一来,楚国的压力能够减轻不少,自己也大可以与秦韩联军僵持住,等待决出胜负。
  二是以少量兵力敷衍韩军,那我军也可以进一步扫荡韩国,甚至可以将魏国拉进来。不说减轻楚军的压力,至少给予楚王足够的信心和理由继续坚持下去。
  很显然,这两种情况下,都是有利于赵国的。
  也就是说,出兵韩之国,不论能不能拿下韩之国,都是有利于赵国的。唯一的危险,不过就是自己作为赵王,亲上战场的风险而已。
  不过,长平之战都闯过来了,区区韩之国,又有何惧?
  更何况,若是,自己将廉颇的十万大军
  想及此处,似乎也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那就先把韩军的动向查清楚再说吧。
  随即对着眼前的孙崮(羽林卫指挥使),道:「立即给楚地和韩地的密探发布命令,严查韩军主力动向。」
  「是。」等候多时的孙崮立即答应道。
  「传命平原君,准备粮秣,集结邯郸兵马,寡人要亲赴上党。」吩咐完孙崮,赵括随即又对身旁的宦者令命令道。
  「是。」闻言的宦者令明显有些迟疑,但还是很快应承下来。
  作为赵括的心腹,宦者令赵忠自然是不想他的王上亲赴险地的,但显然,他也有自知之明,他是说服不了王上的。
  既然如此,还不如赶
  紧将情况告知平原君。
  「另外,让不韦辅助平原君。」赵括随即又补充道:「明日卯时,大军就要开拔。」
  「这。」宦者令闻言更是一惊,这么快开拔,显然只会有一个原因:前线危急。
  不敢再有耽搁,宦者令立即答应道:「是。」
  说着,宦者令向赵括微微躬身,随即小跑着便出了殿阁。
  「王上。」转过身,正想要继续查看地图的赵括忽然间又听到了一声呼唤。
  转过头,却是一旁的赵韦已经红着了脸看着自己。
  赵括哪里还不知道这小子的心思,自从与燕国一战后,这小子就跟在自己身边做护卫,算来也已经五年多了,想必也是想念战场、想念厮杀的感觉了。
  「重骑兵,还不能动,韩之国的地形也不适合骑兵作战。」赵括轻轻一笑,却是说出了拒绝的话语。
  话音落下,一旁的赵韦明显有些萎靡了下去。
  「是。」尽管心有不甘,赵韦还是抱拳领命道。
  闻言的赵括,却是笑出了声,道:「重骑兵不能暴露,没说你不能去啊!傻小子。」
  「嗯?」赵韦顿时抬起了头,双眸中更是闪烁着点点的精光。
  「寡人都亲上战场了,你能不去?」赵括无奈地摇着头,继续说道:「去找平原君吧,就说寡人说的,许你先锋之职。配合平原君和不韦整顿军营。」
  「是。」赵韦顿时兴奋地答应道。
  随即,赵韦便要快步离开殿阁。只是才走了两步,赵韦却又停下了脚步,转过身,又回到了赵括的身边。
  「怎么了?」赵括很是意外地看向了赵韦。
  「王上身边不能没人。」赵韦瓮声瓮气地说道。
  「哈哈哈。」赵括对于赵韦的忠心自然是很满意的。
  看着一脸坚毅的赵韦,赵括仿佛又回到了曾经浴血的长平战场之上。要不是赵韦的屡次救援,恐怕赵括早已经不知死了多少次了。
  无奈摇了摇头,赵括笑着说道:「如今一战跟长平之战不一样了,寡人不需要再去冲杀。在中军之中,又有何危险?只要你在前线打得越好,寡人在中军就越安全。」
  说着,赵括也不待赵韦继续思考,随即拍了拍赵韦的肩膀:「去吧,尽快配合平原君把部队整顿好!」
  「是。」下意识地,赵韦便抱拳答应道。
  打发走了赵韦,赵括随即继续看向了舆图。目光逐渐聚焦在了燕国的蓟城之上。
  多好的一块地盘啊,偏偏就差这么一座城池,就像是一根细细的鱼刺,却是卡住了赵军足足一十七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