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都市小说 > 财团的诞生 > 第四十三章与港督的第1次会面
  第43章与港督的第一次会面
  农历新年过后不久,港督麦理浩以私人名义举办了一场酒会,遍邀香江各行业的头面人物参加,刘元昊也接到了邀请。
  麦理浩1971年开始担任港督,前些年刘元昊在低调发育时,他跟港督府除开公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来往,跟麦理浩也没见过面。
  现在刘元昊已经成了香江商界颇具影响力的人物,收到这样的邀请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只是现阶段他对港府无欲无求,并没有想从港府这里得到什么,之前就一直没有主动与港府接触。
  而有鉴于他之前将收购九龙仓的时间点选在了内地刚提出改革开放几天后的做法,港督府这次恐怕也存了想要试探一下他倾向的想法。
  联想到麦理浩即将在4月份访问京城,刘元昊认为这可能是麦理浩准备在出访前探一探香江各行各业头头脑脑的底,看看这些人对于香江归属问题的看法。
  他虽然不介意表达出倾向性,但他的黄金战略今年是最关键的一年,最好还是不要在英国人面前表达出任何倾向的好。
  反正他有灵活的道德底线,在需要示人以弱的时候找自己的大腿抱一抱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所以在酒会上,他大部分时间都跟沈弼待在一起。
  他刚进九龙仓董事会时挤兑纽壁坚的事情现在成了两人的谈资,沈弼对他的一系列表现非常满意。
  在他看来,正是有汇丰的支持,刘元昊才能成功的从怡和系手里收购了九龙仓。
  这一事件也标志着汇丰跟怡和的百年竞争出现了重大转折,怡和被踢下神坛,汇丰成为了香江新的王者。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他担任汇丰大班时主导的,是可以在汇丰的发展史上被浓墨重彩记载的。
  人生在世,无非就是追求名利二字,以他香江财神爷的地位,想搞钱并不是难事,现在“名”这方面也补齐了短板,让他觉得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有一种在幕后用丝线控制着香江方方面面的感觉。
  因此他对刘元昊的态度非常好,带着他在会场穿梭,主动给他介绍一些港府的英籍强力人士,比如财政司的夏鼎基爵士之类的。
  一些对刘元昊的倾向还有疑虑的英籍人士见他一直跟沈弼在一起,心中的疑虑大大减轻,他们可以不相信刘元昊,但沈弼肯定是值得他们信任的。
  而这也恰好是刘元昊想要达到的目的。
  又过了一会,沈弼见围在麦理浩身边的人散去了大半,就带着他来到了麦理浩的面前。
  不吹不黑,麦理浩在担任港督期间的表现,比他之前的几任强了不是一星半点,他任内香江经济增长的强劲表现是开埠以来所没有的。
  在他的协助下,香江由原本以轻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逐步转型为以电子工业,金融业和商业为重心,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他主导成立的廉政公署也极大的改善了香江的社会治安,为香江的繁荣稳定和日后成为国际知名的金融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离任后,他还曾多次批评末代港督彭定康为立法局引入的所谓民主改革。    对比那些一心只想捞钱或者埋钉子的英国佬,这位显然要好的多。
  不过刘元昊和他之间的分歧是不可调和的,即便他在任上做的再好也改变不了这一点,最多只能让刘元昊在面对他时表面上稍微尊重一点。
  在沈弼为双方做完介绍之后,刘元昊先是礼貌的微微鞠了一躬,然后才开口招呼:
  “督宪,很荣幸见到您,您为香江付出的一切值得每一个香江市民称颂。”
  “香江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伟大的女王陛下庇佑,离不开睿智的不列颠政府指导,当然更离不开每一个香江市民的奉献,尤其是像阁下这样的青年俊彦,更是香江日后繁荣发展的基石。至于我本人,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而已。”
  来之前就有所怀疑的刘元昊在心里默默说了一声“果然如此”,这老家伙嘴里又是英女王又是英政府的,应该就是在摸底无疑了,不过他并不打算接腔。
  “督宪太谦虚了,您作为香江任期最长的总督,对香江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
  “哈哈哈,多谢你的赞美,不知道你对香江今后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麦理浩见他没有回应自己的说法,于是再次试探。
  “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当然希望香江能发展的越来越好。我觉得香江可以朝亚洲金融中心的方向努力,争取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中连接伦敦和纽约的关键一环。作为东西方之间的桥梁,香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这是东京和新加坡不能比的。”
  刘元昊的这一说法非常新颖,话一出口就吸引了沈弼和麦理浩的注意力,也成功避开了麦理浩对他的试探。
  以中国的人口数量和国土面积,任何抛开中国谈全球经济的课题都是伪命题,只不过改开之前的内地市场,西方国家想进但是进不了,改开之后才算是看到机会。
  而香江的特殊地位也因此凸显出来,这才有了发展成为全球贸易枢纽和金融中心的机会。
  两人一番沉思,越想越觉得刘元昊的话有道理。
  尤其是沈弼,本身就是汇丰大班,如果香江能成为亚洲金融中心,汇丰作为香江的王者,地位必然会水涨船高。
  越想越兴奋的沈弼抛开麦理浩,拉着刘元昊到一旁开始讨论香江成为亚洲金融中心的可能性,汇丰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应该怎么定位自己,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与汇丰成为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大银行相比,之前在与怡和的竞争中胜出已经成了微不足道的小事。
  如果这件事谋划成功了,那亲自规划这一切并奠定基础的沈弼将成为汇丰一百多年来最有影响力的大班,这事光是想一想就让他激动不已。
  刘元昊知道汇丰的国际化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当然乐见其成,于是将前世汇丰的一些关键步骤点了出来,比如说汇丰的股权架构调整问题,比如说在英国和美国各收购一家本地银行发展业务。
  汇丰在78年的时候就开始和美国海丰银行接触,想要收购这家全美排名第十七位的商业银行,目前双方还处于初步接触阶段。
  刘元昊担任汇丰董事的时间还很短,按理说他暂时接触不到这些信息,所以他的说法与汇丰的举动不谋而合,也更坚定了沈弼收购海丰银行的决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