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战争的局限与人类走向 > 第四章继续战争?短暂休战?
  战火纷飞,个人的力量总是那的微弱,声音也不被听到,只有以愤怒和仇恨浇灌,才能使人们更亢奋。你可否听到过铁具在哭泣?你可否听到陶碗在哭泣?你是否听到土地在哭泣?三十年的战争,所有的资源都投向战争这个“恶魔”,农具、陶碗、衣服等都已许久未得到更换,全国只有两家生产这些物资,以维护最基本的生存。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人们在这个地方只是为了战争生存,生活的全部也只有战争。
  
  
  战争初期,当中也有人对战争进行反思,但是将言论发表之后,就会有人举报或被特务发现,然后就会被扣下“叛国”“投敌”之罪,要送往前线,要被肉体消灭。如此,身边的人均会纷纷远离你,与你划清界线,比陌生人还要陌生人,生怕扯出一丝与己相关的事情。直到战争进行了若干年,慢慢有人发现那些人说的是正确的,此刻也没有人举报,但偶尔会有特务来追查,最后不了了之,因为特务机关无法将所有人进行关押与审判。
  
  
  当齐君止到达边境时,两方仍然进行着表演式的战争,偶尔一两个不开窍的指挥官想要严肃战争,均会被敌方士兵准确的杀死,从而使得这场战争继续表演。?如何到达敌方国境?这看似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有需求必然会有人暗地进行某种形式的生意),但如果想前往,可去往更前一线处了解,因为战争不只使双方成为敌人,而且还使有的成为了某种不能言说的“朋友”。至于前往敌国国境内见到皇帝,这比穿越国境更困难。
  
  
  于是,齐君止让暗中之人散布情报,说:双方将于五月十五日在新龙寺进行和谈(一个月后)。散布情报之人也很是诧异,如此具体,是不是假消息?
  
  
  谣言的散布使得消息很快传到对方皇帝的耳中,双方均以否认来澄清“不可能进行和谈,除非对方先提出”,同时发布“如有人擅提和谈”将直接以“通敌之罪”论处。数天后,又有传言,之前所传信息为“疲敌之策”,双方也都加紧了新一轮备战,十数日过去,已无人在记起该事件。
  
  
  三十年战争,已使得佛寺处于半荒凉状态,这个佛寺只剩余两三残疾人进行留守与打理,凡能够健康状态允许的情况下,均已被强制加入战争或劳动生产中。这两三人的存在只为人们祈愿、寻求慰藉提供一个合理之地。五月十五日,有人穿着朴素的粗衣相继而入,佛寺的僧人为了养活自己,已没有了往日的细心接待,任由人们前去礼拜残缺破损但无尘土的佛像,偶尔有人施舍几个“香油钱”已是天大的奇迹。这一日,他们均等对方开口。
  
  
  齐君止首先面对佛祖说道“佛祖真能解救万民于水火吗?”。
  
  
  皇帝也开口说道“佛祖有意,但却在人为。”
  
  
  齐君止道“陛下。菩萨解救于来世,但陛下可救万民于今生”
  
  
  皇帝诧异却未有所回应。
  
  
  齐君止继续道“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救万民与苍生者,定会为万民所记”
  
  
  皇帝继续保持沉默。
  
  
  齐君止道“如果今天所来非为尊者,我想着这毁灭定在旦夕之间。如今两国已三十年断绝交往,也未有人前往尊者之国,这仇恨与裂隙早已无法凭借一己之力进行修复,但我相信此次我让人传播信息于旷野,所有人均可知晓,陛下也会知晓。真与假,假与真,不过是为万民与苍生留下最后的可能。”
  
  
  皇帝道“人定事?事推人?佛祖明鉴,苍生已至绝境,佛法无边?”
  
  
  齐君止道“事与人,在人为,在天时。时我令人传播消息,当陛下将此消息令众人视为疲敌之策时,我想陛下已经决心与我相见”
  
  
  皇帝面向残损佛像继续沉默,但已然彷佛在与佛祖对话。
  
  
  齐君止道:三十年战争,欲使双方均可体面结束战争,我方将以换防为理由从前线后撤十公,由双方士兵首先结成和平力量。民间将允许和谈出现,不支持、不限制、不表态,等时机成熟后以某种方式缔结和约。如此一来,双方都可以民意来作为结束战争的契机。
  
  
  皇帝道:若此,在合适的时机表示沉默,不在扩大战争,任由其发展,时也势也。如这尊佛,不说话,但却已然将答案告诉世人。
  
  
  无任何信件、无任何信物、唯有信任可以相信。
  
  
  以善为邻,则善之善者,以恶为邻,则永无尽头。
  
  
  第一次的会谈在简短的对话中结束,新龙寺的晚霞也如此的令人陶醉,在出寺门那一刻,夕阳照进佛寺的佛像,那一抹红晕和佛祖的微笑仿佛因为人类的初步和解而那样迷人。那一刻,整个世界在改变,众人的生命轨迹也在改变。
  
  
  一切的改变在微末间,在你不知道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