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奶奶说生活不易,种田要从娃娃抓起 > 第二百六十九章姜还是老的辣
  “您戴上看看。”宋喜宝帮着楚老太爷戴上老花镜。
  楚老太爷有些狐疑地看着前面,果然儿子那张脸越发清晰,然后他满脸嫌弃,“楚蔚源,你怎么越来越难看,一点都不随老子。”
  楚蔚源满脸疑问,他怎么就难看呢?
  “还是孙媳妇最好看,喜宝你怎么看上这个臭小子?”楚老太爷这是第一次清清楚楚地看清楚孙子。
  以往他老人家就算看不清楚,也不会说出来。而且早些年眼睛还稍微好一些,最难的是这两年。
  “爷爷,我也很优秀。”楚云霄有些底气不足,面对媳妇儿,他貌似真的一般化,打小就被媳妇吊打。
  “哼,我儿媳妇跟孙媳妇最优秀。怡宁,你辛苦了。”楚老太爷看着儿媳妇回来,没让她行礼。
  怡宁郡主红着眼圈,“爹,我不辛苦,您老人家选择我们,我们一定好好孝顺您。”
  “别怪我老了还要连累你们就好,我觉得大郎说得对,这教书育人跟种庄稼是一样的道理。我就等着学堂开业,让我这把老骨头还有点用。”楚老太爷一开始还有点不确定,但是现在有了这眼镜。
  这玩意,简直就是神器,完全拯救他的眼睛,让他老人家的自信心全部都回来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是我们家的老宝贝。”楚云霄学着媳妇儿哄宋家奶奶的话,哄着爷爷。
  楚老太爷瞪着他,“油嘴滑舌。”
  “爹,我们祖孙三人一起开学堂,这是一段佳话。名字就叫做三进士学堂如何?”楚蔚源笑眯眯地说着。
  祖孙三代都是进士,爹是状元,他是榜眼,儿子是探花,看起来虽然是儿子最弱,但是他们都明白当时的情况。
  算下来,算是他这个既当爹又当儿子的最弱。
  “进士书院即可,对于成绩与品格优异的人才,我们减免费用。并且提供一些房间,供学生住宿。老夫在这里,自然会有全国各地的人过来。”楚老太爷非常自信。
  “爷爷说得对,这选址?”楚云霄不敢做主,就指望爷爷敲定。
  “当然就选择宋家村,这里人杰地灵,山好水好,直接搞一个山头,读书人体力也很重要,并且要下农田,不与农接触,是当不好官的。”楚老太爷进村的时候,就将周围的地形记在了心中。
  “那我去叫村长跟族长来。”楚蔚源听到爹这样打算,立刻就去办。
  村长跟族长听闻老国公,曾经的三朝宰相,要在他们村办书院,高兴得差点蹦起来。
  要不是年事已高,他们一定会蹦三尺高。
  “好好好,当然没有问题,无论是哪里,只要老国公看上,我们都可以。全村人都可以帮忙一起建书院。就是不知道我们族中的孩子,是不是可以上?”族长颤抖着声音问。
  “当然可以上,成绩优异的话,会得到我爹的亲自指导。除了我们三人,还会有一批夫子过来。”楚蔚源觉得爹选择宋家村,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回报当年的恩情。
  族长激动得都说不出来话,虽然他们不懂为何大郎这个孩子不做官了,但是他是探花郎呀!
  现在又来了老国公,他们村的风水果然是最好的。
  这些贵人们从京城又回来了,就冲这一点,他就得给老天爷烧香。
  “就是东边那座山,山下做书院跟宿舍,山顶还得平出一大块空地,村里还要给我们提供二十亩田地,让学生们务农。我们给村里的回报是,村里孩子第一年免束脩,成绩合格的继续免束脩。如果不合格,跟外村人一样交束脩。”楚老太爷一条一条地说出来。
  这些事情,都要白纸黑字写清楚,这样才可以避免纠纷。
  他老人家办事,可不会留下任何漏洞。
  “成,没问题。这是老国公对我们村最大的恩典。”村长一口答应,就算其他人不捐出地,他捐。
  族长也点头,想法也是一样的。
  “另外,往后学生们多,村里可以在书院附近建一排房子,售卖一些日常用品。不过谁卖,得由我们书院说了算。”楚老太爷相信,从此后宋家村会一跃成为周围最富裕的村子,最大的村子。
  “都听您老的,我们照办。”村长心中激动万分,就冲他们与宋家的关系,这里面肯定有他的份。
  “往后进出村子的人会非常多,村子里要出一个护卫队,防止有心术不正的人跑进来。护卫队的工钱,我们书院给。”楚老太爷目前能想到的一切,都说出来。
  他看着其他人,“有没有补充的?”
  “爷爷,做饭洗衣服的活也外包吗?”楚云霄试探着问。
  “若是衣服都不会洗的学生,我们书院不会收。食堂外包给宋大柱他们家,采买一切都交给他们。”楚老太爷觉得这些小事,不值得问。
  宋喜宝觉得这样挺好的,爷爷已经考虑得非常周到。
  就这样,进士书院选址成功,第二日就开始打地基,图纸是楚蔚源出的,银子是怡宁郡主出。
  既然要建,那自然质量要好,请专业的人来做。村子里的人当小工,每人每天发三十文。
  村长不想要,但是耐不住楚家非要给,最后只能收下,然后再三警告全村人,谁要是不好好干活,就滚出去。
  县令带人来帮忙,直接被轰走了。
  宋喜宝的郡主府,选在了镇上,到村子里只需要半刻钟。
  两处一起动土,村子里的男丁女人都有活干,只要是认真干活的,他们都要了。
  至于那些懒惰的人,自然不要想占便宜,村长死死卡住,绝对不让任何人混。
  进士书院还未建成,县里乃至府城的乡绅官员们,就开始送东西。
  捐书,桌椅板凳,床铺,文房四宝,学生服……
  只要能想到的,这些人通通来捐,大部分人都没有见到楚老太爷的面。
  只有李记药铺的人与宋喜宝有着特殊关系,才见到了老太爷,提供了一批防寒,防虫的药物,并且承诺,每年都捐。
  只求李家每年都有一个入学的名额,楚老太爷当着喜宝的面答应了。
  要知道现在进士书院还未建成,报名的人就已经是铺天盖地。
  甚至有不少秀才,举人都跑过来干体力活,还得陪着笑,才能得到干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