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都市小说 > 王妃他富可敌国 > 第108章
  顾明蓉这件事,到底没有给秦戮带去任何影响。
  反而是顾弘济,因为在厉王府中得了好大一个没脸,这件事又被传了个满城风雨,人尽皆知。
  觉得大失颜面的同时,连带着对常姨娘也没了什么好脸色。
  常姨娘本就因为顾弘济马上便要续弦再娶之事在侯府的后宅举步维艰。
  现下出了这样的事,与顾弘济刚刚缓和下来的关系重新变得紧张,日子也变得愈发地难过了起来。
  顾弘济与常姨娘之间的感情如何,完全不在此时爱情事业两得意的顾砚书的关心范围内。
  知道常姨娘现在的处境时,顾砚书只一笑了之,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顾砚书来说,还有更加重要的事要做。
  这些天随着时间的流逝,朝廷对于绍城的情况也越来越了解。
  二皇子以及户部侍郎也都已经快马加鞭抵达了绍城。
  但是短短的几天功夫,朝中众人便发现,事情比他们想象中的要困难许多。
  绍城百姓们的情绪比他们想象中的更加不稳定。
  二皇子与户部侍郎刚到,就受到了来自灾民的攻击,二皇子还因此受了伤。
  仔细想想,似乎也能够理解。
  毕竟这次绍城的雪灾,起因还是因为绍城的官员不作为。
  而在雪灾发生之后,官府没有尽力弥补自己工作上的失误也就罢了,竟然还做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最终使得事态越来越严重。
  灾民们有所迁怒,也实属正常。
  这要是换做其他经验丰富一些的官员,或许还能够安抚好灾民的情绪。
  偏偏这次赈灾的队伍中,身份最高的人是二皇子。
  二皇子虽然在朝中存在感不高,一直跟在大皇子身后,也没有什么话语权的模样。
  但好歹也是皇子,天潢贵胄,从小养尊处优,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委屈和侮辱?
  一气之下,直接将闹事的灾民给抓了起来,还说什么攻击皇族,是诛九族的重罪之类的话。
  这样一番动作,无疑是直接捅了马蜂窝,直接让灾民们心中的怒火到达了顶点。
  赈灾之事也因此停滞不前。
  二皇子所作所为传回朝中之后,差点没把大皇子和皇上气个仰倒。
  眼见着皇上要迁怒到了自己头上,大皇子又是请罪,又是做出重重保证,这才堪堪换取回来一个弥补的机会。
  随后,大皇子甚至连片刻也不敢歇息,便直接动身前往绍城,收拾二皇子留下的烂摊子。
  虽然顾砚书从前几次与大皇子的交锋之中,觉得大皇子这个人不怎么聪明的样子。
  但他能够与秦戮并称为最有希望继承大统的皇子,自然也是有两分本事在身上的。
  大皇子到绍城之后没两天,便将灾民们的情绪安抚了一个七七八八。
  从后来皇上的反应不难看出,对于大皇子的这一番动作,皇上是非常满意的。
  连带着那天上朝的时间也短了不少。
  就在大家觉得赈灾事宜已经步入正轨,接下来只需要按部就班地依照原计划进行的时候。
  大皇子那边却又暴露出来了另外一个问题――
  钱不够了。
  没错,就是钱不够了!
  自古以来,赈灾便是一个极为耗费钱财的事。
  给灾民提供衣食住、给生病的灾民治病,还有替灾民们重新建设房屋。
  无论是什么地方,都需要大量的银钱作为支撑。
  天齐的国库本就不充盈,一开始朝廷拨下的赈灾款便不是非常多。
  那一笔不算多的赈灾款,不过几天的功夫,便显得有些吃紧了起来。
  皇上在接到消息之后,虽然没有多加考虑,就追加了一笔赈灾款送往了绍城。
  但从皇上给出第二次赈灾款的数额,以及给钱之后的反应,朝廷上下的官员们都清晰地认识到了一个事实:
  国库中的钱财,恐怕并不多了。
  而在意识到这一点时,秦戮的心情也变得不愉了起来。
  毕竟就以往的经验来看,这种情况下,下一个倒霉蛋便是兵部以及军队。
  若是这一批赈灾款还不够,那么接下来,朝廷恐怕就会缩减今年军中的钱款,以用做赈灾。
  想到手底下的那些嗷嗷待哺的兵,秦戮心情能好的起来才怪了!
  果然,在第二笔赈灾款拨出去的第二天,早朝上便有官员提出,可以取消今年的征兵。
  因为就天齐近两年的情况来看,征兵与否,并不会影响到边疆的安宁。
  而且取消征兵,还能够节省下来一大笔开支。
  现在绍城的灾情刻不容缓,自然更需要这笔钱财。
  这个提议,得到了不少官员的赞同与响应。
  有人赞同,自然便有人反对。
  毕竟开年征兵是天齐近百年的传统,除了先帝在位时,国库见底的两年,从未停止过。
  现在国库虽然因为绍城雪灾略微有些吃紧,但也还没有到山穷水尽,要取消征兵的地步。
  一时间,双方在朝堂上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可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到了散场的时候,这件事也没能讨论出个结果来。
  虽然对于今年是否取消征兵之时还未确定,但也有不少消息灵通的,都隐约听到了风声。
  顾砚书自然也不例外。
  “取消征兵?”顾砚书满脸错愕地看着秦戮,“已经确定了吗?”
  “父皇还没有表态,”秦戮微微摇了摇头,但紧接着又加上了一句,“只是看父皇的反应,估计八九不离十了。”
  皇上在位二十余年,他是什么性子,朝臣们多少都有些了解。
  别看今天双方似乎是打了个平手,但就从皇帝下朝时的表情与反应来看,他也是更加偏向于取消征兵的。
  “但是王爷不是说,现下军中正缺人么?”
  顾砚书眉头微微皱了皱,脸色有些不好看。
  初二回门那天,因为顾明蓉的事儿,顾砚书原本打算问秦戮关于征兵的消息也没有问出口。
  但顾砚礼到底是顾砚书的大哥,待到后来事情平息后,顾砚书自然是没有忘记帮顾砚礼问上一嘴。
  当时秦戮便就征兵之事同顾砚书分析过。
  说这两年天齐的边境看似安稳,实则危机重重。
  虽然在前几年,不少邻国吃了败仗后,变得安分了不少。
  但天齐到底根基尚浅,频繁打胜仗也是近几年秦戮横空出世之后才出现的。
  而那些被秦戮打败的人,看似是被打怕了,其实只是暂时蛰伏,等待修生养息之后再卷土重来。
  甚至根据秦戮的分析来看,这些人重新剑指天齐,恐怕也就是这两年的事了。
  所以对于顾砚礼想要从军的事,秦戮也十分看好。
  秦戮甚至还说,他准备今年向皇上上奏,再重新收编一支尖锐部队,若是顾砚礼能力足够,这对他来说或许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
  秦戮的这一番话,顾砚书也没有瞒着顾砚礼。
  当时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顾砚礼还很是高兴,说他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争取进入这一支尖锐部队,自己干出一番成就来。
  到时候也让顾弘济看看,即便是没有承恩侯府,即使是不靠祖上的那点儿荫庇,他也能自己干出一番事业。
  结果这才没过两天,就说要取消今年的征兵了?
  秦戮的神情也并不轻松,微微叹了一口气:
  “话虽如此说,但在父皇以及其他朝臣眼中,现在天齐边境安稳,现在征兵不仅毫无用处,还会增加国库的负担。”
  所谓隔行如隔山,那些被影藏在平静的表面下的暗流涌动,皇上与文臣们不是不关心,而是根本不了解。
  就是秦戮愿意讲解,恐怕他们也不会相信,只会觉得这是秦戮不愿意取消征兵的说辞。
  顾砚书摸着下巴捋了捋思路,立即便找到了其中的重点:
  “听王爷的意思,若是国库不吃紧,大臣们应该就不会反对征兵的事了吧?”
  “嗯。”
  秦戮点了点头,毕竟就算是不知道边疆的真实情况,现在依旧有不少人反对这件事。
  顾砚书顿时便轻轻笑了笑:
  “既然如此,那我们便让国库充盈起来,不就好了。”
  “这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秦戮脸上的神情非但没有丝毫缓解,甚至还变得紧绷了些许。
  天齐的国库已经空虚了几十年,想让其充盈,谈何容易?今年还多了一笔绍城的开支。
  让国库充盈的难度,明显远远大于说服父皇放弃取消征兵的想法。
  正在秦戮在心中思索要如何让朝臣以及皇帝明白此时边疆的险境时,便听到了顾砚书无比轻松的声音:
  “这有什么困难的?这件事王爷便交给我好了!”
  “王妃有办法?”不是秦戮不愿意相信顾砚书,而是这件事的确有些出乎秦戮的意料了。
  “若是没有,我便不会这样说了。”顾砚书微微笑了笑,给了秦戮一个肯定的回答。
  虽然理智告诉秦戮这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但在看到顾砚书脸上成竹在胸的表情时,秦戮还是下意识选择了相信。
  至于具体是什么办法,顾砚书却没有告诉秦戮。
  只对秦戮露出了一个略微神秘的笑容,然后回了一句:
  “到了明日,王爷自然便能够知道了。”
  随后顾砚书便吩咐兴仁套了马车,出门去了。
  根据兴仁后来的回禀,顾砚书先是去了邀月阁和归园居一趟,又去了陶然居一趟。
  没去一个地方,都会将掌柜叫过去单独会谈片刻,随后还看了账本。
  最后又去了温清霄的小院一趟,似乎是与温清霄商议了什么事。
  听了一番兴仁的回禀,秦戮思索了半晌,也没能想出头绪来。
  毕竟归园居邀月阁,乃至于陶然居,虽然在这些天的确有不少盈利,但因为才重新开门不久,其实积攒的资金并不多。
  关于这一点,前些日子才同秦戮说过。
  所以对于顾砚书现在有多少家底,秦戮还是非常清楚的。
  虽然不少,但说要让国库达到充盈的地步,还是又不少差距的。
  更别说就自己王妃那个不愿意吃亏的性子,让他把全部身家归于国库,除非太阳从西边升起。
  思索无果,秦戮最终便选择了放弃。
  左右到了第二日,便能知道顾砚书的法子了。
  翌日。
  朝堂上对于是否该取消今年的征兵这件事依旧争论不休,皇上也如同昨日那般没有立刻给出决断。
  但从其表情以及在早朝上的发言,便能够发现,皇上的心中恐怕是已经有了决断,只是还差最后一把火。
  对于这一点,大皇子一派的官员自然是极为喜闻乐见。
  毕竟所有人都知道,取消征兵,是在消减厉王的实力。
  但是让所有人都没有看懂的是。
  昨日还在极力反对的厉王殿下,今日反而变得不那么着急了起来。
  好像取消征兵与否,并不在他的关心范围之内。
  而在早朝上的官员们对秦戮的表现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今日的《京都日报》,也逐渐在京中蔓延开来。
  说到《京都日报》,就不得不提一下日报这些天在京中的表现了。
  今日恰逢大年初十,也是日报在京都发行的第十日。
  别看日报才在京中发行了十日,但却因为大年初一的开门红,早就已经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
  就是随便问一个在京中的百姓,他们也能说上几句关于《京都日报》的信息来。
  想看京中最新的八卦?买《京都日报》!
  想看时下最流行的话本?买《京都日报》!
  想知道朝廷又颁布了什么新的政策?买《京都日报》!
  什么?你是学子?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想早日考取功名,对日报不日报的不感兴趣?
  那就更要买《京都日报》了!
  看看近十日为《京都日报》撰稿的写稿人吧!
  首辅裴大人,京都第一才子清霄公子,翰林院温大人齐大人,礼部尚书孙大人,太师程大人……
  哪一个不是在官场上一等一的人物?
  其中还有几位大人常年担任科举的主考官,他们的文章,就问你该不该看?想不想看?
  想看就对了!
  买《京都日报》啊!
  在这样无孔不入的宣传以及学子们的自来水之下,《京都日报》只用了短短三日时间,便在京都站稳了脚跟。
  更别说还有归园居二楼与三楼新开辟出的日报交流区的加持。
  若是没有看过日报,都不好意思去与同窗说自己紧跟时事,用功刻苦!
  然而就是今天,京城的人们发现,《京都日报》好像有什么地方有些不一样了?
  仔细看看,原来啊,今日的日报与往常相比,多了一刊副刊。
  报社那边的人说,这副刊,是《京都日报》对大家的回馈,加量不加价!
  也就是说,今日的日报虽然与往常相比多出来了一刊副刊,但依旧还是卖五文钱!
  一听这,经常买日报的学子们自然是非常高兴。
  毕竟这种百得的便宜,谁不想要?
  就是寻常不怎么买日报的普通百姓,在听闻这个消息之后,也没忍住去报社买了一份回来!
  毕竟报社的人说了,这副刊作为回馈,并不是日日都有,等到下次回馈,便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除此之外,人们还发现,这副刊并不像是正刊那般,只有文字描述,而是在文字描述的基础上,还加上了图画的绘制。
  也不知道这图画是谁画出来的,功底之深,极为传神,几乎一看到图,便能知道画图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也就是说,即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够通过这些图画,明白这副刊所书的内容。
  一听这话,那些从来没有买过日报的百姓也有些坐不住了!
  要知道这日报可是现下京中最流行的物件儿之一!
  他们每次听到旁人提及,心里都极为好奇与向往。
  但是五文钱,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也并不是什么随随便便就能浪费的小钱。
  要是他们识字,偶尔画上五文钱赶个潮流,买一份日报回来看看,也并非什么大事。
  但偏偏他们也不识字,买回来这日报又看不了,还不能吃不能喝的,不是浪费吗?
  现在一听即便不识字,也能看明白的副刊,这部分人里,有不少人都选择掏这五文钱来买上一份。
  这些原因一加,今日来买日报的人竟然比大年初一那日还多。
  但直到晌午,送走最后一个来买日报的客人时,报社里的日报,都还剩下几十份的余量。
  若是有细心的人发现这一点,一定便能知道,今日报社,是加大了印刷的数量。
  只可惜,现在所有人的关注点都在日报的内容之上。
  副刊既然是多出来的新鲜玩意儿,自然是有不少人都将这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副刊之上。
  在看过之后,百姓们才发现,这副刊上画的,竟然是绍城雪灾!
  关于绍城发生了雪灾这个消息,京中的百姓几乎都知道。
  毕竟皇帝在大年初一凌晨急召诸位大臣进宫,而后又一反常态,在过年期间接连上朝,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是发生了大事。
  为了不让京中的百姓胡思乱想而引起动乱,朝廷最后还专门站出来张贴了告示,同时日报也刊登了这个消息。
  但百姓们至多也只知道绍城发生了雪灾。
  更多的,便不知道了,朝廷也没有说。
  然而现在这副刊上,明显对绍城雪灾的消息,描述地更加清楚。
  上面画了被积雪压倒的房屋,画上了因为雪灾而失去房屋的灾民,甚至还画上了灾民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画面。
  除此之外,甚至还画上了遍地尸骸,从地上尸体的衣着以及旁边的积雪不难看出,这些人是被冻死的。
  京都是天齐最为繁华的城市,在京都的百姓,大多生活条件都比其他城市的百姓更好。
  这些百姓们,又哪里见过这样的画面?
  看到这里的时候,不少人脸上都出现了不忍。
  甚至有些情绪敏感的闺秀以及学子,眼中还出现了泪光。
  但是接着向下看去,不少人的表情都有了缓和。
  因为下面的内容,是皇上接到了这个消息,急召诸位大人进宫商议此事。
  最后又派出了大皇子以及多名官员,赶往的绍城赈灾。
  大皇子以及户部的官员对此事非常上心,日夜兼程,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绍城。
  从图画中的内容不难看出,赈灾队伍到了之后,绍城百姓的日子明显好过了起来。
  身上的衣物变厚实了,能够喝上热腾腾的粥了,就连生病的灾民也都得到了救治。
  看到这里,不少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就在大家以为在朝堂的帮助下,绍城的情况会逐渐变得好起来的时候,图画中的内容却开始急转直下。
  国库告急,朝廷没钱了!
  赈灾队伍不得不为了缩减开支,减少给灾民们的热粥供应,就连避寒的衣物也开始吃紧起来。
  这样的情况,让人如何能够接受?
  人们连忙向后翻了翻,想要看到如同最初那般的反转。
  然而在副刊的最后一页,并没有反转,有的,只是前面那两张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冻尸遍地的图画。
  几乎所有人都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若是朝廷的赈灾银钱无法继续供应,那么绍城的灾民们,又会重新回到最初朝廷赈灾队伍到达之前的模样。
  这让人如何能够接受?
  都说眼睛看到的,才是最为震撼的。
  这图画一看便是找了大家代笔,虽然并不细致,但是寥寥几笔,却极为真实,让人异常有代入感。
  看着那两张图,众人仿佛便像是看到了绍城百姓在自己面前冻死的模样。
  顿时便有人情绪敏感的人哭出了声:
  “为什么会这样?”
  “没错!明明已经好起来了啊!为什么会这样?”
  当然,除了这些人之外,也有理智的:
  “朝廷应该也是没有办法,毕竟国库的确不充盈。”
  天齐的国库不充盈,并不是什么秘密。
  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百姓都不是很在意这一点。
  毕竟国库虽然空虚,但皇上仁慈,并没有因此加重赋税,士兵争气,并没有让天齐亡国。
  但是在看到现在这刊副刊之后,知道国库空虚的后果之后,对于国库的空虚,大家似乎又变得不能接受了起来。
  天灾**,这是完全没有办法避免的事。
  出了灾祸需要朝廷的帮助,但若是国库空虚,朝廷的帮助似乎就变得有限了起来。
  今日是绍城,是雪灾,那明日呢?会是什么?
  若是当灾祸降临到京都之时,朝廷同样没有办法拿出足够的钱财来解决的时候,又会怎么办?
  就在众人陷入怀疑之时,突然有人惊奇地叫了一声:
  “你们快看这个!快看日报主刊的最后一页!”
  听到这个声音,不少人都翻动着报纸,看向了那人说的扉页。
  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
  “众志成城,一同抗灾,向绍城的百姓伸出援手,为朝廷赈灾,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