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科幻小说 > 逃去关外开荒种地 > 第28章 .卖豆芽菜 ・
  天天坐在炕头,吃了睡,睡了吃,没事就唠唠嗑,让这个冬日过得尤其快,一不小心就到了年根底下。
  老天爷很是给面子,虽然这一冬天的雪没少下,但到了年根底下,倒是没怎么下雪,路上的雪已经被来往的行人踏平了,所以莲花山村的村民们也能痛快地去赶个集。
  这是过年前的最后一个大集了,下次再赶集,就得等开春了。所以无论是为了置办年货是为了开春前的一个多月置办东西,村民们不能错过这个大集。
  为了赶这个大集,黄家的两辆驴车都被赶了出去,黄豆芽和黄念花这次也没有留在家看家,而是坐着驴车,跟着一起去赶集了。
  黄豆芽这次出来可不是闲逛的,她被嫂子安排了事情做,负责为家里置办年货。
  家里的买卖比较忙,金氏实在没有空闲时间置办年货。若是等买卖不那么忙了,大多已经散集了。
  虽然散集时,金氏偶尔也会捡漏,买到些便宜的东西,但大部分东西都是别人挑剩下的,好东西很少能碰到。
  所以置办年货这事就落在了黄豆芽的身上。而这个肩负一家子年货重担的小姑娘,此时正抱着小侄女裹着被子,姑侄二人一起缩在被子里取暖。
  在屋子里待久了,冷不丁出来外面,有些适应不了关外的寒冷。金氏特意带了个被子,就是怕小姑子和闺女被冻到。
  至于黄家的其他三人,在大冬天已经出门赶集多次了,早早就适应了关外的天气,尤其是黄念文,学会了当地的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燕来。
  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
  今年的大年来得晚一些,此时已经是四九尾了,等过了年就进入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的好时候了,那时候天气就会渐渐转暖了。
  为了多赚点买年货的钱,这次出来赶集,黄家的两辆驴车也是拉了满满一车的货物。跟黄豆芽在一个车上的有四筐满满登登的豆芽菜。
  黄豆芽从未想过豆芽菜竟然能卖得如此好。
  以往在老家时,黄家也会卖些豆芽菜,黄豆腐出门卖豆腐时,就会带着半筐的豆芽菜,但是买的人少,一天能卖出三五斤都算是赶上好时候了。
  豆芽菜的成本非常低,一斤黄豆能生出十二三斤豆芽菜,金氏的手艺是跟着已故的婆婆学的,经她手生出的豆芽菜又脆又嫩,口感脆爽。
  虽然村民们都会种地,但会种地的人未必都能生好豆芽菜。
  不少人家都尝试过生豆芽菜,但是很少有人成功,就算成功了,生出来的豆芽菜也发黑发黄,吃起来的口感很一般。
  剩下的大部分人都是失败的,生出来的豆芽菜,基本上都是只长出一点芽就不长了,既浪费了豆子,味道也不好。
  所以生豆芽菜看着简单,但若想生得好,却需要非常丰富的经验。
  金氏也没想到自家的豆芽菜会在关外卖得这么好。她只不过是在家没意思,生了一堆豆芽菜,家里也吃不掉,就想着拿到集市上卖卖看,卖不掉也就认了,没成想,卖得比家里的油炸麻花快。
  金氏生出来的豆芽菜比人最长的手指头要长,豆芽生得白嫩清爽、芽体粗壮,看着就十分喜人。
  黄家的豆芽菜之所以能卖得好,除了因为长得讨人喜欢外,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关外没有新鲜菜可选。
  进入冬天已经两个多月了,此时关外人在家都啃了两个来月的白菜和萝卜了,虽然有酸菜换换口味,但也早就腻歪了。
  此时黄家这新鲜水灵的豆芽菜,简直就是大家的救星啊。肉吃不起,能吃不起豆芽菜嘛。
  黄家的豆芽菜卖得十分便宜,两文钱一斤,大部分人家花上一文钱买上半斤,都足够吃一顿,给家里人换换口味了。
  豆芽菜不压称,一斤就是好大一堆,买回家里,大家也觉得钱花得值,花一文钱买半斤豆芽菜,可比在家浪费黄豆自己生豆芽强多了。
  黄家卖豆芽菜更是卖得开心,毕竟一斤黄豆才多少钱啊,能生出来十二三斤的豆芽,那可是赚翻了,这可比家里任何一样吃食都赚钱。
  到了集市上,黄豆芽有些担忧会不会有人记得自己是个鞋托的事,所以特意把围在脑袋上的头巾系得紧紧的,尽量多盖住自己的脸,以免被人发现。
  其实黄豆芽完全就是多虑了,且不说她现在的容貌和体型跟春天时差很多,就说镇上的百姓,也不会记性那么好,记一个买鞋的小姑娘记个大半年。
  不过黄豆芽做了“亏心事”就总害怕被人捉住,所以她这种人这一辈子注定只能当一个好人了,因为但凡干点“坏事”,晚上都睡不着觉。
  黄家人出门走得早,早上也没来得及吃早饭。到了集上,黄豆腐就赶紧摆好摊子,烧起油锅,炸了油条先给家人填饱肚子。
  为了防止面团被冻上,面团被带过来时也是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面盆上更是盖了好几层稻草。
  黄豆腐摘了手上的手焖子,找了个干净的雪地,用雪把手搓洗干净后,这才开始用手揉面团。
  “哥!你手冷不冷啊?”黄豆芽是第一次见到自家大哥在冬天时炸油条,看到他那被雪冻得通红的手,心疼坏了。
  “一会就不冷了,咱家油锅烧起来,总在跟前站着,都冒汗,比坐在炕头都暖和!”黄豆腐见小妹如此关心自己,心里十分受用,看小妹那担忧的小眼神,害怕小孩心里难受,就赶紧编瞎话安慰道。
  一九天和二九天就已经没法在外面伸出手了,更何况现在正是冰面冻得最厚的四九天,把手露在外面,怎么可能不冷。
  虽说油锅烧起来的温度是可以取暖的,但是一冷一热,也并不好受,大冷天出汗只会让人更冷。
  “真不冷!你哥皮糙肉厚的,这点冷对他都不算事儿。就咱家这买卖,一直有钱往兜里进,别人看得都自眼红!谁顾得上冷不冷啊。”金氏也帮着自家男人跟小姑子解释。
  “咱家可比卖油炸糕那家强多了,他家站一天,都卖不过咱家站一刻钟的。跟他家又冷又不挣钱比比,咱家是不是好多了!”黄豆腐笑呵呵地递给自家小妹一根油条,示意她往斜对面看。
  黄豆芽接过油条,顺着大哥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见了一对夫妇。
  这对夫妇也正在架油锅,不知道是不是感受到了有人瞧他们,正在往锅里倒油的男人,正好抬起了头望向黄家这边,然后狠狠地剜了一眼,眼光十分恶毒,不知道的,以为他跟黄家有啥杀父夺妻的深仇大恨呢。
  “小姑,你抓紧吃吧,再等一会儿,人就上来了,咱们想吃都吃不上了!”黄念文已经迅速解决掉了一根油条,但看小姑拿着油条看热闹呢,都忍不住替小姑着急。
  “这么早就有人来吗?”黄豆芽见天没大亮,现在到镇上来的人,基本都是摆摊的,赶集的人,要等上一会儿才能过来。
  “来五根油条!”没等黄念文回答,黄豆芽就听见摊位前有人过来买油条了。
  黄豆芽刚才看热闹看得入迷,把几个常出现在自家大哥故事里的人物挨个看了个遍,都没发现自家摊位上此时已经陆陆续续开始上人了。
  刚才装得满是油条的沥油筐,此时只剩下几根油条了,而自家大哥已经放下了嘴里的油条,开始甩开膀子炸油条了。
  “今天这豆芽菜带得多啊!是上集那个价吗?”
  “是上集那个价,两文钱一斤,这都是这几天新生出来的,一掐就断,老嫩了!多来几斤不?”
  “给我来两斤,正好过年吃!上个集在你家买了半斤,都没够吃,我家老爷子天天惦记着呢,说是这些年,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豆芽!”
  “你就放心吃吧,我家这豆芽差不了,这都是祖传的手艺!”
  黄豆芽听着嫂子跟客人的对话,就忍不住想笑。自家嫂子跟大哥不愧是两口子,忽悠人的话都是一样样的,生豆芽菜都成祖传手艺了。
  “您要的两斤豆芽称好了,称高高的呢,绝对够分量!”
  “您这总来关顾我家,这眼瞅着过年了,这把豆芽就送您啦,感谢关照了!提前给您拜个年,祝您万事如意!”
  金氏跟老熟客唠得开心,抓了一大把豆芽添在了客人的盆里,嘴里说着吉祥话。
  “哎呀呀呀!这么一大把,这多不好意思啊,谢谢老板娘啦!这快过年了,也祝您家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客人得了实惠,心里高兴,吉祥话也是一套又一套地往外冒。
  “四文钱!正正好好!谢谢您的关照!”黄念文见娘亲这边成了一单买卖,赶紧过来收钱。收钱时,小嘴挺甜,逗得买菜的妇人笑眯了眼。
  黄豆芽见自家哥嫂和大侄子都忙了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心里也跟着舒服了不少。
  尤其是跟油炸糕家的冷清做对比,更是衬得这边的人气旺。只要有钱赚,这冻就算没白挨。
  虽然依旧心疼哥嫂和侄子。在大冷天要站在外面卖东西。不过见到钱了,黄豆芽感觉稍微好了些。
  黄豆芽站在摊位跟前也没啥用,家里人忙起来,自己也帮不上忙,他们三人早就分工明确了,外人根本插不上手。
  硬要帮忙的话,只会越帮越忙。黄豆芽也就不站在他们仨跟前碍事了。
  为了给仨人腾地方,黄豆芽就领着小侄女去逛集市了,看看有啥好吃的,买回家过年吃。
  黄豆芽在街上闲逛时,摊贩们已经摆好了摊子。这次是年前最后的大集,过来卖东西的摊贩要比往常多很多。
  此时集上没有多少人买东西,黄豆芽领着小侄女逛街,逛得十分自在。
  黄豆芽逛了一圈,把集市上的东西都看了个遍,这才往自家摊位上走。
  黄豆芽没到自家摊位前,就发现此时自家摊位上的人比刚来时多了不少,大哥忙得头都不抬,嫂子那边人也不少。
  自家大侄子腰间栓着钱袋子,两边一起收钱,时不时要撕块油条,喂到爹娘嘴里,画面挺温馨的。
  忙到吃不上饭,但有儿子惦记着,哥嫂心中应该挺高兴吧,肯定感慨这儿子没白生。
  现在哥嫂都忙着呢,黄豆芽也就没回来捣乱,决定是按照嫂子的安排,想买啥就买点啥吧。
  黄豆芽本来是打算先看,看好了再跟嫂子要钱买年货。但是刚才出来时,被塞了一大把钱,嫂子让她看着买,挑些好吃的买。
  黄豆芽看中了柿饼,以前在老家时,黄豆芽就爱吃柿子,山上有颗柿子树,每年她都要跟村里的小孩抢柿子,每年都能抢回几个回家跟娘亲一起吃。
  在关外一直没碰到卖柿子的,以为会一直吃不到呢,没想到这次竟碰见卖柿饼的了,就赶紧过去买了一些。
  这家卖的柿饼个头中等,黄豆芽见别人买时,一斤大概就能称五六个柿饼。
  要是只买一斤,家里五口人,一人也就能吃一个,想想都不过瘾。
  虽然柿饼有些小贵,要三文钱一斤,但黄豆芽是狠了狠心,一口气买了三斤,家里一人至少能吃三个,也算吃过瘾了。
  带着小孩的好处就是,小孩子知道啥好吃,就像现在,黄念花就站在了卖炒货的摊位前不走了!
  摊位上卖的炒货,样式很多,花生、南瓜子、榛子、松子、薄皮核桃,甚至有糖炒板栗。
  别说是小孩子馋得走不动道了,黄豆芽也站在人家摊位前半天不动了。大冷的天,闻着炒货的香味,搁谁也都不爱动弹啊。
  金氏上山采蘑菇时,曾经带回来过榛子,榛子的味道香得不得了,一家人拿块小石头,不一会儿就把一捧榛子吃光光,都没炒,直接生吃的。
  黄豆腐也跟村里的男人们一起去捡过野核桃,带回了大半筐。
  关外的野核桃跟关内的薄皮核桃不一样。
  关外的野核桃外壳极其坚硬,根本无法用门挤碎,要是强行用门挤核桃的话,最后很可能碎掉的是家里的木门。
  野核桃吃之前要先扔进灶坑里用火烧,烧好之后,再用石头砸,就会好砸一点了,也可以用刀从核桃烧裂的缝处劈开。
  用刀劈野核桃就不会把核桃仁砸瘪了,但是有些废刀,若不是家里刀多,不建议第二种开核桃的方式,而且容易挨打。
  当初黄豆腐就用家里的砍刀开核桃,一个寸劲没用对,把砍刀弄出了一个豁,被自家媳妇好顿收拾,好几天没让钻被窝。
  吃过了山里的野核桃,这薄皮核桃对于黄豆芽来说,吸引力不太大。
  薄皮核桃带着苦味,但是关外的野核桃就只有香味了,虽然核桃仁很小,得用针往出挑才吃得到。但是这味道绝对对得起吃它时费的时间。
  现在想想第一次吃核桃时的味道,黄豆芽忍不住分泌口水呢。
  烧好的野核桃是真的香啊,而且越嚼越香,就算是咽进肚子后,唇齿上有核桃的余香,吃过一回,回味无穷,香极了。
  至于松子,黄豆芽也是吃过的,虽然只有一粒,但也是回味无穷。
  黄豆芽吃的这粒松子是小侄女带回来的,是李家的孩子给的,也不知道从哪里弄的,不过本地人嘛,亲戚多,很大可能是哪个山里的亲戚送的。
  黄豆芽一直以为自家山上的松树也会长松子的,期待了很久,惦记着秋天去山上采松子吃。
  后来才被告知,莲花山上那些矮小的松树只长小松塔,这些松塔里不长松子。
  要想吃松子,得去大山里的松树上去摘,那种松树有矮松树的三四个高,松塔结得结实,晃树根本晃不下来,也没法用杆子往下打,因为杆子都不够长。
  要想把松塔从松树上打下来,只能爬到一定的高度后再用杆子打。所以要想吃上松子可是相当费劲了。
  打松塔的人也很危险,要是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来,那很可能就没命了,所以松子卖得特别贵。
  尤其是在黄豆芽这种穷人眼中,这松子可是天价啊。
  花生家里有一些,是黄豆腐用豆腐跟在别的村换的。
  南瓜子家里也有,是从家里种的南瓜里挖出来的。
  榛子也算是尝过味道了,唯独这松子和糖炒栗子,让黄豆芽移不开目光。
  松子实在太贵了,就算是再馋,黄豆芽也不会花钱买的,也就是多看两眼,解解眼馋。
  但糖炒栗子的价格是黄豆芽可以接受的,毕竟是用糖炒的,十六文钱一斤的价格是可以挺公道的。
  黄豆芽犹豫了半天,最后是买了半斤糖炒栗子,趁着热乎劲,剥了好几颗,跟小侄女边走边吃,往自家摊位上回。
  黄豆芽置办的年货都是一些关外常见的冻货。她买了两斤冻梨,虽然没吃过,但见大家都买,也跟风买了两斤,反正也不贵。
  黄豆芽买了几斤冻得梆梆硬的海鱼。虽然她也没吃过,但见着便宜就买了,反正嫂子的厨艺好,肯定能把这些鱼做好吃了。
  黄豆芽一直以为关外是山连着山的荒凉地呢,没成想竟然有海,而且离着莲花山村不远,不然也不会有冻的海鱼卖。
  黄家的老家离海很远。在老家,根本不可能吃到新鲜的海鱼,只是偶尔会碰到晒干的海鱼干。这些海鱼干的价格也不便宜,反正黄豆芽是没吃过。
  不过关外到底哪里有海呢,黄豆芽是挺好奇的,不过她没好意思打听,打算回头让自家大哥出去打听打听,反正大哥脸皮厚。
  黄豆芽拎了一筐的好吃的回来,也走累了,不想继续逛了。
  正好家里的东西卖出去了不少,车上的筐也空了出来,摞在一起,车上有了空地。
  黄豆芽就跟小侄女一起上了车,坐在车上剥栗子,攒够了一把就给忙碌的三人送去。
  那些皮紧实,被剥坏的栗子就都进了黄豆芽和黄念花的嘴里。
  半斤栗子本也没有多少,不大一会功夫就吃掉了一半。黄豆芽赶紧住了嘴,好歹是花了八文钱呢,可不能这么快就吃光了。
  这是年前最后的一个大集,黄家这次带来的油条面团和麻花面团都是十斤的,打算卖不光就留着过年做包子吃。
  所以虽然黄家这边的生意火爆,但也是足够卖的。
  黄豆芽和黄念花待在驴车上,裹着被子,只剩下两个脑袋露在外面,家里其他人都忙得很,只有她俩是大闲人。
  两个闲人闲着没事干,就一直往外张望着,毕竟是好久没出门了,瞅啥都新鲜,看热闹看得十分开心。
  等到快散集时,黄家摊位上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豆芽菜和糖葫芦都卖光了,就剩下豆皮了,剩下这点东西,黄豆腐和黄念文父子俩就能应付得过来了。
  金氏解下了腰间的围裙,领着小姑子和小闺女又逛了一遍集市,打算看看能不能捡到漏。
  此时集市上剩下的大多都是挑剩下的东西了,摊主着急卖完回家,东西也都降价卖了,此时正是捡漏的好时候。
  黄豆芽跟在嫂子身后,愣愣地看着嫂子讲价,亲身经历嫂子讲价,黄豆芽大受震撼。
  原来卖两文钱的东西,被嫂子一文钱收了。原来卖五文钱的东西,嫂子能讲到三文钱,买了二斤,最后让老板送二两。黄豆芽都崇拜死自家嫂子了。
  能管家的女人果然都不是“善茬”。
  黄豆芽跟在嫂子身后,看嫂子讲价讲得畅快,这帮摊贩卖点东西跟丢了钱似的,哭丧个脸,看得黄豆芽都有些同情他们了。
  不过一想到省下的是自家的钱,黄豆芽就又盼着这帮摊贩哭得更惨些。
  “只要他们同意卖了,那他们肯定就是有赚头!这帮人常年摆摊,个个都是人精,亏了谁也亏不了他们。”
  “讲价要敢下嘴,开口就得给个最低价,他们要是真不同意,咱们就再往上涨涨!”
  “……”
  金氏一边买东西,一边给小姑子传授讲价技巧,黄豆芽听得认真,一个劲地点头。
  金氏讲价虽然狠,但也只是跟这些常年摆摊的人讲价,碰到那些偶尔才来卖一次东西的贫苦人,一般就是原价买了。
  “咱家虽然也没钱,但也总比这些人强点,看他穿的那破衣烂衫的,估计是把家里的衣服都裹在身上了,一家人都等着他卖点东西回家过年呢。咱家虽然不缺这些东西,但买点也是发善心了,大过年的,让他这一大家子也好好过个年吧!”
  金氏在一个摊位上买了几把用笤帚糜子做的笤帚,这些笤帚有刷锅用的,有扫炕用的,也有扫屋地用的。
  笤帚糜子是可以自家种的,所以买的人很少,金氏这次买也是可怜那人。不过自家毕竟也不是啥大富之家,所以金氏花完了钱,是很心疼的。
  她买完笤帚说的这些话,与其说是说给小姑子和闺女听的,不如说是说给自己听的,安慰自己这是在做善事,是会有好报的,不然她是真心疼钱啊。
  金氏领着小姑子和闺女在集市上又逛了一圈,买了不少东西,等回去时,已经彻底地散集了,黄豆腐正在撤火,等油凉一些后,倒回油罐子里,留着回家炒菜用。
  十斤的油条面团和十斤的麻花面团都被黄豆腐用油炸了,虽然没卖光,但总共也就剩下二十多根,正好拿回家里解馋。
  一家人收拾好东西后,就赶着驴车回家了,带来的货物卖得差不多了,车上有了空地,一家五口都坐上了车。
  一家人连带着两筐年货,一起回家准备过年了。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