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了不起的修仙觅长生 > 第一章道观童子
  羊角峰,约摸三四百米高,因地势特殊,中间一条小河顺路而下,两侧则是高山,形如羊角故而得名。
  
  
  有一伙山匪常居于此,又因带头三人全姓杨,其自称为杨家峰。
  
  
  丰城是杨国南郡的郡城,整个丰城郡城内人口常年约有300万左右,整个南郡内约有3000万人,向南500有一山谷,名为南岩谷,周围盛产各种美玉、矿山,因其地形位于中央,于是周围的矿洞开采后,会集中于南岩谷进行销售。
  
  
  羊角峰正位于丰城与南岩谷的直通道上,大量的商队为了节省时间铤而走险却又丧命于此。如果绕路而行又白白多出十几日的行程,在大量百姓诉苦之下,官府终于下定决心扫荡山匪,在几月的清扫后,杨家老大老二尽皆落网,大部分山匪也都被诛杀。只有杨老三带领十余个小弟在剿匪前下山去赌坊赌博玩耍躲过一劫。
  
  
  此时离剿匪不过半月,羊角峰官道还未正式开通,就有一只商队十余位人马走在这条小道上。
  
  
  “孩子他爹,我们有必要这急吗,不走大道走山路。”一位长相颇为温婉的妇女,眼眸宛如深邃的湖水,宁静而明亮,透出一种内在的智慧与坚定,微微蹙眉却也显得温暖而柔。坐在马车中打开窗帘向前询问。
  
  
  一位男人骑着大马走向马车,这位男子衣着绸缎长袍,颜色深沉且质地考究,既显得庄重又不失华贵。领口与袖口皆以精美刺绣点缀。腰间束带紧致,佩戴着精致的玉佩,脚下穿着官靴。一切都彰显其的尊贵的身份。
  
  
  他朗声说道“哈哈!娘子你就放心好了,我早就在城中打听好了,这的山匪早就被官府一扫而空了。我还特意召集了一队护卫,即使有剩余山贼也不怕。你只要照看好羽儿,这小子闲不住。”
  
  
  “夫君此处匪患刚除,还是小心一点吧。”妇人发出了些许抱怨。
  
  
  男人嘿嘿一笑,虽然表现的很是自信,但是似乎又是想起什向着领头那人大声道“老许,加快速度,这段山路快点过去,别在这山上过夜了。”
  
  
  天似乎就是不遂人愿,一场大雨突然降临,这个车队不得不停下休整。雨停后,天也暗了下来,山路本就有些许危险,夜晚抹黑赶路更是不行,只能停留一晚。
  
  
  山的夜偶尔传来几声嚎叫,但是在营火和护卫的面前又显得似乎没有那可怕。
  
  
  妇人带着孩子沉沉的睡去。
  
  
  “是谁人在那!”值班的护卫突然惊呼。
  
  
  “嘿嘿!老子等了大半个月,终于等官府的人走完了,来取取私藏的宝贝,没想到还能碰见一条大鱼。”这道声音十分粗犷。
  
  
  “你们是去南岩谷买货的吧,这个方向应该带的是钱不是货。”说罢一道粗壮的身影带着七八人从前方的黑暗中走了出来。
  
  
  为首的一人脸上布满刀疤,最明显的就是那连在一起的浓密眉毛,其次便是那双深陷的眼眸,犹如深邃的黑洞,充满了无尽的贪婪和残忍,眼角处,几道深深的皱纹如同刀刻一般,彰显出他多年来的狡黠和狠辣。
  
  
  一看便知,那便是杨家老三,在丰城中的悬赏榜上就有其的画像。
  
  
  几名护卫也是第一次遇见这等凶徒,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强忍害怕拿起武器与前方几人对峙。
  
  
  听见动静,那位略显富态的男人立马惊醒,披上长袍走出马车上前道“不知杨家三爷今日回家,多有打扰,道上的规矩我懂,我们留下半数财物,立马就走。”
  
  
  “哟,还挺懂事的,可惜爷就回这一次了,只怪你们命不好,爷就干这一次就远走高飞了。”杨老三阴沉的说到。
  
  
  “杨老三,你别太过分!我们这有五名护卫,十多位汉子,真拼起来,你们七八人未必能讨到好处。”男子怒斥到。
  
  
  “真是老护卫我倒要小心三分,但是你看看你招的那几位,看见我了,手枪和刀都拿不稳,怕不是第一次接活吧。”杨老三笑道。
  
  
  男人看向那几位,同时想起征召时低廉的价格,暗暗叹气。但是又想到这次生意几乎是带上了全部身家,万万不能全部交出去,只能拿起旁边的长刀。
  
  
  只听杨老三大喝一声“动手!”
  
  
  几名山匪向前突进,同时有几根弓箭飞来。
  
  
  “竟然还藏着弓手!”男人暗暗心惊,几乎是一个照面,护卫就倒下三人……
  
  
  不多时,便尸横遍地,男人也浑身是血倒在地上,和这些常年厮杀的山匪比,他们确实没有反抗的能力。
  
  
  躲在车的妇人早已泪流满面,浑身颤抖,但是用手捂住孩子嘴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只能眼睁睁看着看着丈夫和随队的这些人员全都丧命于山匪之手。
  
  
  看着山匪已经开始搜查马车的财物了,并且渐渐向这辆马车走来,妇人完全不知道如何逃生,想着羊角峰地形与那条山间的河流,加上天黑,似乎只有一条生路。
  
  
  刚好领头的老马似乎察觉到主人的逝世,闹腾了起来。
  
  
  对于想要干完这票就跑路的杨老三来说,这些马匹可是跑路的保障,不能轻易丢掉。于是杨老三与剩下的山匪都停下来向老马靠拢过去。
  
  
  妇人瞅准这个机会,带着孩子悄悄摸下马车,半蹲著慢慢向河边摸去。
  
  
  营地离河岸大约有二三十米,平时几十秒的路程,现在却显得十分漫长。
  
  
  就在快要摸到河边时,山匪中突然有人惊呼“还有个活的,在那要跑!”
  
  
  看着近在眼前的河流,河岸离河面约有一米多,刚下过雨,水流颇为湍急。
  
  
  妇人听见了呼喊声,立马抱起孩子加速往前跑去。几根箭矢射了过来,一根射中了妇人的背部,也不管是否危险,妇人只能忍痛抱上孩子纵身跳入河中。
  
  
  杨老三带着众匪来到河边“刚刚射中了嘛,一团黑影看不清。”“没射中也没事,这河这急,我们以前兄弟掉下去几个就没上来过。”“活不活的,我们抢完这笔就跑了,管他作甚。”土匪你一言我一语,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又回去清点收获了。
  
  
  许是上天瞧见这家的悲惨遭遇保留了一丝怜悯之心,又或许是妇人会些许水性。妇人带着孩子顺着水流,漂到了下游岸边。
  
  
  妇人处理好孩子的些微呛水,也顾不得身上的伤势就又带着孩子向山林间一条小道中跑去。
  
  
  伤口的不断流血让妇人的意识逐渐模糊。唯一让她欣慰的就是羽儿这孩子,平时闹腾的性格,今日不知是知道事态紧急还是被吓坏了,很是乖巧安静。
  
  
  似是又走了两三,天都已到拂晓,妇人这才看见山林间,有一小庙静立,显得十分古朴。石阶蜿蜒,两旁树木而立,清风徐来,吹落阵阵树叶。石阶上虽布满青苔,但是在这深秋时节,却没有多少落叶,可见也是有人打扫过。
  
  
  长时间的失血失温加上紧绷的精神,在看见这似有人烟的场景,妇人放下心神,终是坚持不住了……
  
  
  四岁的秦羽看着倒下的母亲一时完全懵住,全然不知所措,在一番哭喊无果后,只能呆呆的站在母亲身旁。
  
  
  日上三竿,“登登登……”台阶上方一老道眯着眼哼著小曲走了下来。
  
  
  道人苍老,白发如雪,皱纹深刻在脸庞上,仿佛岁月留下的痕迹。虽然苍老,但是眼睛深邃而明亮身着一袭青衫,形象给人以朴素且精神的形象。
  
  
  “今日老道我掐指一算,有有缘人降临。”老道手指掐著道。
  
  
  这时一位四五岁小童怯生生地从阶梯旁钻了出来。
  
  
  “怎是一凡人小童,唉!我这神算也没学对吗?”老道叹息道。
  
  
  突然老道面露凶狠“小子,你可知仙凡有别,还不快快离去,倘若还挡在道观前,老道定把你吸为人干,提升老道修为!”
  
  
  看着被吓得哆哆嗦嗦,却又傻愣愣站在那的小童,老道又颓废的叹道“四五岁的凡人小童,怕不是连话都说不利索……”
  
  
  正当老道拂袖准备转身而去时,瞥见了前方树丛边躺着的妇人,老道走近一瞧,妇人背部全部染血,衣着略显华贵。
  
  
  伸手一探鼻息,全然已无,在一模颈脉,体感冰凉,脉搏全无,早已逝世。
  
  
  老道重新审视了怯生生站着的小童,衣着丝质衣服,却完全湿透,脸上身上也多有泥印。
  
  
  看着这场景,老道也大概将目前的情况猜了个七七八八了。
  
  
  老道沉思一会儿后,向小童说道“老道我今天心情好,让你娘入土为安,也算做一桩善事,积一积老道的功德。”
  
  
  说罢转身回到观拿来一把锄头,在树林中整出一片空地来,然后挖出一方坑洞,正要把妇人埋入土中。
  
  
  想了想写啥墓名时向小童问到“你娘姓甚名啥啊?”
  
  
  小童这时才开口说第一句话“不知道。”
  
  
  老道顿感无语,又问道“你爹你娘平时没教过你嘛?你叫啥?几岁了?”
  
  
  “秦羽,四岁!”
  
  
  “你爹叫什?”
  
  
  “不知道。”
  
  
  “你爹娘平时怎互相称呼的?”
  
  
  “夫君,娘子,孩子他爹,孩子他娘……”
  
  
  老道更加无语,动手在妇人身上搜搜看有什结果,最终在妇人手上有一金镶玉手镯,上面刻有“蓉”字。
  
  
  “你爹叫你娘蓉什过嘛?”老道问到
  
  
  “叫过蓉儿!”
  
  
  “有没有姓啊!?”老道又问
  
  
  “就只叫蓉儿。”秦羽答到。
  
  
  最后入土后,老道在木牌上写到“秦氏妇秦蓉之墓”
  
  
  “妇随夫姓吧。”老道心想
  
  
  “好了!你娘也入土为安了,拜一拜就滚吧。”说罢走回观中。
  
  
  回到观中,老道开始了日常的吐纳,平常心如止水的状态却迟迟进入不了,隐隐有点心烦。
  
  
  “那小子四岁了,还不知道父母姓名,一看就是蠢笨之人。”“没有天赋的凡人就是修炼资源。”“对凡俗的怜悯就是对修仙的残忍。”
  
  
  老道试着说服自己,但是心中总是有些许不安,在磨蹭了约半个时辰后,又出了道观来到阶梯下,看见了还站在墓边的秦羽。
  
  
  老道怒道“小子怎还不走,真当老道我是慈悲心肠。”
  
  
  秦羽只是楞楞的站在那,回应老道是秦羽肚子传来的咕咕声。
  
  
  老道看着小童终是叹了一口气“这是太一观,贫道是太一门下第19代大弟子,道号太瑞,你自此跟随与吾,可叫吾为太瑞道人。从此你便跟随于我,当这一道观的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