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家兄赵括 > 第32章千恩万谢世家子
  两人刚到关门,便看到远处一行火把朝着故关奔来。
  
  
  看着人数并不多,稀稀拉拉的不成阵营,深夜行军至此,会是谁呢?
  
  
  等一行人走近,见这群狼狈的旅人竟都是老熟人。
  
  
  廉颇的长孙廉义。
  
  
  乐毅的长子乐翎。
  
  
  田单的幼子田淮。
  
  
  ……
  
  
  都是邯郸城的世家子。
  
  
  每人身边跟了三四个家臣陪护,此时累的四肢疲软,全身湿透,看来赶了一夜的路,半条命都搭在路上了。
  
  
  这时更能看出世家子的体质,将门之后的廉义、乐翎、田淮还算好的,起码能稳稳的骑在马上。剩下的那些便已经开始东倒西歪,眼神涣散,几个文官之子见到故关之后,失去了最后一分力量,翻身下马,躺在地上出气多,进气少。
  
  
  一行人的到来,早就在木蔼的预料之内,打开关门,将他们引进故关,各自的食宿早就安排妥当。
  
  
  虽然吃食没有刚才赵牧吃的丰盛,但即便面对平时瞧不上眼的粗粮,这群人也是狼吞虎咽,没有半分矫情,看来这一路上大家并不容易。
  
  
  最让赵牧意外的是,他们无论多无力,走过自己身边的时候都会停留,并恭敬行礼,说一句:“有劳世兄了!”仿佛自己对他们有多大恩情一般。
  
  
  关门即将关闭的时候,又听到远处传来哒哒的马蹄声。
  
  
  循声看去,竟然是远远落后的赵德。
  
  
  此时他衣着凌乱,脸色苍白,火把也不知丢到了哪。
  
  
  马匹停下后,身子竟然无力的向前倾倒,直直的摔下马来。
  
  
  赵牧赶紧上前,接住了这个轻飘飘,酷似豆芽的身体。
  
  
  赵德双眼一翻眼看就要晕厥,却还是努力提神,从赵牧的怀挣扎着起身,整理衣冠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世兄,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日后若是……”
  
  
  话没说完,窟通一声晕倒在地,以头抢地。
  
  
  赵牧越来越懵,离奇的事情怎越来越多,自己什都没做怎就成了这群世家子的大恩人。
  
  
  赵牧追着木蔼问了一夜,也没问出个所以然来。
  
  
  自始至终就是一句话“人已经到齐,五百甲士,二十几个邯郸世家子,接下来何去何从全看你赵子羽如何谋划了,老将舍了条老命陪你折腾。”
  
  
  赵牧琢磨不透这其中的缘由,但隐隐感觉跟赵括脱不了干系,便问道:“是家兄赵括的安排吗?”
  
  
  木蔼笑着说道:“你不是茫茫天地,孑然一身吗?”
  
  
  赵牧无语。
  
  
  回到房间,赵牧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正琢磨失眠原因,才想到自己刚睡醒。
  
  
  坐在桌案前苦思冥想没有任何头绪,总觉得这一切太巧合,但又说不出来原因。
  
  
  牧雪陪在赵牧的身边,帮他铺纸研磨,可赵括举著毛笔半天都没写下一个字。
  
  
  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牧雪连忙躲了起来。
  
  
  来者是廉义。
  
  
  不愧是老将廉颇的孙子,体力比别人好上许多,吃完饭后他便赶了过来,进门后就是深深作揖,郑重的说道:“子羽,之前我对你多有成见,现在想来羞愧不已,今日之事,见识到了子羽的大义,我廉家感激不尽。”
  
  
  赵牧厌倦了猜测,便直接了当的问廉义发生了什。
  
  
  原来昨晚赵括下山之后,连夜召集了所有世家子,宣布了一个重磅的消息,那就是大战在即,弟弟赵牧因为世家子的去留跟赵括大吵了一架,最后不惜削去军职,也要带着所有世家子退守故关防线。
  
  
  刚开始这些世家子不理解其中之意,可看到一向神勇的赵括全身都是伤痕,不由得不信,最后还是头脑最快的赵德最先反应过来,弱弱的问了一句“我们,可以回家了吗?”
  
  
  赵括没有回应,算是默认,营帐内顿时响起一阵欢呼。
  
  
  世家子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他们终于可以回家了,终于不用在这提心吊胆的担心生死了。
  
  
  此次出征赵王下了个死命令,每个世家都需要派自己的直系晚辈参加战斗,为的就是让各个世家全力支持赵括的行动,如果这场仗打不赢,那自己的子孙也便随军一同埋葬了,所以这些被选上世家子这段时间都活在恐惧中。
  
  
  像廉义这样的将门之后还好,毕竟有着家族传统,那些文官的子弟出征之前几乎与家决裂。
  
  
  平原君赵胜的选子方式最是轰动,因为始终带着“大义”的名头,平原君不愿直接指派,把五个儿子叫在了一起,开出条件,家中三千食客,谁愿意出征,若能平安归来,可得食客五百。可就是这样诱人的条件还是无人愿意,最后偏是自幼体弱多病,年纪最小的赵德站了出来,说了句:“德对家族无片瓦之功,今终有用武之地,愿用鸿毛性命,解兄父燃眉之急。”
  
  
  现在各个世家子听到可以回家的消息,怎能不开心。
  
  
  然后赵括又伸出两根手指:“两日后故关封禁,那时不出,便随大军出征。”
  
  
  听到这话几个心急的世家子来不及告退就忙不迭的跑回去收拾行囊。
  
  
  弄明白了世家子前来的原因,赵牧反而更加迷惑,脑中的混乱又多了一分,仿佛有很多线索,可又找不到线头。
  
  
  廉义走后,赵牧拿出帛,撕成条状,像破案一样,在每个帛上面写着目前不合理的地方,然后统统贴在了墙上。
  
  
  赵括突然发飙,逼着我跟他反目肯定算一项,现在想来,他听到我对局势的分析后似乎在害怕什?怕我影响了他的权威?还是怕我扰乱了他的进军计划?
  
  
  违背赵王的意思放人,肯定也算一项。赵王想让世家子们倒逼世家出力表面上没什问题,可细琢磨并不可靠,因为在选人的时候,这些人就已经是家族的弃子了,怎期盼他们发挥什作用。那赵王为什这做?
  
  
  想了很久突然一个冒出一个恐怖的想法,赵王这是在害赵括,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削弱世家的实力,并且把黑锅甩给赵括,打完仗后无论胜负,只要世家子有损伤,赵括都会背上世家仇视,这样一来,除了赵王没有人是赢家。
  
  
  想到这,脑中的迷雾似乎解开了一块,原来这场战争并没有自己想的那简单,金戈铁马只是表象,朝堂争斗才是推动战局的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