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算程茂才有想法,在这种事上,他也不能找爸妈提意见。他总不能跟小孩子一样,跑去跟父母说:“爸,别让四弟去姑姑家了,让我去吧。”
  程茂才只好郁闷地跟四弟说:“那你给姑姑带着兔子吧。以往咱家没少吃姑姑的好东西。”
  程茂林跟爸妈打招呼,说去姑姑家,带一只野鸡、一只野兔,还在他家带上带点野山药。他带的都是吃的东西,在这饥荒年月也是最为珍贵的东西。
  程爷爷觉得用着些走礼还行,就答应了。程茂林说第二天就去姑姑家。当然,路费什么的,他也不好意思跟爸妈要,肯定是自己出钱去。何况还有俩跟屁虫孩子跟着。
  没错,程茂林答应七彩和立国一起去城里,俩孩子高兴得不得了。
  李秀珍已经做好准备,给父子三人准备出过年才穿的衣服,打算让他们出门走亲戚时穿。
  衣服不是全新的,只是看起来比较新而已。程茂林是一身军装,还是二哥以前给他寄过来的。家里哥仨一人一身,平时都不舍得穿。
  李秀珍给儿女准备的去年穿过的新衣服。以前做时得大,都给缝进去一块边,现在只要放开那条边,衣服照旧能穿。
  因为小孩子长得快,条件有限,没有人家年年给孩子们做衣服穿,所以每次做新衣服,尽量往大点肥点做,以便让孩子们能多穿几年。
  七彩的衣服是红方格小褂配黑裤子;立国的衣服是蓝褂配黑裤。
  这比他们平时穿的衣服要新,没有一个补丁。所以程立国看到非常高兴,总有种要穿新衣服的感觉。七彩无所谓了。虽然她前世身处末世,但还不缺衣服穿,所以这会儿没啥感觉。
  李秀珍把衣服准备好,又跟爷仨说:“明早再给你们烙几张饼带上就够了。”
  其实烙饼只是有备无患,姑姑肯定不能让他们空着肚子回来。
  第二天,爷仨换上干净衣服,程茂林背上背篓,带着媳妇准备好的东西,领着两个孩子出发了。家里没有自行车,爷仨只能靠两条腿先步行到镇上坐车去县城,到了县城再倒车去市里。
  幸亏这年头车票便宜,七彩个头矮,还不用买票,程茂林只用给自己和儿子打票就行。只不过可能过年出门的多,他们这边汽车每天只跑两趟,所以车上人很多,拥挤不堪。
  背篓被司机放到车顶上绑住,所以程茂林抱着七彩挤上车。幸亏七彩被爸爸抱起来。要不以她现在的身高,挤在人群中,说不定会被踩一脚,或者是闻那些难以忍受的气味。
  很快到了县城汽车站,程立国下车后被寒风刺激地打了个寒颤,他情不自禁说:“坐车真挤,可挤着很暖和。”
  七彩附和:“出门的人真多。”
  程立国跟儿女解释:“平时没啥事,坐车的人真不多。可能快过年了,像咱们这样去城里走亲戚的人多了,车上才挤了点。”
  七彩打小还是第一次来县城,坐车经过县城街道时,她看县城也就那样,大部分人家住砖瓦房,楼房没几座不多,最高的楼不过有三四层。看来这年月当真落后,起码照前世末世前差远了。虽然末世后的世界遭到异兽和异植的破坏,可在城里都是高楼大厦,看起来比现在
  爷仨在车站等车时,观察车站来来往往的人,可能因为大伙儿出门穿得还算体面,衣服不说多好,起码干净整洁,没有很破旧的。不过,大多数人脸上气色不好,干巴巴的,没几个胖人。可见就算城里人的日子也不好过。
  程茂林不由担心姑姑家的日子。
  等爷仨坐车去了市里,七彩看市里的楼房比县城多,可还是比不上前世。不过,虽然现在这年月日子不算好过,可跟末世比较来说更加安定些。身为女孩子的七彩不喜欢打打杀杀的事,她还是更喜欢目前的生活。
  七彩没说什么,程立国一路上左顾右看,看得眼花缭乱,他看到市里有很多大楼,总算开了眼界,“七彩,你看市里大楼真高,我数着最高的有五层。”
  七彩望天:我早就不玩这种无聊游戏了。
  程茂林看孩子们高兴,他觉得带孩子出来走走挺好,起码长见识,以后孩子大了出门不怵头。
  在市里车站下了车后,程立国好奇地问:“爸,姑奶奶家在哪里住啊?”
  程茂林说:“你姑奶奶家住在火车站附近。离汽车站不远,再走一段路就到了。”
  程立国和七彩从来没去过姑奶奶家,但是程茂林去过姑姑家多次,他带着俩孩子穿过小巷,往过火车站那边走。
  刚走进小巷没多远,程茂林就被一个老太太叫住了。
  “哎,小伙子,你背篓里装的啥东西,卖不卖?”
  程茂林诧异地看了老太太一眼,照实回话:“大娘,我是来走亲戚的,不卖东西。”
  老太太竟然拽住程茂林的背篓,紧追不舍地说:“小伙子,别慌着走。你来走亲戚肯定带东西了吧,要不你匀给我点?你放心,我可以按高价买你东西。”
  程茂林是带了肉和咸鸭蛋,可那是送给姑姑的礼,怎么能卖呢?老太太出价再高,他也不会卖。于是程茂林摇摇头说:“大娘,我是来走亲戚的,总不能空着手去姑姑家。东西我真不能卖给你。”
  没想到老太太卖起惨,“我家里有个小孙子病了,吃不下粗粮,哭着闹着要吃好东西。可是我一个老太太跑得慢,也不敢随便去黑市买东西,你要是带了细粮和肉啥的,就卖给我一点吧。”
  程茂林略感为难,他也不知道老太太说得是真是假。本来不打算卖给老太太东西,可万一孩子真病了,也挺可怜的,他想了想,放下背篓,摸出两个咸鸭蛋来,“大娘,我就带了几个咸鸭蛋,只能匀给你两个。”
  老太太赶紧掏钱,她掏出十几块钱来,从中拿出一块钱递给程茂林,“小伙子,我可没忽悠你,真是高价买你的咸鸭蛋。你还有吗,要不再卖给我几个?”
  程茂林忙把钱接过来,又把背篓背上,“大娘,回头我再来的时候再卖给你点。”
  “那你啥时候再来啊?”
  “我也说不准,可能年前再来一趟。要是来的话,大概也是这个点吧。”
  “那我还在这边等你几天,你来记得找我。我买你的咸鸭蛋。你家要是还有肉啥的,我也买。”
  程茂林跟老太太说完,拽着俩孩子匆匆走了。他生怕老太太继续追着他买东西。
  老太太可能考虑到人家真是去亲戚家走礼,便没再追。不过她打算未来几天这个点,都在这边蹲点,看小伙子还来不来。
  要是来,她就能买到好东西过个好年;要是人家不来,她也没办法。
  自从荒年来临,各地物价都在上涨。就连供销社的点心都卖五块钱一斤。在普通工人只有三十多块工资的年代,五块钱一斤点心,算是很贵了,大多数人不舍得。五块钱一斤的点心还有价无市,一般人买不到。
  咸鸭蛋更是稀罕货,老太太真想多买几个回去给家人吃。现在城里也吃大锅饭,都在就近的食堂吃,或者在食堂打饭回家吃。大锅饭能有啥好东西吃,除了能照的快出人影的稀饭,就是杂面窝头,问题是还不管饱。
  家里但凡有条件的,都想买点好吃的回去给自家孩子补补。问题是现在有钱买不到想要的东西,想买只能去黑市。可黑市有人查,万一被抓,少不了一个“投机倒把”的罪名,还会被没收东西,被批评教育。严重的可能会被抓,胆小的人真不敢冒险。
  老太太碰到程茂林,纯粹是碰巧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问他买东西的。没想到还真买到两个咸鸭蛋。
  等路上只有爷仨了,程立国立马憋不住问:“爸,那个奶奶咋把你拦住,非得买你东西啊?”
  他只知道各处闹饥荒,并不太了解城里的形势。所谓才这么问。
  七彩却从中看到商机。要是多弄点咸鸭蛋和肉来卖,是不是能卖很多钱?
  程茂林也在盘算这个事呢。是不是趁过年不忙,到市里来倒腾点东西卖。不多来,一趟两趟就行。
  之前七彩和立国去山里捡回来的鸭蛋很多,一时半会儿吃不了,所以李秀珍全给腌成咸鸭蛋。一家人偶尔会分吃一两个咸鸭蛋,可还剩了不少。上百个肯定有的。
  七彩问:“爸,咱家不是还有很多咸鸭蛋吗,要不拿到城里来卖一些?还有,咱也可以抓些猎物,弄些肉卖。”
  程茂林紧张地看了看周围,跟闺女使了个眼色,“七彩,小声点,别让人听见。你不知道,现在城里不允许私下做买卖,会被抓,还会没收东西。咱就是想来卖东西,也得偷偷卖。”
  七彩听到情况严重,感觉有点不可思议。“怎么还不让做买卖了?”买卖东西不是正常交易吗,不允许做买卖,那人们需要的东西怎么交易?
  七彩对现在的形势不了解。她出门又少,在家也很少听说关于城里的信息,所以并不知道禁止四人做买卖的条例。
  程茂林给闺女解释:“规定不能私人做买卖。有需要的东西,得去供销社或百货大楼买。”
  立国插嘴问:“爸,咱家那边不是集上还能卖东西吗?”只不过因为闹饥荒闹的,现在集市上也不如以往热闹了。
  程茂林:“有得地方管得松,有的地方管得严。”
  七彩:看来想来市里卖东西也得小心点了。不过她来的话肯定没问题,因为她有空间戒指,跑得还快,一定不会让人抓到她。
  路上不是商量事情的好时机,所以爷仨简单说了几句,程茂林便让儿女不再提这事。
  程立国好奇地问:“爸,姑奶奶家快到了吗?”
  “前面不远就是。”
  很快爷仨来到程茂田的姑姑――程方秀家。
  说起来,已经当上爷爷的程方进和程方秀,当初跟着父母逃难来到J省,程方秀却在市里走失。程家父母找了好一阵子,才打听到闺女是被陆家人捡了回去。这也是后来程方秀能嫁到市里的原因之一。
  彼时程方秀是个文静可爱的小姑娘,长得特别漂亮,而捡到她的就是她如今的丈夫陆德明。陆家父母也很喜欢这个漂亮小姑娘,所以当程家人打听着找上门时,陆家人提出两家交个朋友,以后可以当亲戚走动。
  多个朋友多条路,程家父母当然没有不愿意的,后来就跟陆家当亲戚走动起来。
  只不过程家投奔的亲戚在乡下,两家走动不是很方便,但是每年都能见上几面。陆家还会特意接程家兄妹去陆家做客。后来战乱时,陆家人还躲在程家避过难,两家算是患难之交了。
  因为两家有交情,长大后的程方秀文静又漂亮,知书达理,比城里姑娘差不到哪里去。早已心仪程方秀的陆德明,征得父母同意后,便把程方秀娶回家。
  到现在,两家父母早已不在,可因为程方秀嫁到陆家的原因,两家并没有断了往来。还是和往常一样,程爷爷每年让大儿子来看望妹妹程方秀。只不过今年程爷爷对大儿子太失望了,便派了小儿子过来。
  程方秀因为身体原因,不再每年回乡下看她哥哥,但是她经常给哥哥家寄些东西回去,偶尔也会让儿子去乡下代她看望哥哥。
  而程爷爷,对唯一的妹妹也很上心,每年都会让儿子给妹妹家送些山货啥的。东西不值钱,关键是心意。
  这不程方秀看到四侄子带着俩孩子来了,连忙扬起笑脸迎接他们,“茂林,你来啦,赶紧带孩子们进屋坐。”她心里开始盘算起晌午给他们做什么好东西吃。
  七彩和立国比较乖,虽然第一次来姑奶奶家很好奇,可他俩也就打量几眼屋里,并不敢太随意。
  程茂林进了屋,把东西放下,“姑姑,这不是要过年了吗,爸让我给您送点东西过来。”
  程方秀:“我们在城里住,到底有工资,有供应粮,饿不着。倒是家里情况咋样,够吃的吗?”
  眼下最让人关心的话题,可不就是能不能吃饱饭的事儿。天大地大,肚子最大。
  程茂林回答:“姑姑,村里还成,起码能填饱肚子。”
  然后程茂林又问:“姑父呢,文杰哥上班去了?”没等姑姑回话,他对俩孩子说:“立国,七彩,快叫姑奶奶。”
  程立国和七彩站起来,异口同声叫出声:“姑奶奶。”
  程方秀应了声:“好孩子,你们都长这么大了。快坐下,我给你俩拿点心吃。”
  程茂林:“姑姑,您不用忙活了,他俩都大了,不用给他们拿点心。”
  “再大能有你大?都还是孩子呢。你这么大来家里时,我不是也给你们准备好吃的。”程方秀说着话,在靠墙的橱柜里拿出一个好看的点心盒子,打开来后,里面有孩子们都喜欢吃的饼干。
  她给立国和七彩分饼干时,顺便跟侄子说话,“你姑父排队买菜去了。你文杰哥和你嫂子都去上班了,孩子们去他们姥姥家玩了,谁知道今天回来吃饭不。”
  程方秀生了一儿一女,分别叫陆文杰和陆文华,两人都已经结婚了。陆文杰一家跟他们住在陆家留下来的老宅。
  程方秀把饼干塞到七彩手里,“七彩越长越好看了,我看她跟我小时候长得有点像。她的大眼睛随了咱程家人。对了,我还有张以前留下的老照片,给你们看看像不像。”
  程方秀把照片找出来,给爷仨看。
  “你们看看,七彩时不时跟我很像。这张照片,还是我小时候来陆家玩时照的,保存好几十年了。一晃眼,你们都长大了,我和你爸也都老了。”
  程茂林:“我见过这张照片,旁边这是姑父吧。”
  七彩仔细看了看照片,就听哥哥立国说:“七彩,你跟姑奶奶长得真像啊。”
  七彩点头表示同意哥哥的看法。
  就算是细看,确实长得相似。只不过照片中的程方秀看起来比七彩大个两三岁,但她那时候脸还没有长开,所以七彩看起来跟她很像。
  就算七彩看了,不得不承认程家遗传基因强。从照片上看,她已经知道自己再长大点是什么样子。
  程茂林跟姑姑说:“我和大哥他们在山上套了点野物,给您带来,过年好添个肉菜。”
  程方秀说:“你们留着自己吃呗,都给我送来干啥?你都拿来了,家里还有肉吃吗?”
  她看侄子拿来的东西不少,野山药、咸鸭蛋、冻兔子……
  “姑姑,您放心,咱们那片靠着大山,还能缺肉吃。悄悄告诉您,别看在外面买肉难买,可我经常上山套只野兔子啥的,还真不缺肉吃。”
  “你咋哪来这么多鸭蛋,哪来的?”
  程茂林笑着说:“这些野鸭蛋,还多亏了七彩和立国。他们是山里发现一个野鸭群住的地方,捡了好多回去。一时半会儿吃不完,我都让秀珍给腌起来了。姑姑,这些您先吃着,吃完我再给您送,家里还有呢。”
  程方秀只是好奇,可不是为了跟侄子要东西,她忙说:“有好吃的留给立国和七彩吃,对了,你不是刚添了个小子吗,都给孩子吃。咱们大人吃啥不行。”
  程茂林:“姑姑,你看立国和七彩的模样,一看就没缺吃的。您放心,我还能亏待自家孩子?”
  程方秀再次打量立国和七彩几眼,不禁点头承认,“他俩确实长得好,立国又高又壮,七彩养得也好。”
  虽说俩孩子不是胖娃娃,但看起来精神头不错,比有些城里孩子还略有肉,确实养得不错。
  随后,程茂林和姑姑聊起来。立国和七彩只能坐着发呆。大人讲的话题他们插不上嘴,在看起来还陌生的姑奶奶家不敢放肆,只能乖乖坐着。
  七彩还好,内里是大人心思,能坐得住,她听爸爸跟姑奶奶讲话中,从中了解了不少城里的事情。
  立国就差点坐不住了,他时不时地挪动屁股,可以看出他应该很无聊。他觉得,好不容易来一回市里,与其在这里坐着,还不如出去逛逛。可他又得听爸妈的话,不能到处乱跑。因为他爸说了,要是乱跑,下次不带他来市里了。所以他只能坐着发呆。
  程方秀忙着跟侄子说话,没顾上俩孩子。
  过了一阵子,陆德明排队买菜回来了。他一进门就看到程茂林,于是笑呵呵地打招呼:“茂林,你来了。怎么样,家里都好吗?”
  程茂林忙站起来说:“姑父,家里都挺好的。您这是买菜回来了?”
  “可不是,这不快过年了,得赶紧准备点年货。就是啥东西都不好买,买啥还得排队。”陆德明发完牢骚,又说:“你们来得正好,我刚排队买了一块豆腐,还买了几条带鱼。中午咱们吃炖豆腐,再煎点带鱼吃。”
  他这么说可不是假客套,而是真心实意招待媳妇的娘家人。程家和陆家多年的交情了,他是不吝啬一点吃的。
  何况虽然程家住在农村,可人家却从来不给人添麻烦。两家来往这些年,都是陆家主动帮程家一点小忙,程家人却很少求陆家办事。不像有的乡下亲戚,又是让城里的亲戚给找工作,又是在城里亲戚家连吃带拿。
  这种事他不是没有听说过,所以陆德明越发觉得程家人知趣。亲戚吗,有来有往才正常,只想一味占便宜,搁谁家都不愿意。
  程方秀赶紧说:“德明,茂林给带来好多吃的东西,有肉,还有咸鸭蛋啥的,都是稀罕货,咱们想在城里买都不一定买的着。”
  如今物资匮乏,买东西凭各种票才能买到。可票是有限的,每月各种票就那些,想多买都没处买去。
  陆德明忙说:“怎么还带这么多东西来,你们不留着自己吃呢……”
  他的意思跟程方秀的意思差不多。反正就是说眼下各地情况不好,程家不用在自己嘴里省下东西,送给他们。陆德明可是听说过,农村有的地方都吃不上饭了,天天吃糠咽菜的,日子很难过。
  程茂林笑着解释:“家里还有呢,够吃。这不是过年了,给您们送些年货过来。”
  陆德明已经在心里琢磨,待会怎么回礼。他寻思,得多让媳妇给准备些东西带回去,总不能让程家吃亏。
  程方秀也是这个意思。
  完了程茂林又让俩孩子叫姑爷爷。七彩和立国乖乖叫人。这会儿在人家家里做客,俩孩子跟提线木偶似的,只能听爸的指挥。
  眼看快中午了,程方秀去厨房忙活着做饭,陆德明陪程茂林说话。
  城里做饭有点好处,不用人让帮忙烧火。程方秀做饭用的是煤炉。烧的煤有人定期给送来,或者自己去拉也可以。她做了一大锅白菜炖豆腐,又煎了两条带鱼。
  到了下班的点,陆文杰和李淑华两口子回来了。
  两人一进院门,便闻到煎带鱼的香味。
  李淑华心话:怎么还不到过年,婆婆就把带鱼煎了,难道买了不少?要不然的话,婆婆不会提前把带鱼做了吃。
  陆文华倒是没想那么多,笑着跟妻子说:“今天咱们有口福了,能吃煎带鱼。”
  说到吃好东西,李淑华不禁想到三个孩子,“不知道劲松、劲杉、劲芳三个回来没?”
  三个孩子去了姥姥家,不知道他们回来没。婆婆怎么没等孩子们回来就煎带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