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大武风华李尚 > 第150章文家
  剩下还有三家联盟对象:盐产金家,木匠朱家以及文家。
  其中朱家和金家一并位于桃渚一地。
  而文家则是处于江南较东边的龙游镇。
  综合考量之下,李尚还是决定先行前往龙游镇。
  文家素来中立,想要与之结盟,难度并不低。
  但是李尚有足够的信心能够打动他们。
  在路途中,李尚便已经通过文家门下书屋向文家提交了拜帖。
  而拜帖上的名字,自然不是他三皇子李尚,而是京城李家公子,前往江南求学,特来拜会文家。
  文家毕竟是以诗书传家,与笔墨纸砚为伴,所以对于读书人也是一种相当友好的态度。
  李尚相信,进入文家的门并不是一件难事。
  难的是要如何去说服文家加入此时的同盟。
  要知道,天下可以易主,而一旦文家产生了变故,那么全天下的读书人都会发生骚乱与动荡。
  毕竟,大武王朝的造纸行业,便是由文家所掌控的。
  而自从纸质书籍问世以来,竹简或者是更为早远的龟甲等记载信息的载体,便被迅速淘汰了下来。
  而纸张则是飞快地占领了整个市场。
  也正是如此,若是文家停工停摆一天,那倒是没有什么事情。
  可若是文家停工半月,那么他们手下那些书局便会缺乏货源。
  而读书的学子将会无法购得科考所需要的书籍。
  但是,为了科考寒窗苦读了那么久,怎么能被这种事情难住。
  所以那些学子往往会选择高价从自己的前辈手中购得所需要的书籍。
  而有市场就会产生价格波动。
  市场上的旧书量必然是比所需要的人要少的多的。
  这时候旧书的价格便会被抄上去,而读书人,富贵些的倒还好,贫穷之辈便只能砸锅卖铁,都不一定足够买到这些东西。
  这便是文家不能产生混乱的原因。
  但文家拥有这般地位,并且每次都能够不偏不倚地站在最中央,还有一个原因便是文家一直以来的善举。
  说实话,那也不完全算是善举吧,只能说这是一件有心插柳的事情。
  自从百年以前开始,文家开始接济那些穷苦但又非常希望能够读书的孩子。
  当然,并不是每个学子都能够成才的。
  其中有不少的学子都落第,最终只能去乡下私塾当一个教书先生。
  但同样的,也有不少的学子金榜题名。
  他们之中固然不乏忘恩负义之辈,对于文家助学的恩情抛之脑后。
  但也是有着那种重情重义之人。
  他们时刻挂念着文家的恩情,在朝堂上,一旦涉及文家或者文家相关性的事情,他们便会自发地维护文家,为文家背书。
  因此,文家也被天下读书人所尊敬。
  除了这些之外,或许是因为文家自身便具备文学的土壤。
  几乎每一代文家弟子之中,都会出现一些才华横溢的人,他们或是个天赋极佳,七步成诗对于他们都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或许极具政治智慧,他们所书写的策论被当朝者所赞扬,所采纳。
  甚至有人官拜右相。
  不过这最近几代的文家子弟,所擅长的似乎不是政治方面的事情。
  所以文家如今虽然有人在朝中当官,但也仅仅是能上朝会议事的那种地位,而且所站立的位置还是最角落。
  但是人家依然保持着中立。
  而虽然其官位并不高,身份也一般。
  但是因为他出身文家的关系,所以只要他认可的事情,便会冒出来一大堆亲近文家的官员支持他,为他撑场面。
  而这些官员此前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寒门学子。
  在了解了文家的大概情况以后,李尚对于自己是否真的能够说服文家,也不是有十分把握的。
  因此他的准备也相当充分。
  首先,在文学载体方面,他准备了造纸术。
  虽然文家也能进行纸张制造,但是根据李尚的调查发现。
  目前大武的造纸还停留在大约隋唐五代时期那样子的水准。
  此时的造纸术,有着多种的原材料选择。
  同样除了常规桑麻纸张以外,也有檀皮纸、麦秆纸和竹纸等纸张。
  但是其细腻程度有限,洁白明亮程度也远不如李尚前世所见到的纸张。
  所以相对于文家所掌握的造纸术,李尚提供的造纸术流程更加繁复。
  但与之相对的,成本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并且其品质以及制造效率都有着不同程度上的提高。
  相信那些文人学子,若是用过了这种新型造纸技术所生产的纸张,再去用文家历来生产的纸张,定然会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
  除了造纸术以外,李尚还准备了不少的文章以及诗词歌赋。
  而这些就要感谢于华夏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了。
  错非如此,他也不可能了解到那么多的名家大作,记下来如此多的千古绝唱。
  也得亏穿越使得他的记忆清晰了不少,否则这些东西恐怕一早就忘记了。
  李尚在穿越之初,也曾经调查过大武王朝历来的文人墨客。
  发现那些在华夏名传千古的大家,在这里都没有。
  这也是分正常,毕竟已经不是在一个世界上了。
  李尚也考虑过是否当一回文抄公,借用前世那些大佬的名作为自己博得便利。
  但是在发现自己生来便是皇子,没有什么太多的拘束,却有着不小的权力以后,李尚便彻底打消了这个年头。
  这个身份,需要当什么文抄公?
  倘若自己表明这方面的天赋,恐怕父皇还要为自己安排一个诗歌老师,这就妨碍自己享受生活了。
  于是此前那个想法在这之后便被他所抛之脑后了。
  却没有想到,这些当时回忆记录下来的诗词歌赋以及文章,居然有机会在这种场合上派上用场。
  除了造纸以及文学方面的准备之外,李尚也同样折腾出了另一件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产物:钢笔。
  毛笔写字虽然已经成为此间习惯,但毕竟写字的速度有限,字体也不好太小,所以李尚灵机一动,便将钢笔还原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