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科幻小说 > 戏明 > 第398章第398章
  别说考上进士了,便是只考上了举人,那也是不太差钱的,有的是人爱往他们身上“投资”。既然兜里有钱,大家便都买了份报纸读个新鲜。
  一读之下,众人就发现这新报的来头很了不得。
  看看这题头的“新报”二字,那可是当今圣上御笔亲题的!
  御笔亲题的字你不得买一份收藏在家里?!
  还有这创刊语,乃是大学士李东阳写的。西涯学士新作你都不读,你还想读什么?不知道人西涯学士算是当今文坛领袖吗?便是你高中进士,接下来想考庶吉士留翰林院,还是得看他的意思!
  买,必须买!
  让我看看哪个读书人手头没有新报!
  这你都没买着,还是赶早回家种地去吧,别想在京师混下去了。
  对朝中百官来说,这更是一项再轻微不过的支出。都当京官了,不至于连这点钱都掏不出来。
  哪怕自己懒得看,买给家中子侄长长见识也是好的。这些文章可是詹事府把过关的,詹事府那可是状元探花扎堆的地方,能入他们眼的文章能差到哪儿去?
  总比让他们去看那些个闲书好!
  比起这些官场中人和准官场中人的考量,前去听报的百姓们反应就更直接了:“别念前头那些有的没有的,再给我们念念那个《笑林》,别人讲根本讲不清楚,咱想听听报纸上是怎么说的!”
  所谓的《笑林》,就是笑话专栏。自古以来爱戏谑的文人都不少,魏晋时期便有人编纂了两卷《笑林》,收集了不少文绉绉的笑话,隋唐时期也有《启颜录》《谐噱录》,到了宋代印刷业飞速发展,更是涌现了一大批笑话文集。
  光是热心群众编的各种东坡笑话就出了好几本!
  据传明末历史同人小说写手冯梦龙读完这些东坡笑话集后如获至宝,兴致盎然地将那些段子统统编进自己书里!
  所以说,笑话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茶余饭后必备的乐子。
  有不少人就是听别人说起新报上有个笑林专栏,才特意跑过来让读报人给他们念的。那些转述的家伙不是词不达意就是自己先笑场,他们还是来听原汁原味的好!
  有人爱听《笑林》,也有人爱听《小说》,这两个栏目都被安排在最后一版,是文哥儿暗搓搓表示这地方空着浪费,印大家的文章又不太尊重,不如选些轻松有趣的内容来填充。
  如果前几期来不及面向大众征集符合条件的稿件,他可以提供一些雅俗共享的笑话和短篇小说!反正他一天到晚都得编故事哄小孩,别的不多,这种喜闻乐见的故事最多了。
  王鏊他们讨论过后也觉得末版这种地方可以放点不那么正经的东西,读书人也是要放松的嘛。
  就像文哥儿说的那样,他们要是能在内容上照顾到大部分人的需求,还愁京师不能做到人手一份报纸吗?
  先把京师那些个大户兜里的钱给掏出来!
  至于京师以外的地方,那得慢慢来才行。
  得知京师百姓格外喜爱《笑林》和《小说》两个栏目,纷纷期盼下一期赶紧把文哥儿的小说给连载完(哪怕是短篇小说,目前的报纸版面也不可能印完全文),再给他们来点新鲜的笑话。
  可恶,还得等下旬才有新的印出来,为什么不能天天出!
  对于这些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朝中不少老臣看到都是直皱眉的。尤其是马文升,他读了那《笑林》中的两则笑话,只觉有辱斯文,怎么连这种东西都能印出来广为流传?
  他觉得前头那些内容都是极好,自己读后觉得值回了报纸钱,唯独最后一版印的这些内容叫他很看不上眼。
  马文升是这么想的,第二天见到文哥儿也是这么说的。他知道文哥儿是新报的主要负责人,也知道这最后一版的内容是他塞进去的,见着人后不免要劝说几句。
  朝廷出人出钱费那么大功夫才弄出来的报纸,岂能凭你一己喜好添上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
  马文升都七十出头了,且又是私底下来劝告他,文哥儿听后也没有气恼,而是认真朝马文升解释道:“下官刊登这类文章到新报上并不是为了个人喜好,而是为了让更多人养成读报的习惯。他们一开始可能看不懂前头的内容,等他们知道得多了,觉出好处来了,自然便会关注整份报刊都写了什么。”
  马文升对此说法不甚赞同。
  寻常百姓平日里只管好好干活就是了,要他们关注这些做什么?
  文哥儿看出马文升的想法,接着说道:“您是觉得目不识丁的百姓比读书知礼的百姓更好管束吗?”
  马文升噎住。
  他祖上也不是读书知礼的人家,到他这一代才出了个进士。
  他为官数十年,有二三十年都在边关巡看,比谁都清楚底下的人有多难管。
  朝廷禁止对外贩售的农具粮食等物,在边关经常被走私到外头去,做这些买卖的都是当地的百姓。他们不懂什么家国大事,只知道这样做能过上好日子。
  朝廷没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还不兴他们自己想办法吗?
  对这些人而言,便是再来一次南宋那样的元朝大军南下也没什么大不了,兴许他们还能因此过上好日子哩!
  他们一群吃不饱穿不暖的穷汉,有什么好操心的?
  马文升道:“想要人人都读书知礼哪有那么容易?何况即便看似读书知礼了,你也不知他们内里是什么个想法,自古以来可没少负心背义的读书人。”
  文哥儿道:“世间哪有容易的事?我们能先做一点便先做一点,做不了的留待后人去做也无妨。”
  马文升见文哥儿身量虽还不算特别高大,背脊却挺直如松,心中不免有些恍惚。
  仿佛自己年少时也曾这般坚定不移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马文升说道:“既然你心里有数,我便不说什么了。可你这新报若是没什么成效,御史们可不会放过你。”
  文哥儿想起自己被都察院盯着死紧的事,也觉得有些无奈。他叹着气顺着杆子往上爬:“到时还得请马尚书替下官说说话。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文教之事岂有一朝一夕便能见效的道理?”
  马文升冷哼一声,表示自己绝对不会替他说话。
  马文升一走,费宏就过来问文哥儿:“马尚书与你说了什么?”
  文哥儿道:“马尚书对我们新报第八版的内容不太满意。”
  费宏道:“大伙不都挺喜欢吗?”他作为跟文哥儿一起并肩作战的创刊人之一,对新报第一期的发行情况还是很关注的,昨天傍晚他就听书报亭那边汇报说最受百姓欢迎的就是《笑林》,其次是《小说》,剩下那些百姓点得少,他们也念得少,估摸着只有官员和读书人才会自己买回去慢慢看。
  能有那么多人喜欢他们创办的报纸,费宏也觉得很有成就感。
  他们的报纸连目不识丁的百姓都能征服!
  至于读书人之中的反响,那就更好了,平时他们买个时文选集都挑花了眼,如今有这么多翰林官帮他们筛出这么多时政热点和优秀文章,他们当然是如获至宝地读了个如痴如醉!
  朝官们也很喜欢新报,因为他们平日里也忙,没法每天去浩如烟海的邸报里找自己关心的内容,如今读完新报上的内容便等同于把自己可能漏掉的要紧消息给补上了。
  反正不管在什么群体里头,他们这一期新报都好评如潮!
  文哥儿与费宏随口聊到士子们入场,便不再多言。
  今天是本届考生殿试的日子,他们需要站在早朝的位置上表示一下前辈对后辈的欢迎,等他们开考以后他们就可以各归各位去干自己的活了。
  朱厚照这位皇太子也过来了,因为朱祐樘考虑到他早前在士林中有了不错的好名声,今天便带他出来露把脸。
  他皇儿这般早慧,理当早早栽培起来,以后说不准能安排他监国,他也好出去走动走动。
  看多了小神童的游记,朱祐樘便觉得自己不应当端坐皇宫一辈子,也该到外面去走走看看。
  虽然眼下太子还很小,但只要手把手培养太子个七八年,应该就可以放心让他监国了吧?
  朱祐樘看向自家儿子的目光满含期许。
  朱厚照哪里知道他父皇的险恶想法,还转头跟朱祐樘嘀咕:“一会让小先生留下来一起监考!”
  他不是第一次看人参加殿试了,上回小先生殿试时他便来看过,流程他都记得牢牢的。只是今年考生里头没有文哥儿,他便觉得要把文哥儿喊来一起监考才好玩!
  朱祐樘想了想,应了朱厚照的要求,让人去宣文哥儿多留一会。
  很快有人去请文哥儿。
  文哥儿只能在众人调侃的目光中前去陪朱祐樘父子俩留下监考。
  朱厚照见到文哥儿后特别高兴,跟他说一会他不用上课,让文哥儿跟他回东宫玩耍。
  文哥儿今天也没什么事,笑着说道:“那我去东宫看邸报。”
  他可还肩负着为新报筛选邸报消息的重大责任。
  别的衙门不能让人把邸报全抄回来看,东宫却是有这个权限的。
  朱厚照听后连连点头,表示他们东宫上下一起看。
  文哥儿怎么说的来着,人多力量大!
  两人约定好一会回东宫干活,才把目光转向场中紧张等题的读书人。
  很快地,他们看到了一个早前在考场上就觉得英俊出挑的年轻考生。
  当时考生都坐在号舍中,他们只能看个大概,如今看他坐在最前排,竟是今科会元!
  文哥儿两人顿觉此人更加顺眼了。
  有的人光是坐在那里就叫人觉得光彩熠熠。
  这届科举人才济济啊!
  等唐寅他们考完殿试,他就去蹭蹭这届进士的登科录,看能不能趁机捞一批人才来干活。新鲜的进士马上要出炉了,最好一个都别落下!
  朱厚照转过脑袋小声和文哥儿嘀咕:“孤记得这人,他的判语写得很不错。”
  文哥儿也记得这位会元。
  这人叫伦文叙,乃是广东南海县人,他还让新社成员邀他去过丘家,老丘对他的评价也很不错。在知道伦文叙曾经因家贫终止学业,这次是以充场儒士身份考的乡试,老丘更是起了惜才的心思,没少与文哥儿聊起这位广东同乡。
  文哥儿并不在今科殿试的考试官之列,自是不会对殿试结果指手画脚。他也笑着和朱厚照讨论起来:“他出身贫寒,应当对民生民情比较了解,策问也写得很不错。”
  两人又讨论起会试时策问答得好的考生,只觉唐寅他们今年的竞争还挺激烈的。
  也不知唐寅他们这次能发挥成什么样。
  不过甭管发挥得如何,以唐寅过人的才学及会试经魁的身份,最终名次总不会太差。
  文哥儿便也没替他们操心太多,一本正经地跟着朱祐樘父子俩巡看一圈,便开开心心与朱厚照一同回东宫看邸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