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827章:你们这是在给咱守灵不成?
  
  洪武三十五年,四月初七。
  一条消息在大明皇宫里炸开,让整个皇宫都变得沸腾起来。
  陛下病危。
  干清宫中。
  朱英阴沉着脸守在床前,旁边是太医院五名最有名气的太医,正在轮流给老爷子把脉。
  在今天早餐的时候,朱英还跟朱元璋一起吃了早餐,当时朱元璋面色红润,中气十足。
  恰逢小朝会,朱英未去,只是在坤宁宫里看看各地上来的一些奏章,邸报,了解民生。
  过了午膳后,就听到了老爷子昏厥的消息。
  “查出来了吗,是什么病症。”在太医把脉后,朱英低声问道。
  为首的陈太医拱手作揖。
  “回太孙,陛下脉来洪大,舌黄而干,此证属于《内经》所谓“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之病机。舌红脉大为阳气盛,心烦少寐为阴气虚。阴虚则不能制阳,使阳气上亢。”
  “臣问刘公公,近来陛下心烦少寐,不得睡眠,龙遗已有数日未下,阴虚则生内热,是以苔黄而龙遗秘结不通。阴虚阳盛,火灼血脉,血液不濡,焦骨伤筋。”
  “兼之陛下午膳过盛,好大鱼大肉,致以气血上涌,而致以昏厥之症。”
  陈太医说完后,在朱英的点头示意下退至另房。
  然后另外四个太医也上来一一述说把脉查看的情况。
  基本上跟陈太医说的大同小异。
  皇家看病,为避免误诊,因此一般都是数个太医轮流把脉问诊,而后再把自己所查到的病症说出来。
  像是后世影视剧中,上来一个太医就把病定下纯属扯淡。
  或是有人勾结太医下毒更是无稽之谈。
  哪怕是最普通的嫔妃,也是至少三名太医问诊,并且药方都要进行备案,但凡有什么问题出现必然追责。
  当然,要是有权臣奸相把控朝野,那就是另外的说法了。
  太医的话听起来有些玄乎,毕竟这里面还搀杂了一些术语,其实放在后世来说,就是高血压综合征。
  高血压综合症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器官的功能和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朱元璋最喜欢大鱼大肉,可以说餐餐无肉不欢,还好酒。
  “开药吧,我在这里陪着。”
  朱英吩咐了一句后,太医们这才退下。
  对于朱元璋的开药,会有宦官从旁监视,从抓药,煎熬一系列都有人看着。
  这个时候,蒋𤩽上前过来低语道:“殿下,是否要戒严,现在诸王都在京师内,恐是生乱。”
  蒋𤩽的担心不无道理,如今陛下昏厥病危,很容易生出一些事端来。
  自古以来,逼宫的情况很多。
  并非是说谁的权势大,谁掌控的兵力多,就一定能稳住皇位。
  有时候或许只是几千兵力,把皇宫拿下了,掌控了政治中心,就等于是夺位成功了。
  夺位跟造反,是两码事,讲究的就是个快,准,狠。
  比如现在,如果有藩王夺位,逼宫,他只需要有几千人马,迅速入宫挟持朱英,基本上大事就成了。
  “不用,若是有皇叔要来探望,也不必阻拦。”
  非是朱英托大,而是在这京师里的将士,几乎大部分的中层军官都是出自京师军事学院。
  哪怕是因为一些将领想要联合藩王,也生乱不起来。
  况且就现在京师的藩王,也没可能有这个机会,早就已经被压制得死死的了。
  “是,殿下。”
  蒋𤩽也躬身退后。
  朱元璋昏厥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开来,这也是跟朱英没有特意去封锁有关。
  如今的他,不过是缺少个皇帝的头衔,权力跟皇帝已然是没有了区别。
  燕王府。
  “王爷,我们是否现在就立即进宫探望陛下。”徐仪华问道。
  朱棣有些迟疑。
  “现在父皇不知情况,如果贸然过去的话,怕是容易让太孙起疑。”
  “先等等吧,打听一下其他亲王的动静。看老二跟老二会如何。”
  “他们要是去了,我等再去便是。”
  徐仪华道:“我觉得吧,应该是要去的,只是进了皇宫,就不便出来了,得是在陛下那边守着。”
  “我们在陛下跟前,太孙那边也能放心,至少王爷不会得个不孝之名。”
  徐仪华显然想得更多,自古以来这样的事情都比较复杂,哪怕是没心思的,也有可能让人误会。
  关键的点是在于京师内,正好藩王们都在,如果不在的话,就没这么多麻烦。
  “贫僧觉得王妃说得在理,现在太孙执掌朝野,整个京师兵权都在其之下,藩王之名,确实在别人看来有些影响,然在太孙那里,怕是并不在乎。”
  “是以王爷不必多想,直接入宫即可,到时请求留宿皇宫,也免了他人多嘴。”
  姚广孝显然支持徐仪华的说法。
  朱棣听着两人都这般说,当即也不再多想,直接赶往皇宫。
  干清宫前,现在是颇为热闹。
  诸多皇子,只要是在京师的,基本上都来了。
  其中包括了许多嫔妃,以宁妃为首也都来了,数十人的规模,确实热闹。
  只是都在干清宫前等候着。
  没多久,刘和出来了。
  “诸位殿下,娘娘,太孙传了话,莫要在殿外等着了,外面风大,易着凉,还是入到殿里来。”
  “陛下还未苏醒,倘若一下子去这般多人,怕是容易滋扰到陛下,还请诸位殿下,娘娘见谅。”
  刘和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他的话自然都是信的。
  入了大殿,刘和立即让宦官们上茶,在干清宫正殿里候着。
  不多时,朱英就出来了。
  “见过太孙殿下。”
  按辈分说,朱英是小辈,但作为储君,自然是不同,哪怕是宁妃也得行礼,尤其是在这个时候。
  “爷爷现在昏厥在床,太医交代了需要静养,这般多人容易惊扰到爷爷。”
  “便就宁妃娘娘跟二叔一同进去瞧瞧吧。”
  朱英也没有拦着的意思,直接就点名。
  宁妃虽然不是皇后,但实际上是后宫之主,自然能进。
  朱樉是诸王之长,也能进。
  两人也差不多了。
  朱英没必要拦着,他在这里,大明就乱不起来。
  对于朱英的安排,其他人自然没什么意见。
  朱樉与宁妃便就随朱英进去了后殿,不过担心惊扰,也没去到里屋,只是遥遥的看上一眼。
  “太孙,父皇什么时候才能苏醒,太医有说吗。”
  “昨日还好好的,怎的今日就突然昏厥了。”
  朱樉不由低声问道。
  朱英便将太医的话说了出来。
  这种慢性疾病,其实在如今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手段,只能是依靠养。
  不过虽然是昏厥,但并没有太大危险,只是这对老爷子的身体会有不小的影响。
  到了晚上,喂药之后,朱元璋的身体状况好转了一些后,太医这才开始针灸治疗。
  针灸是不能随便用的,尤其是像朱元璋这般年纪大的。
  针灸治疗依赖的是全身气血的正常运行,至少是“勉强工作”的状态,但如果气血过于虚弱治疗效果就会很差,甚至于治疗时损耗阳气、气滞血瘀。
  针灸过后,朱元璋虽然还昏厥着,但是气色已然好了很多,不像是昏厥,有些像是睡着了一样。
  “父皇好些了吗。”
  在外面看着的朱樉手心里都是汗水。
  不管他是多么桀骜不驯,多么的嚣张跋扈,但是他对朱元璋的父爱,却从来没有少过,心里的担心已经写在了脸上。
  在当时太医给朱元璋行针的时候,每一针下去,都让他眼皮都要跳一下。
  只是在外屋看不清楚里屋的情况,这才等朱英出来后询问。
  “爷爷好多了,脸上看着有了些气血,应该是没大碍了。”
  朱英心里也在紧张,毕竟老爷子已经七十多了,跟年轻人完全不同,本身的身体机能已经是下降得非常厉害。
  每一次的病症,都会损耗他的元气,恢复起来极为困难。
  “太孙,我在这里守着,可以吗。”朱樉迟疑了下,还是开口问道。
  其实作为藩王身份的朱樉,守在这里是犯忌讳的,正常来说除了朱英,所有人都不可以在屋里。
  不过朱英没有拒绝。
  “好,二叔,宁妃娘娘,劳烦你把爷爷好转的消息,去外面说一下吧,也免得大家跟着一起受罪了,若是要休息的,可以先行回去。”
  宁妃点点头,便去外面的正殿了。
  其实不管是朱英还是宁妃,都知道不会有人离开的,在这个时候离开,岂不是有不孝的嫌疑,因此哪怕是说过了,外面的皇子皇孙,后宫嫔妃们,也依然是守着。
  朱英则是坐在里屋,朱元璋床边。
  半夜,一声轻哼传来。
  闭眼假寐的朱英顿时就睁开了眼睛。
  朱元璋的眼皮微微跳动,手指也有些无意的弯曲,好似在虚握着什么,这是即将苏醒的征兆。
  朱英把手放在老爷子的手上,似乎感受到手心的感觉,朱元璋紧紧握住,呼吸也更加的平稳下来。
  不多时,如同刚刚睡醒一般,朱元璋睁开了眼睛。
  “大孙呐,怎的在咱这里,睡不着吗。”
  朱元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昏厥,还以为是正常的睡觉。
  “是的,孙儿有些睡不着,因此想来陪着爷爷。”朱英没有说昏厥的事情,顺口接着老爷子的话。
  朱元璋笑着想要从床上起来,却发现自己一身瘫软无力。
  “咱这是怎么了,连起床的劲都没了,诶,老了哦。”
  朱英帮着让老爷子半躺着。
  “还是大孙在咱身边安心呐,前几日就没睡过个好觉,躺着总是睡不着,今日可算是睡了个安稳觉了,感觉精神头都要舒服不少。”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怎的这次咱睡了这般久,天还是黑着的。”
  “刘和啊,给咱端杯水来,感觉这嘴里有些苦,跟喝了药似的。”
  朱元璋絮絮叨叨的说着,虽然精神还可以,但说话能够感觉到有些吃力。
  刘和听着声连忙去端来水,送到了太孙手里。
  “爷爷,现在刚到寅时不久,还有一两个时辰才天亮呢,要不爷爷再休息会。”
  朱英一边说着话,一边把水送到朱元璋的嘴边。
  喝了水后朱元璋感觉舒服了不少。
  “不睡了,咱现在也睡不着,倒是大孙你,该去休息了,怎的还能一直陪在咱这里。”
  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同时想要起床走走。
  朱英也没拦着,这个时候稍微活动下,对身体气血和其他方面也算是有些好处。
  这边刘和连忙拿着衣服过来伺候着陛下穿衣。
  “咦,老二,宁妃,你们怎么也在咱这里。”
  坐在床边的朱元璋看到外屋的景象,见到了朱樉跟宁妃正眼巴巴的看着这边。
  “父皇,您终于是好了,可把儿臣急死了。”
  朱樉心急之下,便脱口而出。
  朱元璋面色一顿,训道:“说什么胡话呢,你是盼着咱生病是吧,咱不过是睡个觉,还能把你给睡来。”
  听着这话,朱樉赶紧闭嘴,他意识到自己好像说错话了。
  而朱元璋这边,说完之后好像是想到了什么。
  略微回忆下,就想起了之前发生的事情,喃喃道:“是咱病了,咱刚就膳完,就眼睛一黑。”
  朱元璋都想起来了,一下子就明白了现在的情况。
  原来是因为自己昏厥,所以大孙,老二,还有宁妃都来陪着。
  宁妃狠狠的瞪了一眼朱樉,朱樉赶忙低着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
  “就你来了,老二,其他人呢,咱都生了病,难不成老三老四他们,就在府里等着?”朱元璋当即问道。
  朱樉也只能硬着头皮回道:“父皇,老三老四,还有其他人在京师的都来了,先前父皇睡着呢,怕惊扰到,都在外面大殿候着。”
  朱元璋骂道:“来这般多人干嘛呢,咱还没死呢,整得跟在给咱守灵的一样。”
  “去,把人都给咱撵走了,另传咱的话,以后咱若是病了,都不准再这般守着,又不是太医,难不成守着还能把咱的病守好?”
  朱樉闻言,也只能是外出传话了。
  朱元璋拉着朱英的手道:“大孙,咱知道你心里善,可以后咱若是有什么事,可不能这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