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三址怪谈 > 第29章刘建峰-闹钟计划
  刘建峰自从被派到这个试验场,已经有三年了。
  
  这一天,他看了一眼日历,1956年2月27日,距离他老婆的生日还有2天,他打算跟上级请个假回去探亲。
  
  试验场规定涉及核心机密的同志不得离岗,但刘建峰的身份较为特殊,所以可以享受每年4天休假和一次探亲的机会。
  
  他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下午2点,他忙完手头的事务,来到了首长的办公室,准备提报探亲申请书。
  
  刚敲门进去,就看到首长的办公室坐着两个陌生人。
  
  首长笑盈盈的说:“小刘啊,你来的正好,快来见一下,这两位是来自通化白鸡峰的同志,这是李国梁同志。”首长指了指左边瘦瘦的一位,那人起身和刘建峰握了握手。然后首长介绍另外一边坐着的同志,“这位是范继军同志。”那位稍微胖一点的同志站起来,先敬了个礼,然后也和刘建峰握手。
  
  首长指著刘建峰,对两位客人说:“这位就是刚才我提到的小刘,刘建峰同志,他是我的助手,但实际上,他是专门负责“闹钟计划”关键指标评估的高级研究员,很有学识,也很有才干。正因为如此,我也很需要像他这样专业的人在我身边,为我也补一补课,小刘同志帮了我很多忙啊。”
  
  听到首长突然在外人面前如此称赞自己,小刘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不自觉的把衣服兜写好的探亲申请摸了一下,然后急忙说:“哪哪,首长太过奖了,我做的都是分内的事而已。”
  
  首长笑了笑,手指向李国梁,然后说:“李国梁同志啊,是最早发现白鸡峰陨石坑的人之一,这几年,他一直在那边的勘探场,对采掘的情况十分了解。“说完指了指另一位范继军,说:“至于小范同志,和我是老相识了,53年的时候,跟我从朝鲜一起回来的,我管他叫小范,但他资格还是很老的呦,复员之后,就参与了‘闹钟计划’,具体他负责的事,还是他自己说吧。”说完,首长回到他的座位上,端起了茶杯。
  
  这时候,那位范继军笑着说:“好,既然首长下了命令,我就服从,我介绍一下我这边的情况。小刘同志,和你们做技术的同志不一样,我是陪着首长打仗出身的,所以现在主要负责白鸡峰那边的安全保护工作,除了对一些不怀好意的西方国家提高警惕,同时也对苏方的一举一动加强戒备。”
  
  这句话引起了刘建峰的注意,他问道:“对苏联,也要戒备吗?我们和苏联在这个项目上,不是合作关系吗?”
  
  这时候,其他三个人互相望了一眼,好像有什心照不宣的事情。
  
  首长首先说话了,“小刘,这正是我要叫你来的原因,目前的国际局势,有些变化,苏共刚刚召开了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然后他顿了一顿,说:“会议的结果,和我们的看法有些不一致。上面已经下达了指示,很有可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苏的各项合作会受到影响。而我们这样处于极端保密状态下的合作,肯定会面临十分艰难的境地。一旦中苏关系出现问题,我们马上就会面临针对“闹钟计划”的重大决策问题。”
  
  刘建峰万万没想到事态已经会突然发展到这个阶段,就在上个礼拜,苏联的两位专家还亲自联调了双方的工作,并且有限度的分享了关于具体实施唤醒目标物体的方案。
  
  看到刘建峰脸上的惊异,李国梁再次站起来,他说:“刘建峰同志,白鸡峰陨石坑中的陨石碎片,是“闹钟计划”中最为关键的原始素材,它的全部都是属于中国的。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你的协助,即刻停止所有有关陨石碎片的材料共享,技术数据分享,并在手续上,切断所有苏方人员亲自前往现场的行政批文。”
  
  李国梁这一番言论,让刘建峰有些措手不及,他说:“我想你们都知道,闹钟计划被分为两个部分,唤醒和沉睡,根据当初的协议分工,其中唤醒是由苏方负责,而我们中方负责其中的沉睡部分。但作为整个计划的核心协调环节,我一直是负责调配合作双方的资源调度,人员分配和技术交流等工作,换句话说,“闹钟计划”要是想完成,是离不开双方共同努力的。”
  
  刘建峰的言下之意,在场的人当然都听得懂,他无非是说,如果中苏双方出现了割裂,而项目也受到出于各自利益的防范和限制,那将影响原定计划的完成。
  
  首长看了一眼范继军,范继军知道这时候他应该开口,便说:“小刘同志,你说的我非常明白,从你的角度,你说的很对。原本我们也想尽量谨慎的观察形势,再做定夺,但最近,我们抓获了一些违反双方协议,偷运陨石的苏方人员,而且也查获了不少他们未经审批的通讯设备和实验器材,可见,苏联人在很长时间之前,就存在不轨之心,我们的判断是,他们有可能在筹备,一旦中苏关系破裂,苏方打算单独实施“闹钟计划”,我们在对抓获的人员审讯的过程中,他们的部分供词,也佐证了这一点。”
  
  刘建峰作为一个技术出身的人,从来就对政治和斗争不敏感,最让他沉醉的,是无尽的科研和对未知的发掘,他原本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遇上这样一只项目,虽然个人为此需要付出很多牺牲,但试验场中不可争辩的事实说明,世界上存在着远远超越人类认知的不可思议的真相,而这真相目前就掌握在中国和“老大哥”苏联的紧密合作当中。
  
  最不希望出现问题的人,就是他。所以他日以继夜的奉献著,力图在每一个环节都尽可能完善安排,确保项目能取得预期的成功。
  
  但他无法预料,也无法阻挡大形势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