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汉秋蝶 > 第9章发现毒计
  有了墨者相助,我感觉有了依靠。戌时刚过,钟离就找上门来,看样子有所发现。
  
  
  钟离把一个崭新的箭头放到桌子上,说道:“你们看看这个箭头可有特别之处?”
  
  
  马朔拿起箭头看了一眼,脸色大变,问这个箭头从何而来?
  
  
  钟离喝了一口茶,说出了箭头的来历。几个时辰前,北七家来了两位客人,伙计带他们去了后院,钟离觉得可疑,但是大白天无法跟进了解情况。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两个人各背一个沉甸甸的包袱离开了北七家。钟离想知道两人包袱装着什,于是尾随两人出了城,在城外五的一处茶寮,钟离查明他们背得全是铁制箭头,而且箭头制作精良,锋利无比,做成弩箭装在弩机上可以轻松穿透一寸厚的木板,做成弓箭用硬弓射出,威力十分惊人。能够制作这种箭头的地方,全天下只有邯郸赵家的冶铁作坊。钟离感到事态严重,马上赶来报告。
  
  
  “看来隐藏在赵家的细作非同一般”,马朔听完,恨恨地拍了一下桌子,把箭头递给我,说道:“这个箭头正是赵家最新工艺的杰作,加上特殊的冷淬工艺,比普通的铁制箭头锋利和坚硬数倍,做成床努箭头,两百步之内可以射穿城门,数十支床努同时射向城门,城门瞬间洞开。这种箭头产量不大,只供应燕代两郡的守军,北七家是从哪得到了这种箭头?加上朝廷亲近颁布了铁器专卖制度,邯郸作为冶铁中心,为防铁器走私,每座城门都有重兵把守,严查出城物资,想把箭头运出邯郸绝非易事,除非…….”。
  
  
  “除非赵家的核心人员参与了此事”,我接过了马朔的话,但没有把话说透。按照马朔的分析,有位赵家核心成员可能已经沦为大汉的叛徒。现在的关键是通过桓温查出这个人。
  
  
  看着手中制作精良,泛著金属光芒,重量有十几克的箭头,已经等不及放长线吊大鱼了。匈奴善射,尤其是中月使外卫的射雕手,有了这种可以轻松穿石裂木的箭头,威胁剧增。速战速决才是唯一的选择,于是我问钟离,能不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擒下桓温,把杂货店布置成一个陷阱,把前来接头的人悉数拿下,然后从他们口中得到想要的情报。
  
  
  钟离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桌上边画边说道:“拿到箭头以后,我又去了一趟北七家,经过观察发现北七家其实由两个院落组成,横跨前后两条街,表面上两个院落各自独立,互不影响,但我判断两个院子中间应该有暗门相连。这样设计就是做好了北七家一旦暴露,可以从另一条街道撤出。北七家正门大街的院子住着桓温和几个伙计,后街的院子住着什人,有多少人尚不清楚。只能看出是一户人家,还没有了解到详细情况。今晚我打算暗查这个院子,回来再做决断”。
  
  
  钟离说的没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想了想说道:“按你的计划执行,我与你同行,夜探北七家”。
  
  
  “你?”钟离惊讶地看了我一眼,眼神中带着明显的不信任。我怀疑他一定认为我勾引了墨家武道女统领,给她的老公带了顶绿帽子,才把娇客信物骗到了手。
  
  
  马朔拍了拍钟离的肩膀,说道:“人不可貌相。在下马朔,请问阁下大名”。
  
  
  “墨者钟离”,钟离没有客套直接说道:“我知道你,江湖人称马三不,三晋大地多有贤名,幸会”。
  
  
  “那都是别人的抬爱,在下可不敢自居”,马朔指了指我,说道:“你可不能小瞧他的本事,你们夜探北七家,本人技不如人,就不给二位添累赘了”。
  
  
  我知道不露一手,钟离终难放心。我冲马朔点了点头,然后对钟离说了一句北七家见,推门离开房间提气上了房顶,悄无声息的向北七家的方向而去。
  
  
  钟离出门后发现不见我的踪影,知道走眼了,飞身上房跟了上来。有人可能会说,大大方方的去不行吗?为什要上房,在人家屋顶上跑来跑去,真的好吗?大汉不比现代,有严格的宵禁制度,入夜城门一关,人就不能上街瞎溜达,如果闲得发慌非要上街,被巡城的官兵抓住,轻则挨几鞭子,关几天,重则当场砍了脑袋。不管什朝代不与官府为敌都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我不想招惹官府,钟离作为江湖游侠,自然清楚其中的利害。
  
  
  不到一盏茶的工夫,我们两人先后来到北七家杂货店旁一户人家的屋顶。北七家杂货店所在的院落一片漆黑,不像有人。我们翻身下房,逐屋查看。临街店房、堂屋和左厢房都没有人,只有右厢房传出了鼾声,干了一天活的伙计已进入了梦乡。北七家这边的院落没有异常,我们来到北七家正对的另一条临街的屋顶。和刚才一片漆黑的北七家院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院子灯火通明,堂屋和左右厢房都亮着灯,只不过左右厢房好像没有人,只有堂屋传来了轻微的人语。我和钟离轻手轻脚来到堂屋屋脊一侧,仔细观察,没有发现异常,钟离轻轻掀起一片瓦的一角,不像电视剧中描写的那样,把整片瓦都拿走,只是掀起瓦片的一角,凑眼向屋看去。
  
  
  钟离看了一眼,悄声说道:“主座上的人正是桓温”。
  
  
  我一听,学着钟离掀开一片瓦,看了过去,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桓温下首左右客位上的两人不是别人,正是赵连和赵登兄弟。
  
  
  三人身边都有两位美人陪伴饮酒作乐。我心颇为不爽,老子在这餐风饮露,这群汉奸却怀抱美人,消遥快活。我压住心中的不满,听他们在聊什。
  
  
  桓温和赵家兄弟根本想不到屋顶上有两双眼睛正在盯着他们。桓温喝完一杯酒,冲赵连和赵登说道:“中航月大人对你们提出的权宜之策非常满意,但是他更希望你们能够拿到工艺配方,这样就不用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运送箭头了”。
  
  
  “我们已经尽力了”,赵连一脸谄媚地笑着说道:“我家阿翁的性格你熟悉不过,赵渠已经开始怀疑我俩,要不是有燕王这个挡箭牌,一个月一万只箭头也弄不出来,不过我们正在想办法搞定赵渠手下的一个重要人物,把他搞定,事情或许能成”。
  
  
  听到赵连的这番话,我心中感慨,汉奸的确不是近现代社会的专利,无论古今汉奸都没有底线。根据他们谈话的内容可以断定,两人打着燕王的旗号给匈奴提供箭头已有时日,不知道燕王知情,还是被他们利用。他们的行为已属资敌,而非贸易往来。大汉严禁汉匈之间商贸往来,更别说以武器资敌。汉匈不得进行贸易往来的政策虽然不近情理,但也符合当时的社会条件,符合大汉的国家利益。听着他们的对话,心盘算该怎办?
  
  
  表面上看把中月使一网打尽似乎可以一劳永逸,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汉匈之间的战争绵延了数百年。近几年大汉与匈奴的战争败多胜少,除了匈奴拥有强大的骑兵,中航月打造的情报系统起了很大的作用,把匈奴安插在大汉的情报系统连根拔起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放长线钓大鱼,但是断绝汉奸资敌的行为却刻不容缓。
  
  
  桓温和赵家兄弟聊得火热,殊不知他们的谈话已经泄密。听了赵连的话,桓温摇了摇头说道:“此事必须抓紧,中航月大人推测,大汉和大夏的战争已经在路上,以前大夏的优势在于骑兵和弓箭,但是大汉针对性的发展骑兵,步兵以强弩为突击手段,加上大量使用锻造精良的铁制铠甲,使得大夏骑兵弓箭手的威胁大打折扣,大单于和中航月大人为此非常忧心,有了这种箭头,大夏骑兵的弓箭就能轻松穿透大汉步兵的铁制铠甲。中航月大人做过试验,把箭头熔化重新锻造成适合床弩用的箭头,可以洞穿城门,将是非常犀利的攻城利器,战争优势仍在大夏一方。不过根据邯郸信使的情报,赵家每月能生产铁制铠甲两千,二十万只新式箭头,这些装备极大的提高了大汉步兵的战斗力。今年边郡的小规模战斗中,由于汉军步兵装备了铠甲、以弩箭为进攻和防守武器,大夏骑兵的压倒性优势已不明显,如果不能尽快掌握这项冶铁技术,在未来的战争中大夏将非常被动”。书中暗表,匈奴认为他们是夏后氏之苗裔,故而自称大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使搞到冶铁技术,一时半会也不一定能造出高质量的兵器。不过但请放心,我们兄弟已经筹划得当,三个月内会有一份大礼送给中航月大人”。
  
  
  “大礼?”桓温一听高兴地说道:“根据你们提供的情报,我们抓住了马月,如果马月真有倾城倾国的容貌,运回龙城献于大单于,也是大功一件,如果还有大礼送于中航月大人,可谓双喜临门”。
  
  
  “不过”,赵连没有理会桓温的话,接过他的话说道:“不过这件事情需要中航月大人配合,如果配合默契,就可以得到五万只新式弩机和上百万支弩箭”。
  
  
  “五万把新式弩机?”桓温吃了一惊,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赵连笑了笑,喝了一口酒继续说道:“上次我们兄弟前往燕国就为此事。燕王已同意了我俩的计划,只要大单于派兵入侵燕国北地边郡,燕王可以名正言顺的向朝庭申请配给武器,离燕国最近的就是邯郸赵家产的兵器,这样燕王就能得到大批新式弩机和弩箭,只要燕王佯装不敌大夏骑兵,武器不就到了你们手中”。
  
  
  “好计谋”,明天一早我派人快马加鞭赶回王庭把你的计划报告给中航月大人。得到这批弩机和弩箭,大夏铁骑必能威胁长安,到时刘彻只能选择与大夏求和”。
  
  
  “不过”,赵连打断了桓温的话,说道:“此事一旦完成,中航月大人必须兑现承诺,保我等封侯的军功”。
  
  
  “这是自然”,桓温接过赵连的话说道:“不是已经说好,从燕国得到你等的军功,按照计划,燕王大败之后,你们兄弟再请缨出征,到时演一处大败大夏骑兵的好戏,军功封候岂不手到擒来”。
  
  
  “做戏要全套”,赵登说道:“击溃单于军队还不足以获得封侯的军功,如果能斩杀数万骑兵,军功才能坐实,燕王为我们请封才能顺理成章”。
  
  
  “斩杀数万大夏骑兵?”桓温为难的摇了摇头,说道:“要斩杀大夏数万骑兵,别说大单于不会同意,中航月大人也不会同意”。
  
  
  “做戏”,赵登强调了一句,接着说道:“当然不可能真的斩杀大夏骑兵,只要事先在代郡,上谷和燕国的边郡掳走数万边民,给其换上大夏骑兵的服装供我等斩杀,就能做实不世军功”。
  
  
  “真乃妙计”,桓温听后恍然大悟,说道:“真是一箭双雕的妙计,你们获得斩杀数万敌军的军功,大汉必定认为大夏骑兵损失惨重,元气大伤,短期内无法对汉构成威胁,必然放松警惕,王庭大军可以寻机直捣长安,大汉必定措手不及,说不定能逼刘彻定城下之盟”。
  
  
  “靠”,我心骂了一句,赵连兄弟真是丧心病狂,禽兽不如,不但把自己的堂妹作为投靠匈奴的投名状,而且还想以数万大汉百姓的生命作为其封侯的筹码,如果这种人在大汉封侯封王,后果将不堪设想。还好他们的阴谋被我们听到,否则真可能如他们所愿。
  
  
  又听了一会,即使赵氏兄弟提出如此恶毒的计划,桓温依旧极其谨慎,丝毫没有透露中月使的任何消息。不过却从赵氏兄弟口中得知十五天后会有一大批箭头和弩机送到高都城东的十五铺,让桓温做好接货准备。此后再无其他有价值的信息。
  
  
  回到驿站,已过子时,马朔还在等着我俩,见我们脸色难看,问我们有没有收获?
  
  
  钟离没有说话,静静的想着什。我把听到的重要信息告诉了马朔。马朔没有感到震惊,只说这些信息印证了他的猜测。
  
  
  “你一直怀疑赵连和赵登?”
  
  
  “不错”,马朔点了点头,说道:“按理说,侄女送嫁不算大事,到河内郡数月后才与夫君正式完婚,二人却前来道贺,一直盘桓到侄女出发的前一天才告辞离开。我以为他们回了邯郸赵家,出事的当天却随赵时老爷子出现。当时我就怀疑他俩泄露了马月送嫁的消息,只是苦于没有证据,现在做实了此事为两人所为,下一步该怎办?”
  
  
  “咱们可以将计就计”,我把想法在心又推演了一遍,确定没有纰漏才接着说道:“从他们的对话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马月小姐容貌出众,倾城倾国,兄弟二人想献给军臣单于,马月暂时不会有生命危险。二是中月使此番深入上党郡,是为了接受赵连和赵登提供的兵器。此事定与燕王刘定国脱不了干系,说不定这些物资就是配给给燕王的。第三应该是临时起意,以马月为筹码逼迫赵家交出冶铁技艺。现在看来,马赵两家绝对不会就范,他们只能把马月送到匈奴王庭。他们的第二个目的正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地方。燕王通过赵氏兄弟与中航月媾和,将大批军资挪用资敌,我想燕王是为了达到养寇自重的目的。上次运送出城的可能是样品,开胃小菜,大餐十五天后在高都城东十五铺上桌,也是我们的机会”。
  
  
  “没错,的确是个机会,不过我们人手有限,想一战功成,需要帮手”,马朔看了钟离一眼,说道:“赵时老爷子算一股力量,现在却不敢倚重”。
  
  
  “是啊”,我点了点头,说道:“我相信赵时毫不知情,却不能忽视他和赵氏兄弟叔侄加师徒的关系,就怕找老爷子帮忙,需要拿出赵氏兄弟通敌的证据,弄不好可能泄密。为防万一,此事不但要瞒着赵老爷子,也不能告诉马家人,包括你的兄长”。
  
  
  “没错”,钟离接上了话,说道:“此事非同小可,根据墨者掌握的情报,中月使一次出动三支内卫实属罕见。如果围剿,可能需要数千精兵,而且还不一定能够全歼,加上事情牵涉到燕王,无法报官处理,只能私下解决”。
  
  
  钟离说的没错,维持治安的城防部队战斗力有限,无法硬刚中月使,需要大汉军中的野战部队,这种部队不是想调就能调的,等把兵调来,黄花菜都凉了。加上没有铁证怀疑一位亲王、当今皇帝的叔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自找麻烦。我问钟离以他的能力可以对付几名内卫?
  
  
  “遇到普通内卫或有可能胜之,若遇到顶级内卫必输无疑”,钟离回答得干脆利落。
  
  
  虽然没见过钟离的身手,但是从其穿房越脊,以及9个时辰三百五十多的脚程,绝对达到了绝顶高手的水平。他的判断足以说明中月使的可怕,敢以不足百人之数深入中原腹地必定有所依仗。想到这,我不禁长叹了一口气,心想到底该怎办。如果到大汉后的第一次正天道行动就搞砸了,哪还有脸再说回到大汉就为正天道的豪言壮语?虽有血丹和法墨双剑加持,最多对付一名内卫,对方却有七十二位一流绝顶高手,而且武道诡异,墨家巨子、武道统领,外加龙啸和玄雨的两位门主都不能撼动的太行四鬼可能也在其中,贸然出手显然不智,强攻不行,就得智取,问题是计将安出?
  
  
  除了实力的问题,知己知彼才是智取的关键,现在只能寄希望于钟离,希望他对中月使有所了解。
  
  
  听了我的问题,钟离不好意思的摇了摇头。他说由于长相与外貌上的差异,墨者很难打入匈奴王庭龙城搜集情报,只能以行商的名义深入漠北,由于无法接触到匈奴高层,所得十分有限。后来墨者把目标转到中航月身边的人,才有了一点收获。但是中航月行事谨慎,做事滴水不漏,很难找到突破口。直到两个月前,一位墨者通过中航月家中的一位家仆才得到了一个重要情报,对我们或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