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山村小村长 >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啤酒厂的扩张
  碳排放这个问题坦白了说是一个无中生有的问题。
  
  它的出发点一个是给欧元找一个货币锚,另一个就是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作为世界上主要的两种流通货币之一,米元绑定了石油做货币锚。
  
  那么欧元没有货币锚怎么能行?
  
  欧洲人想来想去,就想到了天然气。
  
  天然气虽然没有石油用途广泛,但是利用范围和价值也是越来越大,完全具备当货币锚的资格。
  
  至于清洁不污染环境不重要,不过都是托词而已。
  
  要用天然气做货币锚,自然要增加它的利用范围和价值。
  
  舆论自然是要给天然气做最大限度的宣传,地球变暖大气污染就是个非常好的理由。
  
  从发电,化工到家庭取暖做饭,就都和天然气挂了勾,并得到了大力推广。
  
  既然和大气污染挂钩了,汽车屁股后面冒的烟自然也是要引起话题的,这必须得解决呀。
  
  于是新能源汽车也就顺其自然地出现了。
  
  欧洲人提出这个概念后就开始实施,华国苦于在燃油车领域被外国汽车的专利壁垒锁死,因此也就顺水推舟的大力支持新能源车的发展。
  
  所谓的新能源车,其实也就是电动车。
  
  虽然也包含氢能源车,但却没有人去支持它。
  
  这个领域,小日子的龙头公司从九十年代就开始研究,积累了几千项专利。
  
  在燃油车上它的专利都是吃人不吐骨头,会有人去支持它才怪。
  
  威来去京城参加车展,首要展出的电动轿车,不是为了现在就能生产,而是让国家看看,华国的企业已经可以做出合格的电动轿车了。
  
  这样国家在推广电动车的时候,就不会瞻前顾后了。
  
  威来电子在东河展览会结束后,没有一点犹豫的就下马了所有功能机的制造。
  
  北方南方的工厂全部改产智能手机。
  
  连带剩余的一些订单都一同转移给下家,集中所有的力量制造智能手机。
  
  几百亿利润的手机订单,当然要全力完成。
  
  就是这次华国一个县级市举办的展览会,让外国经销商扔下了近千万部的订单,终于让世界手机厂商重视了起来。
  
  各大手机厂商都开始进行智能手机的研发。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三年之内,威来智能手机不会有竞争对手。
  
  按照现在的趋势,三年时间,威来足以销售出上亿部的手机,足以赚取巨额的利润。
  
  当然,威来也不会老老实实地等着别人追赶,已经着手开始第二代智能手机的研发。
  
  增大屏幕尺寸,增加前置相机的像素,加强联网功能...
  
  反正在当时网络能支持的东西,都准备比划比划。
  
  第二代的威来智能手机预计在二零零八年上市。
  
  江宇把自己的燃油版虞扔在了家里,用那辆纯电版的虞做代步工具。
  
  电车的起步油车八百年都感不上,一踩电门车噌的就窜了出去,而且一点儿噪音没有,开着那叫一个安静。
  
  开了几天,再让他回头去开油车,感觉哪里都别扭。
  
  但这辆电车在尖山区境内开没有一点问题,在东河范围内开也问题不大。
  
  但是出县上根本不可能滴。
  
  郑大宝也对这电池爱不释手。
  
  真没想到电动车能做出这种水平,这比油车开着受多了。
  
  郑大宝开着电车把江宇拉到了东河啤酒厂。
  
  他姐姐和姐夫经营这个啤酒厂也是十多年了。
  
  上
  
  一世到二零零六年已经基本不存在的东和啤酒厂,这一世运转的相当良好。
  
  不但没有固守一隅,在占领东河市啤酒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往北拿下了秀岩县市场,往东在庄港市场也占据半数左右的份额。
  
  往西则销到了渤海市,而且还占据了很大的份额。
  
  往南海里边上那些小岛也基本都是东河的啤酒。
  
  之所以东河啤酒厂能占据了海里那些岛上的市场,是因为啤酒厂有便利的交通工具。
  
  海岛里的物资一个是缺货严重,再一个就是贵的离谱,主要就是交通不方便。
  
  正常的渠道是用国营的船来运输,东河往南部海岛里跑的船并不是天天跑,通常是两天一趟。
  
  但遇到风浪天就会停船,而且不知道会推迟到什么时候。
  
  如果一连刮十天半个月的大风,岛上的物资就会出现供应问题。
  
  啤酒厂就是因为有一条自己的船,能及时地把啤酒和一些货物送上岛。
  
  威来船队最早的时候,有过两艘小船。
  
  其中有一艘五百吨级的小货船。
  
  这艘船用了两年后因为吨位太小,就以废铁价处理给了啤酒厂。
  
  郑艳丽两口子就雇了几个船员用这艘船往岛里送啤酒。
  
  但是光靠送啤酒是无法维持船的费用的,他们也就顺便给岛里捎带其它的物资,赚点运费。
  
  几年下来,虽然钱没赚几个,但海里几个岛的啤酒市场倒是被他们占据了。
  
  现在他们已经有了更高的追求,准备收购普兰市的大雪啤酒,和yk市的啤酒厂。
  
  去年,华韵要收购他们的酒厂,如果不是价钱给的太低,他们还真想把酒厂卖了,两口子去享清福。
  
  但他们一个年销量十几万吨的啤酒厂,对方才出两千万。
  
  这不是闹吗!他们酒厂余年本身就有好几百万的利润,你出这么点钱,开什么国际玩笑?
  
  他们留在手里四五年,这两千万就赚出来了。
  
  这个价钱是肯定不能卖的。
  
  上一世的华韵收购大雪啤酒,大雪不卖给它,不知道他们双方有什么过节。
  
  大雪最后卖给了百威。
  
  而对方当时已经关闭好几年的东河啤酒厂,华韵只是来看看,然后直接去收购了安东酒厂。
  
  现在,东河啤酒厂也开始向外扩张,郑艳丽准备收购普兰啤酒厂和营口啤酒厂。
  
  如果这两个酒厂能收购下来,东河酒厂的势力范围,东到庄港安东,西到渤海,北到秀岩,难道周边海岛,这就形成了一个方圆二百公里的销售圈。
  
  一个啤酒厂能覆盖的面积也就这样了。
  
  再大周转费用就太高了。
  
  普兰酒厂基本谈的差不多了,是想让江宇来给拿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