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我撞破了皇帝的女儿身 > 第4章历史的岔路口
  嘭地一声,小皇帝直接拍案而起,一双杏眼瞪地浑圆;她没想到眼前这个受自己大恩的人,居然敢不顾尊卑地火上浇油。
  李云棠面无惧色地向前迈了一步,双肘一撑靠在御案之上,口中语气也是不卑不亢:“皇爷听我讲完,若是觉得说地没有道理,再处置也不迟。”
  勉强压下了火气的小皇帝坐回龙椅之上,她打定了注意,任凭这假太监舌灿莲花也要赏他一顿廷杖,以惩戒其不敬之罪。
  李云棠则没想那么多,看到皇帝首肯便娓娓道来:
  “永历元年,张献忠与孙可望一同战死于西充凤凰山,太祖皇帝带着西军主力退入云贵;经营数载之后,为汉家存亡计,奉迎南明的朱由榔为主,联明抗虏。
  皇爷可知道,那永历君臣是如何‘报答’太祖的?”
  “朕当然晓得,”小皇帝没好气地剜了御案前那张俊脸一眼,鼻中轻哼一声才做回复,“那朱由榔封太祖为汉王,有何不妥么?”
  “自然是极为不妥,”李云棠回话时中气十足,语气中隐隐有些愤怒,“封为汉王便是故意折辱我朝太祖皇帝。”
  “荒唐!”小皇帝直接被气笑了,“那云滇之地至今还有为太祖皇帝立的汉王庙呢,照你这么说,当时受太祖恩泽的云滇俚民也都嫌恶太祖?”
  李云棠努力不去想南明君臣令人智熄的操作,将思绪拉回到辩论上来:
  “且不说是太祖得封汉王在前,汉王庙修建在后;就说那云滇俚民口中的汉王,意思是汉人之王,永历赐爵怎么会用这层意思?
  那个只会跑的朝廷,实则别有用心!”
  小皇帝不明所以,直勾勾地盯着李云棠,正等着他接下来的解释,可却被突然反问:
  “皇爷可知,前明还有另一位汉王?”
  她对前明史料涉猎不多,略做思考后摇了摇头,李云棠的声音则又再次响起:
  “那位汉王名叫朱高煦,乃是明成祖朱棣嫡次子,明宣宗朱瞻基之叔。他在宣宗继位之初便起兵造反;旋即被平定,身死藩除。”
  话到此处,李云棠停了下来,但小皇帝并不迂讷,已经听出了弦外之音:
  那么多王爵不选,偏偏择了一个因造反除藩的汉王之爵,这不就是明摆着说自家太祖皇帝出身西军贼寇,无论对明廷做了什么贡献,都抹不掉那造反流贼的烙印么!
  “主动奉迎南明朝廷的太祖被其以汉王之爵暗讽,的确跟懿安太后给朕起名李彧有相似之处。”小皇帝纵使不太情愿,嘴上也不得不承认李云棠说得在理。
  进而她想到:自己如果有太祖那样绝对优势的兵力,恐怕会直接挥师东进,“杀到肇庆,夺了鸟位”罢……
  “那皇爷说说看,太祖是怎么做得?”
  皇帝被李云棠一句话断了思路,听得问询的她未做思索便脱口而答:
  “太祖安然接受了汉王爵位,借永历的影响力拉拢同为义军的忠贞营、压服云贵地区对施行营庄制不满的士绅,整合了西南抗清的诸股势力……”
  “如此,方才有了永历六年的川桂湖赣大反攻!”
  李云棠陡然将声音抬高了八调,从皇帝处接过话茬,并续说了下去:
  “逼死孔有德,兼取湘桂,阵斩尼堪,得复鄂赣!
  在蜀地势如破竹的刘文秀亦用围三阙一之法,逼地吴三桂弃保宁归汉中,四川全境也终于光复。
  就连海上的张煌言以及郑氏,也趁此良机各襄义举,将江南和闽粤搅得天翻地覆。”
  李云棠越说越激动,绕开御案走到皇帝身前,双手抓在天子双肩绣着的日月上,神色激昂,口中因说话产生的热气更是都笼到了皇帝的脸上:
  “两蹶名王,一匡天下,驱除东虏,济世安民!
  凭此恢复汉家社稷的不世之功,汉王于士庶官民拥戴下接受了那朱由榔的禅位,成了开创我大汉一百五十年基业的太祖武皇帝!
  如今,世人只知汉王恢复了汉家道统,乃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而那个想要篡夺自家侄儿皇位的逆贼,早就被尘封在了落灰的史籍之中;皇爷博闻强记尚不知有此人,难道不就是对这点最好的印证么?”
  “那怎么能相提并论!”小皇帝虽然听地不时颔首,但并不完全买账,“明明那个什么朱高煦本来就没甚名气!”
  “皇爷,终明一朝,朱高煦不说是家喻户晓,也能算得上官绅皆有耳闻;正是因为太祖英名足蔽日月,才显得他籍籍无名。”眼看天子将要词穷,李云棠嘴上乘胜追击,“皇爷怎么能将因果倒置呢?”
  小皇帝一时语塞,沉默了半晌方才开口:
  “时势造英雄,明季丧乱,太祖才可大有作为;如今四海升平,朕就是能将祖宗的基业守成,身后之名也未必能盖得过那工诗属文、晓悟音律的亡国之君。”
  “此言差矣!”
  李云棠罕见地直接驳了天子的话,并在她反应前又开了腔:
  “请问皇爷,如果真的四海升平,先帝为何要冒着几乎满朝文武的反对,强行效仿泰西诸国,来一场翻天覆地的革新?
  先帝为何要不远万里,耗资巨亿去远征东吁那个蕞尔小国?
  因为朝堂上的衮衮诸公蠢如猪狗,还躺在天朝上国的美梦里,只有先帝及少数有识之士,对世间形势洞若观火。
  他们知道盛世之下,早已暗蕴危机,如不居安思危,等到西夷叩开国门,便为时已晚;如不取东吁,则窃据天竺的布列提夷人必将东进,暗地里为祸西南!
  当今天下,日新月异,其中机遇,稍纵即逝。
  值此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皇爷身为口衔天宪、身当神器的皇汉天子,毕生的夙愿,难道就是当个守成之主?”
  “放肆!”
  小皇帝双肩猝然用力、卸开了李云棠的双手,而后起身一把反将后者摁在龙椅上,“你当你是谁,有什么资格跟朕这么说话!”
  李云棠丝毫不做反抗,任由天子摁着,嘴上更是像没听见皇帝的呵斥一样,续上了刚刚的话:
  “我大汉东起大海,西逾葱岭,北抵柏海儿湖畔,南扼缅越诸宣慰,生民四万万之众有余,有这等物阜民丰之地却不思鼎故革新,终究会沦为他国眼中任人宰割的……”
  “朕何尝不知泰西各国变化!
  小皇帝越听越急,手上猛然用力,指甲恨不得嵌入李云棠的肩肉;听到最后,她一口喝断其话语,而后倾诉道:
  “先帝在时,常与泰西诸国如路易、乔治、卡洛斯等国主互通信件,其国中虚实虽然不能全知,也可以略窥一二,我大汉的确在逐渐落后于泰西。
  可知道又有什么用?老皇爷乾纲独断,尚且落得个人亡政息,你父王也……”
  说到此处,小皇帝顾及不该触及李云棠伤心之事,转口道:
  “朕如今政令不出紫禁城,就是想施行新政,也无任何办法。”
  李云棠忍着肩上疼痛, 强做轻松的模样,揶揄道:“皇爷先前表现得,却像是想也不敢想。”
  “朕想!”小皇帝回地十分干脆,眼中的犹疑也一丝不剩,进而反问道:
  “那你说,朕身居这紫禁城中,如何君临寰宇,使万国衣冠皆拜于朕的冕旒之下?”
  眼见激将法成功,李云棠开始惜字如金起来,只说了一个字:“忍。”
  忍?
  愣了一下后,小皇帝反应过来,这是要她接受李彧这个名字,思量片刻后,其终于答应:
  “好,朕受了此名,然后呢。”
  目前,是没有然后了。李云棠暗自想道。
  他才穿越几天,这番说辞几乎把原主的脑中记忆与最近恶补的历史知识给用完了。
  于是,李云棠只能先替自己解释一番:
  “朝堂势力犬牙差互,斗争云谲波诡,我若不深入了解便给出主意,未免有应付和误导皇爷的嫌疑,所以现今应该先多多观瞻,再据实分析;不可妄下定论。”
  “好,后日的早朝,你代替荆云海随侍朕旁,以后朝臣所上的奏疏朕也会知会你一声;若是几月之后你还是像现在这般只会说空话,半点有用的建议都提不出来——
  那就欺君之罪与今日的不敬之罪一并惩罚,滚去安乐堂吃半年炉灰!”
  “谢皇爷!”
  李云棠不但不慌反而心中大喜,那荆云海是这位天子的从小的伴当,也是其最为信任的人。
  小皇帝愿意换人,就代表着今日这番说辞,成功地影响了她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