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幻海寻梦 > 第二百一十四章李畏进封
  “幻海寻梦()”
  
  平北将军赵玨的封号是是太子司马白柳向大晋皇帝司马雄提议的,没想到一语成谶。
  
  赵玨果然没负众望击溃了齐兵,保证了大晋东北部安全。
  
  赵玨此次奉旨入京述职,没想到大晋皇帝司马雄对孙虎劝降自己的事很感兴趣。非让自己给讲讲招安过程,赵玨久闯江湖也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主。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吹牛皮的机会,坐在大殿之上侃侃而谈。
  
  全场酒宴的文武大臣聚精会神的听着,就连一旁的太监宫女也不例外。
  
  这也难怪都是在宫呆久了人都快憋疯了,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会说书的将军哪能放过。
  
  赵玨好一阵得意这可是自己在皇帝面前加深印象露脸表现的好机会,赵玨岂能错过。
  
  大晋皇帝司马雄之所以喜欢听这一段,第一是他知道孙虎是一个不会武功胆子很小二世祖。
  
  第二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孙虎可是大晋朝国之栋梁冠勇侯孙鹰之子。他的儿子,司马雄当然格外关心。
  
  当赵玨说道孙虎劝降自己之时,侃侃而谈毫无惧色。大晋皇帝司马雄还不相信,觉得是赵玨再拍冠勇侯之子的马屁。
  
  当他说道孙虎那自己的父亲与徐秀增作比较,其中的一些话让大晋皇帝司马雄爷感到惊讶。
  
  “这是孙虎嘛?”司马雄心中纳闷,不仅是他就连孙虎自己的父亲骁骑上将军冠勇侯孙鹰也怀疑。
  
  特别是赵局说到孙虎所言:“徐秀增在任之时,宋州城内繁花似锦百姓安居乐业。
  
  统御宋州之境十数年,北齐不敢南下而厉兵秣马。其功绩超越了我的父亲,人人都言我父亲乃大晋朝第一武将。
  
  其官拜到骁骑上将军冠勇侯外加一等公爵,见皇帝剑履何等荣耀。
  
  但是我觉得他比起徐秀增徐刺史,真是徒有虚名。”
  
  “哦,为什?”大晋皇帝司马雄伸直了脖子惊讶的问道。
  
  “,陛下当时臣也是这问的,就连动作也和陛下一样的惊讶。”平北将军赵玨微微笑道。
  
  “那他为什这说呢?”大晋皇帝司马雄有点急不可耐,着急的问道。
  
  “哈哈,当时孙大人是这说的。少候爷说,‘为什,我这说呢?我父亲与西凉北燕交兵数十年,结果如何?大晋朝国库日虚百姓不堪其苦,然西凉北燕年年侵扰大晋边境。
  
  比起宋州与北齐接壤而十数年不受兵燹高低立判,所以我说我父亲不如徐秀增徐刺史’。”
  
  当然这赵玨也有说明孙虎之所以那自己的父亲与徐秀增比较,是因为自己曾是徐秀增部下。用此来说动赵玨投降朝廷,这也在此场的众人佩服孙虎的才能。
  
  冠勇侯孙鹰听着入神不由得伤感眼泪润湿了眼眶,感慨的问道:“他真这说的吗?”
  
  “千真万确。”赵玨肯定答道。
  
  一旁的众多大臣都蒙了,谁不知道骁骑上将军冠勇侯乃是一名铁骨铮铮的汉子。
  
  百万军中任意驰骋,有谁见过他落泪。
  
  大晋皇帝司马雄最了解他这位爱卿,也十分惊讶的问道:“爱卿你这是怎了?”
  
  “陛下,是臣惭愧至极啊。我儿说的没错,我实不如宋州刺史徐秀增也!”骁骑上将军冠勇侯流着泪说道。
  
  “哈哈,爱卿切莫瞒朕。爱卿是为己子有如此见地而自豪落泪吧。”司马雄哈哈大笑道。
  
  “陛下,实不相瞒。臣窃以为犬子生性顽劣将来没有大出息,为人父母怎不想自己的儿子能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呢?
  
  今日听赵将军一席话,方知我错了。我儿见地眼界远超与我,将来必成就也远超与我。
  
  臣怎不欣喜万分,臣一家上下沐浴皇恩万死难报之一。
  
  今日有此犬子再能为陛下再献犬马之劳,臣自然是高兴万分。
  
  这也是太子殿下善于调教,我儿才能鸟随鸾翼飞得高啊。”冠勇侯感慨说道。
  
  “哈哈哈,真是虎门无犬子。堂堂骁骑上将军之子焉有无能之子,真是天佑我大晋。
  
  今天朕非常高兴,诸位爱卿我们敬冠勇侯一杯。”大晋皇帝司马雄真是有雄主之风,君臣之间犹如兄弟毫无间隙。
  
  赵玨述说完毕,这下轮到御前侍卫都领张增祥开始述说。
  
  一旁的丞相张庸就是一顿紧张,张增祥在张庸的眼,跟孙虎在冠勇侯孙鹰眼一样,都是孽子。
  
  自己是个文官自幼熟读儒家经典,没想到出来一个偏偏脑袋不灵光的儿子。
  
  这个孽子完全对读书没有任何兴趣,自己的一身优点一点都内遗传上。
  
  张庸一度怀疑这个是不是他儿子,要不是长的像自己早就回家离婚啦。
  
  你说他们家世代书香门第,张增祥是他们家三代单传居然习武。
  
  唉,一想到这张庸脑仁都疼。
  
  就听大晋皇帝司马雄说道:“张庸之子,出列说说跟大伙你是怎平叛的吧!”
  
  司马雄兴意甚浓说起话来更加亲和,直接用平常唠家常的话来让张增祥述职。
  
  这分明有意是想让张增祥在人前露脸,有意提拔与他。
  
  张增祥赶紧整理衣服起身出列,跪倒在地言道:“臣御前侍卫都领张增祥,叩拜皇帝陛下。”
  
  一旁的张庸听完儿子这段拜辞只摇头,心道:“这个孽子,果然不读书就是不行。脑瓜一点都不灵光,你听他说的什话。还御前侍卫都领张增祥,你是第一次见皇上嘛?
  
  皇上连我们家祖宗三代都清清楚楚,还用你自报家门嘛?
  
  这个孽子傻蛋,回去打断你的狗腿。”
  
  “哈哈,张大人不用客气。快来说一睡你是如何平掉三地叛乱的,大伙都等著听呢?哈哈哈。”司马雄哈哈大笑道。
  
  “回陛下的话,此次平乱臣并无半点功劳。”张增祥声如洪钟出乎意料的言道。
  
  “哦,为何呢?”司马雄也是一愣好奇的问道。
  
  “陛下,此次平乱三地叛贼实则是太子殿下所受之谋。太子殿下对我等言说,三地刺史虽来势汹汹,但出师不正必不能久。诈然一看是好似有些能为,能统御三军起兵作乱。实则乃无能之辈,只要派一干将即可平乱。”张增祥不紧不慢的言道。
  
  “哦,哈哈哈。张爱卿没想到你的儿子,居然不动声色的夸赞自己。
  
  朕初闻尚觉得他是不居功至伟,没想到他是在夸自己是个干将啊!”大晋皇帝司马雄哈哈大笑调侃道。
  
  一旁的丞相张庸一脸尴尬,赶紧上前跪倒:“陛下恕罪,是臣教子无方让陛下生气。
  
  孽子你胡说什?还不快给我闭嘴。”
  
  张增祥怕他老子怕的要死,看着自己的爹亲生气马上闭嘴不敢说话。
  
  “嗯张爱卿你这是做什?我与张都领聊的这开心,你可不要扫朕的兴才是。
  
  张都领不要理会你这顽固不化的老爹,来来跟朕说一下你这个干将是怎具体平乱的。”司马雄哈哈微笑着问道。
  
  张增祥方觉自己失言,一脸尴尬赶紧请罪道:“陛下恕罪!其实殿下所属意之人非是臣,而是另有其人。若不是此人同行,臣万不能独自完成。
  
  臣先前闯下大祸未经请示诛杀徐秀增满门,蒙太子殿下不杀之恩。
  
  所以不自量力请缨平乱,托天子鸿福幸不辱命。”
  
  “哦,另有其人?他今日来了吗?不知张爱卿可能为朕引荐?”司马雄作为一代明君阅历过人,知道这个人必然是此次平乱的关键定然非同小可便十分好奇问道。
  
  “陛下他来了,就在殿外候旨。”张增祥言道。
  
  “为何没让此人进了?”司马雄不高兴的质问身边的总管太监。
  
  太监一脸惊慌压根不知道此事,张增祥立刻说道:“陛下息怒,他是布衣故无法入朝面圣。”
  
  “传朕旨意立刻封他为五品御前带刀侍卫,还不快请!”大晋皇帝司马雄一声口谕,马上太监前去召见李畏。
  
  “张都领,你跟我说说他叫什名字?”大晋皇帝司马雄好奇的问道。
  
  “回陛下的话,他叫李畏乃是一介草民。为生计,屈身与徐秀增之侄徐沉之下。后来太子殿下诛杀徐沉发现了他,见其气宇轩昂能力非凡便将其留在身边。”张增祥言道。
  
  “哦,原来如此。他与爱卿比之如何?”司马雄好奇的问道。
  
  “回陛下,臣与之相比如米粒之光与皓月争辉。臣,实不及其万分之一也!”张增祥谦逊的说道,其实张增祥虽然说的有点夸张,但是确实比起李畏要差了很多。
  
  “真的吗?”这下更勾起了司马雄的兴趣,追根溯源问道。
  
  “陛下,张大人所言非虚。李畏却有奇能,我等亲眼得见其神威!”一旁的陈之盛川少芎周覆言道。
  
  司马雄更加好奇,伸著脖子等著李畏的到来。
  
  过了好大一会,李畏从殿外走了进来。
  
  大晋皇帝司马雄定眼观瞧,一看此人身高过于常人。相貌奇异异于常人,好一副威风凛凛的气概。
  
  李畏走上前跪倒:“草民李畏,拜见吾皇万岁。”
  
  李畏言语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一看就是那种不善言辞之人。
  
  “好,好,好!听说你就是在宋州城独战全将,护吾儿周全的李畏。”司马雄连喊了三个好。
  
  “陛下过誉了,是草民职责所在。”李畏不卑不亢的说道。
  
  司马雄一见就大喜过望,向李畏、张增祥详细询问了平乱过程。
  
  立刻下旨再进升李畏为三品御前带刀侍卫,命他保卫太子司马白柳的安全。
  
  在场的所有有功之臣皆有封赏,川少芎、周覆、赵玨被分别派往滑、澶、曹三地担任刺史。
  
  陈之盛赏了一对如意绸缎千匹,京城此府邸一座。进封四品武职,以前是代任刺史如今正是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