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科幻小说 > 国子监小食堂 > 杨梅饮子
  卯时六刻,务本坊内。
  一位梳着单髻的女郎,身着淡色简便胡服,肩背一半大包袱,从东边坊门缓步而来。
  正是今日要进国子监食堂做事的孟桑。
  眼下离与魏询定下的辰初,尚还有两刻光景,时间充裕,不必急着赶到国子监的后门干等。
  孟桑双手捧着装了粢饭团的油纸包,边走路边啃,兴致勃勃地打量四周景色,试图先熟悉一番日后要长久生活的里坊。
  长安一百零九坊,国子监所在的务本坊占地不算最广,但胜在地理位置优越,是朱雀门街东第二街的北边第一坊。
  北临皇城南,天子脚下,皇城的安上门正对着兴道坊与务本坊中间的宽街,想来是便于圣人与太子出宫视学等活动,表露朝廷对文人学子的看重;西接兴道坊,东连平康坊,而由平康坊再往东就是繁华东市,也算是吃喝玩乐不愁。
  坊内道路平直,以十字隔开主干街道,街道两侧所种植的也是槐、柳等树木,与其他坊一般无二。除了占了一半地盘的国子监,还有进奏院、先天观、官员府邸以及旅舍食肆……小小一坊之占地,却能同时满足吃喝、住宿、玩乐多种需求,当配得上一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称赞。1
  行至国子监后门,孟桑手中的粢饭团吃了大半,因是单吃这一样,江米黏糯,不免觉得有些口干。
  后门对街有零散商贩聚集,多是卖些方便携带的吃食,譬如胡饼、蒸饼等,装在小挎篮里,随买随装走。五六个零散小摊子看下来,其中只有一家是卖杨梅饮子,特意带了一个大木桶,混在其中十分醒目。
  恰有一行人路过,买了一碗,摊主便掀开盖子来盛饮子。
  那桶里的杨梅饮子颜色褐红,质地清透,解渴生津,最引人注目的是上头竟然飘着一层冰。只这一眼,就瞧得出摊主是下足了本钱的,当然了,卖出的价钱也比寻常饮子贵上两文。
  不过,大日头在头顶上晒着,热气涌上人脸是又干又燥,谁瞧见了这杯冰爽饮子还能走得动路?
  不晓得旁人如何,左右孟桑这脚是抬不起来了。
  时候还早,她定神扫了一眼国子监后门,确认魏老还没出来,便光明正大地溜达到卖饮子的小摊旁。
  “来一碗杨梅饮子!”
  “好嘞,客官稍等。”
  路边小摊,惯常不提供座位。
  孟桑也不在乎这些,爽快付完账,端着碗靠在槐树下边,就着一杯酸甜爽口的饮子吃完了剩下一半的粢饭团。
  用完朝食,孟桑小口喝着余下的杨梅饮子,只觉得神清气爽,热气全消。
  唉……只叹如今身处物资匮乏的古代,冰这玩意是冬藏夏用,金贵得很哩!着实没法跟上辈子一般爽快吃冰。若是能有一个自家用的冰窖,把杨梅洗净后放进去,好生冻上两日,取出来一口一个冰杨梅,痛痛快快吃上一碗,那才叫惬意!
  正喝着,国子监后门开了一条缝,一直留意那处动静的孟桑打了个激灵,下意识挺直腰板,睁大双目望去,以为是魏询提早来了。
  幸好,从后门走出来的是两位年轻郎君,身着同一样式衣衫,像是国子监里的监生。
  孟桑顿时松了一口气,又靠回树干上,目光忍不住循着这两位监生而去。
  只见这两位监生并肩而行,加快步伐直奔这边的小摊聚集处。他们轻车熟路地买了一块胡饼,撕开后各自分去一半,随后又来到孟桑旁边的小摊买了两碗饮子。
  圆脸监生边吃边催促:“快些吃,等会儿还有《周礼》的课,千万别耽误了!”
  国字脸监生快速啃着胡饼,抽空回道:“莫催!要我说,就在食堂随意垫一顿,等咱们午间下了课,再出来寻个食肆不行吗?偏生你挑剔,非不肯去食堂,还总爱赖着不起,差点误了钱博士的早课。”
  “可别,食堂做出来的朝食,就说那蒸饼吧,又干又硬,叫人怎么咽得下去?”圆脸监生头也不抬,“除了那些囊中羞涩的监生,谁乐意去吃!”
  这么一说,国字脸监生似是回忆起了什么,露出挣扎又痛苦的神色,默不作声把胡饼吃完,深有同感:“言之有理,往后还是出来买罢!”
  两人飞也似地把吃食塞进口中,还了陶碗,往国子监后门奔去。
  “还好待会儿是白博士的课,他一贯管得松些……”
  望着两人悄摸又从后门进去,孟桑若有所思。
  国子监食堂做的吃食,得是给这些监生留下多少心理阴影,才会抗拒至此?
  她扫了一眼天色,一口闷了余下的杨梅饮子,也将碗还给摊主,快步往街对面的国子监后门走去。
  倒也巧,孟桑在后门旁等了不到半盏茶,魏询就从门里头走出。
  魏询看见她一身胡服也没说什么,板着脸颔首道:“孟小娘子很守时。”
  孟桑浅笑见礼:“见过魏老,应该的。”
  魏询眼神示意她跟上,带着她从后门进入国子监,缓声道:“昨日就与你提过,日后在一处做事,食堂里的人也都很和气,自不必如此客气。占了这把年纪的便宜,大家多唤为魏师傅,或是年岁小些的会称一声‘魏叔’,你跟着一道就好。”
  “好,都听魏叔的,您唤我桑娘便是。”孟桑眉眼弯弯。
  由后门入国子监,依次经过杂役住处、监生斋舍,紧接着便到了食堂与食堂。途径食堂,魏询步伐并未停下,而是带着孟桑径直往监丞等人用于办公的屋舍去了。
  待在监丞处签了公契,发给孟桑一枚证明身份的木牌,安排好住处,魏询这才带着她去住处放好包袱,再回到食堂,足足绕了一个圈。
  此时,食堂内几乎瞧不见监生或是六学的博士,只有杂役在扫洒收拾桌椅长凳。
  国子监的后厨与食堂设在一处,中间以一道小门相连,后头是庖厨们备菜、烹饪的地方,前头为监生用膳的食堂,而食堂正中央另设了一座回字形灶台,长长烟囱的直连房顶。
  奇怪的是,这灶台面上还算干净,但不难看到里头落了一层薄灰,似是近日不曾用过。
  魏询瞧出孟桑眼中的困惑:“那是冬日用来温着菜肴的,免得吃食放凉了。现下正值八月,尚还用不着此物。”
  孟桑恍然,笑着问:“那明日我做朝食时,能否直接用?”
  “这倒是无妨,你只管用。”魏询颔首,虽不晓得她要做什么,但仍是很爽快地应下。
  两人从食堂穿过,路过正中央的灶台,欲往厨下而去。
  甫一靠近小门,尚未拉开,里头人闲聊的声音就透过紧闭的木门,传入孟桑二人耳中,听着很是热闹。
  先是有着剑南道口音的男子出声:“这都辰时三刻,为啥子还没瞧见那新厨子?该不会是晓得了食堂情况,不想来哈?”
  又一态度温和的中年人,语气平缓:“刚进来的都得去监丞那儿一趟,又是签公契,又是勘核公验文书……总归要费些工夫。”
  有人冷哼,很是不耐:“听说这回还是个厨娘,怕不是又来一个滥竽充数之辈!原本监生就不受待见食堂,先前那个厨娘一来一走,更是将好不容易挽回的名声砸了个稀巴烂!”
  方才语调温和的中年人再度开口,劝道:“靳厨娘一事,盖因前任监丞贪财作假,私自收了钱财放人进来。如今这两人已被祭酒赶出国子监,而新来的厨娘过了魏师傅的考校,想必确有真本事。”
  剑南道口音的男子也劝:“纪师傅这话要得,这不是魏叔要把朝食给这新厨娘做嘛!文师傅你也晓得,做朝食不容易做出花样,真要再来个没手艺的,那魏叔肯定不能这么放心啊!还是不要存先入之见,先瞧瞧再说嘛……”
  那文师傅不咸不淡地哼了一声,也不晓得是否真的听进去了这两人的劝说。
  小门外,魏询面色沉沉,而孟桑眼观鼻鼻观心,权当自己听不见。
  她暗叹,原来在这些师傅眼中,朝食最难做出彩?
  不过会这么想也正常,毕竟大雍朝早上能吃的多是胡饼、蒸饼、馎饦、各式粥点啊什么的,吃久了确实没什么意思,否则她如何能在姜记食肆靠粢饭团抢来他家生意?
  而后世的朝食花样那就多了,什么鸡蛋灌饼、山东煎饼、肉夹馍、肠粉,什么热干面、干拌面、云吞面、胡辣汤,什么小笼包、生煎包、烧麦、花卷,还有经典的豆浆油条组合,永远辨不出结果的咸甜豆腐脑之争……
  孟桑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嘶……光想想就有点饿。
  “咳咳!”一旁的魏询重重咳了两声,推门而入。
  顿时,里头纷乱的交谈声停下,一个个或是在备菜,或是在择菜的男女皆站了起来,望向这处。
  魏询沉着脸环视一圈,然后才侧过身,露出身后的孟桑:“这是食堂新来的孟师傅,暂且负责朝食。”
  紧接着,他又为孟桑简单介绍了三位掌勺庖厨、掌管库房的徐叔。
  双方心知肚明,方才那些谈话,怕是被魏询和孟桑听了个正着。背后议论人是非,着实有些不光彩,故而气氛有些尴尬。
  最后还是那位剑南道口音的陈师傅出来打了个圆场,彼此之间才缓和下来,一一见礼,好歹面上过得去。
  魏询点了先前跟着靳厨娘的帮工阿兰、烧火杂役柱子出来,让他们今后跟着孟桑做事,又嘱咐徐叔照看、提点着些孟桑,随后就让大伙各自忙各自的去。
  众人顺势散了。
  原本站在对面的徐叔背着手,挺着圆圆的肚子走过来。他说话时会笑眯眯看着人,相貌瞧着约莫是五十岁左右,很是和气。
  “孟师傅,且与我去库房,瞧瞧明日朝食要用什么食材吧?”
  作者有话要说:[1]务本坊相关资料参考:《唐长安国子监与长安城》《唐长安务本坊内的国子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