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都市小说 > 极品鉴宝神眼 > 第171章银豹子其人
  经秦霄提醒,人们发现,宋忠君的故事里,至少有三处逻辑漏洞。
  第一:董富贵的墓,距离洛阳城不远。‘山谷村’的遗址,距离洛阳城也不远。而‘倥海鞘’这种生物,生活在大海里。
  尽管这是清朝了,交通比之前的朝代便利无数倍。
  可就是再便利,也没有高速公路,没有火车,没有飞机。
  董富贵是怎么得到‘倥海鞘’这种‘海鲜’的?
  董富贵的墓志铭上,说他一生没有离开过山谷村太远,根本没见过大海。
  那么,倥海鞘是怎么从千里之隔的大海,来到董富贵手上的?
  第二:董富贵一生的经历,都记录在墓志铭上,宋忠君讲故事的时候,也为众人简略提了几句,说董富贵其人,其实很平庸。
  除了年轻时发明‘倥海鞘漆’这一闪光点外,他一辈子,再没干过什么值得一提的聪明事。仅凭借功劳,当了一辈子村长。
  如果董富贵是个发明家,这一类型的人物,难道不应该头脑活络,智计频出,小聪明不断吗?
  董富贵不光不聪明,甚至他这个村长在晚年,还因为老糊涂了瞎指挥,差点荒废掉山谷村一年的收成。
  这么一个平庸的人,有多大概率发明‘倥海鞘漆’?
  第三:董富贵略施小计,用掉包木棍的方式,帮村民们缓解了对‘阴兵借道’的恐惧。事实上,这是个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万一以后‘阴兵借道’又出现了怎么办?
  ‘倥海鞘漆’完全没有驱邪破煞的功能。
  然而神奇的是,‘倥海鞘漆’事件之后,山谷村再也没有发生过‘阴兵借道’的诡异现象。这点,又怎么解释?
  秦霄提出了三点逻辑漏洞,宋忠君张了张嘴,什么都没说出来。
  秘密研究了‘倥海鞘漆’这么多年,宋忠君当然也怀疑过这三点。
  董富贵墓志铭上就那么写的,宋忠君除了选择相信,又能如何?
  其实,这三点逻辑漏洞一直没想通,也是宋忠君迟迟不公布‘倥海鞘漆’秘密的主要原因之一。
  见所有人一头雾水,秦霄笑道:“大家来听听我的故事,就明白了。”
  “真相是:董富贵并非真正的主角,真正的主角,另有其人。”
  “事情的主角,是那个时代的一位名人,外号‘银豹子’。”
  “所谓银豹子,其实就是我国古代对金钱豹的称呼。”
  “金钱豹的外观,有很多斑点。所以这个外号的意思是说这个人点子很多,很能折腾,在江湖上有些名气,人们都爱找他出主意,办事情。”
  “那一年,长安某富商,许以千金大利,邀请银豹子前去做客,帮他一个忙。有钱不赚王八蛋,银豹子不想当王八蛋,于是就去了。”
  “到了长安得知,那名内地富商太有钱了,家里二十多个亲戚都在朝廷做官,奢华享乐,除了比不过皇上,剩下谁他都不放在眼里。”
  “可这名富商,就算再有钱,碍于时代原因,他也吃不到海鲜。”
  “富商懒得动弹,不想为了吃点海鲜,再千里奔波,东去海边。”
  “于是他找到了银豹子,让银豹子帮他这个忙,让银豹子代劳,去趟海边,给他带几十车海鲜回来。”
  “无奸不商,除了满足口腹之欲外,海鲜在内地卖,也能赚暴利不是?”
  “总之,富商把银豹子当成了‘货源’,希望银豹子有办法保存海鲜。”
  “换成别人,或许会苦恼于海鲜怎么保存这么久?”
  “然而银豹子却非常人,果断答应,着手去办。”
  “银豹子发明了一种简易的冷藏车,解决了海鲜的保鲜和运输问题。”
  “大致原理,差不多类似于当今时代,夏天在街上卖冰棍和冷饮的那些老爷爷老奶奶用的泡沫箱子,不过更复杂些。”
  “银豹子带着车队,去了海边,捞了几十车的海鲜。由于富商的家人在朝中势力很大,一路车通无阻,倒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在捞海鲜的时候,银豹子无意发现了倥海鞘这种神奇生物的存在。他一下入了迷,在海边滞留半年之久,无视富商一封又一封的催促书信。”
  “原来,银豹子不光是个‘点子王’,更是一位古玩宗师、资深学者。”
  “把倥海鞘研究得七七八八时,富豪又发书信,说银豹子再不启程,就永远不用回去了,也再见不到他的家人了。”
  “富商势大,无奈,银豹子只好返程。”
  “不过他不甘心放弃已经研究得差不多的倥海鞘,于是私自带走了百十只倥海鞘的样品,打算在运送海鲜的路上继续研究。”
  “运送海鲜,一路向西,一路研究。”
  “途中,银豹子经过长期观察和简单实验,总算把倥海鞘这种生物研究透彻了,知晓了它分泌的那种物质,可以加入漆中,制作一种特殊的漆。”
  “可是这种漆有什么用呢?”
  “想来想去,银豹子发现,这种‘倥海鞘漆’,貌似没什么用。”
  “毕竟正常的漆,都是保护物品的。而倥海鞘漆,会腐蚀物品,使物品变得更脆弱,完全与‘漆’被发明时的初衷截然相反嘛!”
  “很快,银豹子对倥海鞘失去了兴趣。”
  “他是一个小孩心性的学者,好奇心旺盛,满足了求知欲后,便会很快对这种东西失去兴趣。除非什么时候能用到,他才能重新回想起来。”
  “倥海鞘漆的研究刚告一段落,运送海鲜的途中,银豹子又听说了一件有意思的事,足够吸引他的求知欲。”
  “往长安运海鲜,是注定要经过洛阳的。这两个城市,虽然不是清朝的国都,但毕竟历史悠久,道路四通八达,车队更方便走。”
  “在经过洛阳时,银豹子听说距离洛阳城不远的山谷村,经常发生‘阴兵借道’现象。于是银豹子老毛病又犯了,让车队原地休整,他自己去探索。”
  “到了山谷村,银豹子在一个名叫董富贵的青年家里借宿一段时间,对村民谎称他是董富贵的远房亲戚。”
  “当时村子被‘阴兵借道’闹得人心不宁,谁管他这个外人到底是啥来历?甚至很多被吓得浑浑噩噩的村民,都不知道村子里住进了一个外人。”