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咸鱼林夫人 > 第53章 是妹妹更是夫人
  林宅,东厢房廊下,宁安青拉着林黛玉,侧身躲在廊柱后面,避过出来的弓九。
  弓九出了院门,她才要和林黛玉去正房,就看见当着众多丫头仆妇的面,林如海一把抱起宁安华,进了内室。
  她原本苍白没有多少血色的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笑道:“玉儿,咱们先走罢,过会子再来。”
  林黛玉轻轻应了一声,沉默地跟在宁安青身后。
  宁安青回身挽住她:“姐姐和姐夫都平安回来了,别的事咱们不知道也好。”
  林黛玉笑道:“小姨,我知道。”
  她们沿着抄手游廊出去,身后檀衣追上来,笑问:“不知姑娘们在家里用过饭了没有?”
  宁安青不说话,只笑看林黛玉。
  林黛玉笑道:“檀衣姐姐,我和小姨吃过了。厨上有给父亲和太太备好的饭菜,姐姐们别忘了请父亲太太吃饭。”
  檀衣笑道:“多亏大姑娘细心,不然太太在大太阳底下站了一个多时辰,回来连口热饭都吃不上,也太受罪了。”
  看檀衣的额角也有濡湿后干了的发丝贴着,宁安青笑道:“姐姐不用管我们了,也快去歇歇。我和玉儿先回去了。”
  林黛玉道:“家里有事,就先让他们送去我那,请父亲太太不用烦心。”
  檀衣笑道:“那就全靠大姑娘了。”
  送两位姑娘到了院门,又目送姑娘们行得远了,檀衣才转身回院子。
  别的丫头婆子们一个不见,只有菊露守在西稍间里,寒燕在门口等着。
  接了檀衣进来,寒燕忙端给她一碗温茶。
  檀衣一口饮了半碗:“在车上喝过水了,还是口渴。”
  看她喝完了,寒燕又倒一碗,笑道:“这是姐姐们渴得过了,得多喝几碗。菊露姐姐已经喝了一壶了。”
  菊露在西稍间里朝寒燕一皱脸。
  檀衣便问:“青姑娘和大姑娘是什么时辰来的?”
  寒燕低声说:“两位姑娘就没走,一直在这屋里等着的。方才九先生来了,青姑娘才领大姑娘避出去,谁知老爷和太太就……”
  檀衣道:“太太受了这一日的罪,连咱们服侍的人都恨不能背着太太走呢,何况老爷?主子们越好,咱们服侍的也才越好,这个道理你都不懂了?”
  寒燕忙道:“姐姐,我不是议论老爷和太太。我是怕大姑娘……”
  太太和大姑娘再好,也是继母继女。哪有女孩儿看着亲爹和后娘这么亲热,顾不上她,心里能一点不多想的?
  檀衣笑道:“这你就更不用担心了。大姑娘虽小,心里却清楚,就算一时转不回来,天长日久,总会明白的。”
  寒燕笑道:“那姐姐还急慌慌出去什么?”
  被堵了这一句,檀衣笑道:“你个小蹄子,心里知道就罢,还非要说出来做什么?叫我这脸上好没意思的。等我也捏你的短儿。”
  寒燕笑道:“姐姐才不是这么小气的人。”
  说笑了这几句,看卧房里没有动静,檀衣便让菊露寒燕都到东稍间坐着等。
  卧房内,听到宁安华的总结,林如海捧凤冠的手一顿。
  这声“夫君”不似前夜那声,听着杀气腾腾,令他心惊胆寒。
  而太后话中之意,更让他心头火起。
  君臣之道,恩义为报。太后自当为天下女子表率,夫人并无过错,却遭太后冷遇刁难,此为不仁无德。林家又如何与贾家相处,只要不有违礼法道义,更是两家私事,即便与朝事相关,却定与内宫无干。太后如此,亦为越权。
  为人丈夫,让妻子无端受这等屈辱,也属无能!
  他将凤冠放好,看宁安华唇角带笑,拿不准她心情如何,又怕再细问下去,让她想起在宫中受的委屈,虽然心中有万般想法,一时却不敢开口了。
  凤冠一去,宁安华头上颈上陡然松快了,见他不言语,便笑问:“你怎么不细问我太后都说什么了?”
  林如海观她不似有气,方道:“夫人想说就说,不想说……”
  宁安华笑问:“我不想说,你还问谁去?”
  林如海便在床上半做一揖,笑道:“还请夫人为在下指点迷津。”
  宁安华道:“太后说贾氏一门乃开国时的功臣,功高德厚,贾家的女眷也都淑慧德才。贤德妃娘娘与贾夫人姑侄同为荣国公夫人抚育教养,贤德妃娘娘贤孝才德,故得封妃,贾夫人既是荣国公夫人亲女,又是表哥原配,我身为续弦,理当敬重贾夫人和荣国公夫人,多向荣国公夫人讨教学习,才知如何侍奉夫君、教育子女,才堪配陛下所赐的封号和诰命。”
  甄太后不愧在宫中五十年,一句难听的话都没说,却句句在指她出身教养不如贾敏,不配做二品诰命夫人。
  换了这时代任何人,不拘男女,哪怕当面还能守礼谢恩,私下大约也很难不动气罢?
  但她只是有些担心,甄太后会把“教导”她的话宣扬出去,再带累了青儿和黛玉就不好了。
  不过青儿会成家的可能很小了,黛玉有“淑慧德才”的亲娘贾敏,问题都不大。
  再说,等她们该议亲至少还要三四年,谁知那时候是什么光景?
  而林如海听罢,足有一刻钟没说话。
  宁安华歇了一会,看林如海已是气得额角青筋乱跳,怕他真气出个好歹,忙覆上他的手,笑道:“我都不气,表哥也不必放在心上。”
  林如海睁眼,胸膛起伏,低声问:“夫人真不在意?”
  宁安华笑道:“有表哥替我生气,我就省了力气了。再说这有什么?不过几句糊涂话。哪怕传出去,大不了我在家躲一年半载,只说我一心给你侍疾,还省了不少事呢。就算不躲,只要有你,我出门见人,谁还因为这几句话小瞧我?”
  “夫人……妹妹确实不必在意。”林如海把她紧紧搂在怀里,“但我不能。”
  宁安华嗅着他发间残存的皂角香:“这会子又叫‘妹妹’。”她笑问:“到底是什么?”
  “是妹妹……更是夫人。”林如海说,“作为表侄、表兄、父亲,我不能任人污损林家、宁家女子的声誉。既已与你成婚,我更不能让你平白受这番委屈。”
  “那表哥想怎么做?”宁安华问,“陛下以孝治天下,太后深居宫中,地位尊崇,非你我臣子可以冒犯。”
  “我确实动不得太后。”林如海道,“但我可以不让妹妹受流言所扰。”
  宁安华笑道:“我已经当她说的话都是放屁了――表哥别恼我这话。”
  林如海笑了几声:“就当她是“放屁”!”
  他们就这么抱着,直到檀衣敲门来问洗澡用饭,又说:“老爷的药熬好了。”
  宁安华笑道:“表哥快洗了澡,吃完饭吃药罢。你把自己气坏了,我可怎么办?”
  许是今日心情起伏太大,已将心绪流露太多,林如海忍不住轻轻一叹:“妹妹别说这些话哄我了。”
  宁安华笑而未答。
  两人各自洗澡更衣毕,只在西次间榻上用饭。身旁无人服侍,只有檀衣在廊下守着。
  宁安华吃了八分饱,才说:“今日贤德妃不在,只有皇后娘娘,太后却几次提起,我看不只是要借她说话,该有别的意思。”
  林如海道:“贾家要建省亲别院,大约财力不足。”
  宁安华问:“难道太后以为‘教导’我这几句,我就会心甘情愿给贾家送去五万十万银子?别说十万,这省亲别院就是三五十万也不够填的,又是他家,只怕得把林家整个卖了才够。”
  她道:“省亲这事自古未有。虽然如今都说此乃不世之隆恩,可如此恩典,令妃嫔家中花费少则数十万,多则数百万之巨建造省亲别院,何等的铺张靡费,来日史书工笔,又焉知会如何记载。”
  皇上为了继续刷“仁孝”的名声,先将凤藻宫女官贾元春纳为妃妾,加封高位,又提出“每月逢二六日期,准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再往下想,太上皇和皇太后的“恩旨省亲”,到底是什么意思,就不好说了。[注]
  省亲的妃嫔越多,越能彰显皇上的“仁孝”,皇上在史书上的评价就更危险一分。
  贾家建不起园子,甄太后这是在帮皇上的“孝顺”从林家身上割点血出来。
  林家给,不管给多少,这钱都肯定回不来了。
  林家不给,就眼睁睁看着皇上的孝顺不到位,先妻的娘家领不成圣恩?
  宁安华不解:“甄家又不是全没人了,除北静王妃之外,还有一家子女眷孩子,就算是流放的,将来也未必不能得恩旨回来。太后如此,难道是把甄家全然不顾了?”
  为了“仁孝”之名,皇上屈居东宫十一年。为了扳倒甄家,皇上前后派去四任巡盐御史,终得成功。皇上想要人才,却能舍得下人才的性命,看他有多少能为,又是否忠诚。
  皇上能忍、善忍、有决断,把这样的人逼得太狠,甄太后就这么自信,在她和太上皇都离世之后,皇上没有别的办法,把甄家再清洗一遍?
  甄太后想法如何,宁安华是不得而知了。
  她看着林如海,只问:“表哥以为,咱们这位陛下,算是明君吗?”
  皇上已年过而立,身为九五至尊,登基十一载,却一直被太上皇和皇太后辖制,让他只能用曲,不能用直。若长此以往,万一他内心扭曲,对天下来说,是祸非福。
  她身处天下之中,又是皇上的近臣之妻,皇上的所思所想决定着她的生活质量,她不能不在意。
  林如海大约知其意,道:“若能使天下太平、百姓乐业、吏治清明,就是明君。”
  宁安华笑说:“果然‘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林如海笑道:“总觉得妹妹是在打趣我。”
  宁安华笑道:“非也,我这是肺腑之言。”
  林如海笑问:“发自肺腑地打趣于我?”
  宁安华笑道:“表哥这样想,我也没法儿了。”
  饭毕,宁安华去找罗十一,打听皇上对省亲到底是怎样的态度。
  罗十一道:“陛下仁孝,省亲是上皇、太后所赐隆恩,夫人为何有此问?”
  宁安华心中大约有了数,却仍半吞半吐地说,她和林如海不知是否该援助贾家建造省亲别院,偏偏又不能为这事去请示皇上。
  ――既然家里有这个方便,就给皇上一个印象,林家的一言一行,都要尊他的意思罢。
  罗十一当场没再说什么。
  第二日,宁安华去习武,又提起此事,罗十一才笑道:“我虽不敢妄加揣测圣意,可上皇、太后降恩是为了妃嫔能与家人在家中自在相聚、骨肉团圆,若为此事弄得家中倾家荡产,甚至于借遍亲友,好事成了坏事,才是坏了恩典。所以旨意上才说,‘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的,再请旨省亲。便是家中无力省亲,每月也许眷属入宫探视,很不必强领圣恩。”
  宁安华笑道:“幸好有先生。不然等贾家求上来,我们若帮了,竟不是助他们,是害他们了。”
  但一点不给大约也不现实。略出三千五千,打点金银器皿送去就够了。
  依她对贾家的了解,两万两银子,能办出五千两的事,就算他家上上下下都手软少贪了。一般来说,两万银子至多能实花两三千两。
  林家送去价值三五千两的东西,就抵得过贾家花四五万了。
  这日上午,就有荣国公府的帖子送来,却不是贾母的口吻,是王夫人追忆了一番与林家的点滴往来,想上门拜访。
  林家回京这几日,远近亲友及左邻右舍送来的拜帖礼物不少。因林如海“病着”,便与宁安华一概亲自回帖,待身体好转再相聚。林黛玉和宁安青只负责见各家来人,收贴子存礼物等事。除林平家的、崔盛家的外,宁安华还令檀衣和菊露轮流去帮她们。
  王夫人的帖子是周瑞家的亲自送来的。
  周瑞家的肚里揣着王夫人百十句叮嘱,进了林宅的门,被引到前厅,却只见林姑娘和另一位更小些的小姑娘坐在上首理事,身旁四五个体面的管事娘子和大丫鬟围着,心下先是一惊,又是一喜,便打叠起许多话,要哄林姑娘让她见宁夫人。
  林黛玉在荣国府两年,却很知周瑞家的是何样人。
  周瑞家的捧她,她就等大娘姐姐们都顺着捧过,再谦逊一番。
  周瑞家的话里有话,意图挑拨,她就装听不懂,由大娘姐姐们讥讽回去。
  等时辰差不多了,小姨捂着心口说不舒服,她忙令人去请大夫找丸药,又对周瑞家的致歉,一定将二舅母的好意转告太太,现在家里不方便,只能请她先回去了。
  林平家的亲自把周瑞家的送出去,宁安青心口也不疼了,头也不晕了,看紫鹃没在,便颦眉道:“难道贾家的大管事娘子都是这样的?”
  上门求人都是如此,眼里没人,心计厉害,在自家岂不更难缠?
  林黛玉笑道:“虽然不是人人如此,也差不太多,都比咱家的大娘姐姐们厉害多了。”
  宁安青道:“宁可不要这样的‘厉害’,哪里还有规矩在。”
  澄月笑道:“不过姑娘在贾家没受她们什么气。”
  林黛玉笑道:“外祖母确实疼我,她们拜高踩低惯了,怎敢惹外祖母。”
  晚饭时,宁安华看到这张帖子,便让林如海先回一遍,她再誊抄,第二日令人送去,只说林如海在养病,她要照顾夫君,着实离不开,家里一应的大小事多亏有黛玉孝顺。若员外郎夫人想念外甥女,只管把黛玉接去,让孩子闲散几日也好。
  这帖子回得滴水不漏,王夫人没了法,只得回过贾母,真把林黛玉接去了几日。
  可林黛玉只是九岁孩子,虽然帮忙管了家,又做不了主,她又仍住在贾母院中,身旁时时有多少丫鬟婆子服侍,王夫人想旁敲侧击几句都没机会。过了半个月,她只得又把人送回去了。
  黛玉回了家,林家花三千两银子,给贾母打造的几尊纯金镶宝大寿佛菩萨也都好了,大张旗鼓地送去了荣国公府。
  贾母见了,十分欢喜,当即便命摆在了屋里,又连说林大人、宁夫人有心。
  王熙凤已出月子,只推身上没好全,不肯管省亲的事,每日除办些日常小事外,都在贾母处孝顺。贾母说这寿佛菩萨有十分好,她就帮着说成十二分。果然贾母更加喜欢。
  王夫人连碰几个软钉子,也只得熄了从林家找银子的心。并贾珍、贾赦、贾琏等也只得把这心收了。
  又不几日,甄太后在宫中教导清熙郡君的话,忽然在京中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