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穿书女炮灰,我凭本事坑自己 > 第156章可以摘面具了
  这一夜先把老王爷夫妇送回府,又把几位准媳妇送回府,余下义庆王府众人加上菱王竟一直宴饮至天明,只能说全京都,也就这一家有这么和谐的家族氛围了,别人羡慕不来。
  
  冯年年的迁居宴就是后日,索性一切准备就绪,傅家人除了老王爷夫妇和徐氏,其余人均是睡到了日上三竿。
  
  因着及时灌下去的醒酒汤,睡足了的这些人依然生龙活虎,一丝不良反应也无。聚众去了冯年年院子喊上她和秦骁一起去茶楼喝酒听戏,顺便看看北荒族人鸣冤的事情进展如何。
  
  还未及进茶楼,在门外就听见人声鼎沸的。几人互看一眼,引路的小二见几人好奇,便自顾自的解释:“几位贵人莫要嫌吵,这几日都城里的茶楼各个都是咱家这个热闹劲儿,北荒的事情闹的凶,人人都在关心,自然声音大了点,还好几位是在楼上雅间,会安静不少。”
  
  结果小二万万没想到,这几位衣着光鲜的贵人直接要求去大厅角落,不要雅间了。一想到可能因为自己的几句话让东家少挣几十两银子,茶楼小二很是后悔。
  
  “放心,短不了你挣的!雅间先留着,晚点再上去。”冯星澜常年同三教九流打交道,自是明白其中的门道,潇洒的甩下五十两银票,在小二一叠声的“谢谢冯二少赏”中第一个迈步进了茶楼。
  
  吵吵嚷嚷的茶楼里有小二的卖力吆喝也有士子的高谈阔论,《南寻记》已经告一段落,可以听见到处都是关于北荒的事情,偶有几句清晰的声音里说的也是当年之事定有猫腻,可见秦云英的舆论引导还是很成功的。
  
  几人分散在三张桌子上坐定,叫了最好的茶水点心,也不说话,只安心的听。
  
  京都中人真正傻的极少,多数都是聪明人,席间谈论的多数也看透了某些本质。
  
  “这北荒也是大手笔,用一出戏抛砖引玉,造势造的极妙,定是有高人指点。”一个富贵老爷做派的中年男子说道。
  
  “如此造势,定是有十足把握的,只是不知这幕后之人是什么来头。”同席的另一个富贵老爷接话分析。
  
  冯年年边听边点头,心里默默给这二人竖起大拇指。
  
  “依这位老丈所言,那幕后之人会是谁呢?”隔壁桌一个青衫士子听出了点门道,朝富贵老爷那桌拱手请教。
  
  那人也拱手回礼,嘴里直道“胡乱猜测胡乱猜测而已”,显然是不愿再多谈,但众人哪能允许,又有多人喊道:“对啊老丈,再说说吧!”
  
  推拒不得,那人只得先给当今戴个高帽:“我就一说,大家就一听,索性如今风气雅正,国事亦可评判一番。”然后继续道:“想当年之事,与之相关的有几人?前太子一系,有熊国秦家以及安庆王一家。”那人没再说,只给众人思考的时间。
  
  冯年年听着只觉这人有趣,说着说着还知道留白,只会更引人入胜。
  
  “先说目的,前太子一系目的只会是蒙冤平反,有熊国秦家要么是要为己正名、要么是思反,安庆王一家一直是绑在前太子身上的,自然也是平反。只是这其中前太子已被先帝证明夺位是为栽赃,秦家谋反定然依靠北荒然而你我都知道北荒有熊国举国被灭没这个实力,至于安庆王一家目的或许是同前太子理由相同,但前太子残暴铁证如山,是以也不成立。”
  
  众人嗡嗡声骤起,显然都在讨论这件事。
  
  “所以都排除了?”有人忍不住发问。
  
  那人却摇头:“不,尚有一人,同以上几家都有关系,且关系匪浅。”
  
  “老丈说的莫不是安庆王世子?那个受尽欺负最后畏罪自焚的小世子?”有人突然想到了什么。
  
  老丈高深莫测的笑着,不肯定也不否定。此时茶楼里众人均已被这边你来我往的讨论吸引过来,又闹哄哄的各自分析。
  
  “当年那小世子不受安庆王重视,在前太子处时时受辱却不堕其名,据传闻是安庆王妃也就是有熊国秦家之女的教导之功,那秦家小姐论及样貌自是倾国倾城,论及才学更是为无数人所叹,以深宅女子之身作多首传唱佳句,更是连如今不良于行之人所用的轮椅都是她画的图纸造出来的。可惜啊可惜。”有人在暗处嗟叹著。
  
  “能将教出这样的女儿又培养出那样的世子的秦家,说他们谋反我真是一个字都不信。”有义士在茶楼中举拳愤愤。筚趣阁
  
  那老丈见此却不再多谈,道了一声家中有事便离开了。
  
  见此,义庆王府这几人也觉得没什么再看的必要,起身上楼去了雅间。
  
  “秦骁去菱王府了?”傅弘文坐下以后问冯年年。
  
  “嗯,以后应是不必再带着面具行事了。”冯年年有些感慨,终于到了这可以堂堂正正行走人世间的日子。
  
  “也是,就那张脸,没人能说他不是安庆王妃所生。”傅弘景也低声感慨。
  
  “昨日去鸣冤的北荒族人,有三人被追踪,其中二人殒命,出手的是太子。”秦云英的声音有些自责。“是英儿没保护好他们,以为大庭广众之下进了大理寺应是不会有人敢动手了,但是没想到……”
  
  秦云英没想到太子竟然如此嚣张,这种时候都敢动手。
  
  “也有可能是太子身边的,皇上的人。这事不像太子手笔,倒更像那位为了保全皇室颜面所做,如此也更加证明,皇室中人对当年之事,清清楚楚。”傅弘文说到这就有些咬牙切齿。他如今是真的将秦骁当作自家妹婿心疼的。
  
  “秋月宴上自有菱王作保,秦骁不会因是安庆王和秦氏后人而被追责下狱。幸好有菱王,事情尚不至于太难办。”冯星澜对菱王所为表示肯定。
  
  “一切只待秋月宴发难了,我们各自都警醒些吧,明日不会太好过。”傅弘博总结陈词,又补了一句:“是不是可以吃点什么的,我是真的饿啊!”
  
  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