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手拿名臣系统,我在古代女扮男装 > 第328章长公主,版本落后,好奇
  十余轻骑足足跑了三天,才找到安宁长公主的队伍。
  没办法,除了长公主一行人之外,晋王所辖部队和押送回来的牛羊马匹、金银珠宝才是大头,有这些拖累,再快也快不了。
  
  中央宽大的马车内。
  
  地上铺了一层没过脚踝的皮毛,踩上去轻飘飘的,角落的兽首香炉飘荡出一缕缕清香,除此之外,几乎没什么摆设器具。
  
  打眼望过去,既奢侈又朴素。
  
  安宁长公主是个鹅蛋脸,丰唇柳眉,长相秀美,肌肤却并不白润,细微之间可以看出风霜侵袭的痕迹。
  
  穿着一身长公主规制的衣裳,竟是没有半点白色,头上戴着红宝石镶金发饰,更显出皇室女子的华贵之气。
  
  听闻有轻骑来,她眼中复杂万分。
  
  身旁的侍女却是喜笑颜开:
  
  “朝廷有这份心,公主回去以后的日子一定好过,奴才忐忑一路,终于安下了心,离了草原那个晦气地方,往日就是一片坦途……”
  
  她说这话,本有些僭越。
  
  安宁长公主却没有呵斥——在胡地待了几十年,身边剩下的贴心人也就一两个,同甘共苦的感情不是一两句说得清的。
  
  多少时候,相互依偎在一起取暖,害怕被一刀杀了,甚至落到更不堪的境地里去。
  
  那个鬼地方,什么公主侍女的,都是一样朝不保夕。
  
  另一位侍女脸上也洋溢着笑,看着却更稳得住,建议道:
  
  “让人进来先探问一下,好歹晓得这次来迎的使者是谁,还有迎接的礼仪如何,京中是什么局势……文大人离京许久,恐怕很多事情也了解不多。”
  
  安宁长公主点了点头,道:
  
  “连日风尘仆仆,来人也累了,让他们先吃些东西,休息一下再过来。”
  
  当初向朝廷上书,她其实只是凭着一股不平的心气,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上书之后,就强迫自己不去想。
  
  不期待,就不会失望。
  
  怎么可能呢。
  
  和亲的公主还能归国?
  
  汉时的解忧公主,为大汉“解忧”五十年,垂垂老矣之时,才终于踏上了故国的土地。
  
  她想,自己并没有什么大功劳。
  
  没有生下一个王子继承大汗之位,没有在大周与胡蛮交战之时提供情报、离间将领,也没有刺杀大汗。
  
  什么都没有。
  
  只是苟活了一条命下来。
  
  在这里也没什么不好,先帝离世,新君重武德,胡蛮大败,对她这个大周长公主的态度一反常态,尊敬有加。
  
  已经好很多很多了。
  
  在等待大周回复的日子里,安宁长公主时常做梦,梦见家中老父和弟弟,还有闺阁之中欢笑肆意的日子。
  
  梦醒过来,望着头顶的毡顶,睁着眼睛到天明。
  
  然后一遍一遍的用上面的理由,否定自己归国的希望。
  
  就在这里折磨的等待中,大周的使臣来到了胡地,带来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消息——天子,准她归国。
  
  消息一出,胡地震动。
  
  安宁长公主几乎不敢相信,直到现在都觉得是一场幻梦。
  
  至于之后被扣押,打仗,反而对她来说没什么,能在胡蛮活下来,这一点点提心吊胆是小意思,她还安慰了初次经历的文大人。
  
  ——生怕这个使臣死翘翘了。
  
  何况,胡蛮败的很迅速。
  
  安宁长公主想了想,问及晋王在何处想让这个侄子也来听一听消息……她政治素养还是有些的,晋王打了胜仗不假,朝廷未必欢喜。
  
  新
  “回长公主,晋王午间带着一行人去打猎了,还未归。”
  
  这就没法子了。
  
  过了好一会儿,先是文大人拜见,安宁长公主让他进来,前后脚的功夫,休息打理过的骑兵进来。
  
  头也不抬,大礼拜见安宁长公主,然后拜文大人,神情恭敬。
  
  说到诸般准备的隆重礼仪,出京三百里郊迎,沿途百官拜会,又不经意的提及京中陛下的种种安排。
  
  比如长公主府已经安排好。
  
  还有……
  
  许玥心细如发,猜到初回国的安宁长公主正需要安心,临行之前,专门交代了这些轻骑,保证人人都能给长公主传达消息。
  
  听到这些,安宁长公主神情不变,身后侍女的笑意却掩也掩不住。
  
  忽然又问:
  
  “郊迎主事的是哪位大人?”又侧身望向文大人,含笑道:
  
  “离国多年,不怕惹人笑话,本宫恐怕认不得朝中臣子了,等问出来是谁,还请文大人解说一番,也好让本宫不失礼。”
  
  文大人连忙道:
  
  “殿下何出此言,君臣有别,只有外臣迁就您的,您无论何时都不会失礼,殿下现在有心听一听,微臣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说完,沉吟片刻:
  
  “能被陛下委以重任,微臣心里也有了几个人选。”
  
  又挺了挺胸脯,自信的道:
  
  “微臣虽离京一年,但京中局势变化应该不大,左不过是阁臣或者六部尚书侍郎,殿下问一问,应该没猜错。”
  
  安宁长公主信了。
  
  骑兵尊敬的开口:
  
  “是许大人,名讳是玥的那位,陛下亲指了这位大人代为郊迎。”
  
  许玥?
  
  这个名字安宁长公主没听过,想了想便十分客气道:
  
  “为了本宫舟车劳顿,辛苦这位老大人了,相见之时,必然拜谢。”
  
  逻辑很简单,重臣的年纪都不小,称呼一句老大人有什么问题。
  
  文大人接到安宁长公主“该你解说了”的目光,只觉脑仁一阵一阵的疼,低头,脸上泛起了一点红色。
  
  许玥是谁,他当然知道!
  
  自家幼子的师弟,去年才以状元之身入官场的人,可,可明明自己走的时候,许玥虽然已经初有宠眷,但也没到这个地步啊!
  
  文大人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短短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难道……我其实不只走了一年?
  
  而是十年!
  
  尴尬了一会儿,文大人期期艾艾的解释:“殿下,不该称呼老大人。”
  
  “嗯?”
  
  安宁长公主向他发出了疑问。
  
  文大人解释了起来,将自己知道的许玥有关信息都说了出来,加上骑兵在一旁补上了文大人落后版本的新消息。
  
  安宁长公主大致拼凑出了许玥的形象。
  
  天子宠臣,年少得志,六元及第,救驾之功,连容貌都是数一数二的绝佳。
  
  饶是她也不禁感叹,未曾听闻有这般天之骄子,真好似名字一般,是上天赐予有德圣皇的一枚神珠。
  
  安宁长公主升起一种好奇来。
  
  真想看看,这位许大人是不是名副其实。
  
  …………
  
  黄昏之时。
  
  晋王一行人,才带着满满当当的猎物回了营地,才下了马,就有心腹过来耳语。
  
  他一挑眉,将马鞭一丢:
  
  “意之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