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农家后裔 > 第25章阵法初成
  在十倍空间时间的加持下许承宗终于炼制好了阵基,为了能让聚灵阵效果更好,他还粗略的学习了一下炼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阵法核心勉强炼成了一件含有一条禁制的低阶法器。
  
  
  移风聚气术也已经修炼的很熟练,他还用炼制的余料在空间进行了两次布阵模拟,也许是空间灵气充足的缘故吧,确实能明显感觉到灵气在往一起汇聚。
  
  
  现在万事俱备,只差在现实中选一块地方进行布置了。
  
  
  许承宗选择的地方就是老屋的后院。老屋是紧靠着山脚盖着的,所谓的后院就是沿着老屋向山脚方向磊起的两扇土墙,院墙后面的屏障就是大山了。
  
  
  后院面积不大也就宽六七米,深二三十米左右,靠近山脚的地方是一片荒芜的菜地,菜地的前面和是一个废弃的猪圈,猪圈向前靠左的地方有一棵老桃树。
  
  
  老桃树不知道种了有多少年了,许承宗有记忆的时候桃树就是那大,这些年过去了,除了偶尔有新发的枝桠,看桃树还是老样子,几乎没什变化。
  
  
  老桃树的桃子属于早桃,五月底六月初的时候就开始成熟,桃子个头不大,只有小孩子拳头大小,但是很甜,成熟的以后的桃子顶端和侧面红彤彤的,看着就想咬上一大口。
  
  
  小时候,每到桃子成熟的时候,许承宗就喜欢每天在桃树下观察,发现红了一个就摘一个。
  
  
  聚灵阵许承宗就打算布置在后院的那片荒废的菜地上,菜地有三四十个平米,足够许承宗使用了。
  
  
  先认真清理了一遍菜地的杂草和枯枝烂叶,然后再按照方位埋下阵基,中心部位就是镇压整个阵法的核心。
  
  
  阵法大方向上不变,但是根据所处的环境不同还要做细微的调整。
  
  
  比如许承宗现在所处的环境背靠大山,在八卦中山为艮,艮位代表稳固、厚重,所以布置聚灵阵的时候要注意周围的平坦,不能有坑洼缺陷。
  
  
  布置的材料不可以用金属性和水属性的材料。
  
  
  阵基和阵法核心都掩埋好以后,许承宗站在阵法核心上催动法力掐动法决,聚灵阵就被启动了。
  
  
  只见周围空气围绕聚灵阵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漩涡,许承宗明站在阵法中心,明显能感觉到气流聚集带来的不同感觉,像是刮了一阵迷你版的小旋风,这个过程只持续了十几秒。
  
  
  典籍记载这种丐版的聚灵阵可以汇聚方圆数内的灵气,不过启动以后方圆数的灵气会被抽干,想要补充的话就要等灵气慢慢从其它地方流动过来了。
  
  
  大概过了十分钟左右,聚灵阵稳定了,许承宗才在聚灵阵中感受到了微弱的灵气,弱到什程度,许承宗觉得他只要施展一个火球术,估计就能把灵气耗尽!
  
  
  要知道这可是在秦岭山脉之中,名山大泽中灵气本来就相对丰富一点,要是在城市,估计连这一点点灵气都汇聚不来。
  
  
  尽管如此许承宗心还是很高兴的,说明了末法时代不是没有了灵气,只是这些灵气太少了,少到分散在太大的范围的时候几乎感应不到,而灵气一少活跃度也就变低了,整个大环境就不能支持内炼修行者的修行,因此被称为末法。
  
  
  末法代表的就是修炼不出法力!
  
  
  聚灵阵布置成功了,接下来就是第二步计划,聚集地气。
  
  
  不过在这之前他还需要再做点其它准备,在聚灵阵的外围布置上简单的迷阵和幻阵。
  
  
  他可不想出门寻找和牵引地气,回来的时候好不容易聚集的灵气被其它小动物之类的进来给霍霍了。
  
  
  许承宗自己都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务正业,明明刚开始想要辅修的是炼丹,结果炼丹还没开始,就转头学习了阵法和炼器。
  
  
  布置好幻阵和迷阵以后,许承宗先去和父母说了一声要出去几天,让父亲抽空巡查一下菜地和果园,现在的菜地和果园基本已经走上正轨,主要就是日常的浇水和和巡视。
  
  
  然后又和比如张文雅、贺培阳等平时关系比较近的朋友们打了个招呼,说最近有事,去的地方信号可能会不是很好,如果平时电话打不通或者信息接受不到,不要着急,等到信号稳定的时候他会在第一时间回复。
  
  
  许承宗又把登山包,登山杖,防风衣等登山用品收进空间,就连小气罐、小灶具以及诸多调料也都没放过,这些东西都是之前在农贸买的,当时只是想着老家靠山,以后万一用得着,没想到这快就派上用场了。
  
  
  锅灶之类的本来是用不着的,空间有祝余草,但是想着祝余草没有味道,山万一呆的时间长了,偶尔自己做点吃的改善一下口味也不错,反正有空间在,也不占地方。
  
  
  想了想,确定没有遗漏,许承宗就关上门,往深山出发了。
  
  
  初一进山许承宗看着眼前的景象有点懵。
  
  
  眼前密密麻麻的各种杂草和灌木,横七竖八的交叉生长著,根本就不见上山的路,要知道这才只是山脉的外围。
  
  
  许承宗小的时候,手机没有普及,物资也比较匮乏,家大人每天都是忙不完的农活,对于家的孩子,只要按时回来吃饭,大部分的时间都处于放养状态,有时候大人们太忙的时候,稍大一点的孩子还要自己做饭。
  
  
  许承宗就记得自己第一次做饭的时候,做的玉米糊糊,水放的少,玉米榛放的多,火又烧的特别大,最后差点没把玉米稀饭做成玉米干饭,还是那种锅底已经烧糊,玉米榛半生半熟的状态。
  
  
  所以那时候许承宗和小伙伴们,每天不是上山就下河,想着法儿去玩和寻摸各种吃的,可以说谁家房前屋后或者没人注意的偏僻角落,有个果树之类的,大人们都没注意,小孩子就已经早早的在惦记了。
  
  
  那时候像这种山脉的外围,就是孩子们的乐园,山上哪来这多的植被,只有一条条的羊肠小路,除了少数是大人们上山砍柴留下的,绝大部分都是孩子们平时玩耍时趟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