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人便一起来到那个荒废的窑洞。这窑洞也靠近衡山,离苏宅并不太远,好像荒废了没几年,只要清一下里头的灰烬就可以开窑了。
  “那你们先烧青砖吧,水泥烧出来,还要搭配别的东西合成混凝土才能盖房子,倒是不着急。”苏汐说。
  “行,那小老儿就先烧几窑青砖。我这就估算一下用量。”
  老师傅答应下来,便指挥接工人开始去挖泥,准备开窑烧砖。
  村里人之前不知,还以为苏家只是在那三间老宅的基础上,再翻建,就是扩建也大不到哪儿去,谁知道苏家姐弟竟然一口气圈了十几亩地,这得建多大的宅院啊?简直赶上县城里的员外郎家了。(他们乡下人哪里知道员外郎住多大的宅子?只是在心里想象一下罢了。)
  不愧是前任太守家,家底就是丰厚。
  的确,以苏家以前的家底,盖这么大的宅院也是很正常的。只是他们哪里知道,苏家的万贯家财早已被娘舅给侵吞干净,这些钱都是苏汐穿越来以后,辛辛苦苦赚的呢。
  村里人不由在心里嘀咕:本以为是丧父丧母的两个孤儿孤苦伶仃,没想到却有钱到一口气圈了十几亩的地盖房子。
  有那酸溜溜的便说:“就这几个毛孩子,造那么大的房子多浪费,有那银子,也不拉拨拉拨乡亲父老。”
  “你得了,那钱再多也是人家爹娘挣的,和你有什么关系?凭啥拉拨你?”
  还有说怪话的:“看他们这花钱大手大脚的,要迟早把家给败光了。”
  也有打起苏汐苏卓主意的:“你说要是嫁给他家小子或者娶了他家小娘,这万贯家财不得分到一半啊。你明儿就回村里看看,你那侄女儿,大侄子,不正年纪合适吗?……”
  苏汐躺在床上,看着小花意念传来的村民对话,不由失笑。
  她就知道,一旦他们造这么大的宅院的消息传出去,必然会引起一些议论和麻烦,但是,有什么呢?她不怕。经历过末世那么混乱可怕的世界后,再看看这个世界的一切,就都觉得是小儿科了。
  而且现在村里人都等着学习制作豆制品的技能,不可能也不敢孤立和仇视他们,还想不想赚钱了?
  于是,接下来几乎整个祥和村的村民都出动了,给苏家干活去。
  苏汐让一部分青壮和大部分妇女们去屋后山上种茶籽。如今正好赶上茶籽播种期,青壮们负责犁地,再在播种行上浇足水分,妇女们则负责轻活――播种茶籽,立即盖土。
  苏汐还特地交代了,一定要在覆土后的播种穴上,做成高出地表15厘米左右的馒头形土堆。
  因为这样可以提高土壤含水率,减少蒸发,这对战胜春季干旱,提高茶籽出苗率,达到功全苗壮的作用可是非常大的。她以后还要靠这些茶苗和商队做大生意呢,不能不仔细一点交代清楚了。
  其余的青壮则负责造房子,也有一些妇女负责给大家烧饭吃。
  造房的这段时间,柱子每两到三日去山中打猎,顺便去陷阱看看有没有猎物。基本解决了工地里吃肉的问题,这样省了一大笔花销。这些村民们发现在苏家干活三天两头都有肉吃,都非常高兴,干起活来也更加卖力。
  人多力量大,地基没两天就打好了。
  苏汐的水泥也烧制了出来。当然烧制水泥是在晚间大家都睡了的时候,只用了柱子、狄云和老师傅,没有一个村民在场。
  因为她现在可还不想泄露水泥这种神物。
  开始打围墙时苏汐先给大家示范了一遍如何制作混凝土。
  苏汐把水泥黄沙和石子按照1:4:7的比例堆好,先把水泥和黄沙搅拌均匀,然后从中间做出一个回字形的凹槽,往里加入适量的水,再把石子铲进去,再让柱子搅拌均匀。一边搅拌,一边继续加水,直到合适为止。
  混凝土制成后,就让老师傅示范先打了一段一米长的围墙。
  如今气温回升天气干燥,两三天后围墙就干了。老师傅去仔细观察了一番后,回来看苏汐的眼神就充满了震惊。
  一个人只半天就能砌一堵长一米的墙,还是加高加厚的那种,这要是用来砌城墙呢?
  这、这真是要逆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