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寒门小福星 > 第19章村里学堂
  “怎么了?怎么了?”她连忙凑到她们身边,一边从小布包里掏出手帕给二人擦眼泪,一边焦急地询问原因。
  
  小芬和妮儿都是不爱说话的小姑娘,只比她大三岁,却承担了家里的很多家务,从来不叫一声苦,叫一声累。
  
  因为天气渐冷,兔子不好再养,大家一致决定暂时停止荷叶兔的营生,把剩下的兔子卖完就结束。
  
  杨大福考虑到村里孩子都没怎么出来逛过,便提议每天带两个娃一起来镇上,不说涨多少见识,最起码能知道村子外面是个啥样子。
  
  今天就轮到了小芬和妮儿。
  
  小清歌见二人眼睛红肿,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明白这是问不出来什么了。于是,她扭过头,看向一旁的杨大福,“爷爷,这是怎么了?”
  
  杨大福甩了下鞭子,驴车开始慢慢往前走。
  
  “没啥事儿,就是今天遇上个坏心眼儿的汉子,买了三勺半的兔肉,只给了九文钱。”
  
  因为荷叶兔实在好吃,价格又不贵,加上大家知道他们快不卖的事儿,这段时间生意异常火爆,因此小芬和妮儿就偶尔会帮着收钱。
  
  妮儿抽噎著补充道:“我,我们还在数钱呢,那,那个人就,就跑了。”
  
  她俩都不咋会数数,好不容易头对头数清楚了,刚想和那人说钱给少了,抬起头一看,那人早没影儿了。
  
  小芬一听妮儿的话,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又羞又愧,眼泪跟不要钱的一样往下掉,“而且,而且那几个还是假钱。”
  
  她们见人跑了,先开始还安慰自己最起码还收了一大半,却没想到杨大福接过钱一看,居然说是假的。
  
  “假钱?”小清歌瞪大了眼睛,好奇地把手伸向杨大福,“爷爷,给我看看假钱啥样呗。”
  
  杨大福将九个铜板放在她手心,叮嘱道:“放边上,别和真的弄混了。”
  
  小清歌“哎”了一声,细细打量起手心的九个铜板。
  
  果然,她一看就知道是假的,这几个铜板上的花纹歪歪扭扭,并不板正,“大云铜钱”的“铜”还写错了。
  
  她又看看缩在驴车角落的妮儿和小芬,安慰道:“妮儿姐姐,小芬姐姐,不要哭了。这事儿怪不到你们头上,是那个人太坏了!”
  
  而且妮儿和小芬平日里肯定很少亲手拿到铜板,自然不知道真假之间的区别。
  
  小清歌又从小布包里掏出两颗赵灵送她的糖果,递给妮儿和小芬,“别哭了,给你们糖吃,天冷哭花了脸会疼的。”
  
  妮儿和小芬看着手心的糖,也舍不得吃,看着比她们还小的小清歌,也不好意思再哭下去,擦擦鼻子,不好意思地捏着手帕道:“我们给你洗干净再还你。”
  
  小清歌不在乎地摆摆手,“好,不要再哭了哦。”
  
  说完,她往前挪挪,靠到杨大福身边,想了想,还是开口道:“爷爷,咱村里为啥没有学堂啊?”
  
  杨大福没回头,只是好奇问道:“怎么了,在郑家学得不开心吗?”
  
  小清歌摇摇头,“没有,郑家人很好,关夫子也很好。我就是好奇,为啥咱村没有学堂。”
  
  “一直也没想起来建,加上村里日子不好过,哪能让小孩上学堂?家里家外、田里的活,不都得要人去干嘛。”
  
  小清歌拧起眉头,还是说出了最终目的,“我觉得我们要在村里建一个学堂,不说教四书五经,最起码要教大家认一些常用字,知道出门办事要注意的地方。”
  
  此话一出,一旁的方秀才和杨二芬也都点头称是。
  
  方秀才欣慰地看着小清歌,“你说得对,咱们村里建了学堂后,最起码今天这种事儿以后不会再发生了。”
  
  杨大福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这个世道,半大孩子都能当正经劳动力使唤,孩子们都去学堂学习了,田里的活、家里的活又怎么办呢?
  
  最关键的是,没人干活,钱从哪儿来?
  
  他将忧虑说了出来,小清歌在内的所有人都沉默了,妮儿和小芬刚才还双眼发亮,现在也都黯淡下去。
  
  是啊,没钱啊。
  
  【001:检测到宿主心怀村民,产生一定的教育意识,奖励一份“卤汁配方”。】
  
  驴车正经过崎岖不平的小路,小清歌被颠得头昏眼花,听完系统的话,她整个人都精神起来了。
  
  与此同时,她想起了她有一件事儿忘记说了。
  
  刚才一上驴车就见妮儿和小芬在哭,她把想说的事儿都给忘了。
  
  小清歌一拍脑袋,大声说道:“爷爷,郑家叔叔让我问你要不要腊肉。”
  
  “啥?我要那贵得要死的腊肉做什么?”杨大福想都没想就拒绝了,那郑家的腊肉都是卖到酒楼里去的,价格不便宜,他们可吃不起。
  
  小清歌见杨大福误会了,赶忙解释道:“有人买了郑家腊肉,家里却出了意外付不了钱,这批腊肉就被退了回来。郑家叔叔说,如果我们买,可以按成本价给我们。”
  
  这下,杨大福倒是来了兴趣,他问道:“成本价是多少钱?”
  
  “十二文一斤。”
  
  听到这个价格,杨大福也觉著不贵,想到家里的几个孩子,想着要不买几斤尝尝鲜?
  
  杨二芬和方秀才也开口道:“这价格不高。”
  
  他们也想买点尝尝,还没吃过酒楼里吃得东西呢。
  
  杨大福控制着驴子转了个弯,道路终于平坦很多,前方就是大杨村村口,他问道:“要不咱买个几斤?”
  
  却听小清歌说道:“郑家叔叔说,十二文一斤,两百斤全部买走。”
  
  “啥?两百斤?”杨大福手下的鞭子抽得有些用力,驴子吃痛地往前快速跑了两步。
  
  他稳住身子,以为自己听错了,重复确认道:“两百斤腊肉必须全买?”
  
  小清歌点点头,“对。”
  
  得到了肯定回答,杨大福连连摇头,“咱们这段时间卖兔子,赚了差不多就这个钱,要是全买了腊肉,可是一文不剩了。再说,我们买那么多腊肉干嘛呢?”
  
  小清歌理所当然地回道:“卖啊。”
  
  卤腊肉应该也蛮好吃的吧?
  
  郑家的腊肉都卖不出去,他们又怎么卖得出去?杨大福还没来得及吐槽孙女的天真,就见到杨青石又栽进了路边的草丛里。
  
  杨大福气不打一处来,“蠢货!”
  
  小清歌摸摸下巴,小叔是不是拿到了卤汁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