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大明王朝1500 > 第4章挑人
  听说弘治皇帝相信李宏的说法后,朱厚照就前去面见弘治皇帝,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弘治皇帝爱子心切,他根本就听不进去朱厚照所说的话,最后拍板道:“你还小,根本就不懂这些。你是大明的皇太子,将来是要继承皇位的。你要有个闪失,我们怎么办?大明怎么办?朕和你母后都商量好了。对外就说你是代天巡狩江南。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还是回去好好准备准备吧。”
  朱厚照分析道:“父皇。这会不会又是宁王朱宸濠搞的鬼。目的就是想将我调离京城,好趁机对我下手。”
  弘治皇帝摇了摇头,说道:“对于这个李宏,朕已经派人查过了。他与宁王及其党羽一点关系都没有。这件事和宁王没有关系。你不要瞎想了,听朕的话,去江南躲躲吧。”
  见弘治皇帝已经决定了,朱厚照知道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只能是按照弘治皇帝的意思,准备奔赴江南。
  朱厚照代天巡狩江南一事,就这么定了。
  吏部右侍郎兼日讲官王鏊听到这个消息,就前来拜会朱厚照。
  对于王鏊,朱厚照打心眼里敬佩。王守仁称赞其为“完人”。而唐寅赠联称其“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
  王鏊面对自正统以来的边患频繁、国势渐弱的现实,呈《上边议八事》,提出了自己的治边八策。
  晚年归乡,目睹吴中重赋之苦,作《吴中赋税书与巡抚李司空》,精辟剖析了吴中重赋之形成、发展、现状及对策,成为不朽的名作,为学者研究明代吴中重赋的权威依据。
  在朱厚照看来,王守仁和唐寅对王鏊的评价是非常客观的。他绝对是一个全才。
  王鏊向朱厚照行礼后,说道:“臣恭喜殿下代天巡狩江南。”
  朱厚照故作一副无奈的表情,回道:“王师傅。本宫哪有代天巡狩的能力呀。而且根本就不想去江南。这是父皇听了奸臣的谗言,担心我有血光之灾,非得让本宫去。纯属无奈之举呀。”
  王鏊笑着说道:“殿下。切不可妄自菲薄呀。殿下心有让大明强大的想法,这次前往江南,完全可以趁机做一些事情,向皇上和满朝文武展示一下殿下的能力。岂不是更好?”
  这番话令朱厚照心里不由地咯噔一下。这个王鏊难道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
  自己的确是有这个想法。
  当听说李宏上书让自己到江南避难,父皇同意后,朱厚照激动得一晚上没有睡好觉。
  他早就想将自己的一身本事施展出来,向世人展示一下自己力挽狂澜的能力。可是苦于没有机会亲自出马,为大明做些事情。
  这次前往江南,虽然不能做自己最喜欢的抵御北虏一事,但是完全可以将江南治理一下,为大明充盈国库、增强实力。
  这几日准备下江南一事,朱厚照全权交给谷大用负责。而他自己则主要研究整理相关策略,以及挑选得力干将辅佐自己。
  王鏊自然是其中的一员。
  王鏊作为日讲官,与朱厚照接触时间很多,对其还是非常了解的。
  在王鏊看来,朱厚照放荡不羁的表象下,还有着不为人知当的一面,那就是有着一颗让大明强盛之心。
  虽然朱厚照没有明说,但是当王鏊按照朱厚照的要求,讲述边关敌情、灾区百姓的故事时,朱厚照那份认真劲,以及虚心向王鏊请教对策时,眼神中所流露出的神情,令王鏊深信,太子是个想干大事之人。
  当听说朱厚照代天巡狩江南的消息,王鏊觉得这是朱厚照大展宏图的一次机会。
  王鏊迫不及待来到慈庆宫面见朱厚照,目的就是希望能够跟随他前往江南,干一番大事。
  朱厚照也想让王鏊跟随。两个人可以说是一拍即可。
  朱厚照听了王鏊的来意,兴奋地说道:“王师傅。那太好了。本宫还在研究随行人员。不知王师傅还有没有其他上上之选。”
  王鏊见朱厚照问起,也就直说道:“詹事府的梁储、王华、张天瑞、刘忠、刘春、江澜等人都是可选之人。”
  朱厚照听了,说道:“这几位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学问方面是绝对没有问题的。真要到江南做点事情,他们还是不太行呀。我想找一些像王师傅这种,能够处理具体事务之人。这两天,我倒是想到了几个人。一个是王恕之子王承裕。一个是山西佥事王鸿儒。还有一个就是刚刚致仕的许进。uu看书”
  朱厚照挑选出来的这三人可是有讲究的。王承裕在弘治六年被任命为兵科给事中,负责屯田事宜。他治理了山东、河南两地的屯田。将登州、莱州两府的粮额减为三亩征一斗。另外还把赐给王府的三百六十余顷军田归还给了青州、彰德二府。
  江南地区人多地少,兼并土地的情况十分严重。由于有功名者享受免税,一些人纷纷投献自己的土地。而朝廷田赋的定额不便,导致那些需要缴纳田赋的百姓负担越来越重。由王承裕出马,不能说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最起码能够使问题得到缓解。
  而山西佥事王鸿儒,作为按察使的佐理官,审理、处理了大量的冤假错案,还百姓公道,确保了一方平安。
  江南地区远离京师,山高皇帝远,难免会有官商勾结,欺压百姓之事。由王鸿儒出马,定然能够秉公执法,纠正错误。
  刚刚致仕的许进,长期在边关任职,军事方面能力出众。他也是受到平江伯陈锐、太监金辅等人的连累,在言官弹劾他们之后,被迫致仕。
  江南地区虽然没有九边那样的战事。但是由于大明禁海,导致沿海走私严重,倭寇横行。虽然没有达到嘉靖年间的规模,可是未雨绸缪,提前解决是再好不过了。
  另外,江南地区长年遭受灾害,流民众多。一些人揭竿而起,落草为寇。贼寇问题十分严重。凭许进的能力,解决这些问题,不在话下。
  朱厚照挑选的这三个人可是经济、刑罚、军事方面的能人。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