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成为虐文主角后 > 第74章 书院
  流言总是比事实真相传播地更为迅猛。
  先是说杨延重伤,每日汤药不断,渐渐就变成了垂死,最后面就成了洛开始准备后事……
  洛国公洛珏非常好心将那天的事情详细描述一番,夹杂在公文里给杨炳华递过去,顺便把杨延不治身亡的流言也给递了过去,然后率军切断了杨炳华打探外界讯息的通路。
  杨炳华接到公文的时候摆足了架子,傲慢撇了使者一眼,最后也只是嗤笑一声,“不过是流言罢了,以我儿的命格,就算洛死了,他也定然会平安无事。”
  使者保持微笑绝不多话。
  两军交战,杨炳华不斩来使,当着众人的面将洛珏冷嘲热讽一阵后,杨炳华直接让他走。
  等来使走远了,杨炳华的脸色骤然阴沉下来,他让人叫杨萧过来,不等他行礼,就一脚踹了过去。
  空穴不来风,洛珏说的未必全真,但杨延在他这里受伤总是真的。
  杨萧忍痛跪倒在地,咽下刚刚得知消息时心头那一抹喜悦,“父亲,我也是权宜之计,这才不小心伤了大哥。是我的错,我甘愿受罚。”
  杨炳华没说话,好一个不小心,若不是洛珏多此一举故意拿这件事来刺激他,他还会被隐瞒到什么时候?
  旁边的副将小心劝慰道,“侯爷,二公子也是一时情急,也是情有可原。况且若世子真有什么意外,也得二公子来……”
  后面的话没有说完。副将心忖,如果世子已经去世,那只能怪他命不好。如果不是他非要走,又哪里会有这一桩祸事?
  何况,世子死了也无可奈何,但杨萧还活着,培养他总比悼念一个死人要划算得多。就算杨萧不可以,也还有其它的几个公子。
  杨延阴着脸,“去查,看洛现在都在做些什么。”
  说完,杨延又将目光转移到杨萧身上,眼神格外冰寒,“滚下去。”
  -
  北边又飞过来好几只信鸽,洛看了一眼就收回目光,看这瘦小的体型,就知道不是洛家的。
  洛很忙,他最近忙着印书,还打算将洛家原本的一部分藏书给整理出来。
  鸽子没事做,干脆飞在洛身边,晚上跟他一起回去了。
  杨延在府衙等他,递给了他一碗乳白色的汤。
  洛喝了一口,倒是觉得味道不错,顺口问道,“这是什么汤?”
  “鸽子汤。”杨延含笑道。
  洛一呆,看向杨延。
  鸽子原本在饭桌上蹦蹦跳跳,靠在杨延右手上吃点心,闻言顿时飞到了洛肩膀上,远离杨延,叫声有些急促,“咕咕咕。”
  “上好的信鸽,肉质最为鲜美,就是这几只信鸽瘦了点,下次还是找几个胖些有肉的,”杨延遗憾道,“这次抓的不多,也就三只而已,以后只能拿――”
  “咳咳咳,”洛一阵咳嗽。上午那大概是杨炳华飞过来的信鸽,如今倒是成了他们的口粮。
  说到后面,杨延的眼神慢悠悠转移到了鸽子身上。
  受惊一跳,鸽子迅速飞远了。
  杨延没有解释他为什么没回信,洛也没问,两人手谈一局,又商议起其它事情。
  杨炳华和洛珏又打起来了,而且洛珏这次明显格外用心,也不知道杨炳华哪里刺激了他。
  与此同时,洛和洛珏上次的沟通内容传去京都,洛和洛家之间紧密的联系也断了。
  当然,这并不是指两方断绝来往,而是指洛家每半个月都会送来的钱财、兵器和粮草不见了踪影,虽然两方依旧会互通有无交流信息,但以往的援助没了。
  洛尚书这个伯父并不反对洛和洛珏的争执,只是表态,如果洛一直不退,那么他想要的就只能自己去拿,他不会偏帮,情报可以给,但其它不行。
  事实上,洛尚书远在京都,默默叹气。他并不是特别理解洛的态度,毕竟他弟弟就这么一个儿子,根本不可能偏心别人去。
  既然早晚都是他的?那么早还是晚有多大差别?晚一点也有好处,朝堂上已经整理好了,该杀的也早就死了,只要洛按部就班稳固山河,自然轻松又自在,还不用落个残暴的名头。
  思前想后,洛尚书只能将其归结为开国皇帝的位置诱人。
  事实上,杨延看了书信后,也有同样的问题。
  他想起了洛以前说过的一句话,一边不紧不慢给洛按压穴位,一边挑眉重复道:“你是想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洛闷笑一声,“后者不就是现在?”
  杨延一怔,慢慢发觉自己被调笑了,只是握住了洛的手,用了几分力,“美人迟暮,将军白头……”
  洛看着他,仿佛在关爱一个小傻子,“那我也老了。”
  难不成他还能一个人成仙,然后长生不老?
  不待杨延伤感完,洛又暗示道,“何况,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杨延脸一黑,心底那一丁点伤感瞬间没了,捂住洛的唇,“你别说了。”
  再说下去,他担心今晚蜡烛要点到什么时候。
  等到玩笑结束,洛拉下了杨延的手,终于坐了起来,“名声对我而言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时机,现在是变革的最好机会,如果我不是上位者,就只能眼睁睁错过。”
  他见识过现代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十巷九空的场面,早就歇了炫耀的小心思,何况,皇位固然意味着荣誉,也意味着被刺杀的风险。
  “那你是想做什么?”杨延凑近了些许。
  洛摊开一张地图,上面有十个专门圈出来的地方,“我要开书院。”
  杨延皱眉,世家的人数都不少,基本上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族学,也有自己的老师,去外面书院的一般是旁支或者是游学,正经读书的并不多。
  不等杨延说话,洛又着重强调了一句,“能让贫家子弟入学的那种书院。”
  “然后?”杨延的声音有些沙哑,他想到了什么事情。
  “五年之后,我要开科举选官。”洛沉声道,“这些人将会成为我的第一批力量,全部下放到各个郡县,来和世家博弈。”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句话并不假,就算洛自己亲手打下来了这么多城池,也不得不给城池里的那些世家足够的颜面。
  因为百姓极少有人识字,城池需要管理,管理层便只能是世家的。
  他们垄断了知识,也就垄断了权力。
  一方面,过个二十年,洛怕政令出不了中央,底下的人欺上瞒下;另一方面,他希望自己能够给这个时代带来什么,至少让更多的人能够有往上爬的路径。
  诚然,科举也有许多毛病,但这已经是能解决困境的最好办法。
  “你可真大胆,”杨延感慨一声,这事可不亚于挖了世家的祖坟,他抱紧了洛,“那我们一起去做吧。”
  “你不怕?”洛看向他。
  “如果赢了,我们青史留名,我们改写了既定的朝堂格局,是非功过不用他人评说,”杨延把玩洛的手指。
  “输了呢?”
  “那我帮你,杀光他们。”杨延的声音陡然转冷。
  到时候,所有的错,我来承担。
  洛握紧了杨延的手,“我们不会输。”
  -
  杨延原本是打算把那三只鸽子全部煮了,现在他又干脆拎了一只出来,写了信让它飞回京都杨家,让那里的老仆替他将书运送过来。
  既然洛要建书院,藏书自然少不了,两人窝在一起商量细节。
  “就简单分为小学、中学和大学。”
  “小学教育三年吧,三年时间,一年认识基本字和数字,两年熟悉简单文章以及计算,再来一些武学课程。”
  “武学课程教什么?”
  “强身健体?弯弓射箭?”
  “中学教育也是四年,它有准入门槛,开始简单分科,巫医乐师百工另外学习,想要走文举之路的深入学习文章和珠算,走武举之路的要开始锤炼筋骨,修习兵法,排兵布阵,两者都要修读律法。”
  “大学主要是提供给入朝为官者,那些人既然要下放,总不能光靠读了几本书学了些东西,实战训练绝对不能少,一年差不多够了。”
  “那十个地方的选址,先开五家小学,再开一家中学,大学暂时用不上,但也得记下。”
  洛还是很现实的,科举是一个筛选人的手段,但学会和会用两者差距太大,现代社会上岗前还有实习,这些人直接要为官,肯定也必须先从简单处慢慢上手。
  洛在纸上快速记录,不断加加减减。
  阳光洒下来,映照着洛的脸,睫毛一颤一颤,杨延有些手痒,忍不住想上手。
  杨延看着他,忽然道,“武学那一块我来带吧。”
  这群人培养好了,将会成为军队中的中坚力量。
  洛一口应了下来,顺口问道,“那些文人安分了?前几日不是还说要追寻正统寻找宗室?”
  “被我抓了二十来个,正关着呢,”杨延打了个哈欠,“还有不少漏掉的。”
  洛眼睛一亮,学院正好还差老师。
  作者有话要说:就把我当那只鸽子吃了吧
  最近感觉对正文失去了热情,好想写番外,可惜番外只能等到最后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