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科幻小说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一百零五章这就完成了?研究才刚开始啊
  高校的科研人员可没有加班一说。
  当手里的研究眼看要有进展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自觉加班,彭辉一声令下,金属实验室上下全部运作起来,有的调出监控研究记录王浩说的内容,有的去准备新实验的材料、检查设备运转情况,有的则开始做了相关的分析,记录等等。
  于此同时。
  王浩离开金属实验室以后,和阮海龙通了电话,两人见面就说笑着去了餐厅。
  他们是在校外的一家餐厅吃饭。
  阮海龙点了几个硬菜,还特别要了两瓶啤酒,边吃边喝的说了起来,话题还是在王浩身上。
  王浩身上的话题实在太多了,他依靠个人成果连续登上了新闻报道,近一段时间则和东港大学事件有关,阮海龙也恭喜他能够洗脱‘污点’。
  虽然所谓‘污点’对王浩来说不算什么,完成了很多国际性成果以后,已经对他不构成影响了,但谁也不希望以后谈到的时候,会说起因为实验失误被东港大学解聘。
  那是个很失败的经历。
  不过到现在来说,因为王浩完成了很多成果,有些还是世界级的成果,甚至被认为是未来的菲尔兹得主,失败的一方就变成了东港大学。
  东港大学事件调查结果出来以后,谈起这件事就感觉他们更失败了,因为他们是以一个错误的判断,把一个国际级别的数学天才解聘,等于是送给了西海大学。
  阮海龙笑说道,“这个事上新闻的时候,我还在发了微博,可惜没有几个粉丝,就只有几个回复,还都是同事发的。”
  “当时我就说这个事里面不对劲儿,因为我知道你,那种主要实验工作的计算失误,是不可能出现的。”
  说一个顶级的数学家会出现简单的计算错误,简直就是对数学家的侮辱。
  当然了,每个人都会出错。
  但像是重要实验的数据计算,肯定不只是计算一遍,会进行仔细的检查验算,可能会用不同的方法验算好几遍。
  这种认真的状态一下,出现好多个计算失误,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之后他们又谈起了梅森素数的研究。
  阮海龙建议王浩去水木大学数学科学中心发布成果,“如果是国际会议上发表成果,那就必须要用英文,而且是很正式的做报告。”
  “如果是去水木大学就不一样了,因为你的论文已经投稿,并不需要再做英文的报告,做中文的说明就可以了。”
  “去水木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也比较自由,而且,对发展人脉也有一定的好处。”
  他说着谈起了另一个话题,“国内来说,数学圈子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主要有影响力的就只有六个高校。”
  “这个有什么说法?”王浩感兴趣的问道。
  “很简单,院士分布。”阮海龙道,“科学院的数学院士就这么多,大部分院士都集中在六所高校中,其他分散的很少。”
  “你想想,如果是评选院士,自己院校的院士,肯定更愿意推荐自己院校的教授。”
  王浩理解的点头。
  只要是人就会有私心,换做是老院士也是一样的。
  如果两个水平差不多的教授一起参加院士评选,有投票权的人毫无疑问会投给亲近的那个。
  单一领域院士集中的高校就形成了圈子,圈子的边界很模糊,但确实是存在的。
  阮海龙继续道,“院士人数最多的就是首都大学和东港大学,这两所高校的数学上的竞争也是最激烈的。”
  “如果你一直在东港大学,做报告肯定是本校最好,但现在你在西海大学,还和东港大学有了点矛盾,有了成果,去水木大学数学科学中心是很好的选择。”
  “多认识一些数学领域的顶尖人士,肯定没有坏处,对不对?”
  王浩了然的点头。
  虽然他可以说是无‘派系’人士,并没有在所谓‘院士最多的六所高校中’,对于发展什么人脉也没有兴趣,类似的事情也只是听听而已,但是去水木大学做报告,确实相对轻松一些,还可以用中文做报告。
  现在有关梅森素数的成果,都可以说进入到了应用状态,成果已经被世界所认可,报告做不做都没有关系,主要还是为了让其他人对研究更加理解。
  去水木大学做中文的报告是很不错的选择。
  王浩和阮海龙一边喝着啤酒,谈天说地的到了晚上九点钟,看看时间也就回了酒店。
  第二天早上,他又去了进入金属实验室,准备转一圈,打个招呼就离开了。
  等进入实验室以后,他就发现有些不对,每个人都忙忙碌碌的,似乎都在认真的做准备。
  万益明见到王浩,拉着他就往会议室走。
  这时候,王浩才知道他们是准备进行一次新的试验。
  “这也太快了吧,我的分析还没做完啊?”王浩感到有些不理解,“不是说经费不够吗?做实验要花很多经费吧……”
  “经费不够也是相对的,有新的思路,肯定要做实验!”万益明理所当然的说道。
  王浩进了会议室,彭辉立刻热情的招呼,让他坐在自己的左手边,也说起来今天的实验内容,反复的询问他的意见。
  王浩带着些许迷茫表态说,“我还准备中午坐飞机回去,如果是做实验,我就再留一天,但是我就是看一下实验,对合金制造,我真的是不了解、知道的很少。”
  “王浩教授你这是太谦虚了,如果你都不了解,我们算什么?”
  “你昨天说的那些,真是让我们大有收获。”
  “……”
  王浩都感觉世界改变了。
  他昨天确实说了很多东西,但就只是就着自己的理解说一些内容,提了一点小建议也只是说一下,即便都是正确的,感觉影响也不是很大。
  这就是他对于合金材料研究的不了解了。
  合金材料的研究,每一点进展都是大进展,不像是数学的内容,要有很多思路才能解决一个问题,合金是真正的制造问题,每一个小的改进都可以说是巨大的进步。
  正因为如此,彭辉才急着要求进行下一次实验。
  实验室进行的会议,主要是对于实验制造的整体流程进行树立,确定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中途也让王浩说上几句。
  王浩感觉确实没什么可说的,他就照着昨天的话说了几句,随后有了点小灵感,又继续说几句,“我觉得吧,这个淬火方法可以改一下。”
  “最后一次的淬火,你们准备用的是等温淬火,但速度有些慢吧?可以选择更快的冷却淬火方法,速度越快,效果就会越好。”
  王浩再提出了意见以后,其他人就开始针对讨论起来,最终对于淬火方法进行了修改。
  等再把整个流程细节梳理一遍以后,彭辉当地就宣布开始实验,根本就没有考虑时间问题。
  上午十点,钛合金制造实验正式开始。
  王浩穿着一身工服站在操作间里,隔着安全距离看着一个个的工序,整个知道流程就是先把打磨的各类粉末混合在一起,然后进行均匀的搅拌,混合溶液冷却等等。
  过程说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单单是工序就有十多种,中途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处理,还用了一些非常专业的机器。
  混合熔炼,再到冷却淬火是最消耗时间的,因为添加了一次熔炼淬火的过程,用的时间就更长一些。
  一直等到下午三点钟,才完成了最后一步出了成品,就开始等待成品合金的自然冷却。
  因为他们不是制造金属部件,是制造一种新的合金,最后并不需要特别再去冷却淬火,来提升金属表面的硬度。
  那是没有必要的。
  四点钟。
  新的合金已经制造完成,就开始进行切割检测,主要的检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检测抗拉强度,一个是屈服强度。
  钛合金的常温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一大群人就待在实验室里,等待着检测结果,彭辉就一直走来走去的,仿佛是恨不得进入设备间,去亲自上手做检测。
  终于设备间传来一身呼喊,一个工作人员走出来,满是惊喜的喊道,“屈服强度,1380兆帕!”
  “确定了,是这个数值!”
  “我们连续检测了两次,一次是1373兆帕,一次是1388兆帕,都超过1370,平均下来就是在1380左右!”
  “呼啦!”
  听到强度的数值以后,整个楼道里都沸腾起来,彭辉更是满脸惊喜的说道,“真的吗?再检测一次看看!再检测一次!”
  他惊喜的不敢相信,希望再验证一下。
  很快,另一个数值也出来了。
  “抗拉强度,1410兆帕!”这个数值引起实验室内又一轮的呼声。
  王浩对于钛合金的性能指标还是
  
  有些了解的,知道钛合金的常温抗拉强度一般是在1400兆帕以下,最高可达1700兆帕以上。
  正因为数值有了解,他有些不理解实验室的兴奋。
  虽然大概是有所提升,但提升数值很少啊。
  史桂芳发现了王浩的不理解,解释道,“对应比上次制造出来的成品,抗拉强度、屈服强度都高出一百以上,这已经达到了研究的预期目标,都可以发公告并提交成果了。”
  “对,目标已经实现了!”
  彭辉表现的非常兴奋,说着话脸都是红红的,“我们不止是研究出一种新型的、强度有提升的钛合金,而且制造方法还做了简化,很大的成果啊!”
  “可是……”
  王浩扯着嘴角道,“我感觉,研究才刚刚开始吧?我的数据分析还没做啊。”
  “如果数据分析做完了,有结果了,肯定能够继续提升,这种研究就要有质的提升,性能参数上多几点,有什么用?”
  “额……”
  彭辉感觉成果似乎被鄙视了,他有些跟不上思维,反应过来犹豫着道,“要不,再等等?先不公布。”
  史桂芳提醒道,“应该可以公布吧?公布出来,也许还能申请新的经费?”
  “也对!”
  彭辉思考着很用力的点头,“那就这样,公布一下,然后再看看、再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