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从长平之战开始 > 长平之战第069章旷世之战始在南
  此时的秦军,对于赵军沿途埋下的一颗颗惊雷,却是毫无所知。
  烈日之下,赵军缓缓地向着光狼城下逼近着;
  月夜之下,又换成了秦军向着赵军的侧后奔袭而去;
  日夜穿梭,时光轮转之间,三日的时间已然过去。
  可是,最先打响着旷世之战的,却不是光狼城壁垒。白起到底无愧于他军神之称呼,战场的敏锐性与对局势的判断都远超常人:仅仅依靠着斥候发回的不多的信息,便已经对赵军的进程有了大致的判断。
  随即,在赵军主力抵达光狼城发现壁垒之前,对麾下的诸军下达了收网的指令,如此一来,当赵军赶到光狼城外发现那延绵无际的壁垒之时,一切都已经晚了。
  事实也正如白起所预想的那般发展着。
  时至正午,夏日里的日头正是毒辣的时候,好在依山而建的营寨,也算是有些阴凉,驻守其中的赵军,因为只有防御任务的缘故,一个个都懒洋洋的。
  铮,那是宝剑出鞘的声音!
  界牌领下,秦军南路统帅王骑已经抽出出了他的宝剑,高高举起手臂直至手中长剑与肩齐平,热烈的阳光滑过靓丽的剑面,在剑脊上闪出耀眼的光芒,终于点点的光辉随着手臂的举起渐渐汇聚在锋锐的剑尖之上。
  剑尖所指,正是前方一里开往的赵军所驻扎之地。
  长剑遥遥一指,王骑随即大喊一声“杀!”
  随即双腿对着马腹重重一夹,无情的鞭子也落在了马背之上,战马吃痛之下,不管不顾地便向着前方冲杀而去,迎着呼啸的风声,身后三千亲卫骑兵和三万锐卒也随之冲杀出去,冲向远处赵军南路的军营。
  围歼赵军的战役正式在战场南面打响。
  身后擂鼓阵阵,马蹄声混合着破风声,阵阵脚步声伴着铠甲碰撞的声音,还有撕心裂肺的喊杀声,充斥着每个秦军锐卒的耳朵。
  区区一里之距离,在精锐的秦军脚下,不过转瞬即至。
  近了,更近了!
  前方马背上的王骑几乎已经可以看到赵军营地里那白色的帐篷和红色的身影。
  “提速!”马背上的王骑兵大喊着传递着命令!
  “驾!”
  “驾!”
  三千骑军闻令,立即集体提速,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他们是整个大军的锋矢,而便于行军的雁行阵随即变化成了便于攻击的锥形阵。
  锥形阵的最前端则是由军中最精锐的骑士和最健壮的战马组成的“重骑兵”(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重骑兵),马匹被蒙上了双眼,外间又罩上了一层铠甲,每个骑兵手中都拿着两米多长的长矛,显然他们已经做好了撕碎一切的准备——包括赵军营寨的栅栏在内。
  在他们身后,更多的骑兵手中持着的是不足一米的短矛,短矛虽短,分量却是十足,再加上精铁所制的矛头,一扔出去便立时是个穿肠而出。而在短矛用尽之后,他们手中的长剑,也将成为敌人最为可怕的噩梦。
  短矛兵之后,则是更为长见而普通的弓骑兵们,也是最先进行杀伤的主力,在听令提速的同时,箭矢已经抽出,斜斜地搭在长弓之上。
  还剩五百步了,营帐看得更清楚了,甚至还能看到赵军在营中“嬉戏”。
  “放!”王骑举起的左右狠狠落下,一旁的大纛随即晃了三晃,而训练有素的弓骑兵们也随即稍稍放慢马速,端正好自己的坐姿,左手在前,右手在后,随着肱二头肌的逐渐隆起,手中的长弓也被拉开。
  “嗖”的一声,泛着点点寒光的箭矢斜着向上四十五度角被激射而出。
  噗噗噗的几声伴着哀嚎之声和尖锐的哨叫声,从赵军营帐传来。显然直至此时赵军也才发现秦军的来袭。
  “敌袭!敌袭!”无数赵军惊恐的声音遍地开花!
  “御敌!御敌!快快快……”赵军校尉们纷纷走出各自的营帐,颇有些手忙脚乱地指挥麾下的战士做好御敌准备。
  可是如此匆忙的应战哪里会来得及?
  “长矛端平!眼罩放下!”说时迟、那时快,只待箭雨凌空,王骑的命令便再度下达:“加速、继续加速!“
  王骑身边的大纛,随即稍稍一横,那是急攻的信号!
  身后的骑兵闻令,很快将绑缚在战马头之上的眼罩放下,复又调整好手中的长矛,身子随之伏低,几乎与马背平齐,一手持矛,一手紧握马缰,双脚接续发力,狠狠一夹马腹,加速向着赵军营门冲去!
  赵军营地之中也非全然无用之人,最先反应过来的前营虽不是赵军之中最为精锐之属,但总算是在壁垒坚守过三年,基本的应激反应还是有的。
  加之白日里视野清晰,倒不需要判断敌军的防线,随即前营千余士卒在曲长的指挥下稍稍整顿,组成一个并不规整的军阵,盾兵在前,刀兵在后便一股脑儿地往秦军来路的寨门上一顶,试图利用寨门挡住秦军的脚步。
  刀盾兵之后,没有克制骑兵的长矛兵相助,显然这是一个他打得到你,你打不到他的局面,除了败亡不会有第二种结果。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后营之中,正在修整的弓兵营紧随前军刀盾营,很快完成了集结。
  随着弓兵营校尉手中令旗的落下,数以千计的箭雨顿时凌空而起,朝着尚在营外的秦军骑兵们便栽去。
  没错,是“栽去”而不是“射去”。
  慌乱之中成阵,急忙之间搭弓,仓皇之下射出,能射出营门不伤到自己人就算不错了,哪里会有什么力量,又哪里有什么准头可言。
  近乎三分之一的箭雨在射出营门后便无力地一头栽下,落在身着甲胄的秦军骑兵身上,只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却是没有一星半点的伤害。
  即便稍有力量的箭雨,也因为慌不择路,大多没入草地之中。
  为数不多的既有准头又有力道的箭矢,由于密度不足,造成的伤害也极其有限,对于如风卷残云一般的秦军,根本没有多少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