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手拿名臣系统,我在古代女扮男装 > 第394章银矿,水军,回京
  凉亭气氛近乎凝滞。
  沈青终于听明白了,也正是因为听明白了,他缓缓坐了下来,看向重又喝起茶来的许玥,不能理解她现在的冷静。
  
  不是应该十万火急的发折子,然后回京面圣吗?
  
  “大人,可是有了办法?”
  
  不然怎么这么淡定。
  
  “一时片刻,还不能尽善尽美。”许玥如实回答,看向脸色凝重的沈青,又问他:
  
  “你可知道,这些铜钱大多去了哪个外邦国家?”
  
  本不指望有答案,沈青一番思索过后却认真的答了:
  
  “大人容禀,这些铜钱其实大多是被倭国、朝鲜还有南洋各国换过去了,那些更远的外邦人反而换的少。”
  
  毕竟太远了,不值得。
  
  “难怪了。”许玥浅浅一笑,心中有了打算。
  
  不久,十位海商被带了过来。
  
  许玥问了之后,得到的情况虽详细了一些,但大致和沈青说的差不多,她摆摆手让人带下去,转头问沈青:
  
  “你在倭国可有人脉?”
  
  “不瞒大人,在下在倭国交游广阔,那什么幕府将军和各地的大名,都是见过的。”沈青含笑道。
  
  其实远不止于此,他在倭国本土有一块根据地,幕府封了他一个拗口的官,甚至有大名想嫁女给他。
  
  许玥点点头,并不多问,直接吩咐:
  
  “让你的人多去此处探查、走动,务必理清楚倭国境内各种情况。”
  
  沈青一怔。
  
  他以为,这是朝廷要发兵倭国给个警告,让他们不要再疯狂购入大周铜钱,甚至把从前流出的铜钱抢回来。
  
  于是……很快点头,把从前称兄道弟的倭国人抛之脑后。
  
  开玩笑。
  
  识时务者为俊杰,他不帮势大的母国大周,难道要找死去帮倭国不成?
  
  沈青的想法,许玥只能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打当然是要打的,目的却是名正言顺的开发倭国银矿。
  
  为什么外邦人喜欢铜钱,原因之一,就是大周是世界强国,且有贸易顺差,他们相信大周的信誉。
  
  再加上,大周的铜钱铸造技术高,比他们所用的铜钱更不会被磨损。
  
  一来二去,大周铜钱便受到了追捧。
  
  许玥深知,就是这样自发的行为,才更难抑制住。
  
  那么该如何解决未来的“钱荒”?
  
  答案是——将铜钱本位的大周货币体系换成银本位,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铸造银币,好处不止如此。
  
  更易携带的银币,还可加快国际贸易的流通,促进大周经济的发展……总之,好处多多。
  
  可要银子铸造货币,那第一批银币原料从何处来呢?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就决定是你了,倭国银矿!
  
  许玥敲击桌子的速度依旧不紧不慢,好似一首轻快的乐曲,沈青在这样有节奏的敲击中,心情亦慢慢平复了下来。
  
  轻轻的暗叹了一口气。
  
  原以为是找了个供起来的靠山而已,却不想,是这样的人物。
  
  此前,沈青只看到了许玥身上的光环和手握的权力,如今,却看到了光环之下其敏锐的察觉力和聪明。
  
  幸哉?不幸哉?
  
  …………
  
  许玥的动作很快。
  
  一个晚上,初步赶出来了计划文书的框架,接下来的润色和填充就是水磨功夫了。
  
  本想着当即辞行,可一个消息传来:
  
  ——郑夫人一行人快到了。
  
  六月初三。
  
  宽阔的花厅内,四面通透,许玥从廊下走过来,不远处是一片湖,正是莲花最为繁盛的季节。
  
  粉白或殷红的色泽,点缀在翠绿的荷叶之中,在金灿灿的阳光下,分外惹人喜爱。
  
  新
  许玥走过时,想到一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才进屋,郑夫人眼前便一亮,忙让她不用行礼,快些坐下。
  
  “……外头那么热,快歇歇吧,不然一身汗难受。”
  
  难受两个字还在喉咙里,郑夫人就卡了壳了,只因面前的许玥别说一身汗了,光洁的额头上,连一滴汗也无。
  
  干爽清凉,好似外头不是夏日,而是春秋一般。
  
  郑夫人有些羡慕,能不惧热,是多好的体质,她看向意之……明明都是修道的,怎么他没这个能力?
  
  这一顿,还是被许玥的话拉回了心神:
  
  “师娘,此去一切可顺利?”
  
  “虽然有些波折,结果还不错。”郑夫人说起她去拜见水军的各路大佬所遇,话中颇多感慨之处。
  
  “说起来,还要感谢玥哥儿。”
  
  郑夫人含笑道:
  
  “原本那些人态度颇为冷淡,可如你所说递了一封信给宋将军,一夜之间,风向就变了。”
  
  宋时义,水军如今的最高长官,正二品总兵,原本官职虽高却不起眼,大周军队之中水军位次最末,连带着他这个长官也不得志。
  
  谁知一朝风起,他也乘风而起了。
  
  许玥知道,这也是个狠人。
  
  “师娘言重了,只是一封信而已,具体的事情还是要你们实打实去办,弟子如何能居功。”
  
  郑夫人哈哈哈大笑,看向许玥的目光充满了欣赏。
  
  正要说什么时,冯意挑了挑眉,带着一丝笑意开口了:
  
  “你们在打什么哑谜呢?”
  
  “可是我不能听的?”
  
  此言一出,许玥就不好说话了。
  
  便喝着冰镇过的芒果汁,看着郑夫人侧头为冯师解释来龙去脉。
  
  信是许玥交给她的,信上内容对水军大有裨益——水军如今虽势盛,但根基却不稳,边军对抗外蛮,驻军保护百姓防止动乱。
  
  而水军呢?
  
  换句话说,水军没找到不打仗时的用处。
  
  信中,许玥浅浅提了一个建议,让水军抽出人手为走商的商队护航,从中抽取份子钱,不,保护费。
  
  也不对,应该说劳军费。
  
  此外,水军可以日常在海面上巡逻,发现海盗便清剿,所获又可归水军,不怕他们不积极。
  
  吃贿赂,哪有一网打尽那么愉快?
  
  这样一来确保在大周海域内,贸易的船只不会受到侵扰。
  
  然后——水军将士们辛辛苦苦干活,你们好意思干看着吗,不能吧……
  
  这笔银子主打一个细水长流。
  
  “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听完,冯意点了点头,欣然一笑,往常水军虽有威慑,但海上诸盗却禁绝不了。
  
  频频发生劫掠之事。
  
  安定的环境,会带来繁荣的贸易,那些海商恐怕宁愿付出一笔钱,也不想战战兢兢的祈祷自己运气好,不碰到海盗。
  
  “是啊。”
  
  郑夫人眉目中洋溢着欢快。
  
  毕竟她如今也是水军中的一员了,原本还在发愁,从贼变官之后,身份是变好了,银子来源却少了。
  
  如今有了这个办法,那就两全其美了。
  
  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有时候是互通的。
  
  宋总兵比郑夫人更加迫不及待,当即上了折子,想了想,加上了一句话:
  
  “……臣缺智少谋,唯许退之言令臣豁然开朗……水军取饷于海上,方为万世之基。”
  
  拉上炙手可热的天子近臣,总要多一份把握。
  
  宋时义心中得意。
  
  …………
  
  六月初七。
  
  许玥返回京城,随行者,多了一个忐忑不安的绿眼神父。
  
  前后脚的功夫。
  
  水军的折子才到天子手中,她也入了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