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战争的局限与人类走向 > 第十三章历史回顾——“绞杀之战”(上)
  南方宪皇帝三年,北方奉诚可汗十九年。
  
  
  历经“亲军之战”“囚龙之战”后,两头受伤的“斗兽”黯然的退场,在暗处舔舐看自己的伤口,同时也在时刻注意观察对方的破绽。因为他们都自信的认为看到了对方的“软肋”,只是需要等待时间,让对方的“软肋”暴露在自己眼下,从而寻找合适的契机,然后在主动出击。
  
  
  双方最高统帅在撤退回到后方驻地之后,是否会怀疑自己撤军的决定?是否对这场战争的未来产生疑虑?是否会在深夜困意来袭时看到一张张血染的脸?是否会听到那一声声哀嚎?是否会感到绝望的气息?……为了这个帝国的荣光,为了显示强硬立场,为了所谓的虚荣心,为了权力的平衡,为了将贪婪变成现实……这一切还来不及思考,因为“对方的虚弱”已暴露在眼前……不首先出击,必然会陷入被动,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先发制人,后发则制于人”。
  
  
  双方均基于战场的事实作出以下判断,“在历经两场战斗之后,双方的精锐丧失殆尽,新的后备力量尚未形成实质性战力。此刻对方正处于虚弱状态,要是有一支有生力量深入敌方腹地进行破坏与战斗,那对于对方内心的震慑是非常大的,这种心理的震慑和影响将会迅速蔓延到边境的军队,如此一来,内外联合下将迅速结束战争。”
  
  
  理性逻辑的思考与判断,总是显现如此的诱人与完美,双方同样的思考与行动,带来了新的一场“绞杀”。在精锐尽失的前提下,双方迅速调整部署与作战策略,对于新补充进来的新兵更多要求于阵地防守的能力训练,确保阵地及关口(通道)在我方手中;对于经历多次的老兵进行重新编排,以确保在野战中能够有效发挥进攻的力量。
  
  
  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在死神的镰刀下寻找生存的机会。多一次的训练,也就多一丝的生存希望;战场上没有人会在举起屠刀时在思考“杀”还是“不杀”,只有前者,而无后者。
  
  
  事实已定,那就需要部署和执行。
  
  
  历史通常呈这样的走向:大事开小会,小会开大会;特大事情,只表态度或立场,如何操作与执行,则属于官僚集团去思考的;对于不重要的事情,往往会让众人参与讨论。因为重要的事情不需要太多的看法,只需要统一态度与立场即可;不重要的事情,无论看法是什,都无关紧要,甚至无所任何意义……这一幕在人类历史上总是时常上演,有些事只是一种表演,只要不是主角,就不要去在意演出的效果。对于我们来说,只需要本色做好配合演出即可,因为决定未来走向的是那几个关键点……
  
  
  南北双方的决策也是如此进行:双方皇帝、可汗对于这种特别重要的事情,只要求两三人参与决策,立场态度统一之后就交由业务主官或部门去办理。
  
  
  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主要形成四个方面的决定:
  
  
  一:稳住现有防线,选调有作战经验的老兵于东线集结,统一由东线行军总管指挥;
  
  
  二:从距离边关最近的地方抽调预备人员,补充老兵缺失后的前线,这部分人员在最初阶段只用于防备,日常期间主要进行防御训练;用半年的时间能够初步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
  
  
  三:做好边关各地延伸八百公的防备、监测及坚壁清野,以防止出现对方出兵的袭击;
  
  
  四、后方生产的加急,确保战略物资及运输线能够畅通;
  
  
  安排部署完毕,各方开始进行紧急的准备阶段。
  
  
  一个月后……
  
  
  西线战场以加急的形式上报了北方大举入侵的消息,已突破西城关、尚武关、青川关,目前西部战线正在逐步收缩于绥阳城和天泉城,需要紧急支援;另,据前方来报,奉诚可汗的大纛也出现在此地。情势危及,若无援兵,数日内必将失守。
  
  
  宪皇帝接到密报,找来重臣商议,丞相藏向武、太尉顾康、兵部尚书齐道彦、东线战场行军总管李显忠……
  
  
  宪皇帝道:西线战报已于一个时辰前送来,诸位请速查看。
  
  
  四人一并查看。这样的情况对于四人来说并不是第一次遇见,也已经不在惊讶与震惊,唯有见招拆招和灵机处置。丞相藏向武道:如今观之,西城关、尚武关、青川关三关的失守已危及到绥阳城和天泉城,但陛下不必担忧,绥阳城和天泉城于先皇在位第十年就已经开始加固,这两城互成犄角之势,最起码可以维持半年。
  
  
  太尉顾康道:在距离绥阳城和天泉城以东,有一地为贺兰城,这一城属于连接中西部的唯一通道(另一通道在距此向南一千二百的“秋明平原”),陛下可速安排从贺兰城出动一部前往救援,同时加强贺兰城的防御与物资储备。
  
  
  兵部尚书齐道彦道:为了缓解西线战场的压力,一则可命令中线战场出动小股部队袭扰其运输通道;二则向天下宣告,陛下将御驾亲征西部战场;三则趁北方大军都侧重于西部,我们可以重新将所集结的兵力由李将军率领从东线向其后方包抄。
  
  
  东线战场行军总管李显忠道:各位大人所言极是,但我方在一年内连续与北方发生两场大战,兵力尚未完全补充,将士之间的配合也不够熟练,现在若再起大军长途作战,可能会出现更大的危机。如今情况不如所选千余精锐,同时向西、北各方派出斥候及时获取情报,临机而断。此次我们长途奔袭北方王庭驻地,如若未有抵抗,则说明北方可能真的放弃东线准备从西线进行入侵,同时也可能在我们在包抄其西部主力时留有准备,静待我们陷入其“口袋”。
  
  
  宪皇帝道:“用兵之道,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实则实之,虚则虚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正合,以奇胜”一、既然北方以全力欲从西部战场进入,那就让西部两城在坚守半年,这半年中将贺兰城以西的军士、百姓、财产等可移动的都转至贺兰城以东。只要有人,失去的土地和财产还会再夺回来;二、令中部战场做好全力备战,在距离绥阳城和天泉城一百处筑城扎营,使北方不能集全力攻城,如北方全力进攻,城外大军则可绕其后而包围之;如对城外大军进攻,城内大军则可攻其尾翼;三、东线战场分两路,一路由兵部尚书齐道彦率领进攻东部王庭驻地,一路多派出斥候侦探,一旦确定要迅速出击,完成之后急速向北方西部后军行进,不必急于进攻,牵制住其行动;另一路由东线行军总管李显忠率领,竖起朕的大纛快速前往贺兰城附近,加强防备,同时策应城外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