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都重生了谁还追妻啊 > 第17章哢哢瓜子(求追读)
  求人不如求己。
  
  在接下来两天,林书平一边陪着叶戈尔考察工业用地,敲定投资合约,一边开始积极筹备第一桶金的事情。
  
  首先,他把辛苦写成稿的《明朝那些事儿》,合计共五万两千字,邮寄给了《明报》。
  
  这个时代,把稿件邮寄给报社和杂志社,就意味着自动同意报社和杂志社使用该稿件。
  
  虽然后续还要签订合约,以确保版权完整性。
  
  但通常情况下,为了避免版权纠纷,业内是禁止一稿多投的。
  
  哪怕是强如余华,当年在投稿时,也是等出版社方面退稿后,才拿着退回来的稿件重新邮寄其它出版社的。
  
  从国家级、省级甚至是市级出版社。
  
  从高到低,全部都投了一个遍。
  
  大的出版社过不了,那就去投小的出版社,直到有出版社接收为止。
  
  林书平目前也是这个想法。
  
  虽然《明朝那些事儿》在后世非常火爆,卖了上千万册,但在当下,书的那些诙谐用语能否在市场上受欢迎,还是未知之数。
  
  但其商业和文学价值却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哪怕《明报》过不了,林书平也有一定信心有出版社会接收。
  
  其次,林书平开始积极帮助父母囤积冰箱,并向他们讲清楚这次物价闯关的利与弊。
  
  在林书平的记忆,作为国内最大的冰箱品牌,万宝牌冰箱在物价闯关到来之际,可谓是供不应求。
  
  五十台冰箱,两三天之内就销售一空,平均一天都能销售二十台。
  
  后来再想进货,几乎难如登天。
  
  因为工厂加大马力生产也赶不上全国各地的缺货量。
  
  哪怕林宝国经营万宝牌冰箱好几年,也根本拿不到几台货。
  
  每天面对顾客询问,只能吹胡子瞪眼。
  
  每个月的生意都非常好,但就是因为拿不到货,导致生意比物价闯关来之前还艰难一些。
  
  在物价闯关后期,冰箱产能充足了,林书平一口气拿了上百台冰箱。
  
  结果却赶上国家出手进行物价调控。
  
  于是这一批货,就这砸在手了。
  
  而这一次,有林书平帮忙,再加上林宝国也莫名信任儿子的眼光,于是就暂时放弃了买大哥大的想法,又是一口气向工厂订了上百台冰箱送进仓库。
  
  不仅如此,林宝国还向亲朋好友借钱,再次向工厂发送订单。
  
  如果加上正在生产的订单,林宝国手积攒的冰箱超过了两百台,足足把仓库堵的水泄不通。
  
  万宝牌冰箱本就是国内大牌,受众用户多,它的进货价在四百到一千两百元,而售价则横跨了两千多到四千多,且基本上全都是单开门冰箱。
  
  林宝国这边的订购单,涵盖了四百元到一千元左右的小冰箱,这些冰箱大概在一米二到一米五之间的高度,卖价则在一千元到两千元以上。
  
  如今物价双轨制盛行,只要不是国营,一切自由买卖,自由交易,定价权完全在买卖双方手中。
  
  工厂方面只要给了定金就会向经销商发货,信誉好还可以自由赊账。
  
  因此林宝国这才撬动了这个杠杆,直接吞下了两百多台冰箱。
  
  直到看到一台台崭新的冰箱堆积在仓库,林宝国发热的头脑才开始慢慢冷静下来。
  
  这两天不时就会跟林书平忧心忡忡的询问:“国家什时候放开物价?”
  
  “已经放开了,只是影响还没有传到鹅城。”
  
  林书平回答道。
  
  沪市在月初就已经放开,但影响只在本市,包括小商品和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涨幅,基本都在20%到30%之间。
  
  这个物价涨幅也基本都在可控范围。
  
  因此在全国方面所起到的影响并不大。
  
  而鹅城这边虽然也有些影响,但并没有太多人放在心上。
  
  真正物价开始疯涨的时间,则是在5月19日这一天。
  
  当决策层公开在各大党报上进行谈话,并宣布政策正式出台。
  
  于是在第二天,影响力便迅速波及全国。
  
  于是各地物价狂飙突进,很快就形成了蔓延全国的抢购风潮。
  
  而即便是现在,很多对价格敏感的人,察觉到物价上涨,也都开始有意识的囤积货品。
  
  冰箱也依然是紧俏货,是很多人的首选。
  
  这保证了哪怕物价闯关大潮还没来临,林宝国仓库的冰箱,每天也都能出售个几台回回血。
  
  更何况,八十年代本就是卖房市场。
  
  不管哪个牌子的电冰箱都供不应求。
  
  而万宝电冰箱作为名牌产品,更是一货难求。
  
  虽然国内各大电冰箱品牌也不少,比如湖南的中意和白云,再比如沪市的上菱和双路,以及辽宁丹东地区的东方齐瓦格。
  
  但是,至少在广东境内,万宝牌冰箱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大牌。
  
  而林宝国一口气拿下两百台冰箱的订单,也是让鹅城另外两家经销商狐疑不已。
  
  但他们的认知基本上停留在市场表面,并没有任何前瞻,因此虽然怀疑,但依然保持着货卖完了再进货的心态,并没有及时跟进。
  
  这就让林宝国一口气吃下两百台冰箱。
  
  这样的库存也是让西湖百货大楼的万宝牌冰箱专柜,成为了整个广州省境内具备最新、最全的万宝牌经销商,而林宝国也趁机打响了这个口号,于是人流就这样一下子就吸引了过来。
  
  但事实上,林宝国内心还是有些忐忑不安的。
  
  不过每天都能卖出去个两三台甚至四五台冰箱,也是让他心底轻松了口气。
  
  在犹豫了几天后,想到“物价闯关”这个频频在报纸上看到的词汇,儿子的建议也时常回荡在耳畔,林宝国就一咬牙,再次把回笼资金拿出来去向工厂下订单。
  
  尤豫虽然也感觉到心惊胆颤,但儿子也说了,政策都写在了报纸,特别是最近儿子又被借调到市政府接待办工作,那市场嗅觉绝对是比普通百姓要强的。
  
  也正是凭借着政府接待办接待员这个身份,林书平才成功劝说了老爸老妈完全相信了自己的分析。
  
  当然,也是因为一切都已经开始有迹可循。
  
  另一边,傻子瓜子的宋刚也是在跟林书平交流过后,诞生并坚定了一些许自己的想法。
  
  这一天,他提着一揽子资料,心怀激荡的走进了市工商局。
  
  在缴纳了一万元的注册金后,他注册了一个名叫“哢哢”的公司,含义是嗑瓜子的声音。
  
  于是,哢哢瓜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一个在历史上并不存在的公司,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