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三国管亥,黄巾大帅 > 第34章春耕
  “水车,大水车好了!”
  
  李瑜的声音中,难以掩饰兴奋的情绪。
  
  “噢。”
  
  管亥的情绪倒是没有多大变化。
  
  前段时间已经做了一个,当时他也很兴奋。
  
  不过转起来之后才发现没法打水......
  
  赵香当即就砍了一个匠人。
  
  登时把其他人吓得噤若寒蝉,跪地求饶不止。
  
  最后求到管亥这,管亥才当着匠人的面,好好的劝慰了赵香一番。
  
  赵香方才答应听从管亥的命令,不再一天砍一人,但要十天之后必须建好。
  
  其实,匠人们在这边过的还是和你舒服的。
  
  帮工的都是寡妇,正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而且,吃的好,一日三顿饭不说,还有肉。
  
  被赵香杀掉的那个,其实也是咎由自取。
  
  其不但做活不怎,偷奸耍滑,还上蹿下跳,打听消息,勾搭寡妇。
  
  也是这边管的其实比较严格,不结亲的话,是不允许发生关系的。
  
  主要是为了刺激大家好好干活,然后结亲。
  
  另外一方面,也是防止出现八十个寡妇,七十八孕妇的情况。
  
  毕竟现在的妇人,也是不可或缺的劳动力。
  
  至于男少女多的情况,后期会随着人员的增加释放劳动力,以及纳妾的放开,而得到解决。
  
  ......
  
  新建的大水车,足有五六丈高,树立在湖边看上去很是壮观。
  
  一个个类似水桶一样的木桶被斜著固定在大转盘上。
  
  随着三匹骡子的拉动,水车缓缓的转动起来。
  
  半桶半桶的水,被打到接近十米高的水槽。
  
  然后流到不远处的土地中。
  
  看到这一幕,匠人们欢呼的跳了起来。
  
  再完不成,山贼们可又要杀人了......
  
  管亥看的却是若有所思,前世见过的水车,是靠着河水的流动而产生转动的动力。
  
  日夜都能转动。
  
  这个水车,却要耗费三头骡子。
  
  骡子还要吃东西......费了这大的力气,也就能浇十来亩的样子。
  
  这样的话,还不如让农夫们跳水呢。
  
  如是想着,管亥把李瑜和那个老匠人叫了过来,指著山谷中的几个小溪说道:“这个水车,有点耗费骡子,我看不如把小溪的水,在半山腰的位置汇聚起来,形成闸门。
  
  然后,待水流够了,再打开闸门。
  
  这样的水车建在下面,在木桶的旁边加上一个伦叶。
  
  那水流下来,就会冲着水车日夜不停的灌溉了。”
  
  老匠人看了管亥一眼,欲言又止。
  
  管亥笑道:“大爷,你有话尽管说,我这个人最喜欢讲道理,最讨厌杀人的。”
  
  老匠人道:“大帅,水车的作用本就是把水提到高处。
  
  你这山小溪有好几条,若在半山腰聚水,那为何不直接从半山腰建水槽呢。
  
  每到一块地边都建一个大的水盆聚水。
  
  如此一来,半山腰的溪水汇聚流入水槽,通过水槽流到每块地旁边的水盆中。
  
  若要灌溉,则直接从水盆中取水便是。
  
  虽然水流不大,但晚上一夜,足以装满水盆。”
  
  管亥:“......”
  
  说的好像很有道理,自己,自己一个穿越者......好吧,水利这块确实不是强项。
  
  老匠人见管亥脸色有些不太好看,继续说道:“当然,这个水车也是有用的,这边地势不高的地方,自然可以用。”
  
  这一点管亥自然清楚,而且水车这个东西,只要成功,那就是科技点亮。
  
  后面到了河边就可以使用。
  
  “大爷说的极是。”
  
  管亥点点头,“其实,我们并不是什山贼。
  
  我们只不过在山中开垦土地,以应对天灾和皇帝的税赋啊!”
  
  “是啊,大帅说的是。”
  
  老匠人点点头,但是神色明显不信。
  
  管亥也没有再劝,他这种匠人和农户还不同,属于比较稀缺的资源,受税赋的影响不大。
  
  反正只要和孙家那边沟通好,这边匠人就可以接着用。
  
  接下来,赵香出现,他带着几个经验丰富的匠人离去。
  
  管亥清楚,这是准备在坞堡上修建投石机,当下也没有阻拦。
  
  看着老匠人的背影,李瑜开口道:“大帅,其实,这些匠人们对这的生活很满意。
  
  只不过,他们担心官军剿匪,就要把他们拉着砍头而已。”
  
  管亥点点头,这环境好吃的好不说,只要留下,立马就给婚配。
  
  谁能提供这好的条件。
  
  “不留下来也行,一定要把他们的技艺学到手。”
  
  “这个,表面上的咱们都能跟着学,但一些诀窍,这些人是一点都不漏啊!”
  
  李瑜长叹一声。
  
  “这个我不管,不论用什手段,等这些匠人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他们的手艺学到手!”
  
  管亥郑重的扔下一句话,大步离去。
  
  “这,这可是人家安身立命的本事......”
  
  李瑜还想分说一二,谁知道管亥头也不回的去了。
  
  他苦着脸,左看右看,忽地看见一个匠人正在和一个妇人在说话。
  
  登时,一个想法浮上心头。
  
  “不论用什手段!那美人计也行了......”
  
  如是想着,他开始思索哪些妇人比较风韵,开朗。
  
  一时想不清楚,忽地一拍脑门:“俺可以去找方慧啊!”
  
  ......
  
  在赵香带着老匠人去建造投石机的时候。
  
  管亥也开始召集人手准备春耕的事情。
  
  经过两个月的开垦和努力,大约有六百亩地具备种植的条件。
  
  这个时候的亩比后世的亩略小些,大约四百六十平的样子。
  
  春耕结束后,开垦荒地的速度会缓一缓。
  
  接下来更多的时间会放到练兵上面。
  
  拿着孙剑制作的户籍本,管亥和众人商议地怎种的事情。
  
  孙剑疑惑道:“这个还要商议,他们吃我们的,喝我们的,种的粮食自然都是我们的。“
  
  对于孙剑的主人翁精神,管亥表示了赞许,但还是解释道:“就算是用牛马,也要牛马们看到希望。
  
  种地收成多少都归我们,他们吃饭也都归我们。
  
  那他们什都没有,只会机械的做事,对我们也没有认同感。
  
  而且这种吃大锅饭的行事,也容易给一些偷奸耍滑的人钻漏洞。
  
  现在,我只是把地分给他们种,除了缴纳的,剩下的就是他们自己的。
  
  这样的话,会极大的调动他们种地的积极性。”
  
  孙剑挠挠头,道:“主家,你说的我明白,但这应该都是你的私产。
  
  他们都是你的奴仆和部曲,现在好像拿出来充公一般,怎想也不值。”
  
  “不是值不值的问题,是操作方式的问题。现在放弃,将来才能收获更多。”
  
  在管亥的主持下,很快就确定了田地分配的方式。
  
  没办法,现在只能用府兵的形势,以后做大了,才能考虑职业兵。
  
  田地根据以男丁为主的户数进行分配,各户以抽签的方式进行,以确保有限的公平。
  
  管亥也反复向这些人保证,以后不管出现什变动。
  
  这些地的所有权,有一半在各户的手。
  
  这个其实就是增加他们的归属感。
  
  只有自家的田地,自家的房,他们才会在这扎根。
  
  后面一旦有官兵进攻,他们才会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因为对普通人来说,地是私人财产。
  
  只要有人敢来抢,不管你是天王老子,那也是强盗。
  
  经过商议,管亥、赵香、方慧、孙剑、邹昂、李瑜等几人暂时不分田。
  
  分了田,几人也没有精力去耕种。
  
  而现在管谷的人,也不靠这些地来养活。
  
  如此一来,大约每户分到二十亩的样子。
  
  种子、耕牛等方面,都是免费给大家使用,只是数量上不够。
  
  春耕当前,孙家那边也不愿意出售耕牛,没办法,不少人就得人力上了。
  
  没有分到地的妇人们,虽然有些失落,但也没有多少怨言。
  
  毕竟地就算给她们了,她们也没法种。
  
  而且现在管谷大量的事务安排,吃穿根本不愁。
  
  她们愁的还是谷男人太少......
  
  至于种植方面,沿湖的自然要种植水稻,远一些的种植小麦,再高的地方就只能种植高粱、粟、豆类了。
  
  一般小麦都是秋季种植,但春季也是可以种植的。
  
  至于有人说春小麦口感不如冬小麦,但管亥等人哪还计较这些。
  
  只要种下去,到时候就算没收获,青苗也可以吃不是?
  
  只要把这个夏天先耗过去,秋天种冬小麦,明天夏收之后再种高粱、豆类等,也就进入了正常的耕种节奏。
  
  一切商量好之后,管亥便集中了所有人,强调了一些事情。
  
  田地分给大家,但是谷兴修水利,购置耕牛、铁犁等虽然是谷的,但会免费给大家使用,同时又提供种子。
  
  做了这多,谷的要求其实也很简单,收成的一半要上缴。
  
  这个看似很高,但实际上,没有其他算赋、口赋,已经足够大家生活。
  
  而且到现在位置,这些人的吃穿用度,都是谷提供的。
  
  当然,后面有了收成之后,谷也就不免费提供大家吃用。
  
  但是,只要谷有活安排,依旧稳定的供应饭食,干的好的,还能多派。
  
  说白了,就是这些人种的地,收获都是存下来的。
  
  平日吃的,只要去干活就行。
  
  而谷屯田的事情,也就交给了侯清。
  
  现在后勤由方慧管,屯田交给侯清,基建给李瑜,户口统计给孙剑。
  
  练兵上,有老兵和邹昂。
  
  赵香负责日常巡查,监督。
  
  管亥也难得的轻松下来,轻松下来的他,自然是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习练武艺上面。
  
  第二日,侯清就给了管亥一个惊喜。
  
  他从江湖和农户中找出几个有点手艺的,办了个类似百戏的小会。
  
  其中还有人敲碗砸铁配乐,最后扛着木头刻的牛羊,举到一处祭祀黄天厚土,保佑秋后有和好收成。
  
  这种仪式类的东西,使得大家的干劲愈发的充足。
  
  耕地的时候,甚至有不少汉子开始放声高歌。
  
  “汉子力气大哎,耕地使劲多哟。
  
  妹子看过来哎,......”
  
  弄的管亥无语的同时,只能让人加大周围的巡查。
  
  而看不过去的郎氏则是让妇人去送东西给侯清。
  
  大字不识一个的侯清又去找孙剑。
  
  孙剑再次出马,不久后。
  
  这些男丁们的歌声变成了:“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虽然大家也不知道啥意思,但同样唱的很开心,很悠长。
  
  不就,春耕的体力活基本完成。
  
  大家又开始投入到下一项的大工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