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都市小说 >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 第六百七十三章特殊待遇
  双方谈妥,正好也中午闭馆了,于是众人赶紧去吃了口饭。
  然后郭守业往回打电话,立刻让人汇款二十万到指定账户上,厂子那边也马上装车发货。
  饮料厂早就为春交会准备好了产品,只等订单一到,就照着订单发货。
  这一接到郭守业的电话,厂里立刻组织人装车运输发货。
  同时,郭守业还给市里省里都去了电话,请求相关部门配合。
  以最快的速度,发三千件矿泉水到羊城。
  冰山矿泉水厂虽然不大,但出口创汇额却不少,也算市里重点创汇企业了,省里也小有名气。
  既然饮料厂这边求援,又事关春交会出口创汇,市里省里都非常配合,
  有关部门立刻联系沈阳铁路局,单独开一次火车专列,从松江河直发沈阳。
  然后从沈阳发首都,再从首都转羊城,务必要快,尽量赶在四月二十三号之前,发到羊城。
  同时,郭守业还让厂子里,派出十来个人,带着宣传册等东西,跟着货一起来。
  郭守业那边去联系汇款发货,许世彦也没闲着,立刻去找人,制作条幅等宣传用品。
  这下,也顾不上逛会展了,先把饮用水赞助的事情整明白再说吧。
  忙活两天,总算把条幅等都准备好了,又过三天,冰山饮料厂还有县里的人都到了。
  县里这一次,还是常宏发带队。
  “还得是你们啊,真有能耐,第二期就能来凑热闹了,行,干的漂亮。”
  常宏发一见许世彦和郭守业,便大笑道。
  抚松本身是个农业县,工业产品不发达,多数也就指着土特产品出口,所以从来就没参加过第二期。
  就连第三期,以前也是跟着一参场沾光儿的。
  原本以为,一参场今年成了市属企业,县里没有了创汇大户,这春交会闹不好要难看。
  所以李景昱也没怎么上心,前几天就定下来,让常宏发带队参加。
  常宏发还愁着呢,县里这几个厂子啥的,真没啥东西能拿得出手,今年这春交会想要再像去年那么辉煌,估计够呛了。
  够呛也得准备啊,于是让几个参场、参茸公司、药厂啥的,都赶紧准备产品,不管咋样也得来试试。
  哪里想到,还没等他们收拾了准备出发呢,羊城这边一个电话打回去。
  说是冰山饮料厂要参加第二期春交会,让县里赶紧安排人过去。
  常宏发一听,就知道这肯定是许世彦他们做了什么。
  于是二话不说,带着李景明,急忙跟饮料厂的人汇合,也不去省城了,直接坐车去沈阳,然后往羊城赶。
  “来来,谁跟我说一说,这到底咋回事儿?你们今年咋还脱离队伍,独自行动呢?”
  常宏发觉得奇怪,许世彦这是弄啥呢?
  许世彦就把他们提前过来,跟组委会商议赞助用水的事情说了。
  常宏发听着都傻了,在他的观念里,就没有这种营销手段。
  砸二十万整一个指定用水的名堂,这玩意儿能有用么?不会赔钱吧?
  可合同已经签了,钱也打到人家账户上了,现在能咋办?硬着头皮干吧。
  正好人前脚到,货也后脚也到了,于是众人又忙活着把水送去指定仓库。
  大会特地给冰山饮料厂单独在比较显眼的位置,安排了一处展台,算作是赞助商的特殊待遇。
  这个展台,可以从第二期一直摆到第三期结束,不说别的,光这一项,厂子就占不少便宜了。
  于是众人又布置展台,又在各个会展场馆显眼处悬挂宣传条幅,各种忙活。
  好不容易忙完,第二期春交会也开始了。
  第二期春交会,展出的多数是日用品、餐具厨具、日用陶瓷、工艺陶瓷、家具用品、各类藤编工艺品、钟表眼镜等。
  四月二十三号,第二期展会一开幕,大家就觉得好像哪里不一样了。
  几个场馆的入口处两侧,都悬挂了彩色的条幅。
  条幅上好几种语言,有的写着“冰山矿泉水,预祝春交会圆满成功。”
  也有的,写着“冰山矿泉水,春交会唯一指定饮用水。”
  除了条幅之外,每个场馆的入口处,都堆放了不少矿泉水的箱子。
  有带着工作牌的人,热情的向来宾免费发放矿泉水。
  并且向人家介绍,这是大会指定饮用水,出自长白山的原始森林,纯天然无污染。
  还别说,就这一招,吸引了不少人,真有不少人去展台那边打听,询问价格什么的。
  当然,第二期不是以食品、饮料为主,来的外商多数也不是冲着这个来的。
  但是客商多啊,流量在那里呢,而且展台位置又特别好。
  哪怕有少部分感兴趣,前去询问订货,那也是非常大的交易量了。
  许世彦这回也顾不上去逛展会了,自家展台都忙不开。
  有的客商,不光相要定这种瓶装矿泉水,还想订桶装水。
  饮水机在国外已经时兴起来了,只是国内还很少见,更没有国内矿泉水厂,生产这种桶装水。
  许世彦一听,知道这是一个新的盈利点,立即与对方展开深入探讨。
  越聊,越觉得这个大有可为。
  像一些发达国家,或者淡水缺乏的地区,饮水机搭配桶装饮用水,确实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当然,这个还需要后续商议合作。
  因为冰山饮料厂的峡谷泉,涌出量没那么大,没办法做到大批量供应桶装水。
  峡谷泉虽然涌出量不够,但是其他泉水可以啊。
  “常县长,泉阳那边的厂子,最后怎么处理了?”
  许世彦趁着客商少,不算太忙的时候,问常宏发。
  “能怎么处理?陈继辉扔下个烂摊子,没人接手,厂子直接黄了。
  工人能安排到别处的安排别处,安排不开的,那就只能回家再就业。
  白瞎了一个好厂子,光是咱县里,为了这个厂子,就扔进去不少钱呢。”
  常宏发叹气不已,他是老抚松人了,从小在这边长大的。
  如今这年月不像后世,都是轮换制,干个三五年就调走了。
  这时候很多干部,都是一辈子在家乡服务。
  常宏发是从基层一步一步熬到如今的地步,他是真的替县里心疼。
  “常县长,这没外人,你跟我交个实底儿。
  如果我想重新承包泉阳厂子,县里大概能要什么条件?”
  到这个地步,许世彦觉得,泉阳厂子可以接过来了。
  那边是全新的生产线,直接可以动工生产,这边是接到手软的订单。
  到这个时候还把机会往外推,那就是傻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