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都市小说 > 逃荒七零:百亿物资娇养糙汉 > 第366章是写书,不是抄书
  林秋曼和沈凌华在空间里休息了一会儿,便推着自行车去了招待所开了个房间。
  
  毕竟在空间里休息是有时间限制的,睡着睡着就会被弹出来。考虑到睡着之后,两个人的精神问题。
  
  他们还是花钱开了房间,这样即便被弹出来,也是睡在招待所房间里的。
  
  总比被弹到巷子里的好...请下载app
  两人跟招待所的工作人员打听了一番,确定了明天一早的观光之旅,便一早回房间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两人就骑着自行车,沿着天安门广场转了一圈。不过这个时候的国旗,是要在重大节日的时候才会升起。
  
  他们没办法亲眼看看升国旗的震撼时刻,不过能近距离的在天安门广场和故宫周围走来走去,整个人由内而外的散发着光荣和威严。
  
  “媳妇,你说再过一段时间,这个大学就能气派起来?”沈凌华看着面前其貌不扬的门头,里面的学生流量也没想象中那么大。
  
  “是的,目前京大里的学生,都是经过层层推荐和选拔才能来念书的。不是谁想来就能来的。
  
  但是高考之后,就要根据成绩来录取了,要知道恢复高考这一年的考生人数,到时候这里肯定会无比的壮观。”
  
  前世,林秋曼的老家还没经历过天灾时,她很想成为那个天选之子。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那样就会有县里的领导来表扬她,她也能拿到推荐信,去京大念书。
  
  但是她到底是单纯了些,在这个年代,大学的招生名额少之又少。她没有优点没有特色,也没有强大的背景,怎么可能被推荐去上学?
  
  听说县城领导为了让他孩子去念大学,专门把他的城市户口挪到了农村,让当地的村干部写推荐信,一级级往上申请,最终才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所以当时的环境和背景,普通人想来念大学,那绝对比登天都难。
  
  但是很快就变好了,名额不在那么稀缺,条件也没有那么苛刻了,只要成绩够好,就能来念书...
  
  两人在京大门前转悠了一番,随后又骑着自行车前往郊区。
  
  “装甲兵。”沈凌华凝视着学校门头上的一行字,一脸凝重的重复着这三个字。
  
  林秋曼见他眼底都是对这所学校的崇拜,也知道经过这次参观,虽然没进到学校里面,去跟那些军人们见面。
  
  可对沈凌华的影响肯定非常大,回去之后,他肯定会比之前更加刻苦。他一旦认真起来,恐怕世界上就没有他做不到的事情了。
  
  之前她在电脑上搜索了一番,想了解一下这个年代京市有哪些军事学校。
  
  不过国防大学要在八几年之后才合并到一起,现在还是三个独立的学校。
  
  “媳妇,你说之后还会打仗吗?”沈凌华一腔热血已经被点燃了,就单单是站在学校门前,脑袋里都已经出现了他在战场上厮杀的画面。
  
  “国泰民安才是所有人的心之所向。”林秋曼笑着摇摇头,她在后世生活了几十年,周围都是车水马龙,国泰民安的祥和。
  
  “那挺好的。我刚刚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你听说过董存瑞举炸药包吗?”
  
  “嗯,听说过。他是民族英雄。”林秋曼点点头,她历史学的还算不错,对于一些革命伟人,都有印象。
  
  “到时候我要研究随身携带的各种武器,在打死敌人的同时,争取我们全员无伤。”
  
  沈凌华想到了空间里的扫地机器人,那么智能...
  
  连帮忙打扫卫生都能做到,那帮忙去打仗,应该也没问题吧?
  
  “嗯,三哥,你的想法很好。”林秋曼一脸崇拜的仰视着沈凌华,见他这么兴奋和激动,也替他开心着。
  
  毕竟能找到自己喜欢,并且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是多么的不容易。
  
  两人来到出版社门前,这一次沈凌华跟林秋曼一起进去的。毕竟涉及到签合同的事情,他要替他媳妇把把关。
  
  “杨总编,您也应该知道写作不同于普通工作,可以规定工作时长和工作内容。
  
  灵感什么时候有,也是没办法控制的。我目前有工作,之后要准备参加高考,有幸考上的话,还要来上课。
  
  所以一年三本书,我觉得有些吃力。”
  
  林秋曼的脑海里,虽然有很新故事的画面。也想过要把她这离奇的人生经历,编写成一部科幻小说。
  
  但是她还有生活,所以不能确定一年写几本书。
  
  “《荒唐一》和《荒唐二》之间,只间隔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我是按照这个速度来推算的,觉得差不多一年下来能写四本书。”
  
  杨总编讪讪的笑了笑。
  
  “《荒唐一》是有用时好几年才写好的,有很多个版本。《荒唐二》是《荒唐一》没写完的故事,所以写起来速度快一点。
  
  如果按照正常的速度来说,我一年能保证一本书,就很不错了。”
  
  林秋曼知道写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让读者喜欢,才是成功。而不是一本接一本的写出来,被摆放在各个书店的角落里落灰要好的多。
  
  “一年一本书...太少了些,我是担心时间久了,读者就会失去耐心啊。”杨总编不满意林秋曼说出来的数字,倒不是觉得他给出的福利待遇跟一本书不成正比。
  
  只是站在一个读者的角度,也希望作者出书能快一点。
  
  “杨总编,我们能明白您的良苦用心。如果一年开多本书的话,确实不容易做到。但是一年写一本书,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出一册,这样既可以满足读者的耐心,也能让她保证写作质量,你觉得呢?”
  
  沈凌华也觉得杨总编说的数量太多了,林秋曼是要写书不是抄书,从头到尾构思好,中间要修改...
  
  要是抄书的话,别说一年三本书了,一年抄十本书也没问题。
  
  “况且,您是要让她连续四年,不间断的每年写书。这种无形的压力,实则是更令人紧张的。
  
  她要是一直保持这种高度紧张的状态,对写作也不好。”
  
  沈凌华就像是林秋曼的嘴替,这种讨价还价的事情,林秋曼作为当事人,确实不好多说。
  
  但是沈凌华说出来就显得很自然了,毕竟他是出于心疼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